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影评从画外音的角度分析电影《红高粱》,是比较成功的。首段点题,指出画外音的特点,在下面的分析中,通过“画外音对于描述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外音在影片中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画外音对于时间的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外音诠释了故事情节转折的意蕴”、“画外音对于周边环境的意义”等几个分论点,进行细致论述,详略得当,分析的层次性和条理性都很好。在具体的分析中,也显示出作者对电影技术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例如,“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把故事逐渐拉远。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这些分析都是比较专业的。术语的使用,例如“回述”等叙事学知识,也都是比较准确的。当然,这篇影评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文章的标题《手法精湛韵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形象性上不错,但准确性上稍差一些,如果改成《画里画外余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是否更符合作者的分析意图呢?
哀婉凄凉悲怆——评《撞车》中声音元素的运用
撞车的力量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使得同住在洛杉矶的一群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压抑、伤害、奴役着,他们从地区检察官、警员、电视台导演到锁匠、商店老板,甚至小偷……当观众被电影《撞车》的情节所吸引时,总无法忘却那感人肺腑的对白,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陶醉着我们——音乐。
影片中人物之间的故事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交织成爱情、友情、亲情的碰撞。影片中,音乐熏染着心灵,抒发着情感,展现着时代,评论着是非,渲染着氛围,连接着故事。
影视音乐能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抒发人物感情。影片中的音乐时而平缓,时而激昂,时而急切,时而宛转。像影片中锁匠丹尼尔劝慰自己的小女儿说“仙女送给他一件护身宝衣”时,轻音乐代表着一种柔情,表现了锁匠的善良与父爱。后来,当商店的波斯裔老板向小女孩开枪时,慢镜头、大特写加上圣歌般的凄婉音乐,让观众心头一阵狂跳,激愤不已。
影视音乐也是渲染气氛的必备条件。不同风格、节奏、曲调的音乐通常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以此来加深印象、深化主题。《撞车》中有两种音乐常常出现:热闹的嘻哈音乐与凄清的女声吟唱。前者往往用于表现大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或躁动的都市人群,如片尾结束时的那段Rap,加上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使人感到一种喧闹与束缚;后者是柔情凄婉的、舒缓的,如黑人警探带母亲到医院认尸时的一段音乐,哀婉、凄凉、悲怆……观众为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伤感,笼罩在一种肃穆与凄凉的氛围里。
在影片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那么影视音乐的评价功能就显得一针见血并且冷静客观。比如白人警察将自己对黑人的怨恨发泄到一对安分的黑人夫妇时,当他对黑人妇女进行性骚扰时,那段音乐表现了黑人妇女内心的无助。而后来他勇敢果断地营救了这位黑人妇女,这时的画面出现了女子回头望那个“反复无常”的警员的镜头,音乐响起,像在褒奖那个警员,又像在问无数个“为什么”。诚然,人性复杂,没有纯粹的好或坏,但人的本性应当是善良的,有仁爱之心的,这样人间才有希望。两段不同的音乐表现了对人物行为的评价,是电影表现人物复杂易变性格的独特方法。
影片中,音乐的剧作功能也多有表现。一系列镜头切换着:地区检察官、白人警员、波斯商店老板、锁匠家庭、黑人导演……是什么使他们有序地连接在了一起?是音乐使一组零散的镜头连接地如此顺畅,营造着一种没有丝毫安全感的氛围。此处的温柔缓慢的女生吟唱是对情节的总结、发展和深化,也是对电影情节的补充,表现了地区检察官、警察、商店老板、锁匠面对失去爱情、父爱、财产、女儿时的一种巨大的压力和恐慌。这段音乐直接推动剧情,深化主题。就像《黑暗中的舞者》片尾的那段夹杂着幻想的音乐一样,感人肺腑、引人入胜。
生活是一面回音壁,你对它说“我爱你”,它就会对你说“我爱你”。影片《撞车》正是通过无数凄婉的吟唱打动了我们,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曾探讨过声音的作用。电影中的音乐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也可以渲染氛围、推动故事,并对电影中的人物起到一定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评判功能。贝拉特别强调了声音的剧作功能。他指出:“独具风格的有声片绝不会满足于让观众听到人物的对白,它也不仅止于利用声音来表现事件。声音不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它将成为影片中的一个剧作因素。”在这篇影评中,作者恰恰是从这几点出发,细致地分析了电影《撞车》中的音乐元素。作者的分析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因为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对电影细节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比如,对于声音的剧作功能,作者指出流畅的音乐将一系列的镜头串联、组合在了一起。而对于音乐对环境的渲染,作者从嘻哈音乐和女声独唱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视角十分独到,也比较有说服力。
当然,这篇影评也有一些问题。这篇影评分析的是电影的音乐元素,而不是声音元素。因为声音元素还包括人物对白、独白、自然音与人工声响中的拟音,但这篇影评却没有涉及。而对于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例如声画不对位的情况,这篇影评也没有涉及。
贾樟柯《三峡好人》独特的影像内涵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自公映以来颇受关注。影片以两个独立的外来人的身份,讲述了他们在三峡移民搬迁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给人强烈的震撼。整部影片在延续了贾氏电影一贯的写实风格的同时,其影像也具有更为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以《三峡好人》为对象,具体分析影片影像对时间的独特感悟、对空间的重新构建以及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展现。
一、时间感悟
影像艺术是最能分解与表现时间的艺术形式之一。《三峡好人》通过韩三明的所见所闻,向观众展现了三峡移民搬迁的全过程。在三峡移民搬迁过程中,人们感受最深的是时间的转变。在一声轰炸声后,旧的建筑瞬间烟消云散。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两千年历史的旧县城在两年之内拆掉并将永远沉没在水中。那种时光一去不返的感叹,相信在《三峡好人》中会有更深刻的体现。无论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还是“人生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隐喻,都将对时间的感受转化为一种对速度的体悟。在贾樟柯的其他影片中,也有着这种感悟:《站台》中的火车意象及大篷车队与汽车在演出中不停地颠簸,阐释着人生无常的时间感受;《公共空间》中近乎凝固的时间感受,不断地强化着导演的时间意识;《任逍遥》中“逍遥”的文化意象,向我们表达着导演对时间的文化认同与哲学升华。在《三峡好人》中,当镜头扫过那些楼房废墟、废弃的偶像海报时,每一件静物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人,时间仿佛在这些人与物中停滞。但是,现在,他们在哪里呢?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了吗?他们是否还是那样喜欢那个偶像?我们多么希望他们不会因为这些巨大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然而时间不是静止的,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里,韩三明是个闯入者,而且还是个倔强得难以改变的闯入者。在这个山西小矿工的身上,有着这个时代普遍缺失的坚持。《三峡好人》通过对过去的人与事的留恋与寻找,通过对时间流逝与岁月变迁的表现,来揭示整个时代变迁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改变。这种因对时间的感悟而体察社会、体察边缘人心路历程的敏感,使得整部影片处处充满着质朴的温暖,而残酷和冷峻也自始至终贯穿着整部电影。
二、空间重构
贾樟柯第一部影片就是用DV拍摄的。随着DV技术的不断进步,贾樟柯电影中的影像制作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这样的变革必然会带来新的时空体验,尤其是空间意识的形成与表现。
在《三峡好人》中,拆除成为贾樟柯影像空间重构的主要特征。在这部影片中,贾樟柯不断地解构自己既有的空间意识与空间观念。这部电影拍摄于古老的奉节县城,这里因为三峡水利工程的进行而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要远离自己的住处落户他乡。这里的一切都将改变,随着空间上的重构将产生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旧的生活消失,但是新的生活还要继续。贯穿影片的主要劳动就是拆除。三峡在变化,房子街道被淹没在水底。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否因为自己世世代代所生存的环境被拆迁而改变?贾樟柯就是通过这样的空间重构的影像来引发人们的思考。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我特别喜欢安东尼奥尼说的一句话,他说,你进入到一个空间里面,要先沉浸十分钟,听这个空间跟你诉说,然后你跟它对话。这几乎是一直以来我创作的一个信条,不管拍剧情片还是纪录片,就像《圣经》一样,我只有站在实景空间里面,才能知道如何拍这场戏,我的分镜头差不多也是这样形成的,它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在空间里面,你能找到一种东西,感觉到它,然后信赖它。我在这些空间里面找到了一种节奏、一种秩序,就是许多场所都和旅途有关,我选择了最符合这条线的东西。”
《三峡好人》就是通过对空间的切身感悟与艺术表达,以及对空间中节奏与秩序的把握,在影像艺术空间与现实生活空间之间建立起某种隐喻性的联系。贾樟柯用缓慢的长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三峡拆迁与变化的全过程,也用独特的空间重构意识向我们阐释了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心路历程的变化。
三、当下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展现
《三峡好人》不仅从时间上触发人的感悟,从空间上引发人的思考,而且也在时空交错中向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三峡人民的原生态生活。影片通过韩三明的所见所闻,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以及不同的生活状态。火锅、手机、面条、炕头、蒲扇、草帽,甚至是烟酒糖茶,这些生活中凌乱不堪的物件,恰恰是对三峡人民原生态生活的完美再现。
影片对自然景物的影像呈现也是客观而又真实的。巍峨的青山、缥缈的白云、气势雄壮的长江夔门以及灰色忧郁的天空,镜头缓缓扫过,让我们清晰而又真实地见证着三峡的一切。影片正是通过对这些景观的真实再现,把人们对三峡的记忆激活,从而领略三峡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三峡好人》中影像世界的独特表达及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在继承贾氏电影一贯风格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影片中对时空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的原生态展现,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这种原则被评论家誉为“影像本体(Ontology of the Image)”,相信贾樟柯在影片中对这一原则的运用会在中国传统的影视美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变革。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作品,贾樟柯的电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也表现在这些电影的解读难度。这篇关于《三峡好人》的影评,可以归为文化批评类影评的范畴。空间、时间和当下生活的原生态,是贾樟柯在追求影像真实性基础上的一些显著的特点。这篇影评显示了作者较好的理论功底和文学素养,特别是文章结尾,作者对整个分析进行了归纳升华,将之归为一种新的影像美学原则,即影像本体,很有见地。“《三峡好人》中影像世界的独特表达及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在继承贾氏电影一贯的风格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影片中对时空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的原生态展现,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这种原则被评论家誉为‘影像本体(Ontology of th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