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索罗斯传
16028800000013

第13章 勇者无畏,成为投资界的千面圣手(1)

1.打响对英镑的战役

索罗斯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方式,他不喜欢往来于闹市之中,而是喜欢待在自己那个像家一样温馨的办公室里。他在办公室中摆放了家人的照片,还在墙壁上挂了许多画,这让他的工作环境看起来很富有情调。然而,索罗斯的员工们却得不到这种待遇,他们只能每天端坐在冰冷的计算机屏幕前,不允许自己在工作中有一点分心。在他们的办公室墙壁上没有挂着精美的油画,只有一条极为醒目的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去的时候依旧贫困潦倒。”这句话是已经60多岁的索罗斯的座右铭,事实上此时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在他死的时候绝对不会两手空空。这样看来,似乎这条标语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员工建议摘下这条标语,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条曾经激励索罗斯取得成功的标语也一定会成为促进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种动力。

1992年9月的一天,索罗斯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己的高靠背皮椅上,透过办公室巨大的玻璃窗凝视着楼下中心花园中往来穿梭的人群,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脸上时不时地露出一丝笑容。对于索罗斯来说,这一天的确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此时他正在酝酿着一个惊人的计划,一旦这个计划获得成功,他将成为闻名全世界的投资家。

索罗斯之所以会制订这个计划,和当时欧洲各国的货币政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1979年开始,欧洲各国就相继推出了汇率制度并以此来尝试实施欧洲单一货币计划。这个货币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稳定欧洲的商业市场,同时也会大大削弱投资商和交易商对各国国家银行的影响。

这种在欧洲各国中实施的货币汇率机制并没有固定在某一种货币上,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所有成员国的货币都可以相对其他成员国的货币浮动,每一个成员国的货币都被允许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浮动。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将对其进行干预。在这个汇率机制的实施中,核心的汇率以马克的汇率为准。而随着这套货币汇率机制的实施,西欧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将变得愈发紧密。

1992年2月7日,欧洲共同体的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也更加强调欧洲国家共同行动的信条——为了维护欧洲各国整体的利益,甚至可以不惜抑制个别成员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各个国家对本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然而,无论大家签订多少协议,达成多少共识,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有人告诉这些国家,他们应该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1992年,欧洲各国之间货币交易的均衡状态已经逐渐被打破,老牌工业强国英国的经济出现了大幅衰退,已经不可能像德国马克一样保持高汇率。除了英镑以外,意大利里拉也遭遇了类似的状况,在和法郎以及马克的挂钩中开始逐渐贬值。当时有很多投机者都预测英国不久就将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

在过去的几年中,索罗斯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欧洲共同体的发展状况,他预感到英镑的疲软必将引发欧洲金融市场的一次大爆炸。

英镑曾经和英国海军一样是这个国家力量的象征,它曾经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占据着世界货币的位置。但是一战的爆发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让英国经济遭受了重创,英镑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英国政府不得不对英镑采取浮动值并且放弃了金本位,而此后英镑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和英镑一样,英格兰银行也是英国繁荣的象征,是英国金融市场的支柱。作为国家用来对付市场混乱的重要武器,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英格兰银行在英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索罗斯之前,没有人试过用行动去挑战英镑和英格兰的权威,因为人们知道那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然而,索罗斯就是这样一个投资怪才,他就是要去做那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然,在作出行动之前,索罗斯也会作好非常充分的准备。

虽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刚刚签订了一年,但是几个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出现步调不一的现象。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的经济非但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反而变得更加低迷。尽管英国政府希望能够加强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但正如索罗斯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已经很难保持以往的高利率。要想缓解国内的危机,英国政府必须选择降低利率,但这样做的话,一来会削弱英国货币,二来会导致英国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更加糟糕的是,在伦敦的金融市场中,像索罗斯这样的国际投机者已经开始投机英镑,并且在市场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英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英国只能改变自己的经济政策来渡过这个难关,不过这也有可能会造成政府统治地位的动摇。在艰难的处境下,英国政府依然不想退出货币汇率机制,首相梅杰公开发表声明:“英国将坚定地执行留在货币汇率机制内的政策。”与此同时,他的财务大臣莱蒙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立场。

然而,就在梅杰发表这份声明的同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已经降到了2.85。首相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英镑地位的政策,引来了国内舆论的一片谴责之声。1992年7月初,英国国内六位知名的货币专家联合起来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们要求英国政府退出货币汇率机制,并且立即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来挽救国内经济。但是,英国政府却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他们依旧坚持原先的立场,认为汇率的降低必然会削弱英镑的地位,而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只有在德国降低汇率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才会选择降低自己的利率。然而,尽管英国政府多次向德国联邦银行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够降低汇率,但却一直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

7月末,英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在国内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声。许多金融界的专家都站出来指责首相梅杰,商界领袖们也要求英国政府尽快降低汇率。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英国政府却依然没有任何举措。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英国财政大臣莱蒙针对他的批评者说:“如果政府按照某些人说的那样实行新的汇率机制和下调汇率,那么市场就将变得更加混乱,英镑也会急剧贬值,从而导致国内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虽然英国政府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维护英镑的地位,但事实上英镑的汇率早已经开始下跌了。1992年年初,汇率的数值还是1∶2.95,到了夏初的时候已经跌到了1∶2.85,这与欧洲汇率机制中规定的英镑兑换德国马克汇率的最低数值1∶2.778已经很接近了。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一批国际投机者开始蠢蠢欲动,大规模的进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英国政府已经陷于极为艰难的处境之中。

8月30日,索罗斯和德国联邦银行行长汉姆·施莱辛格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交谈。从他那里索罗斯了解到,德国并没有拯救欧洲其他货币的计划,这就表明了德国不会出手去援助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由此看来,英国政府希望留在汇率机制内的梦想是注定要破灭的,一场灾难的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索罗斯深知,自己苦苦等待的时机已经到来了,此刻正是他出手狙击英镑的最佳时机。索罗斯的发言人表示:“量子基金为了这次投资行动已经准备了半年之久,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

事实上,索罗斯很早就已经预料到欧洲货币汇率机制不能保持协调与一致的问题。所有的国家都保持同一水平汇率的措施本来是使国际投资商无机可乘的唯一途径,但这个目标却很难实现。因此,英镑会面临现在这种情况,丝毫没有让索罗斯感到惊讶,因为这早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索罗斯表示:“起初我没有想到汇率机制会破裂,但后来这种迹象却越来越明显,金融市场也因此发生了动荡。我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德国联邦银行行长汉姆·施莱辛格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施莱辛格认为欧洲货币汇率不稳定只能让部分国家下调汇率,而这句话正是在暗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英镑上。”

对于索罗斯的得力助手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来说,汉姆·施莱辛格的讲话意味着他们可以吹响对英镑发起进攻的号角,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进攻英镑的信心。在斯但莱·德鲁肯米勒看来,现在摆在面前的已经不是是否应该进攻英镑的问题,而是到底应该投入多少资金的问题。起初,量子基金打算投资30亿到40亿美元,但索罗斯却建议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索罗斯的投资理念是,如果对自己的投资抉择有着极大的信心,那么就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于是,在索罗斯的建议之下,量子基金在这次投资活动中投入了更多的资金。

索罗斯不是唯一一个在汇率机制中投机疲软货币的国际投机者,在他的带动下,那些长期以来进行套汇经营的投资公司也开始纷纷抛售脆弱的欧洲货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种限制制度的取消,世界金融市场中每天都有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进行着货币投机交易。索罗斯在1992年用来对英镑进行冒险的资金只不过是整个金融市场中的一小部分。这也就是说,并非索罗斯一个人在进行着对英镑的投机活动,而是世界各地的投机者都在进行着这场运动,因此英镑想要再维持原来的价值就非常艰难了。

索罗斯认为欧洲汇率机制的瓦解是逐步形成的,在这场运动的过程中,欧洲的金融市场也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混乱。不出索罗斯所料,尽管最初大部分的欧洲货币还能保持平衡的状态,但不久之后欧洲国家的利率就开始急剧下降,欧洲股市也因此受到了重创。在这种情况下,索罗斯果断地卖出了手中持有的欧洲货币,将投资重点转向了欧洲的证券市场。在这次行动中,索罗斯和他的合伙人一共抛售了价值70亿美元的英镑。与此同时,索罗斯又购进了价值60亿美元的马克和少量的法郎。毋庸置疑,这又是一次十分大胆的行动。

基于“一个国家的股票经常随着这个国家货币的贬值而增值的理论”,索罗斯购进了价值五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同时,索罗斯也认为马克的升值将会使这个国家的股票价值受到损害,因此他相继卖出了手中持有的德国和法国的股票。凭借着良好的个人信誉,索罗斯又以1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抵押,从银行中借来了大量的资金注入到市场之中,使自己在市场投资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索罗斯把手中持有的英镑以1∶2.79的价格全部兑换成了德国马克,这就使得他拥有了大量坚挺的马克。

在对英镑出击的这次行动中,索罗斯是所有投资者中最大的庄家。一般来说,普通投资者在进行上亿元资金的投资时就会感到忐忑不安,但是索罗斯下了100亿美元的赌注,依旧能够泰然处之。他有着超人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他能够屡屡创造出金融神话的重要原因。

2.单枪匹马挑战“日不落帝国”

1992年9月15日,正如索罗斯和那些国际投机者所预料的那样,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压力,英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当天,为了解决欧洲汇率机制的问题,英国首相梅杰取消了对西班牙的访问,而英格兰银行在这个时候也还相信以自己的力量足以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投机商的挑战。然而,英国人这种一厢情愿的乐观旋即就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

9月15日中午,意大利里拉的汇率开始急剧下跌,这引起了交易商们的注意。恐慌的情绪弥漫在英国的金融市场中,人们开始纷纷抛售手中持有的英镑,使得英镑的汇率急剧下跌。到了下午,英镑和德国马克的比价已经下跌到了2.8,这也是英国自加入欧洲汇率机制以来的最低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英国政府不能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那么英镑就将继续贬值,从而使得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当时摆在英国政府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政府干预市场交易,大量购入本国货币,另外一条则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是以高利率吸收货币来支持本国货币稳定为假定条件的,但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就会让原本就已经很不景气的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英镑大量聚集在投机商和银行的手中,英国财政大臣莱蒙想不出任何方法来阻止这次危机的发生。当时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每隔十分钟给联邦银行的官员们打一次电话,请求他们降低马克的汇率。如果那时联邦银行的官员们同意莱蒙的请求,那么就会减轻英国政府的压力,也许就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这次难关。然而,面对莱蒙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德国联邦银行官员却始终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英国政府决定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干预,以此来拯救已经岌岌可危的英镑,确保自己能够继续留在欧洲汇率机制内。英格兰银行计划在市场中大批量购入英镑,并且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提高利率。在英国政府制定对策的时候,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们也得到了一些风声。他们知道德国联邦银行不会对英国伸出援助之手,并且预料到了英国政府很可能会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来进行殊死抵抗,因此他们开始了对英镑的大规模投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