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瓶梅语典
16037800000031

第31章 七画(4)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自古道:无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那人姓卜名乔,正是莘善的近邻。”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2:“狄氏如此美艳,当此风俗,怎容得他清清白白过世,自然生出事体来。又道是:无巧不成话。”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2:“又道是:无巧不成话。四川后任茶马王渥少卿,闻知朱景先丁了母忧,因是他交手的前任官,多有首尾的,特差人赍了赙仪奠帛,前来致吊。”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2:“真个无巧不成话,这杏春小姐也最喜的是那箫,是个女教师教成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8回:“自古无巧不成话,这匠作头儿不是别人,乃金陵妙相寺中钟守净的行童来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25回:“正是:无巧不成辞。却好东阿的田知县上府,打从九龙驿过,见满路上男男女女,纷纷攘攘的行走不绝,便叫地方上人来问。”清·刘璋《斩鬼传》第6回:“告示展挂出来,常言道:无巧不成话。恰好地哩鬼过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5回:“至于那老店主的一番好意,可巧成就了骡夫的一番阴谋,那女子如何算计得到?这又叫作无巧不成书。”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常言道:无巧不成话。那只鹿刚刚跑到那林边,被那使刀的女子加上一刀。”清·张南庄《何典》第5回:“那活死人已有十几岁,出落的唇红齿白,粉玉琢的一般,好不标致;更兼把些无巧不成书,都读得熟滔滔在肚里。”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42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9回:“世间无巧不成话。当初西门庆家因李瓶儿招了蒋竹山,曾把他痛打一顿,使光棍草里蛇领着个破落户作践不堪,无面目在县居住。”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6回:“真是无巧不成书,刚刚冤家路窄,他兄弟二人,取道前行,并不留意,却被宗孔看见了,暗想这一条是往茶树的大路,他们到那里做什么呢?”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1回:“正要差人去打探李俊年甲,谁知无巧不成话,那李俊的年甲不消差人探听得,自然知道。”清·王浚卿《冷眼观》第9回:“真是无巧不成书,刚刚我隔房间就住了个髦儿戏馆的帐房先生。”清·颐琐《黄绣球》第12回:“那乳娘虽只答应了,却原不在心上,绅士老爷更是说过也忘记,正是无巧不成书,这件事又早被黄祸晓得。”清·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职道才和美菽在裁判所里遇见陈千秋,正和美菽讲哩!”清·吴沃尧《恨海》第1回:“说出来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一个院子,三家人家,四个小儿女,那时都在六七岁上。”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说也奇怪,就同那作小说的话一般,叫作无巧不成书。”清·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1回:“自古道:无巧不成话。恰可当时有一位美国西妇,自二十来岁便到中国传教,那日正要往礼拜堂念经,刚从那僻静地方经过。”清·无名氏《瓦岗寨演义》第5回:“自古道:无巧不成话。少时换席,罗成散步渚陂,在空地一走复身,雄信偶步出殿两下相撞。”清·无名氏《林兰香》第7回:“俗说无巧不成拙,又道是万般都由命,假使当日爱娘未走,燕麦卿即来,则彼此相见,岂不是奇逢?”清·无名氏《粉妆楼全传》第17回:“当时无巧不成辞,柏小姐上吊的这棵树,原是坟外的枝杈,拦在路口,小姐才吊上去的时候,早遇见一位救星来了。”清·无名氏《绣戈袍全传》第5回:“不料世间有如此便宜的,真乃无巧不成奇。”清·无名氏《小五义》第11回:“此潭水势乱转,鹅毛转在当中,都要沉下海底,何况是印!总有个巧机会,又道是:不巧不成书。”民国·梦笔生《金屋梦》第4回:“世间无巧不成话。当初西门庆因李瓶儿招了蒋竹山,曾把他痛打了一顿,使光棍草里蛇领着个破落户作践不堪,无面目在本县居住,一向在别州外府,卖药十年。”民国·蔡东藩《清史演义》第2回:“也是尼堪外兰恶贯满盈,命数该绝,正在城中探听消息,踯躅前行,无巧不成话,偏与差弁相遇。”

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原著

《金瓶梅》第76回:“你姐妹们笑开,恁欢喜欢喜却不好?就是俺这姑娘,一时间一言半语聐聒你们,大家厮抬厮敬,尽让一句儿就罢了。常言: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红楼梦》第110回:“俗语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么?”

释义

又作“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美丽鲜艳的牡丹花儿,离不开绿叶的衬托。喻指凡物要有依托,凡人要有帮手,否则将一事无成。

例句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你如今已是七十多的老婆子,十来岁的孩子,只怕也还用着我老七相帮,就使铁箍子箍住了头么!”清·李渔《意中缘》第14出:“岂不闻古语曰: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为什么不画些叶子,点缀一点缀?”清·袁于令《隋史遗文》第12回:“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难道史大奈在顺义村打三个月擂台,不曾有敌手,孤身就做了这一个好汉?”清·钟铁桥《警富新书》第7回:“古云:牡丹虽好,倩叶扶持。凡物必有配衬相映,然后可以悦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有了银钱,却又只怕没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清·无名氏《蜃楼志》第14回:“牡丹虽好,须要绿叶扶持。怎好这得罪亲友!施舅爷不要理他。”

花木瓜,空好看

原著

《金瓶梅》第2回:“人不知道一个兄弟做了都头,怎的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咬嚼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

释义

木瓜外表花纹好看,其味苦涩不能食用。喻指外表好看,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据《本草》:宣州人种满山谷(木瓜),每实将成,镂纸花粘瓜上,夜露日照,粘处渐变红色,其文如生,用充土贡,名为花木瓜。

出典

宋·周必大《游山录》:“汪彦章与王甫大学同舍,貌美中空。彦章戏之为花木瓜。及彦章罢符宝郎,甫正当国,以宣倅处之。宣州产花木瓜故也。”

例句

宋·杨万里《野店多卖花木瓜》诗:“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露液绣成花。”元·王嘉甫《八声甘州·怨别》曲:“那回期,今番约,花木瓜儿看好。”元·无名氏《新水令》曲:“想着月下情,星前约,是则是花木瓜儿看好。”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3折:“哥也,你只说在先时有八拜之交,元来是花木瓜儿外好看,不由咱不回头儿暗笑。”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4折:“则俺那美玉十分俊,不似你花木瓜外好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正是花木瓜,空好看。你搬了去,倒谢天地,且得冤家离眼前。”

身如松,声如钟,坐如弓,走如风

原著

《金瓶梅》第29回:“年约四十之上,生得神清如长江皓月,貌古似太华乔松。原来神仙有四般古怪:身如松,声如钟,坐如弓,走如风。”

释义

身体像松树那样挺立,声音像铜钟那样响亮,独坐像弓弦那样笔直,行走像轻风那样迅速。原指仙界神人不寻常的体格和行为。意指精神焕发,气宇不凡。

出典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例句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2折:“俺出家儿人,行如风,立如松。睡如弯狗,精神不走。”明·罗懋登《西洋记》第57回:“那张三峰才拿出个仙家体格来。什么体格?大凡做仙家的,睡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声如钟。他就三步两步,走到尚书老爷面前。”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回:“原来神仙有四等:走如风,立似松,卧如弓,声似钟。”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5回:“这老道正合了古语四句: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妇容讲的不是梳鬅头,甩大袖,穿撒裤脚儿,裁小底托儿就得了;须要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动不轻狂,笑不露齿。总说一句,便是端庄两个字。”清·无名氏《风流悟》第1回:“两只金莲长尺二,一双玉笋像擂捶,尊相正合着相书上四句道:立如松,走如风,声如钟,背如弓。”

远不一千,近只在一砖

原著

《金瓶梅》第37回:“我教你老人家知道了罢,远不一千,近只在一砖。不是别人,是你家开绒线韩伙计的女孩儿。”

释义

意指相距并不遥远,其实就在相隔不远处。

例句

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7回:“你在这里,还只怕孝哥和玳安不知在那里找你哩!正是:远的隔一千,近的隔一砖。”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20回:“你在这里,还只怕慧哥和泰定又不知在那里找你哩。正是:远的隔一千,近的隔一砖。”清·无名氏《锋剑春秋》第13回:“远则远千里,近则近一砖。你看此山是甚高山?”

远亲不如近邻

原著

《金瓶梅》第3回:“你明日再去做时,带些钱在身边,也买些酒食与他回礼。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

释义

居住在远处的亲戚,还不如居住在近旁的邻居。意指邻里之间随时相互关照,胜过不方便济急的远亲。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助于维持和睦的邻里。

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19:“僧问:‘如何是到家一句?’师曰:‘坐观成败。’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曰:‘远亲不如近邻。’”元·秦简夫《东堂老》第4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元·无名氏《冻苏秦》第4折:“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哥也,着小生一言难尽。”明·邵璨《香囊记》第5出:“自古道:远亲不如近邻。老娘忝为邻舍,衣食稍为赢余,日后倘有欠缺,都是老娘应当。”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0回:“远亲不如近邻。你倒凡百事肯遮庇,倒出头的说话?”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你明日倘或再去做时,带了些钱在身边,也买些酒食与他回礼。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清·无名氏《小儿语补》:“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平日没些情分,左右都是仇人。”清·张南庄《何典》第3回:“那形容鬼虽说至亲莫若郎舅,到底远了步,来三去四的不甚便当。全亏六事鬼早起夜眠,尽心竭力的照应。真是远亲不如近邻。”清·曹去晶《姑妄言》第14回:“连那陶老也说:远亲不如近邻。走来帮忙。”清·李宝嘉《集谚语诗》:“得好邻居胜远亲,恶人最怕作居邻;岂因井水犯河水,只恐门神打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