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16037100000011

第11章 媒体实务(11)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我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我感觉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自从肩上扛起摄像机的那一天起,自从手中握住了神圣的话筒那一刻起,自从坐在电脑前写下第一篇新闻稿件的那刻起,我就有种莫名的兴奋与骄傲。每一天我都在醒来的一瞬间,在心底里面大声告诉自己,我是大兴广播电视中心的一名记者!我的工作是多么神圣和有价值。我深深热爱我的工作。但是如何做好一名记者也是常常困扰广大电视人、新闻人的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样的记者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好记者?优秀的记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催促我反复地思考,反思自己。记得有一位前辈曾经说过,人都是要工作的,世上的行业何止360行,如果现在从事的工作恰巧也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就好好干吧,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如此幸运。如今看来,无疑老天爷是厚爱我的。我正在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在我个人看来,要做好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明确职业、事业、敬业三者的关系。

一、职业、事业、敬业三者的区别

1.职业

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具体含义有四点:第一,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第二,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设计满足精神生活。

2.事业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的活动。

3.敬业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道德就是人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所以,敬业就是人们在某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

作为记者,我采访过身患绝症的贫困母亲,采访过身残志坚的残疾大哥,采访过从村里拿过第一笔分红的村民,采访过立志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麋鹿苑院长,采访过下岗后闯出就业新路的再就业者,采访过年逾九十的抗战英雄。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重重的艰辛,体验了种种的坎坷,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些都给我的采访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记者,我目睹了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的变化,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各类票证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小汽车取代了自行车,楼房取代了平房……也许我的年龄并不大,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但是身为一名记者,我能够随时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走进他们的回忆里。记者一定要深入群众,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不管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如何改善,新闻传输手段如何先进,真正的好稿子还是“跑”出来的,“挖”出来的,“访”出来的,“写”出来的。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一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的,并带着自豪感奉献和付出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职业干成事业,做到敬业。

二、数量、质量、分量三者的区别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写新闻报道的时候,还应该格外注意的就是数量、质量、分量的差别。

1.数量

可以体现出一名记者的工作态度,或者说是工作积极性。现在很多媒体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考核记者业务水平的办法,在我所工作的环境里,这种考核就体现在每个月的新闻任务上。有的记者一个月下来能采访20多条新闻报道,一年就是将近240条,而有的记者一年下来采访的总条数也就是180条左右,仔细一比较,两个人竟相差了60条。当然,我们不能说那个采访数量少的记者有什么不好或是不对,但是,采访了240条新闻的记者,比其他人多了60次深入群众的切身体验,比别人多了60次采访、拍摄、编辑、写作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他自己努力争取的。这60次的采访就是他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最好机会和证明。新闻记者一直都不是个轻松的职业。更多的实战经验必将是一名记者走向成熟、走向进步的阶梯。

2.质量

有了数量,下面再来说新闻稿件写作的质量要求。凡事都有个尺度,如果记者只是一味地追求数量,那其写作的稿子的提高空间也就可想而知了,辩证地来看,记者要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之下,进一步提高稿件写作的质量。采访前要做足案头的准备工作,采访时要善于抓住细节,采访后要及时出稿不拖拉。

3.分量

要做到有分量,就需要时间的积淀。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最难的一关了。写稿子不难,写有质量的稿子也可以靠努力,但是要做到稿子让读者和观众看后觉得有分量,就不那么容易了。光靠多采访、多练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动脑子。要挖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学会举一反三,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给受众,适当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都是增强稿子分量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在庹震老师的《怎样当记者》一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评论一个新闻记者,往往会从一个突出的侧面作判断。比如,有时会这样说:“这个记者很勤奋,一年他写了上百篇的报道。”再比如,有时会这样说:“这个记者文字功底很强,写稿子没有废话,稿子质量好。”还有一种评论会说:“这个记者有头脑,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报道一般都很有分量。”其实这三个侧面可以总结为数量、质量和分量,它们有彼此间相互矛盾的对立面,但是也有相互统一的一面,而且,统一的空间是很大的。一个记者如果勤奋努力,文字功底比较好的话,而且有比较丰富的采访写作经验,那么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写作稿件就不难做到有分量,三者也就可以有机地体现在同一名记者的身上了。

三、优秀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并不容易,但我认为,只要这名记者做到了“三心”,那么他就是合格的记者、优秀的记者。我所说的三心就是:做人的平常心、处事的良心、求学的诚心。

1.做人的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看淡荣辱得失,看清功名利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以平常心看待新闻事件,认清新闻本质。平常心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洞悉人世之间的明智与平和,使用超然的心态看待事情,以平常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从容地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自己工作的性质。

2.处事的良心

良心就是一种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有了良心就能够坚持原则,不会做出有违记者职业道德、有违事理的事情;有了良心,才能够宽宏大度,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良心是记者的一杆秤,它能称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良心就是心灵的指路明灯,有了它,记者在人生和事业的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

3.求学的诚心

求学需要诚心,有诚心方能吃得苦中苦。记者的笔杆子是要靠勤奋练习得来的,唯有诚心诚意地不断学习、勤奋工作,才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从稚嫩蜕变为成熟。恒久的毅力需要诚心做基石,这样取得进步才会指日可待。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魅力

王靓

说到形象魅力,一般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在的形象。但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气质是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政治素质、文化积淀、社会经验、个人修养、形体语言……这些因素构成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个立体的优秀主持人形象。具体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表达

在众多因素中,语言能力、文化与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也是基础。作为传播者的主持人首先需要进行有声语言的传播。主持人的形象魅力与其语言表达是直接相关联的。如果主持人其他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但语言表达出现问题,那当然是不合格的。

二、个人形象

如果一个主持人的各项基本功都很扎实,语言、形象也很出色,可是衣着与节目的空间环境不搭调,同样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印象,给人以距离感、陌生感,而不愿再继续观看下去。这样,就算再好的语言功底也显示不出来了。所以,良好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

三、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上的模式化也会让观众感到缺乏亲切感,这就要求主持人的自然情感流露。如果看节目好像在听诵经,主持人照本宣科地讲道理,且内容空洞无物,观众很难忠实地守在电视机面前。虽然主持人整体的表演痕迹比演员少了很多,但是仅仅用“提示器思维”来工作,对节目所有的流程和环节不熟悉,也没有丝毫的参与,前期采访靠记者来做,节目的主题靠编导来想,主要的串联词靠编辑来写,主持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传声筒”,这样的主持人怎么会有真情实感?说出来的话语又怎会有力量,充其量只能是个美丽的花瓶而已。主持人的形象气质是通过参与整体节目的进程、把握节目内容而自然流露出来的。

四、语言功底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定程度上是语言功底的比拼。但是,很多主持人却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拼语言功底就是看谁发音准确,看谁吐字圆润、声音响亮。其实这完全是两种节目形态的要求。节目主持不是播音,不需要带着一板一眼、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主持人的语言功底除了要求咬字精准之外,还要求以一种生活化的状态,真实地讲述事实。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的表达如果是真诚的、自然的,就会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这也是主持人亲和力的主要表现,它使节目风格尽可能地保持平常生活的原有状态。

五、形象气质

主持人的形象气质是政治素质、文学修养等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主持人的魅力最终体现在能够把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自然地传递。亚历山大·洛温博士在其《人体动态与性格结构》一书中有很多推论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头的姿势是性格和品质的客观表达。比如,脖子伸长的人可能有傲气,脖子缩着的人也许有一些呆滞。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是一种以主持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空间距离及服饰等为手段传播信息、交流感情并诉诸观众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是人们内心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映。人们的思想、态度和愿望等等,不管是否有意掩饰,都会在其举止神态上得到表达。这种体态语言或人际沟通的非语言性手段的表达能力极为强大。西方传播界对体态语言学的研究颇为重视,体态语言对塑造一个有人情味的或友好的形象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所给予观众的不仅仅是其通过口播播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给观众以强烈印象的个人信息,如个性、风度、姿态、表情、微笑、服饰、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与众不同的小习惯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是否被观众接受的传播者的整体。

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说也是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对话。优雅而富有个性的主持人形象、得体且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能增强观众的信任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享受,《主持人形态与体态训练》,这也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魅力的体现。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之路

于国庆

中国动画事业是世界动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八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并且深入人心。然而,随着中国动画的衰落和大量国外动画的引入,外来的动画形象在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一代人的生活,中国动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历史

中国动画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从作为电影形式出现的动画到现在已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史。80多年中,中国动画事业几起几落,经历十分曲折。

1.中国动画片的探索时期

中国动画片探索时期大概在1922-1945年间。这一时期的核心人物是万氏兄弟。

1918年前后,美国的无声电影动画片《大力水手》、《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传入我国,使国人对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年轻人产生了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的愿望和信念。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动画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