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6037000000055

第55章 附录(8)

虽然2006年以来,中国电影界在电影理论方面基本延续了过去几年的研究格局,将研究论题主要集中于电影本体和美学研究、电影创作与教学以及电影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但是,随着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论题成为近几年来电影理论研究的热点,中国电影理论方面仍取得了一定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影本体和美学研究

在电影本体和美学的理论研究领域里,中国电影界基本上在两个互相关联的层面上展开各自的研究:一是传统的影像本体和美学研究层面;一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本体和美学分析层面。

在传统的层面上,电影学界在“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畴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讨论。王志敏、陈捷的《关于电影美学研究的设想》一文从“什么是电影美学”、“电影美学的规律”和“电影美学的对象”等方面对电影美学的内涵进行了解剖。文章称:“电影美学使用美学方法来研究电影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电影作品,其方法论是美学框架……电影美学研究应该研究的审美对象是电影作品。这就是电影的身体,亦即所谓电影本体。”[87]而在陈犀禾、刘宇清合作的《电影本体和电影美学——多元语境下的电影研究》中,作者则从词源学的角度对“电影本体”、“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等研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并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参照下,试图厘清电影美学的研究范畴。金丹元在同一期的《电影艺术》上也发表文章《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加入到对于“电影美学”的讨论之中。文章一方面结合美学的相关知识从概念上界定电影美学的涵义,另一方面考察了电影美学的内涵在电影理论史中的变迁。在辨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电影美学的属性、归类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

这一系列讨论和研究反映了近期以来中国电影界在电影美学研究上的学术自觉以及建构中国电影美学的努力。除了在宏观上对电影美学整体的考量之外,中国电影学界对其他一些具体的电影美学研究方向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在电影符号学、电影语言学、电影叙事学等论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电影符号学方面,戚姚云的《基于符号学理论下影视艺术中肢体语言的符号意义》、余纪的《电影符号学置疑》、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张鹏的《关于“知识本体”和“电影语言词典”的设想》等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电影符号学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方法适用性。

在电影语言学方面,王志敏在发表《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等论文的同时,还出版了电影语言学专著《电影语言学》。该书从现代语言学、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对电影语言学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阐释,试图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变成可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其他比较重要的有关电影语言学的文章还有马晓红的《影视语言的语体特征》、韦星的《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张鹏的《关于电影语言最小语义单位的猜想》及彭砚森的《物质态语言——符号化的形式与内容》等。

这一段时间内,关于电影叙事学的论述在数量上远远超出了其他方面的电影美学研究,这与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分不开的。对电影叙事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电影叙事学在理论上的探究,如李迅的《跨语境的叙事:历史逻辑与话语逻辑》、倪震的《电影叙事:类型与传播空间的扩展》、贾磊磊的《叙事改变意义》、李明与林洁的《论电影的复调叙事结构》等。这些文章大都就电影叙事学理论框架内的具体论题展开讨论,为电影叙事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的视角。另一部分则是围绕几年来我国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叙事羸弱的现象从叙事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力图为我国电影创作实践指出症结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案。比较重要的文章有刘藩的《创意产业视野中主流商业电影叙事策略》、黄式宪的《略说中国镜像叙事的现代性——阅读影片偶得短章数则》、陈山的《忧患中的启示:重读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周星的《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等。

除了以上提及的论文和专著之外,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电影本体和美学研究的专著还有:田兆耀的《电影美学与文化学:电影思维的特质与审美救赎作用》、刘旭光的《论质觉:对视觉文化中质觉概念的研究》、钱家渝的《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王志敏的《现代电影美学体系》、尹鸿的《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邹建的《视听语言基础》、陈林侠的《文化视域中的影像叙事》、宋家玲等编著的《影视美学》、《影视叙事学》、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唐骅的《视觉艺术论》、赵斌的《电影语言修辞研究》等。

我们看到,在新媒体的层面上展开的对电影本体和美学的研究,是和电影新技术的出现及电影数字化发展分不开的。2007年开始,《当代电影》杂志专门开辟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后改为“艺术与技术”)与“新技术/新媒体”两个专栏,围绕新媒体时代电影本体和美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探讨。如:发表在2008年《当代电影》第3期上的《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恍惚之象——数字时代对于电影真实性及其美学可能的再认识》和《大片中的数字美学》等一组文章主要分析讨论了电影数字化对传统电影美学理论的冲击以及电影数字美学的特征等论题。2009年《当代电影》第5期和第12期“新技术/新媒体”栏目下所刊登的两组文章则分别探究了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介对电影创作和管理的冲击和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为电影美学研究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以及我国电影学者在这一挑战面前所作出的积极回应。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层面的电影美学研究,还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美学探讨,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向现实语境下电影创作实践的靠拢,这种力图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的倾向可以说是我国电影本体和美学研究上出现的可喜的新局面。

(2)电影创作与电影教育

2006年以来,在创作理论方面,我国电影理论界除了在导演、剧作、摄影、录音、美术等常规创作项目上进行了持续研究外,还在一向被娱乐评论占据主流的“表演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展。例如:《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2007年第2期和2008年第6期上推出了“电影表演研究”的专题,集中刊发了一批关于电影表演创作理论和教学的研究论文。其中,陈兵的《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结合点》、滴妮的《解读电影表演创作中的身体语言》、郑建初的《心底里的声音,灵魂深处的体验——用语言塑造人物的三度创作升华》等文章主要是结合表演创作的实践对表演创作的系统研究。赵宁宇的《表演艺术教育的困境》、张辉的《走出表演教学的“黑洞”》、王洋的《现代心理学原理与表演教学法》、顾晓丹的《浅谈如何利用反馈法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张杰勇的《试论表演基础教学中的“情感复习法”》等文章则是对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和困境进行的思考和解答。

此外,2007年第6期的《当代电影》杂志也刊载了一组对电影表演创作与教学进行探讨的文章。郑雪来的《我国艺术界关于斯氏体系问题的几次论争和探讨》、陈亮的《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变化》、陈晓云的《电影明星、视觉政治与消费文化——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明星》和《明星重构与电影的“自体反思”》、王志敏、赵楠的《关于明星现象、大片现象的质疑与思考》、赵宁宇的《体制变革中的电影演员状况》等文章分别从历史和文化等角度重点论述表演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脉络以及目前我国影视界的明星现象。这一些或来自于实践,或来自于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从总体上构成了一波研究电影表演的热潮。这不仅拓展了电影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使其在研究格局上更加完善,也必然会对当下我国的电影创作和教学实践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除上文中提到的对电影教学中具体问题的探究外,近年来,我国电影学界也对我国电影教育问题从总体上进行了反思。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推出的“影视教育方法研究”专题中,谢飞在“主持人导语”《关于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研究》中,结合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状况和理念,对影视教育的目的、方式、规模等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我国高等影视教育迅猛发展的背后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在这一专题下刊载的其他文章,如侯克明的《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潘若简的《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关于电影教育的思考》、王海洲的《通识基础教育在影视教育中的价值——以美国两所大学为例》等文章则对“主持人导语”中提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剖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电影艺术》在2006年第5期以“电影理论教育现状谈”为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2009年第4期以“特别策划:电影教育教学研究”为题,集中进行了有关电影教育的理论探讨,试图从高校电影教育层面来探究中国电影研究和创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3)关于电影产业化及与之相关的论题

2004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正式提出电影产业化和数字化的任务和目标。

2007年10月15日,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建构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任务。在国家政策和中国电影产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指引下,我国电影理论界积极调整研究方向和重心,密切关注和思考电影和现实的相关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和学术探讨。

2006年以来,中国电影学界围绕电影产业化等论题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电影学术杂志上,刊载了一大批针对电影产业化论题的专业学术论文,显现了电影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例如:在《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的“中国电影:产业和叙事”专题中,尹鸿、詹庆生的《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对2005年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做了全面阐述,并指出了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诸种因素。美籍华裔学者张英进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则在阐释“后社会主义”概念的基础上,勾勒出了20世纪90年代初由主旋律影片、艺术片、娱乐/商业片构成的中国电影格局,以及90年代末由艺术、政治和资本结成的新联盟,并阐述了“艺术、政治、资本、边缘作为四个竞争力量,如何把市场作为核心舞台,展开它们相互间的抗衡、协商和共谋。”[88]

在《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影视产业研究”专题中,弘石的《关于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唐榕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略》一文“依据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体系,通过对世界一些国家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剖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竞争力状况,并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分析下,提出打造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性建议。”[89]这一专题下的其他文章还有邵奇的《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沈芸的《从电影产业的发行环节看院线制四年》、司若的《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简析香港电影工业的经济文化脉络及生存发展策略》,以及高红岩的《美国电影企业的市场发行模式分析》等。

在2008年第9期和第10期上,《当代电影》分别推出了“中国电影营销策略”和“改革进程中的国有电影企业”两个专题。在“中国电影营销策略”专题中,发表了对耿西林、王中磊、于冬、吴思远的采访文章,分别就国有电影企业的营销发展、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状况、数字化工程的推广、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细化、民营发行企业的成长对电影市场的推动、品牌的创立和文化产业的推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后一专题中则发表了对韩三平、任仲伦、赵国光、刘红兵等四位国有电影企业法人代表进行采访的文章,探询了我国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改革设想、目标与前景,引发了对电影产业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2008年第3期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以“电影产业:发行与放映”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其中,于丽、刘扬、王煊的《院线制下我国城市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模式探究》从概念与建构的层面分别探究了作为现代院线制正常运转的重要软件之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祁勇的《浅析中国数字院线的发展状况》一文则“在梳理中国院线制的建立和数字院线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数字院线的竞争力及数字院线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