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黄花梨把玩艺术
16033500000006

第6章 韵味悠长(1)

一块木头,长百年而粗不足盈握。色泽金黄,有一种天然的油光泛于其上,抚之温润细腻。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档的家具和木雕用材。它便是被形容为“温润如玉”的黄花梨。赞者曰:木中熊猫,喻其珍奇也;木中翘楚,明其地位也;木中君子,比其品格也,黄花梨是有生命的,它被制成家具后,并不会因为离开土地而变成一块无生命的木料。它会随时间的流逝,慢慢吸纳自然天地气息,分泌它特有的油膜,防虫蛀防干裂,并释放对人体有益的香气,与我们的身体呼应着缓慢生长。黄花梨,在悠悠的岁月里,保持着他君子的姿态,傲立在那里,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情不自禁地迷恋其中、沉浸其间……

第一节玩家传奇

改革开放后,仅仅在20年间,黄花梨家具就由寂寂无闻到广为人知,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常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大玩家”——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王世襄先生。王世襄出身官宦世家,祖籍福州,高祖王庆云在清代曾官至四川、两广总督,工部尚书,叔祖王仁堪为清光绪三年状元,父亲王继曾一度担任张之洞秘书,民国后就职于外交部,又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亦为书画名家。

品评王世襄的玩家生涯,真是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登上了“大雅之堂”。有着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加之本身又是好玩之人,对于金石古玩一道,王世襄先生自然是研究颇深。而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黄花梨家具,更是让王世襄先生醉心其间,不可自拔。“文革”时期,黄花梨家具被当成“四旧”大肆破坏,王世襄这些“玩”出来的成就得来并不容易,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就踩着个三轮车穿梭于北京城市拆迁时的大街小巷,瞅准了就买一件。从来不超过50元的,因为他当时的工资也就这个数。从胡同里一点一滴地将黄花梨家具买回了家。和一般收旧家具的不同,先生收旧家具可谓是只进不出,家具堆满了房间各个角落。高条案下面是八仙桌,八仙桌下面是矮几。有的明代家具,就成了家中的用具。光滑而显露木纹的黄花梨长方桌上,放着瓶瓶罐罐,大书案边上的坐具,是带脚凳踏的南官帽大椅,结构精美的明代脸盆架上,搭放着待洗的衣服。王世襄常常把家具扛出扛进。除了去修理外,他还不时将家具扛出大门,雇平板车运到照相馆去拍照。这些古代家具,都是王世襄数十年间跑遍了各地而收集起来的。由于家具实在太多,甚至到了要将它们一件件拆散,把旧家具拆成木条、木板,以解决摆放的空间的地步,最后实在没地方,老两口干脆睡进旧衣柜……

他不但能玩,也能写,玩了一生,也写了一生,他玩物并研物,随着《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萃珍》的付梓出版,这一本本、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注脚。不仅让中国人、更是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家具文化,西方学者纷至沓来到中国寻访家具的源头,推崇中国明式家具,更奉海南花梨材质为明式家具的登峰造极之作。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就是建造一座足够大的四合院,作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史上的规例,陈设于堂厦厅轩,再现古人生活的完整画面,摹绘古代晨昏的浮世人烟。这样的博物馆比之把明清家具置于现代化的展场中,更容易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与中国士人的雅趣殚思。可惜,王世襄先生的这一愿想至今未竟,给后人留下无限期盼。

王世襄先生在逝世前,将一生积攒起来的七十余件黄花梨家具,以象征性的50万美元卖给了上海博物馆。在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王世襄先生实有莫大功劳。王世襄先生一生有许多头衔,讣告上的头衔很长: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鉴赏家、美食家、书法家、民俗学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实际上,他兴致勃勃地玩了一生,玩出了情趣,玩出了学问,玩出了人生的韵味,玩出了对世间百态淡然处之的境界。这些多元的头衔仍不能概括王世襄多姿多彩的一生。相对这些一本正经的语词,“中国第一玩家”可能是更贴切的称谓,对此,天堂里的王先生应该不会有异议。王世襄对社会与今人的贡献,也将与黄花梨一道,彪炳于文化史。

说到黄花梨玩家的传奇,马未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绕不开的人物,刚到知天命的年纪,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在北京人嘴里,他是一个“爷”,老外也乐意跟着叫他“爷”。在通往北京机场的路上,两边高高的杨树梢头点缀着数不清的鸟巢,若是黄昏时分,老鸦就开始呱呱地叫,在灰色天幕的衬托下呈现出一种北方城市的苍凉感。那里有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798创意园区,马未都的博物馆就设在一座大院里。博物馆是舶来品,中国人之前没有博物馆的概念,私立博物馆的概念更是少有。他开办私立博物馆,就是想学西方开明的态度,尽管所有权是我的,但是文化财富应当是全社会共有的。还让这位爷得意的是,在二楼展厅里陈列着七八十件黄花梨家具。拿行话来说,“件件开门,生辣,典型器”。

出身民间,不是收藏世家,也无亿万家资,硬是靠着机遇和胆识,成为了古玩收藏界的传奇人物。1995年,他辞去公职,专心致志从事收藏,人生走向再次转了一个弯儿。从不知收藏为何物的车间工人,到今日坐拥宝物的文物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马未都颇为得意地形容过自己,“我祖上既没人写字,也没人玩古物,我这就叫旱地拔葱”。没别的,自己就是喜欢“玩”,如果光想着赚钱,今天我恐怕也能进了财富排行榜了。20世纪80年代,当其他中国人为购置自己梦寐以求的彩电冰箱,而把自己家中“不值钱”的老玩意儿卖掉、甚至扔掉的时候,老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普通人觉得收藏基本属于封建遗老遗少的玩物丧志,而马未都却悄悄开始了。喜欢就到处找,到处买,他的很多好东西还是跟朋友“交换”过来的,谁也不把老玩意儿当回事。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国营文物收购点,每天早晨门没开,就有许多农民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老家具等在那等着,排队的人足有几百米长,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钱,凭着不太高的工资,马未都看中一件收一件。老百姓家,地摊,文物商店,文物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上千件珍稀古玩,马未都全凭一双慧眼和过人的胆识。如果追问他如何练就一双慧眼,他的回答很简单,用心,还要有悟性。他从三十年前在地摊上的淘宝捡漏开始,如今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文化与财富并收。

马未都这样来形容玩家与收藏家的区别,过去北京话说这个人是玩家,包括了研究的意思,不光是收藏还有喜欢,那时候很喜欢自己买的几件黄花梨家具,每天晚上睡到一半都要来个鲤鱼打挺,摸黑起来仔细把玩。但是太黑了,我就去买了300瓦的大灯泡,我们今天的有一些收藏家可以说是玩家,有一些可以说是纯粹的收藏家,因为收藏比较耗精力,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要打理一些问题,比如说海岩,他收藏东西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里面,这才是玩家。

一向高产的作家海岩居然有一年半的时间没写东西,他说,这全赖黄花梨,是黄花梨让他的小说和电视剧创作拖延了速度,让热爱他的读者等的时间多了一些。黄花梨也让他对名车豪宅不在意——朋友以好车炫耀时,海岩却在心疼地盘算,“这些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平素低调的他,唯独在黄花梨上不低调,只要谈起来黄花梨就滔滔不绝。

海岩玩起黄花梨是有声有色,进入黄花梨的世界是机缘巧合,但似乎更是一种必然。话说某月某日,经过一家家具店。海岩说:“要不下去看看?”朋友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不能看,那里卖的是黄花梨,看了就拔不出来了。”海岩一向对自己的自制力非常自信,偏要下车一看究竟不可。于是,他中毒了;于是,他四处去看黄花梨;于是,他不写作品了;于是,他在博客里说“我爱黄花梨”;于是,他做客电视台、各大网站的时候,不聊文学,改聊黄花梨了……

海岩与“中国第一大玩家”王世襄神交已久。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建造一座四合院,作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历史上的规例,陈设于堂厦厅轩,再现古人生活的完整画卷,摹绘古代晨昏的浮世人烟。可惜,王世襄先生的这一愿想至今未竟,给后人留下无限期盼。海岩建造的“黄花梨养习馆”,正是为了完成王先生的这个夙愿,罗汉床、官帽椅、几案……满堂黄花梨家具,光泽如玉,纹理如画,散发悠悠暗香,令人陶醉。作家海岩也曾笑称,他的工作、生活和黄花梨之间的关系,是把所有赚到的钱都投到收藏黄花梨家具上。

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布的年度文化人物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倾其所有,尽一人之力,建立黄花梨养习馆;他恪尽文化之责,传承推广中国文化传统,静而不喧,为君子之所为。”

玩味黄花梨的人,其实,玩物的同时,大概也在体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节黄花梨之乡

黄花梨分布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比如中国海南省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非洲,南美洲等。全世界品种多达一百多种。其中,得到世界公认的,以中国海南所产最为名贵,不论是材质还是纹理上都是最好的黄花梨,目前被中国政府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海南岛的天然养护,雨露恩泽,培育了华贵典雅的千年一木“黄花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海南黄花梨在历史朝代曾有的辉煌业绩,再加上今天黄花梨的稀有和宝贵,海南黄花梨被东方人视为大自然赐予东方人民的珍贵财富。曾有一首《黄花梨之乡赋》中这样形容海南东方黄花梨之乡:

花梨之美,古来共谈。物华天宝,万籁之菁。海南岛上,多产花梨,其质优于周边他处。黄花梨之为物,乃沿一定纬线而见广土,海外则有越、老、柬、巴……产出众多,名物争奇斗妍。昔时之人,每为之获取若狂。然论品质,则我中土之琼崖海岛,所产黄花梨,古之名士观物若镜,屡有佳评。且观琼岛地势,但见海天空阔,山岳巍然,高峰耸峙,云缭雾绕,雨林征候,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香草丛发,游丝缠藤,奇树交柯,万类竞跃。苔痕斑驳中,蕴含天地密语;虫集兽走间,藏匿山陵神话。

黄花梨之为物,实乃天地迷境之吐纳,森林万象之菁华。纹理有青灰而深棕,芯材呈大红或黄褐,有斑狸之活泼,无些微之沉滞。温润古艳,蔚然苍秀,如脂如玉、晶莹瑰丽,实天然之美木,发清越之馥郁。论其香氛,则较檀香更清淳;观其光芒,则有荧光而耀眼,至于功用,则有止痛、抗菌、利脑、激励、补身之效,难以历数。斗转星移,日滋月养,黄花梨既以天精地髓而化成,精质内蕴,良工砥之,巧匠琢之,质优、色正、形奇,雕工之精,器形之丰,令人目迷神移。

花梨经由时光磨砺,而臻于至美,而葆有至香、至德、至节、至性、至刚。漫漫长河,人事纠结皆已摧崩;悠悠寒暑,花梨灵性方始胎动。曩时明月,老古信息,悄焉无哗,凝于其间矣,得不谓之生命传奇乎!天荒地老,铁胆玉质不稍磨;琴亡剑化,蕴藉典雅一如初。高贵像君子之怀,疏落得野逸之趣。精丽夺目,厚德载物。或为感恩大自然,天籁吐哺之德,天赋异禀,全然王者风范。

伟哉,斯诚万籁之秀气,海岳之精灵乎。

征诸史迹,可知其备受尊崇。皇家以其为殿堂之重器,民间藉其为生活之用具。居庙堂之高,大美无言;处江湖之远,人多珍爱。

语云: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看海南,海南花梨在东方,树古如龙,花开似锦。天气和暖,众果俱繁。草木茂畅,万类竞殖。地质条件称佳构,雨露阳光鬯生机。浑润古朴,传千年之韵;细腻柔和,蕴精纯之魂。矧东方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上苍垂顾,亦云幸矣。

赞者曰:木中熊猫,喻其珍奇也;木中翘楚,明其地位也;木中君子,比其品格也。又以紫檀为木中之王,黄花梨为木中之后,是则高踞峰巅也。

是以古人由衷赞之:明人顾岕《海槎馀录》尝谓,花梨木、鸡翅木皆产于黎山中,又产各种香,乘更月扬辉探视之,则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记取之。

清代名作家李调元《南越笔记》则谓,紫檀花梨铁力诸木,广中用以制几、匣、床、架。花榈色紫红,微香。其文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本草拾遗》: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承平盛世,文艺复兴,经济提速,而生活称佳,遂致购置观摩,寻常功用,需量大增。消费贸易,日臻繁盛。惜乎囿于种种历史原因,野生花梨产量剧减,一度濒危,以致野生海黄踪迹难觅,收藏流通,价格腾贵,其中老料,尤难一睹芳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