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16036600000053

第53章 参考文献(2)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利奇.李瑞华等译.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廖秋忠.廖秋忠文集[J].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

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问题[J].中国语文,1987(4).

廖秋忠.篇章中的论证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

廖秋忠.物体部件描写的顺序[J].语言研究,1988(2).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J].中国语文,1986(6).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J].中国语文,1983(4).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中国语文,1986(2)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林书武.《语言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林裕文.汉语知识讲话(合订本)五·偏正复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刘焱.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刘继超高月丽.修辞的艺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J].外国语,1997(3).

刘俐李.论关联词语连接单句成分[J].新疆大学学报,1986(4).

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

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

刘叔新.带继续意义的动词性短语[A].语法研究和探索(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刘叔新.现代汉语句法中的继续范畴[J].南开学报,1983(3).

刘颂浩.“除了”句式中的省略和对比[J].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刘小南.递进关系的复句与修辞上的层递[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刘小南.论“层递”[J].北方论从,1983(4).

卢福波.“也”的构句条件及其语用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4).

卢甲文.谈谈递进复句[J].中州学刊,1981(3).

卢卓群.递进复句式和关系词语的历史发展[A].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鲁晓昆.副词“也”的深层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2(4).

陆稼祥池太宁.修辞方式例解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陆俭明.“更加”和“越发”[J].语文研究,1981(1).

陆俭明.“还”和“更”[J].语言学论从,1980(6).

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2,1944;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马真.说“反而”[J].中国语文,1983(3).

马真.说“也”[J].中国语文,1982(4).

马博森.关联理论与叙事语篇[J].现代外语,2001(4).

马建忠.马氏文通[M].上海:商务印书馆,189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J].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潘晓东.排比层递异同论[J].修辞学习,1984(3).

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彭小川.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别[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2).

蒲喜明.副词“再”“又”的语用意义分析[J].陕西师大学报,1993(3).

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J].学林出版社,1998.

钱乃荣.现代汉语[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邱述德.语义范畴的转化[J].外国语,1993(5).

曲卫国.也评“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邵敬敏.标点符号的修辞活用[J].修辞学习,1983(4).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邵敬敏.说“又”[A].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邵敬敏.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回顾[M].语文出版社,1987.

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沈家煊.R.W.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1).

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

沈家煊.句法的相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

沈家煊.讯递和认知的相关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

沈家煊.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沈开木.“表示强调”的“连”字所涉及的形式同内容的矛盾[A].语法研究与探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沈开木.“除”字句探索[J].汉语学习,1998(2).

盛晓明.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施关淦.关于“省略”和“隐含”[J].中国语文,1994(2).

石毓智.汉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语法结构[A].语法研究和探索(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石毓智.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J].台湾学生书局,199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石毓智.语法的形式和理据[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石毓智.《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5(2).

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史锡尧.副词“都”语义语用综合考察[J].汉语学习,1990(4).

史锡尧.组句成群的语言手段及其使用[J].汉语学习,1987(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宋秀令.谈及对关联词语的功能[J]中国语文,1979(6)

宋玉柱.单句和关联词语[J].语文月刊,1993(7).

宋玉柱.另一组连接单句成分的关联词语[J].中国语文通讯,1980(4).

宋玉柱.谈关联词语在单句中的作用[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2).

宋玉柱.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间的连接作用[J].汉语学习,1990(3).

孙玉.相关理论中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1993(4).

唐钺.修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唐朝阔王群生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佟慧君.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J].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王还.汉英虚词词典[M].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1992.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王勤.汉语修辞通论[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