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6037000000039

第39章 五行八作与电影(10)

1947年:《八千里路云和月》涉及演剧队、音乐家、接收大员、中学教师、报馆记者、医院等;《钗头凤》涉及尼姑庵、算命先生等;《春残梦断》涉及修道院、修女、钢琴家、军人等;《天桥》涉及茶园、戏班等;《天堂春梦》涉及建筑师等;《幸福狂想曲》涉及小贩、擦皮鞋、卖报纸、毒品贩运、“消瘦丸”贩卖等行当;《夜店》涉及客店老板、落魄少爷、妓女、小偷、馒头小贩、清道夫、戏子、报童、走方郎中、皮匠、巡捕;《一江春水向东流》涉及纱厂、工人、教师、资本家/经理、救护队、游击队、农民、交际花、商人/掮客、佣人、报童等。

1948年:《痴男怨女》涉及职员、酒鬼、影迷、酒店、乐队、房东等;《欢天喜地》涉及医生、房屋出租、裁缝、汽车修理工等;《街头巷尾》涉及小学教师、三轮车夫、书报摊、露天学校、掉包党、警察等。

1949年:《哀乐中年》涉及银行职员等;《假凤虚凰》涉及职员、理发馆等;《乌鸦与麻雀》涉及教师、小店铺老板等。

[1]所谓职业和行业,就是在社会劳动分工的前提下,人们为了谋生,所长期从事的各种特色鲜明的专门业务,以及承担的各种相对固定的特定职责。常见的行业有:饮食业、服饰业、建筑业、银行业、机械制造业等。

[2]在中华书局出版,徐珂所著的《清稗类钞·农商类》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可见,所谓360行只是个约数而已。

[3]蓝翔、冯懿有著:《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4]吴兴人:《三百六十行的盛衰》,载《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0日。

[5]史学界有学者认为:肇始于北宋的“交子”只是一种用于汇兑的“支票”,而发端于南宋的“会子”才是一种直接流通于市场的“钞票”。详见“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年7月22日的有关报道,以及载于2006年度《中国钱币》杂志上的相关文章。

[6]齐如山著:《北京三百六十行》,初版于1941年,1989年由“宝文堂书店”再版。

[7]这部分内容主要依据“老北京网”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8]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因种种原因,我国社会道德失范、唯利是图的情况日趋严重,即便某些“百年老店”也被卷入其中,例如:“同仁堂”早在1998年前后就已得知其生产的“龙胆泻肝丸”会导致“尿毒症”,却仍用有毒配方生产,直至2002年被媒体曝光为止,导致大量病人致死致残。

[9]参见石岩:《常州:以修的名义,拆!》,载《南方周末》2006年6月29日。

[10]此处的资料均来自与“周村”有关的若干网站。

[11]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多数“进步电影”来说,在推进剧情、刻画人物、传情达意等方面,往往主要依靠起伏跌宕的冲突、善恶分明的角色、直白生硬的对话来达到其“革命”诉求,彰显其思想的“正确”。

[12]“改革开放”初期,为缓解就业压力、解决温饱问题、稳定社会局面,1979年2月中共中央开始允许各地批准一些有正式城镇户口的无业人员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个体户”这个词就这样应运而生。

[13]参见《〈雅马哈鱼档〉:描绘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广州数字文化网”,2006年2月25日,作者不详。以下有关《雅马哈鱼档》的引文和资料未注明出处者,均来自这篇文章。

[14]参见《〈雅马哈鱼档〉:描绘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15]石挥(1915~1957):我国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1941年,石挥开始从影,主演的代表作有:《假凤虚凰》、《太太万岁》、《艳阳天》、《哀乐中年》、《我这一辈子》等。1950年导演了处女作《我这一辈子》。1952年,石挥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兼导演,先后在《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宋景诗》、《关连长》和《情长谊深》等影片中扮演了角色。1955年石挥导演了儿童片《鸡毛信》,该片获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他同年导演的戏曲片《天仙配》在香港上映后,引起了香港拍摄黄梅戏的热潮。1957年,他在编导完《雾海夜航》后,因忍受不了无辜的批判,含冤自沉于黄浦江,终年42岁。

[16]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适应列强的要求和应对国内日趋严重的危机,清政府不得已于当年开始陆续推行各种“新政”,如:设立外务部、编练新军等。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标志着“警察”这一新型职业开始在我国出现。

[17]《卫生部通报山西疫苗事件调查情况并答记者问》,http://www.dxy.cn/bbs/thread/16917438#16917438。

[18]该段落在《神女》DVD影碟中的时码为00:05:55~00:07:35。

[19]该段落在《神女》DVD影碟中的时码为00:21:32~00:21:42。

[20]参见:《当铺的前世今生》,中国文化网,2006年4月2日,作者不详。

[21]这一段落在《我的父亲母亲》DVD影碟中的时码为00:52:00~00:54:12。

[22]见《农奴》VCD影碟“B”碟,时码00:02:40。

[23]在《菊豆》DVD影碟中的时码为00:28:58。

[24]在《菊豆》DVD影碟中的时码为01:24:20。

[25]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26]影片《鬼子来了》(姜文导演,2001年)并没有正面宣扬爱国主义,而是着重展示了“村民们”的愚昧、怯懦与无知,从而表明:导致中华民族备受凌辱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我们传统的“民族劣根性”。该片独特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反思历史的理智态度。

[27]影片《老枪》(法国,1974年)是一部表现“二战题材”的世界名片:一名医生在山里拥有一座私人城堡,他来度假时,发现先期到达的妻女已均被德军杀害。他化悲痛为力量,找出家传的一支老枪,凭借对地形的熟悉,逐个歼灭了侵略者。

[28]《地道战》(任旭东导演,1965年)渲染了一段神话般的“红色历史”,它遮蔽了反侵略战争的残酷性,看上去倒更像是一场猫捉老鼠式的快乐儿戏。据说,当年该片是“八一厂”作为“军事教育片”而制作的,但是对于现代战争而言,这样的“军事教育”又能有多大意义呢?

[29]十年“文革”中,银幕上几乎全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孤男寡女”;之后的最初几年里,也鲜有聚焦“儿女私情”的影片,而1980年面市的《庐山恋》所表现的则完全是“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节,这对于长期被“阶级斗争”禁锢视听的观众而言,无异久旱逢甘霖,加之常人难得一见的“庐山风光”,这就更让大家有赏心悦目的惊艳之感,一时间在全国都出现了观影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