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6037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本书是“中国电影民俗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本学科的概论,集中阐释了“电影民俗学”的概念和范畴;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第一章的理论研讨为主,在其后各章中,则结合具体影片实例,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对上述理念予以求证和延伸。

第二部分由第二至六章组成,分别从武术、戏曲、饮食、五行八作和方言等角度,就民俗文化与电影的关系作了专题研讨。这部分有两个特点:

①对相关民俗的历史沿革作了扼要述评,以方便读者了解必要的民俗学知识。

②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从数千部华语电影中精选了几十部影片,并对其中“民俗元素”的运用状况作了深入解析。

这部分内容侧重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应当说对电影创作实践很有裨益。

第三部分由三个“附录”组成。

首先,就“电影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能否成立的问题,用“争鸣”的方式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客观的论辩。

其次,由于本学科是建构在“电影学”和“民俗学”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所以需要读者具备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的精髓和价值。然而,实际的情形往往是隔行如隔山。因此,为方便读者起见,作者特意花了两个暑假的时间,在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悉心撰写了“电影学”和“民俗学”概述,俾使学业有别的读者诸君都能在较短时间内系统了解相关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电影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从完整性或系统性来说,还应包括:传统建筑与电影、民间文学与电影、江湖社会与电影、传统陋俗与电影、传统观念与电影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但囿于本书篇幅和出版时效,目前只好割爱,待日后再版时补充完善。

此外,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多数人对“民俗”的理解仅局限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民俗事象(硬民俗),但事实上渗透、延续在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源远流长的观念、情感、审美取向等等,亦属民俗之有机构成(软民俗)[1],而且“硬民俗”和“软民俗”是骨骼/血肉和灵魂/思想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这两者常常呈现为相互依存、难以分割的状态。

例如:拿“封建宗族观念”这种软民俗来说,它并不只是一个凭空存在的抽象概念,而总是依附于祠堂、家谱、祖坟等各类“物质民俗”,并渗透在婚丧嫁娶、岁时节日、宗族礼仪等多种民俗活动当中。这种状况在《湘女萧萧》(1986年,谢飞导演)、《菊豆》(1990年,张艺谋导演)、《炮打双灯》(1993年,何平导演)等影片中均可见到。因此,本书虽没有将“软民俗与电影”单列为一章,但读者在阅读其他章节时,如果留意的话,几乎随处都能感受到相关信息。之所以要在这里特别强调“软民俗”的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①电影是一门以“视听形象”见长的艺术,因此,就大多数创作者而言,对于究竟应当如何表现那些“无形”的思想观念,通常都会感到格外棘手,而本书谈到了大量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值得格外关注。

②一些常规的电影读解思路,大都仅仅把民俗元素作为影片“叙事”、“造型”的辅助手段来看,顶多再考虑一下对塑造人物的价值,但实际上凡是创作态度比较认真的此类影片,其中的民俗元素几乎都具有某种隐喻功能,往往蕴含着一些可以意会但不便言传的“意念”,有时甚至可以用来直接象征影片的主题。例如:贯穿于影片《活着》始终的“皮影”,便以举重若轻的姿态,不动声色地隐喻了“人如傀儡”这个极为沉重、残酷的题旨;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壁垒森严的“大宅院”,则无疑是封建礼教的物化载体与象征……因此,每当我们看到影片中的民俗元素时(硬民俗),不妨就便联想、分析一下它是否具有某种“隐喻功能”(软民俗),这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创作,显然是个大有裨益的好习惯,若能持之以恒,当会受益良多。

最后,本书作为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的探索之作,不尽完善乃至荒谬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肯望各位方家不吝指正,来函请发至:sbg2002@126.com,本书作者将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认真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