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始就运用了一个主观仰拍的镜头,高楼大厦在垂直上移,这种独特的镜头运动方式使得我们无形中感受到了一种压抑、逼促。这也正说明了现代文明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过去,接着影片又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展现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这都与后来冯先生带着搬家公司到了百花深处胡同时的破旧废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百花深处胡同的时候,影片中大都是冯先生的主观镜头,在冯先生的眼睛中看到的是曾经美丽的百花深处胡同、曾经热闹的生活、曾经温馨的四合院,斯人斯景,如何能不使人感到孤寂、悲凉。虽然老北京换了一个新面貌成了新北京,可是对于这些传统的人们来说,家在何方,家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冯先生下了车一如既往地走进家门,指挥着搬家工人搬家,然而在搬家工人的眼中这一切都只是废墟,几人假装真有家具似的营造着热火朝天的搬家气氛。这时镜头同时使用了升降摇移,并配合了一些音响效果。比如在搬“衣柜”时,配音发出木制家具的吱吱响,当冯先生说那不是衣柜而是鱼缸时,音响又变成了水声,配合以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得情节更加逼真,类似的还有摔碎花瓶、往车上放家具等等。冯先生的内心似乎得到了安慰,然而对于搬家公司的几个人来讲,却是把这个疯子似的人耍弄了一番。他们在这个曾经美丽的地方搬弄着,踩在一块块废旧的土地上,脚下却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子,然而他们的眼中却再也没有这些影子,只有那些高楼大厦。
在色彩的运用上,同样也凸显了影片的主题。拍摄现实场景时,导演用自然光进行拍摄,体现了一种冰冷惨白的色调,而作为冯先生幻觉中的四合院却浓墨重彩。在片尾几个年轻人开着车奔驰前进,冯先生忽然喊“前面有沟!被土盖上了!”年轻人不屑地回应了一句:“呵,你什么都知道。”但很快,车子果然陷入了沟里,沟的确是被土盖住了——完全应了“疯子”的“疯话”。当他们铲土时,挖出个旧时宅院的铃儿,和冯先生手里的铛合在一起,发出了叮叮声,使几个年轻人似乎看到了大宅院昔日的繁荣、落英缤纷。但这种“美景”很快便消失了,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冲击,更是一种压迫感。虽然我们一直都享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却又为自己平添了一种紧迫、一种难以释放的压力,那就是传统文明的缺失,我们难以找到心灵家园的皈依,精神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满足感,却没有一种恒久的幸福感。
同样,音乐的运用也是别具匠心。反映都市生活时,影片运用的是同期声。在反映冯先生的内心世界时,影片运用了民族乐器进行演奏,舒缓优美的曲调正是这古老文明逝去的一曲挽歌。
面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请慢慢地停下脚步来看看那些逝去的传统,让它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吧。
这篇影评以“从传统的消逝反思现代性的不足”作为主题,对电影《百花深处》进行了分析。题目“百花深处的文明”是比较贴切的,既符合电影的主题,也符合影评写作的要求。首段开篇点题,比较简洁,但还可以扩充相关的信息量。第二、三个自然段对相应的主题进行了分析,利用一些细节作为论据,同时,对两个时空的分析也是比较准确的。蒂莫西·莫里根在《如何写影评》这本书中,曾详细地介绍了写电影笔记的方法,其中,片头和片尾是分析电影的重要的切入点。特别是片头,它往往能够清晰地展示人物,交代故事,揭示环境氛围。作者对电影的分析,正是从片头入手,切入主题分析:“影片开始就运用了一个主观仰拍高楼大厦在垂直上移的镜头,这种独特的镜头运动方式使得我们无形中感受到了一种压抑、逼促”。在影评的第四个自然段,作者又分析了两条叙事线索冷金属色彩和浓墨重彩之间的色调对比。在电影中,色调的运用不仅可以渲染氛围、塑造人物,也具有重要的象征作用。色调的变化、对比,都体现着导演的美学观念和情感状态、价值选择。同样,音乐的使用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不过,虽然作者选取了音乐和色彩两个视听语言的介入点来分析主题,但是,分析的深度不够。而在这里,可以将音乐和色调的分析,统一到视听语言对主题的表现上来,合成一段,在结构上的层次性也就更加鲜明了。结尾的总结,也有些简单,还可以再进行补充加工。
清新脱俗雪莲盛放——评电影《冈拉梅朵》
对于西藏题材的电影,我一向非常关注,并且偏爱有加,有一种猎奇的心态。不知是因为西藏的神秘和美丽,还是从摄影作品中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纯净的纳木错和雄伟的布达拉宫。
从冯小宁的《红河谷》,到胡雪桦的《喜玛拉雅王子》、谢飞的《益西卓玛》,甚至早期港片中热衷表现的“密宗武学”题材动作片,诸如元彪的《西藏小子》之类,各有不同的看点。《冈拉梅朵》作为女导演戴玮的处女作,堪称一部题材新颖,融合爱情、音乐、时尚、风光等元素于一体的佳作,令人赏心悦目之余,也为我们带来关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影片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剧情并不复杂,采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现实与回忆交错,双线并行,带出两代女歌手对于爱情的寻找与坚持。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大喜大悲的煽情,以西藏做背景来讲述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我想,一方面是导演自身挥之不去的地域情结,更多的原因是西藏独有的文化魅力让两段爱情故事充满了庄严和神圣,而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情怀,使整部影片大气中不失婉约精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结尾的一段,身着藏族传统盛装的年轻时的拉玛,穿越时空般定格于现实,对主题中的“宿命”与“轮回”做了完美的升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那些曾去过西藏的人来说,影片中的藏区风光可以带你找寻内心深处的记忆,对于没去过的人来说,则能提供视觉上的直观冲击。冰封的神湖、壮观的“雪顿节”、磕长头彻夜不息的信徒、飞旋的转经筒,以及传统藏式婚礼和欢快的夯地舞,无不新奇诱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的速写,但已经完全勾勒出那块土地的神奇韵味,让人心向往之,完全无法拒绝。
全片中音乐所占的比重很大,除了影片中的两条线索的人物都与音乐密切相关之外,恐怕这与导演多年从事MV拍摄的经历也不无关系。可以看出,在音乐与剧情、画面结合的处理中,导演显示出不俗的功力,很多地方都做到了声画一体的绝佳契合。擅长鼓技的藏族男主角,在酒吧和婚礼上有两段表演,一次是专业的,一次是随心所欲的,非常有震撼力,鼓声充满原始的野性和激情,加上不断闪回出的古格王国遗址乐神齐奏的重彩画面,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观者的心灵为之激荡不已。此外,亚东和索朗旺姆天籁般的藏歌,以及捞仔倾力打造的贯穿全片的背景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功不可没。
我很喜欢女主角的扮演者,她有一种淡然沉静的美,一种仿佛脱离凡俗的高雅气质,与主人公的歌手身份非常符合。由于角色设定为失声,因此,她更多的是以眼神和形体动作去传递内心情感,将东方女子的含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过目难忘。男主角的扮演者是一位典型的藏族青年,高大帅气、洒脱不羁,但是我对这个角色的印象不是很好。在追求女主角的过程中,他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台词和举动,热情豪爽中又带着些矫揉造作。不知是剧情方面的缺陷还是其他原因,总之这样的组合让这个爱情故事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影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不够厚重。也许是我的期待过高吧,认为发生在西藏的故事,不能回避虔诚与信仰的命题,这也是那片雪域熠熠生辉地散发着神圣光芒的精髓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剧情显得有些单薄,衔接上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不过,对于一个首次独立执导长片的女导演来说,要克服成本不足、换角风波,及历时三年、转战高原外景地的艰辛等等不利条件,最终完成这样一部颇具特色、清新脱俗的影片,实在是没理由太过苛刻了,衷心祝愿她的下两部西藏题材影片能够更加完美,“冈拉梅朵”:藏语中“雪莲花”之意,象征爱情的圣洁。
这篇影评的鉴赏风格比较突出,也有一些闪光点。首先,善于利于背景知识,是这篇影评的一个特点。描绘藏地风格的电影有很多,在与之的比较中,作者凸显了这部电影的特点。在第二段的段首,作者就通过比较,引出了整篇影评:“从冯小宁的《红河谷》,到胡雪桦的《喜玛拉雅王子》、谢飞的《益西卓玛》,甚至早期港片中热衷表现的‘密宗武学’题材动作片,诸如元彪的《西藏小子》之类,各有不同的看点。《冈拉梅朵》作为女导演戴玮的处女作,堪称一部题材新颖,融合爱情、音乐、时尚、风光等元素于一体的佳作,令人赏心悦目之余,也为我们带来关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其次,这篇影评对于电影音乐的介绍和分析,也有些特点,特别是对两次鼓声的分析,比较到位。再次,这篇影评分析了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一般而言,艺考中的考试用片,都是比较成熟的,也是比较经典的。对于这些影评的不足的分析,要慎之又慎。然而,这并不表明,对这些电影的不足之处可以视而不见,恰到好处的分析,不但能够增加影评的深度,还能显示影评作者科学而客观的态度。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分析能否做到客观、辩证、准确。如果是盲目的哗众取宠,故作令人惊悚之言,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因此失分。这篇影评对电影《冈拉梅朵》的分析,准确而不失宽容,指出:“这个故事太过普通,剧情显得有些单薄,甚至衔接上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不过,对于一个首次独立执导长片的女导演来说,尤其是还要克服成本不足、换角风波,及历时三年、转战高原外景地的艰辛等等不利条件,最终完成这样一部颇具特色、清新脱俗的影片,实在是没理由太过苛刻了”,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青春:不可言说的灼灼年华——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错误的年代:充斥着黑暗与贪婪、不安与躁动,疯狂的欲望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然而,导演姜文却以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年代的另一种风貌,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出灿烂明亮的青春,如歌般美好的灼灼年华荡漾着清亮明媚的忧伤。
这部电影由姜文执导,夏雨、宁静主演,在当时的中国影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影片讲述了“文革”时期的北京城里,一群以马小军为代表的少年的青春经历,尤其是马小军与米兰之间的暧昧情感。
整部影片是淡淡的黄色调,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常为人称道。故事发生在夏天,也就使明亮的阳光理所当然地贯穿了影片的始终,同时也是对影片的英文名“In the Heat of the Sun”的完美演绎。片中,当米兰洗完头与马小军同坐在窗边时,强烈的阳光从窗子射进,将两人的轮廓衬得模糊,逆光的拍摄使整个画面都处在朦胧的状态中。这既是对当时人物关系的暗喻,同时也契合了影片的主题。而在马小军送米兰回农场的那场戏中,灿烂的阳光从树林的缝隙中渐次洒下,明亮如是,两人侧面的轮廓线条清晰可辨,营造出了一种清亮纯净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入戏,体验青春的美好。
影片中,姜文富有穿透力的旁白不时出现。在影片的开头,不但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在影片中,旁白的作用不仅仅是解释说明,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所在。但在许多时候,旁白还起了另一种作用。例如在叙述马小军和刘忆苦过生日那天发生的事时,旁白甚至自相矛盾,使得观众更加疑惑,也让影片讲述的故事真假难辨。其实,这恰恰是姜文讲故事的一种手法。旁白是作为回忆性叙述出现的,首先表达的是中年马小军的回忆,而回忆的错杂则体现出故事的模糊,从而也就达到了导演表达青春的明亮且迷茫的目的。
影片的音乐运用也表现出导演的功力。从开头的音乐一直到结尾悠扬的长笛曲,影片中出现的音乐或欢快明亮,或高亢昂扬,都在影片的叙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片中的音乐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影片的时代背景不言而喻。而片中一些俄罗斯音乐,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不仅紧扣时代背景,也渲染了影片气氛,表达了片中人物的情绪。同时,片中马小军与米兰每次不经意的邂逅,都伴随着一段无歌词音乐,舒缓悠扬,细腻、婉转而又真切地反映了马小军的心理变化,与明亮的画面交相辉映,让观众体会到了青春的灼热。
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姜文的处女作,许多地方都值得细细体味。例如人物心理、镜头运动以及转场等,底蕴厚重,是当之无愧的经典。《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刻画一个典型年代和青春故事的经典之作,震撼了中国影坛,也震撼了观众的心,让人铭记那一段青春历史、那一段圣洁无瑕却又无可言说的灼灼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