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6037000000030

第30章 五行八作与电影(1)

民俗传统与五行八作

五行八作与电影创作

在华夏民俗文化中,“五行八作”是一个约定俗成、沿用至今的传统范畴,原本主要指农耕文明时代服务于日常物质生活的各种行当,后来常与“三教九流”并用,泛指古往今来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存在过的所有行当和职业。

由于历史上的五行八作几乎涉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生产力水平,因此就电影创作而言,便可依据叙事情节的需要,从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中选取某个或某些职业,将其有机地编织到电影当中,这样就有可能使电影在表现历史、社会和人生时,从时空质感、人物塑造、奇观展示、隐喻象征等多方面获得有力支撑,从而使影片显得更具人文气质和地域风情。

第一节民俗传统中的五行八作

回眸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沧海桑田般的历史沿革,职业与行业的新陈代谢从未停歇,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数字信息时代的高歌猛进,各种新兴行业与职业与日俱增,但“五行八作”作为一个习惯性称谓,却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一、五行八作的基本内涵

“五行八作”作为一个范畴,既是对社会上各行业分工的浓缩概括,也是对各种社会职业的抽象表述。一般说来,五行八作中的“行”通常主要是指那些以集市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各种商铺,而“作”则主要是指那些以生产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各类作坊。但在日常口语运用中,所谓五行八作的覆盖范围却极其广泛,并且其中的“行”与“作”几乎是混用的,因此,“五行八作”既可用来指各种行业,也可用以指各种职业——制作/销售各种生活器具、消闲娱乐用品的作坊和商铺,以及走街串巷、上门服务的个体业者(如:餐饮、日用品修配与贩卖、理发、算命、游医、街头表演等均可纳入其中)。

1.五行八作的缘起

“五行八作”这个概念究竟产生于哪个朝代、何时何地?为什么叫五行八作,而没有冠以其他数字?目前,这些问题仍有待历史学和民俗学专家予以考证——或许事出有因,或许只是先人们为了表达的便利吧。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五行八作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之一,便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分工”。一般认为,社会分工发端于原始社会中后期、发展于奴隶社会、发达于封建社会。当“社会分工”持续了较长时间、变得相对稳定后,便会积淀、凝聚成形形色色的“职业”,进而,在从事各职业的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会构成诸多专门服务于生活、生产的某个特定方面的职业群体——“行业”。[1]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通常表现为: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分工就越精细,各种职业和行业的数量也就越多。

自从有了职业分工以后,从事“职业活动”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人们生命的华彩时光大都是在各自的社会分工范围内度过的,因此,职业活动是人类生产劳动行为的主要形式,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组织基础。

进一步来看,分属各行业的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彼此间必然要互通有无、频繁交往,相互间既是产品与服务的制造与提供者,同时也是消费与享受者。这种各尽所能、各取所取、分工协作、共同谋生的社会组织模式,不仅在生活中构成了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们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也能让人们更加专心于各自的营生,使各行当的“专业化”程度得以不断强化、劳动效率持续提升,从而在整体上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积累速度。因此,职业活动的发达程度,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明显标志之一。

2.五行八作的嬗变

毋庸置疑,行业或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不变,而是随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产生、发展、演变。具体到某种或某类行业的产生、兴旺与衰落来说,往往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贸易的发育程度、政治体制的模式,乃至时代风尚有着相对同步的、直接的联系,适应需要者自然迅速崛起、壮大,反之则会趋于没落。比如:当“汽车”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承担者后,“人力车”和“畜力车”及其相关行业便逐步衰落了,而与汽车相关的钢铁、橡胶、机械制造、电子,以及销售、修理、配件,乃至“洗车”等行业则得以迅速成长。显然,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及其相关行业,必将被逐步淘汰,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必将快速崛起。

一般来说,在农耕文明时代,社会越进步,通常社会分工也就越细密。但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表明,社会分工或行业在总量上并不一定始终呈上升趋势。例如:20世纪以来,在发达国家的某些领域原先需要几个行业、很多人参与才能完成的工作,后来却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参与其事的人员与行业反而被大幅度削减。

如同其他民俗现象一样,由于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需求会有明显差异,所以服务于当时、当地的社会分工的种类、形态也会有很大差别,当然,传统意义上的五行八作也会随之在具体内容上出现不少变化。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所谓五行八作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内涵和外延、能指和所指均有很大弹性。

综上可见,“五行八作”中具体行业的兴衰流变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融汇于其中的社会、历史信息可谓相当丰富。同时,五行八作在根本上都是由人来操控的,因此通过观察某个历史时期的五行八作,我们不仅可以直观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而且也能形象地看到参与其事的人们在彼时的生存状态、社会处境,乃至人际关系。

二、五行八作的大致外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历朝历代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同时一些以往久已存在却未曾引起重视的行业,也通过世代的不懈努力得以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于是“五行八作”这一概念的外延便得以持续扩展,逐步有了“36行”、“72行”、“360行”乃至“三教九流”等多种说法,由此几乎把传统社会各个层次的各种社会职业和角色都囊括其中。

那么,为什么那些概括各种行业的称谓通常都是“三、六、九”这些数字呢?这很可能与华夏民族的吉祥观念——诸如“六六大顺”之类有关,这些观念的流行可谓由来已久,尤其是对于具有强烈的逐利欲望,且不乏经营风险的工商领域来说,“讨口彩”、“利市头”的风俗尤其浓厚。因此,在行业尚不十分丰富时便出现了“36行”(一个“六六顺”)这样的说法,后来行业日增,便倍增为72行(两个“六六顺”),再往后行业更多、分工更细,就又加十倍,成了360行(十个“六六顺”)。[2]事实上,自古以来由社会分工所造就、衍生出的行业远不止这些,上述说法不过是民间的一种习惯性统称——说起来方便、听起来顺耳,寓意也十分吉祥,如此而已……

当社会进一步发展,就连“360行”也已经无法概括与日俱增的社会职业时,便出现了“三教九流”的说法。

1.漫话“三教九流”

“三教”,特指儒、道、佛——这三种以操控人们思想观念为主的社会职业,由于三者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并且基本属于“形而上学”,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均较为明确、相对稳定,只是随着各个时代统治者的癖好与需要的不同,三者在社会地位与权重上的先后排序会有所调整而已。

“九流”,泛指社会上、中、下各阶层的职业,因此又有所谓三个等级的“九流”。由于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统治集团和社会生活对于各种职业的倚重各有不同,因此,所谓“九流”在不同朝代和地区会有多种“版本”,下面便是影响较广的一种说法。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的六吹手,七戏八叫九卖糖。

上述内容可具体解释为:

上九流:佛祖(释迦牟尼),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皇帝(封建帝王),官(大小官吏),烧锅(酒坊),当(当铺),商(商贾),客(拥有大量田产的封建庄园主),庄田(自耕农。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因此从事农业者也被列入“上九流”)。

中九流:举子(中了举的读书人),医(医生、大夫、药房先生、走方郎中等),风水(风水先生、阴阳先生),批(批八字的和算命先生),丹青(以舞文弄墨、画画为业的文人),相(看相打卦者),僧(和尚),道(道士),琴棋(古琴和围棋,泛指操持娱乐业者)。

下九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巫师),娼(明娼、暗娼、歌妓等),大神(以跳唱形式谎称神仙附体,号称能“降妖伏魔”、“驱鬼治病”的神巫),梆(打着梆子巡夜的更夫),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匠),吹手(吹鼓手、喇叭匠),戏(各类戏曲、说唱演员),叫(叫花子、乞丐),卖糖(吹糖人的)。

尽管从字面上看,上、中、下三个“九流”合在一起才“三九”——“二十七”行,但实际上其中的每一“流”通常并非单独指一种职业,而是泛指那些社会地位大致相当、服务功能密切相关的“一类”职业。比如上九流中的第五流“烧锅”,便可以把各种拥有专业技术,以制作日常消费品或奢侈品的作坊包括在内,诸如:染织坊、陶瓷坊、金银饰品坊等均属此类。再比如下九流中第五流“剃头的”,便可以把锔锅、锔碗、箍桶、磨刀戗剪子的,挑水、倒梢、磕灰、拉车的,乃至瓦匠、木匠和铁匠等上门服务的行业均算在内。

行业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曾经活跃于我国各地的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可谓数不胜数,然而行业本身也受着时代的制约,有的行业在某个时代相当兴旺,可是时代一变,便逐步衰落乃至销声匿迹了。以下仅简要介绍几种从前在各地城乡、街头巷尾十分流行的行当,以便读者概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大致经营方式。

2.旧时代的一些常见行当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具有个性特色的行当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择要介绍一些:

(1)走街串巷的个体商贩——日杂用品的修理与贩卖

锔锅:匠人推着小车,嘴里吆喝:“锔锅,箍漏锅嘞!”锔锅时,匠人将装有细碎铁屑的铁碗放于带风箱的火炉上加热,待铁屑熔成铁水后,倒于需要粘补的锅漏处,再略加锻压即可补好。

箍桶业:用新竹篾或铁条,将已散或将散的木桶、木盆重新箍紧使其不漏水。这行串街的匠人吆喝声为“攒筲!”。

“打瓢”售货:往日北京沿街串胡同售卖炊具及日用杂品者以打瓢(半个大葫芦)召唤主顾,因此称之为“打瓢的”。售卖者挑着两个大圆笼,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炊具,如铁勺、铁铲、筷子、笊篱、擦床儿、案板、擀面杖,以及掸子、鞋拔子、刷子、抓痒挠等。

卖“模子”:一种是“木模子”,用它制作点心和蒸食,如“喜字饼”、“寿字饼”、“福字饼”及寿桃之类。用木模子蒸出来的蒸食规矩美观,惹人喜爱。另一种是“泥模子”,模子用黏土烧制呈棕红色,其形象通常是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及戏曲人物。孩子玩时先和好泥,然后再往模子里塞,待塞平之后便往沙土上一磕,于是便出来一个自己所要的泥制形象。

卖煳盐:煳盐是在牙粉没问世前的一种刷牙剂。它是将食盐焙煳,加入香料、冰片、薄荷之类的药物,再研成细末。由于食盐有消炎作用,所以用煳盐刷牙于口腔颇有益处。卖煳盐者多在庙会或小集市上陈摊,摊后拉有蓝布一块,上挂宣传煳盐洁齿好处的广告画,并在摊桌上摆放多包煳盐。

卖夜壶:夜壶也叫“便壶”、“夜静”。售者多于夜里挑着竹筐,里面放着圆而扁的陶制夜壶在胡同里叫卖。过去京城男子多喜此物,尤其冬日屋中寒冷,有了它就可不必离开温暖的被窝即可便溺。

十分有趣的是,那些卖菜卖油的、卖酒卖花的、剃头的、磨剪刀的等行业,在走街串巷营业时大都伴有独特的“吆喝”,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进和集大成,这些吆喝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街头艺术,其内容往往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加以表现,清脆婉转、抑扬顿挫,词句幽默夸张,以致成为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一种文化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老习俗从人们生活中渐渐消失,五行八作的吆喝叫卖也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下面附录几种老北京的吆喝,以飨读者:

卖元宵:浸透了,滑透了,桂花、山楂味的,细箩面的,五仁、豆沙馅的元宵哎……

卖冰淇淋:玉泉山的水嘞,德胜门的冰,吃得嘴里就沙沙冷冷,你爱吃来我爱盛,解渴代凉的冰淇淋;这大碗盛的多来、小碗就挂了尖,蜜蜂飞舞就落在了冰糖上,你爱吃来我爱盛,解渴代凉的冰淇淋。

卖佐料:花椒,大料,小茴香,打点儿油,打点儿醋,芝麻酱,韭菜花,辣椒糊。

卖“果子玫瑰枣”:玫瑰多,桂花多,玫瑰枣儿给的多,桃脯,杏脯,玻璃粉儿,糊涂糕来酸梅汤儿,还有那果子干儿来玫瑰那的儿来。

卖洗漱化妆品:梳头油、桂花油,拢子、箅子、猪胰子球,胭脂、口红、雪花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