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6038000000017

第17章 职场新人的成熟之路(6)

选择退缩与逃避,虽然可以暂时得以解脱,但事情却并没有就此了结,许多问题都还在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选择退缩与逃避是一种不负责任与不成熟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难免想回到从前以重温旧梦,只要无伤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心理调节。但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常常退行,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对困难,或是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别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和痛苦,就变成了心理问题。因为退行毕竟是一种逃避的行为,而不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只会把问题和困难变得越来越糟。

现实中确实如此,一些职场中人在遇到问题时,以逃避来麻醉自己,以减轻痛苦。有些人想出去旅行;有些人则努力地寻找快乐,去各种地方、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能够直面这些事情之前,我们一直是恐惧的、不快乐的。

任务没有完成、问题没有解决、挑战没有应付……就好像旧账没有还一样,最终还是要回来还债,并且交还本息,而它的利息就是品尝因自己的逃避而种下的苦果。

有人说,一个人在心理状况糟糕的时候,不是走向逃避和崩溃,就是走向担当和希望。有些人之所以一再的不如意,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逃避。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的心理,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为美好的人生。

那么,如何克服职场中的逃避心理呢?

1.认识到逃避无济于事。在工作中遇见了难题,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味地退缩只会使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甚至出现“滚雪球效应”,使你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2.保持好心态,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样的一件事情,以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两种结果是截然相反的。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类的天性中,原本就有一种寻求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面对压力,如果你选择的态度是“我能行”,那么它就会让你少一点失败,多一点成功。

3.及时修订目标。认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及时给自己制定一个更现实、更接近的目标,能够产生满足感、控制感,减少心理冲突,减少心理压力,变被动为主动,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九节 服从指挥——避免工作逆反心理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上级指挥向东,下属却偏偏向西,不管谁对谁错,总之是上下级关系僵持,对着干的情绪严重,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逆反心理在作怪。尤其是对于刚从学校步入职场的新人,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尊,而对上级、同事的要求,采取完全相反或对立的态度和行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这些职场新人总爱与别人抬杠,说观点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一定要与别人的意思相反,而不管谁的观点正确,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逆反心理使人无法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反复地出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所以在心中存留逆反心理是没有必要的,它只会让人在真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有的人把职场中的逆反心理比喻为慢性毒药,因为它不会像其他职场上容易暴露的缺点那么明显,让人能够尽可能地早地发现,即使可能更为致命但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根除掉。逆反心理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长期潜伏在职场中,最终会慢慢地吞噬一个人的职业前途,对职场人士的危害可谓不轻。

我们经常听到职场中人的抱怨: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领导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领导,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

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你也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感到愤愤不平。其实,只要你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自然地在具体的工作行为中表现出来,要么是故意拖延工作进度,要么是该认真的时候却不那么认真,这时你已经处于逆反心理的奴役之下了。

有人形象地指出,逆反心理类似于鲁迅笔下的“腹诽”,有意见不肯说,但在肚子中骂。由于没有直接发作,可能一时半会没人察觉,但时间久了,你就可以身处危险之中而不自知。因为,长久的逆反心理,会让你把这种不好的情绪自觉不自觉地传递给对方,对方也能够很容易地感觉出来。

可能有的职场中人会说,我只是在心里不服罢了,并没有说出来,对方又怎么会知道我的逆反呢?其实,虽然你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你的行为、你的表情、语气甚至在逆反心理作用下姿态的变形,都会暴露你逆反的现实。

职场中,最强调的就是精诚合作,上下级之间要坦诚交流,下级要严格执行上级交给的任务;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助,携手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而你的客户、合作伙伴则更需要你付出真诚,用行动而非谎言,来表明你的诚意。但是,如果你存在逆反心理,无论是直接提出与对方要求针锋相对的言论,还是只在私底下(甚至只是在心里)表达一种不满和反抗,也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们在发觉你的逆反心理后,就会在心里犯嘀咕,对你给出否定性的评价。你的老板会认为这个员工太缺乏热情了,办事拖拖拉拉,一点都不适合企业的要求,一旦公司需要裁员,你就会是最早被考虑淘汰的对象。你的同事会觉得你缺乏团队精神,没有配合人的神经,以后有需要共同完成的事情时会有意识地避开你,你最终只能成为孤家寡人。你的客户则会觉得你没有合作的诚意,会尽量避免再与你进行合作,甚至已经开展的合作也会选择中止,这样下去的后果便是你无法完成任何一项有任何实效的工作,也就根本无法推动工作的开展。

职场中人的逆反心理,说到底是从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叛逆心理的延伸。在叛逆者的心目中,桀骜不驯是酷的最好诠释,棱角分明是拥有个性的体现,甚至觉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如果把这种青春期不成熟的心理带入到工作中来,在工作中始终存在一种逆反心理,就只能证明你距离成熟还很遥远,除此以外,再也不能说明别的什么。

因为在职场中,工作总是要去做的,而逆反心理让你在情绪上抵触自己要做的事,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可是有些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他们或者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或者觉得某人让他很不爽;或者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大白痴……于是,即便你要我来做这个事,我也要让你感到阻力,让你知道我的不满意。殊不知,这种逆反心理最终害苦的还是自己,逆反持续越久,你的成熟也就越是缓慢。

其实,在职场上,凡是愿意与人配合的人,他们在职场上的路会越走越宽;凡是逆反心理极强,喜欢与人作对的人,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因为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你疏远别人,别人也疏远你;在你穿上“逆反”的外衣保护自己时,你自己也正在逐渐的边缘化。

那么,应该怎样克服职场中的逆反心理呢?

1.多与对方沟通,让他们多了解自己,这是消除逆反心理最有效的良方,是心灵握手的第一步。可能在以前的职场中,你与对方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误会或偏见,造成交流的堵塞,引起了敌意。无论是谁,都应该多制造一些机会,让双方多交流多沟通,互相了解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双方都进行改进,这样就可以化解误会、增进了解。只有双方都得到更多的支持,职场生活才会开始良性循环。

2.多学习对方的优点。任何人都不是一无是处,都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弱项。虽然你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你能歌善舞、能写会画、体育能力出众,只要尽情发挥,这也是成功、胜利。如果你把时间用于对自己优势能力的挖掘发挥,你就没有心思用逆反方式向世界表示你的不满了。

3.不要吝啬,多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如果你与同事或者其他职场中接触到的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你们互相无法说服对方,你也用不着灰心丧气,不然的话只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最佳的做法就是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对自己说“我们虽然意见不同,但都是为了完成工作”、“这次我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但下次一定会被采纳的”之类的积极语。保持愉快的心态,可以减轻你的对抗倾向,有利于实际地推进工作。

4.提高文化素质、增长见识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人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

5.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开阔思路,从逆反的习惯中走出来。逆反心理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一个人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他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逆反心理使人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当人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他们的思维和对方同样的狭隘。而培养想象力有助于一个人开阔思路,从逆反心理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来获得,它能激发出人的创造力,让一个职场中人拥有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