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救赎的人性光辉——《辛德勒名单》赏析
1993年,美国犹太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历经10年的呕心酝酿制作了电影《辛德勒名单》,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一历史惨剧搬上银幕。影片以苍凉、森严的基调和跌宕、惊悚的视觉节奏,真实再现了犹太人遭受戕害的悲惨命运,从而震撼了世人的心灵,引起了美国及全世界的强烈反响。翌年《辛德勒名单》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12项提名,并最终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7项大奖,完成了这位“好莱坞电影神童”多年的奥斯卡之梦,此外影片还获得了美国电影金球奖及英国学院奖等多个电影节大奖。“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种族灭绝的屠戮一直是犹太人心中的梦魇,也是现代人类史上最惨痛的悲剧之一。尽管很多导演都曾涉猎过这一题材,但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以其饱满、丰盈的人性关怀和酣畅、纯熟的影像风格在其中独具一格。他以一名犹太人的沉痛之思,通过光、影的幻化之笔将我们带入那段悲凉、惊恐的历史图景之中。
影片在种族灭绝政策下的犹太人被驱赶、屠戮这一悲怆、逼仄的背景下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狼烟乍起之时,希特勒就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遭受迫害。奥斯卡·辛德勒,一个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的德国商人,凭借在占领区的德国人的优越身份和敏锐的商人智慧,借助战争的机会向犹太人募集资金,开设工厂,大发战争横财。他的合作者犹太人斯泰恩则利用招募犹太工人的机会暗中救助犹太人。因为在多灾多难的占领区内,辛德勒工厂的工人可以尽量避免遭受白天纳粹党卫军的屠杀,还能获得一部分微薄的报酬来维持生计。但是辛德勒工厂之外的犹太人却没有那么幸运。有个集中营的犹太人不堪折磨逃跑后,党卫军首领葛夫竟将他所在队伍的同伴肆意枪杀了25人;一位帮助党卫军修筑营房的女工程师因为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而被党卫军枪决。到了1942年,纳粹德国大规模集体屠杀犹太人的暴行愈演愈烈,克拉科夫犹太人区也未能幸免,遭到血腥暴虐的屠杀。影片通过一个个随意屠杀犹太人的场景,将人类道德体系钝化成残戾、凶鄙的状态揭示出来,同时也向观众发出了人性扭曲病因的反思和追问。
迷恋浮华生活的辛德勒见到纳粹对犹太人肆虐、凶残的“清理”后,心灵受到彻骨的震颤,原有的价值观念随之坍塌,开始耗尽家财不顾生命危险,拯救1100多名犹太工人,同时也开始了布满荆棘的心灵救赎之路。当战争的浓烟散去,他的好友斯泰恩送上所有被他拯救的犹太人签名的证明信和刻有“当你挽救了一个生命,你就等于挽救了世界”的金戒指时,辛德勒猛然明白受同情和良知所驱动的救助行为与这崇高的境界之间的差别,此时的他完全陷入了一种揪心的内疚之中,并扑倒在斯泰恩的身边。辛德勒的拯救源于他心中残留的一丝同情与良知,而他的内疚与羞愧更凸显出人性的可贵和伟大。回顾影片,它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恐怖行径,让我们重新回忆和审视那段悲苦的历史,共同思考心灵救赎的人性光辉。
深谙好莱坞商业规则的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没有采用好莱坞惯用的视觉技巧,也没有采用绚丽多彩的色彩特效,而是采用黑白影调、手持摄影真实还原大屠杀的悲凉、惊恐气氛,用数点彩色凸显人性和善的力量,通过音乐触动人的灵魂。
在影片的胶片选择上,导演斯皮尔伯格坚持用黑白胶片拍摄。采用黑白胶片,首先是为了还原、重塑历史的真实感。犹太人生活在血腥暴戾的种族灭绝政策下,在这种环境的重压下,他们眼中再绚丽多彩的世界也是灰暗的、无光无色的,而这也是命运多舛的犹太人对那段历史的真实感触。其次,采用黑白胶片也在向观众表现一种阴暗可怖的心灵激荡。无辜的犹太人被肆意地残杀,使观众感到生命的转瞬即逝,从而产生悲凉、颓靡之感,这正应和了影片阴森、灰暗的色调。黑白胶片营造了苍白、凄凉的历史时代气息,契合了故事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同时影片有近半数的镜头是采用手持摄影拍摄的,手持摄影与影片深沉、凝重的黑白影调相结合,不仅在视觉上带给观众以缭乱、不安之感,也使观众跟随着移动的镜头进入导演精心建构的历史杀戮的图景之中。特别是在克拉科夫犹太人区的大屠杀一段,手持摄影将德国士兵屠杀行动的凶悍、残暴和犹太人面临屠杀的惊恐不安逼真地展现出来,这也与影片色调所营造的真实感相契合。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向观众呈现这一历史罪行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深思。
影片中色彩虽然运用不多,但却是影片中的点睛之笔。在整部影片中绝大部分都是黑白影像,只有影片中小女孩的红色和开始、结尾的彩色。虽然影片以黑白作为主调,但并不妨碍暖色调的出现。纵观整部影片,谁也不会忘记辛德勒眼中那身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走动的影像。红色是生命、热情的象征,身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在枪杀的人群中忽闪而过,随后淹没于浓重的黑暗之中。这里的色彩隐喻不言而明。它不仅象征着对辛德勒的心灵触动,也象征着代表生命、活力的红色被黑暗吞噬,这种视觉冲击力带给人的心灵震撼是其他艺术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影片结尾的彩色也是很浓重的一笔,在历经几年的非人生活后,战争的梦魇已经消逝。恢复自由的犹太人连成一排,迎着温暖的曙光走向和平,这时影片的色彩转为柔和、明亮的温馨色彩。导演的色彩转化在心理层面上是为了减缓苍白的黑白影调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心理冲击,为观众因目睹纳粹的肆虐、凶残的屠戮而受创伤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避免过度悲伤对生活失去希望。在更深层次上除了凸显战争的时间跨度之外,还赞颂了人性的光辉、伟大和人类对和平的祈盼、渴求。在这里,色彩已经成为善的象征,与黑白的恶形成强烈的对比,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另外由著名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谱写的电影配乐,与电影宏大的主题十分贴切,配乐与画面反衬手法的精妙运用也突出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影片主题音乐以哀怨的独奏圆号开场,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涌入克拉科夫,把观众带入了黑暗、阴冷的历史空间,给人以苍凉、悲苦之感,似乎让观众同影片一起慢慢拉开那不堪回首的历史大幕。影片结尾处,沦为战犯的辛德勒在与犹太人告别时,音乐深沉、凄凉,浸润着鲜活丰沛的情感,营造出浓厚的惜别之情,将观众通过影片所产生的关于战争灾难、民族灭绝、人性道德的思考和追问融入音乐之中。当纳粹屠杀克拉科夫集中营的犹太人时,屠杀的混乱场面与一首犹太民谣衔接在一起,孩子们天真、圆润的童声唱出了他们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和平的向往,这与血腥的屠杀场面形成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强化了观众对影片的情感立场。同时,这时候的屠杀场景是借助辛德勒的视点展开的,从而唤醒了他深沉在内心的良知。在夜晚寻找屠杀隐藏犹太人的场景中,一位藏在钢琴之中的犹太人不小心触动了琴键,德国士兵立即寻声而至,紧接着便是脚步声、喊话声、冲锋枪的扫射声和一段德国军官的钢琴声。这段古典、优雅的钢琴曲在正常的审美中带给人的是脱俗、高雅的情感体验,然而此时却在冲锋枪的扫射声中失去了美的情感,带给人的是粗鄙、焦灼和无法忍受。这种“美”、“丑”置换的强烈反差,不仅是对刽子手的反讽,同时也隐喻着人性的扭曲可怖。
回顾其创作,《辛德勒名单》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与斯皮尔伯格犹太人的血统、童年遭受歧视的悲苦经历、对拯救犹太人的辛德勒的赤诚感恩和人道主义情怀密切相关。童年的斯皮尔伯格跟随父母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那里几乎全是基督徒,犹太人经常受到排挤。斯皮尔伯格一度以自己是犹太人而感到羞耻,经常掩盖、回避自己是犹太人的事实,此后他一直对那些胆怯而深深懊悔,这也是他拍摄影片的动力之一。成年后的斯皮尔伯格在阅读《辛德勒名单》的原著小说后,立即对主人公产生了敬仰和感恩之情。在波兰实地拍摄时,刚踏进克拉科夫集中营的斯皮尔伯格就接到美国犹太人协会发来的反对在克拉科夫集中营拍摄的电报,斯皮尔伯格当即将摄制组撤出集中营,在集中营不远的地方搭建实景拍摄,并且只身一人前往美国犹太人协会亲自道歉,令美国犹太人协会十分感动。正是这份感恩之心和人道主义情怀,使影片取得了极大成功,影片公映后被影评界誉为“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这是一篇水平较高、专业性强的影评,对电影主题和人物的解读比较独到。反映大屠杀的电影,需要在历史、人性、理性、欲望、意识形态等诸多概念中找出属于自己的影像表现方式,这需要导演有很深的艺术功力和创造性。《逃离索比堡》、《卢旺达饭店》、《夜与雾》、《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南京!南京!》等电影,都是这类电影的佼佼者。对于辛德勒这个人物,作者紧紧抓住人物面对屠杀时的心灵悸动和人格转变,分析起来层层入扣,令人信服。“辛德勒的拯救源于他心中残留的一丝同情与良知,而他的内疚与羞愧更凸显出人性的可贵和伟大。回顾影片,它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恐怖行径,让我们重新回忆和警视那段悲苦的历史,共同思考心灵救赎的人性光辉。”
就电影技术而言,作者对于音乐配乐与剧情之间的关系、声画不对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都十分准确到位,特别是对黑白影像和手持摄像机艺术效果的分析,更是十分贴切细致。“在影片的胶片选择上,导演斯皮尔伯格坚持用黑白胶片拍摄。采用黑白胶片,首先是为了还原、重塑历史的真实感。犹太人生活在血腥暴戾的种族灭绝政策下,在这种环境的重压下,他们眼中再绚丽多彩的世界也是灰暗的、无光无色的,而这也是命运多舛的犹太人对那段历史的真实感触。其次,采用黑白胶片也在向观众表现着一种阴暗可怖的心灵激荡。无辜的犹太人被肆意残杀,使观众感到生命的转瞬即逝,从而产生悲凉、颓靡之感,这正应和了影片阴森、灰暗的色调。黑白胶片营造了苍白、凄凉的历史时代气息,契合了故事带给人的心灵震撼。”能将黑白胶片的纪实品质与《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的内容、导演的风格联系在一起,作者无疑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而在结尾,作者又从电影史和导演个人经历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总结与升华,令人印象深刻。
戏剧人生从一而终——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形象
古人言人生如梦,在很多情况下,人并不是为了自己活着,往往在真实与虚拟中活着……然而在影片《霸王别姬》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戏里戏外都那么纯粹、那么晶莹的人物——程蝶衣。
在程蝶衣学艺时,师傅曾说过,人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或许是这句话成全了他的一生。童年的小豆子,虽然瘦弱,却在师傅的鞭打下一声不吭。当师傅让他说那句台词“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却总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在师兄段小楼将烟袋锅放在他嘴中搅动,直到出血时,他记住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记住了自己的性别。此时的程蝶衣真正地达到了戏里戏外的统一,至死不渝。
戏台上从天而降四个条幅“艺术超群”、“人戏无分”、“出神入化”、“石破天音”,在满堂的喝彩声中,程蝶衣体会到的也许不是作为这个角色而获得的荣耀,从他的表现看来,他已经完全认同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并且充分享受着因“女娇娥”的优异表现而获得的众人的赞赏,这种赞赏令其陶醉不已。在程蝶衣的心里,他俨然已经成为师兄和观众眼里的虞姬了,他真真正正地爱上了“楚霸王”——段小楼,因此也会为了段小楼而吃醋。在段小楼认识菊仙后,对此程蝶衣是无法接受的。菊仙去找段小楼时光着脚,象征着她身份的转变。程蝶衣将一双鞋扔在了菊仙面前,表明了他对菊仙的态度。我们不能否认程蝶衣、段小楼之间的感情,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程蝶衣与菊仙争风吃醋时,我们或许会产生不解。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最懂程蝶衣的,那便是戏霸——袁四爷。
段小楼在评价程蝶衣时说:“不疯魔不成活。”说这话的当时,蝶衣发疯似的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段小楼或许不会懂这句话,仅仅单纯地认为程蝶衣是疯魔,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他那种戏里戏外合而为一的人生境界,但是袁四爷是懂得的。程蝶衣被赋予的本来就是虞姬的灵魂——为霸王生,为霸王死——从一而终的一颗燃烧的灵魂。袁四爷看到的正是程蝶衣的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