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索罗斯传
16028800000008

第8章 成功之后,把投资当成一种生活方式(1)

1.矛盾个性带来的坎坷历程

20世纪70到80年代,正是索罗斯事业有成的时期,可以想象他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享受生活上,但他完全没有这么做,而是依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去,所以他经常忽略妻子和孩子,最终,索罗斯的婚姻在1978年破裂了。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索罗斯说道:“我没有尽到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责任,事实上我几乎没有给予过他们应有的关心。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公司,把她当做了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她,和她在一起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害怕做错事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十分悲惨的生活。”

也许正是这种个性使得索罗斯能够把自己的事业打理得蒸蒸日上,但也是这种个性使得他在生活中无法尽职尽责,导致悲剧的发生。在和妻子离婚后,索罗斯搬到了中央公园南端的一间公寓。在这里居住期间,他经常跑到哥伦布大道去打网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索罗斯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苏珊·韦伯。苏珊·韦伯从巴纳德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当代纽约画家的纪录片制作工作。在巧遇苏珊后,索罗斯开始追求这个比他小26岁的女人。索罗斯经常把苏珊约到俱乐部聊天,还一起共进午餐。在他们的聊天过程中,索罗斯经常提到自己是一名在华尔街上非常成功的投资人,已经赚到很多钱,这让苏珊感到十分好笑。在她看来,真正富有的人不会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但不管怎么说,索罗斯在最后还是成功地追求到了苏珊·韦伯,他们两人五年后在长岛的南安普顿结婚,并举行了一个非宗教仪式的婚礼。

尽管索罗斯在苏珊·韦伯面前夸耀自己的财富,但实际上索罗斯并没有用他的钱去享受富人的生活。他没买过私人飞机,他不喜欢赌博和高价收藏,也不信奉宗教。他认为自己并不喜欢钱,只是会赚钱。索罗斯牢记童年时父亲对自己的教诲:钱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一直以来,索罗斯拼命地赚取钱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得到人们的认可。

尽管索罗斯不会为了钱而去赚钱,但他也不会去过清贫的生活。他把家安置在曼哈顿大都会博物馆旁边,那里是纽约富人们居住的地方,虽然房子的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内部的装修还是很豪华和讲究的。在这里的生活让索罗斯十分满意,景色优美的中央公园可以让索罗斯经常在里面散步,旁边还有网球场地可以让他进行自己喜爱的运动。为了能补偿自己亏欠儿女的亲情,他安排自己的儿女进入纽约最昂贵的私立学校,并安排了专门的司机接送。尽管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小插曲,但索罗斯依然把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金融市场中,希望能取得更多的成就。

而他在这段时间,也确实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尤其在1980年他与罗杰斯的合作中,使当时的索罗斯基金资金增长超过了100%,而索罗斯也成为了亿万富翁。然而遗憾的是,此后罗杰斯很快就与索罗斯分道扬镳,带着他的几千万美元离开了索罗斯基金。

其实索罗斯和罗杰斯这一对华尔街上的最佳拍档,在不断创造成功的同时,矛盾也始终伴随在他们两个人之间。从一开始在双鹰基金时期,他们的投资理念就开始产生冲突。罗杰斯只进行长期的理性投资,而索罗斯则偏爱短线的投机,虽然两个人总是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目标,但矛盾还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终于在1979年,两个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年年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索罗斯,指控他操纵股市,而索罗斯对这样的事情却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任由法庭裁判。在他看来,只要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意,他就完全不在乎名声的问题。判决书下来的当天,有关索罗斯基金涉嫌操纵股市的消息接踵而至,这给了罗杰斯很大的打击,他恼怒地询问索罗斯为什么任由事态去发展,却得到索罗斯不冷不热的回答“我不在乎”,这让罗杰斯开始萌生了退意。

被华尔街誉为最佳拍档的两人,在投资理念上却相差很远。这要从两人的人生经历说起。索罗斯从小生长在动乱的环境,他父亲的讲述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但使他产生了对冒险的热爱,还让他明白有时为了达成目标,可以选择一些非常的手段。这就造成了他日后在投资中十分偏爱短期的冒险投机,对套头交易情有独钟,并且利用买断放空的形式操纵市场的走向。而罗杰斯却从小生活在美国,接受美国自由社会的理念,面对投资对象他会选择那些具有价值的公司,而对于自己的名声也会更加看重。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两人的矛盾也逐渐转移到明面上来。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问题,索罗斯提出了要不断扩张、增加公司规模使其可以在股市中覆盖的范围更广的意见,而罗杰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公司更应该维持现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有价值的企业,而不是四处投机。索罗斯显然不能接受罗杰斯的建议,这使得罗杰斯无法忍受,最终离开了公司。罗杰斯在公司发展的最关键时期离开,让索罗斯十分恼火,他认为罗杰斯是在向他示威,他拒绝向罗杰斯兑现基金运作的利润分成,使得两人最终对簿公堂。华尔街最闪耀的双子星座以这样的方式收场,此事成为两人一直不愿再提起的痛苦回忆。

在两个人分手后,索罗斯陷入了一种负面的情绪之中,此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一时期,就会这样说道:“在那时,基金就好像我的全部生命一样,它的变化也会引起我的改变。当它在飞快地成长时,我表现得欣喜若狂;当它衰退时,我又表现得悲观绝望。我觉得基金的未来紧紧地牵扯着我的心,因为我发现每当基金要面临困境时,我的背部就会剧烈地疼痛,就好像是一种警示,告诉我将要做什么。特别是每当我决定要把股票抛空时,那种压力简直让我无法呼吸。如果抛空的结果还能让人接受,会让我的心里非常宽慰,而一旦失败,我将会承受百倍的痛苦。所以,虽然我那时非常富有,但一点儿也快乐不起来。我就像一只流浪狗一样,在生活中没有片刻的安逸,我害怕一旦停下脚步,就会使我造成千百倍的损失。然而我不断地向前又得到了什么呢?伙伴的离去,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痛苦。虽然我的基金已经超过一亿美元,但这巨大的财富却时刻都压在我的身上,让我处在崩溃的边缘,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受多久。”

从索罗斯自己的话中能听出,他已经承认自己拥有了足够多的财富,而且也意识到公司的经营带给他很多压力,那么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一颗冒险的心。

1978年对于索罗斯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索罗斯虽然收获了许多成功,但他却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享受这些成果。逐渐认识到这些的索罗斯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如果不能享受成功,那么他这些年的努力和遭受的痛苦就会失去意义。事实上,索罗斯尝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他在面对一些投资上的失败时压力减轻了不少。这种转变对他来说可谓非常及时,因为索罗斯很快就会面临他投资生涯中的一次重大失误,这次失误不但使他的资金大大缩水,也让他面临投资者及合伙人等各方面很大的压力。

在军工领域的投资已经初见成效的索罗斯,尝到了从投资领域外的人物或政府官员身上得来的甜头,这让他开始频繁接触这类人,希望能够较早地获得投资情报。在1978年,从事货币管理的盖利·麦洛浴维斯加入了索罗斯的公司,通过盖利,索罗斯联系上了在联邦储备委员会担任主席职位的鲍尔·伍尔克。通过接触,鲍尔·伍尔克建议索罗斯向美国国债进军,因为鲍尔·伍尔克为了抑制当时的通货膨胀,决定把贷款利率调高11个百分点,这让索罗斯相信国家的经济一定会出现波动。然而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建议,使得索罗斯遭受了人生中难忘的失败。

1978年夏天,索罗斯接受鲍尔·伍尔克的建议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索罗斯的预料,国债的利率不但没有升高,反而一直在下降。这就造成了索罗斯贷款购买的债券利率比贷款的利率还要低,政府虽然出面插手提高美国国债的地位,但国内的经济状况依然没能得到好转。这时的索罗斯虽然有些无法相信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还是坚信美国国债的利率会在不久后提升,但这时候索罗斯的很多投资合伙人并不相信他的话,他们害怕持续走低的利率会危害自己的利益,要求索罗斯退出国债,索罗斯无奈接受。结果在1978年这一年中,索罗斯所持有的国债损失了大概五个百分点,而其他合伙人的损失达到了9000万美元。

可以说索罗斯在这一年损失惨重。不但是在资金上,在对索罗斯的态度上很多合伙人也发生了改变,这使索罗斯失去了几个重要的欧洲合作伙伴。当索罗斯回忆起这次失败时,他总结道:“当时这件事让我受到很大挫折,我在错误的时期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但也让我清楚地知道我今后的投资方向和选择,如果不能承受这样的痛苦,我就不会进入股票市场。那些不能经受市场压力的人不能做我的合伙人;那些不能忍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痛苦的投资者,会成为我投资道路上的障碍。”遭遇失败的索罗斯精神开始降到了谷底,因为那些不可靠的投资伙伴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失败,甚至当时有的媒体也在报道这件事,对索罗斯的失败纷纷发表讽刺,这让索罗斯感觉到人们抛弃了他,他面对市场第一次感到无所适从。

而戏剧性的是,半年后,公债的利率开始稳步回升,和索罗斯当初的判断几乎一样。当时一本叫做《公共机构投资者》的杂志知道了此事,开始大篇幅地报道索罗斯这件事。索罗斯回忆起当初看到的那份杂志,记得当时封面上是大幅的索罗斯的照片,封面上的索罗斯春风满面,和当时的他大不一样,自己的旁边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大标题,上面写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投资者,而副标题则是:索罗斯从没有过决策上的失误,他每年都能够创造大笔的丰厚利润,在他过去的十年间创造出一亿美元资产的神话。在这篇文章中,大量地描写了索罗斯从1974年起步期到1980年间的投资历史,十分注重细节。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在过去的十年里,索罗斯每一年都是投资市场中的胜利者,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一亿美元的赢利神话。对于这样的一名杰出投资者,没有人会知道下一次他会在哪里投资,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可以说在看到这篇文章后,索罗斯从自己的人生低谷中走了出来,他找回了那份别人无法比拟的自信。他依然是那个能创造奇迹的索罗斯,一个聪明、老练的索罗斯。经历了投资上的失利,索罗斯看到,那些靠索罗斯的成功投资富有起来的投资者,在出现危机时毅然决然地抽走资金,这让陷入困境的索罗斯不但受到资金上的损失,更受到一种心灵上的伤害。这次经历,也让索罗斯清楚地看到哪些投资者对于公司来说是忠诚的。

在这一段时期,索罗斯可以说经历了许多生活上事业上的变化。可以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索罗斯那矛盾的个性使然。这种性格使得索罗斯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坎坷,但也是他走向成功的一种保证。

2.殚精竭虑物色人才

1981年,经历“国债”危机后的索罗斯还在为量子基金苦寻出路时,美国新上任的总统罗纳德·里根开始吸引了他的目光。索罗斯在研究里根总统的新政策时,意外发现这位新上任的总统在着手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却没有增加相应的税收。这让索罗斯觉察到美国经济将开始进入由盛到衰的循环。

在一次接受经济类杂志采访时,索罗斯给予了这样的评论:“在里根总统的承诺中,他想要建造一个活动序列也就是新政里所说的‘里根帝国的循环’。在这个循环里的基础,就是美国本土的经济、货币以及政策的优势,这是良性的。而在大环境下,世界经济体系却是在恶性中循环,所以按‘里根帝国的循环’里所说,把美国经济相接到世界经济,就是一种由盛到衰的过程。”

索罗斯敏感地把握到新政策的动向,把量子基金带入一个飞快发展的阶段。但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要知道索罗斯对于投资的热情要远远大于他对公司的管理,以前的基金从来都是罗杰斯帮助他进行管理,而罗杰斯的离开也使得索罗斯在公司的管理方面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对于索罗斯来说,找一个能够接手公司管理的人才,是现在最大的任务。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筛选,终于在1982年,索罗斯如愿以偿,在偏远的明尼苏达州找到了一个他极为欣赏的管理人才吉米·马龟兹。当时33岁的吉米·马龟兹是明尼阿波利斯基地IDS进取公司的管理者,在索罗斯找到他的那年,IDS进取公司已经拥有1.5亿美元的身价,并且成为当地的投资公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