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注释研究
16027500000103

第103章 著名注释家及其典籍(8)

《裨益之贵和项链之珠》,又名《谢里夫·穆尔泰达讲稿录》(’Amālīyy al-sharīf al-murtaā),是穆尔太齐赖派的三部存世经注之一,是作者80场讲座的讲稿汇集本,内容涵盖了穆尔太齐赖派观点的注释,以及圣训和文学。作为一部涉猎广泛的讲稿集,谢里夫·穆尔泰达没有注释整部《古兰经》,仅注释了部分关乎信仰教义的经文。该书中的经注内容,一则彰显了作者所处时代穆尔太齐赖派注释《古兰经》的具体情况,二则说明以谢里夫·穆尔泰达为代表的一些人,竭尽全力通过注释,在穆尔太齐赖派的观点和不符合该派教义的经文之间寻求一致。

该书中,谢里夫·穆尔泰达注释经文的思想基点和注释宗旨,在于借助文学修辞手法和语言学方法,通过注释使那些与本派思想观点相左的经文失去应有本义,转而符合他们的主张,切合他们的要求。学界研究,《裨益之贵和项链之珠》的注释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注释教义经文,阐释经文隐义

谢里夫·穆尔泰达注释关乎教义原则的经文,通常体现在“末日眼见真主”、“人的意志与行为自由”等层面上。作者处于本派目的之需要,还否认了一些经文的表义,代之以隐义注释。

(二)语言学和修辞学注释

作者运用语言学和修辞学手法,尤其是大量引证语言学经典案例和阿拉伯古典诗歌解释了有关经文。作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注释《古兰经》,唯有引证古典诗歌能解释清楚。至于没有依据古典诗歌的纯粹式注释,他是拒绝认可的。

(三)解答疑难经文

作者注释经文时,不仅局限在派性层面上,而且也运用他高深的语言学学术素养,阐释了那些经文表面互相有异的经文,并给予细致入微的解答,从而使读者能够明白其中蕴涵的哲理。

(四)界定穆尔太齐赖派思想来源

作为什叶派领袖,谢里夫·穆尔泰达通过注释和引证,将穆尔太齐赖的原理溯源于圣裔和什叶派的众伊玛目。因此他断言,穆尔太齐赖派的原理来自什叶派第一任伊玛目、圣门弟子阿里,以及其他伊玛目。例如,他在第10讲(第1卷第103-104页)中讲道:“须知,认主独一论和公正原则,来自信士们的长官阿里之语……”换言之,在谢里夫·穆尔泰达看来,什叶派众伊玛目的言论,是穆尔太齐赖派的思想之源。[3]

三宰迈赫舍里的《启示真相揭示》

宰迈赫舍里,全名迈哈姆德·本·欧麦尔·本·穆罕默德·本·欧麦尔·宰迈赫舍里(Mamūd ben ‘umar ben muhammad ben ‘umar al-Zamakhshari,1075-1144),号“真主的邻人”(Jār Allah),因出生于花剌子模的宰迈赫舍尔村(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乌尔根奇)而以“宰迈赫舍里”著称,注释学家、圣训学家、教法学家、教义学家、语法学家、修辞学家、文学家,穆尔太齐赖派后期主要学者。宰迈赫舍里在巴格达、呼罗珊、布哈拉、麦加等地,先后师从艾布·曼苏尔·奈斯里(Abu manūr al-nasl)等多位名师求学深造,钻研语言、经训、教法、教义、文学。宰迈赫舍里于1119年开始著书立说,学术涉猎广泛并留下多部著作,主要有《阿拉伯语法详解》(Al-mufaal fi al-naw)、《阿拉伯语的单一词和复合词》(Al-mufrad wa al-murakkab fi al-‘arbiyyah)、《语法问题辩论》(Al-muājāt fi al-masā’il al-nawiyyah)、《修辞学基础》(’Asās al-balāghah fi al-lughah)、《圣训冷僻辞语解》(Al-fā’iq fi tafsir al-adīth)、《教法首要问题》(Ru’ūs al-masā’il fi al-fiqh)、《启示真相揭示》(al-kashshaf ‘an haqa’iq al-tanzil)等。此外,宰迈赫舍里不仅为语法学家西拜韦(Sibawayh ,?-796)的古典诗和典雅的阿拉伯成语与格言作过很多注疏,自己也写有不少诗篇,如《木卡姆》(Al-maqāmāt)诗文集。同样,在辞书编纂学方面,宰迈赫舍里创立了用阿拉伯语字母顺序排列词条的新方法,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词典学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启示真相揭示》,通称《卡沙夫古兰经注》(Tafsir al-kashshāf),共4卷。该部经注既是宰迈赫舍里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是穆尔太齐赖派在《古兰经》注释领域中三部留世作品的扛鼎之作。该书在穆尔太齐赖派注释领域中的的学术地位,堪与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在逊尼派经注领域的学术地位相媲美。换言之,“如果说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达到了传统注释的顶峰,宰迈赫舍里的经注就是理性注释的最高典范。”[4]

作为既有重大学术价值,也备受争议的一部具有唯理主义观点的注释名著,《启示真相揭示》中的诸多鲜明特点也就贯穿于整部经文的释文中,主要如下:

(一)细致入微地解读经文修辞

作者运用他深厚的修辞学素养,深入细致地解读了《古兰经》中的各种修辞现象,如借代、隐喻、比喻等,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二)语言学注释

作者借助语言学理论解析经文语义,旨在使那些与穆尔太齐赖派观点相左的经文,最终与他们的观点相一致,如对第75章(复活章)第22节和第23节经文的注释。

(三)假定比喻法

作者为使一些经文符合穆尔太齐赖派观点,遂采取假定经文隐喻的方法,使经文本义消失殆尽。同样,作者借助比喻方法注释一些经文的举措,也相应地体现了本派主张,如对第33章(同盟军章)第72节经文的注释。

(四)关联法注释

作者采取将隐微经文与明显经文相提并论的方法,使不符合穆尔太齐赖派观点的节文大义,与本派主张相辅相成,如对第3章(仪姆兰的家属章)第7节经文的注释。

(五)界定穆尔太齐赖派的正确性

该部经注充分彰显了穆尔太齐赖派观点的正确性。作者通过注释经中与穆尔太齐赖派的五项基本原则有关的节文,说明和定性了本派思想观点的正确性。诸如,作者认为穆尔太齐赖派对“犯大罪者”的观点绝对正确,并反驳了逊尼派的观点,如对第4章(妇女章)第93节经文的注释。作者认为穆尔太齐赖派关于“理性有善恶”的观点是正确的,如对第4章(妇女章)第165节经文,以及第17章(夜行章)第15节经文的注释。作者认为穆尔太齐赖派对“魔术”(Al-sir)和“精灵”(Al-jinn)的观点是正确的,认为两者都不存在,这与逊尼派的观点截然相反,如对第12章《优素福章》第28节经文,以及第113章(曙光章)的注释。作者认为穆尔太齐赖派主张的“人的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对第5章(筵席章)第41节经文的注释。

(六)批驳逊尼派

宰迈赫舍里在该部经注中,充分反映了他与逊尼派在教义主张层面上的重要分歧,并在释文中批驳逊尼派。他以“宿命论者”、“反宿命论者”、“废话连篇者”等不同称谓,称呼和贬责逊尼派学者,认为他们愚昧无知。

(七)注释教法经文

作者以客观公正、不唯任何法学学派的立场,言简意赅地注释了涉及教法的一些经文。

(八)鲜明的“以色列传闻”观

作者很少叙述以色列传闻,即使叙述,也是以“据说”的行文加以标示,以此说明以色列传闻的伪造性。[5]

综上,尽管宰迈赫舍里运用唯理思辨的思想方法和穆尔太齐赖派的学术观点写了《启示真相揭示》,并受到正统的逊尼派的辩驳,但他成功地“把语言学、修辞学运用于注解《古兰经》,堪称创举。他的注解,使某些经文的含义更易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正常理智所接受,进而表现了《古兰经》文词的典雅风格,对以后各派经注均有影响”[6]。诸如,逊尼派的注释学家拜达维、艾布·苏欧德、奈塞菲、艾布·哈雅尼、内沙布尔、海推卜·舍尔拜尼、阿鲁西等,在回避那些与逊尼派不相符合的穆尔太齐赖派观点后,都不同程度地引证了《启示真相揭示》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该部经注中的语言学和修辞学注释。同样,什叶派注释家泰伯尔西亦根据宰迈赫舍里的观点,解读了个别经文。

《启示真相揭示》问世以来,历代学界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评判了《启示真相揭示》。著名学者筛海·海德尔·海尔维(Al-shaykh aydr al-harawi,伊历?-717)、艾布·哈雅尼在《海洋》、塔吉丁·塞拜基(Tāj al-dīn al-sabakī,伊历?-771)在《重建幸福与消除怨恨》(Mu‘īd al-ni‘am wa mubīd al-niqam)、伊本·赫勒敦在《历史绪论》中,从宰迈赫舍里运用修辞学和语言学注释《古兰经》的精湛角度,评价了《启示真相揭示》的学术价值。同样,伊本·泰米叶、伊本·甘伊姆·焦泽、伊本·穆尼尔(Ibn al-munīr,伊历?-683),则从穆尔太齐赖派教义主张与逊尼派教义主张相左的角度,批驳了《启示真相揭示》。

[1]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2]同上书,第393-403页。

[3]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405-429页。

[4]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6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4页。

[5]穆罕默德·侯赛因·扎哈卜:《古兰经注释与注释家》卷1,开罗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482页。

[6]宛耀宾总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页。

第四节什叶派注释家及其典籍

一阿布杜·拉提夫·卡兹拉尼的《光明之镜与奥秘之龛》

阿布杜·拉提夫·卡兹拉尼(‘Abd al-laīf al-kazrānī),纳杰夫人,十二伊玛目派注释学家。关于他的生平,阿拉伯文献记载甚少。

卡兹拉尼的《光明之镜与奥秘之龛》(Mir’āh al-’anwār wa mishkāh al-’asrār),是十二伊玛目支派的主要注释典籍,也是了解该派思想的重要来源。由于该书大量引述了十二伊玛目派遵奉的众伊玛目的言论,因此等同于逊尼派中的传闻注释典籍。该书业已逸失,注释学界对该书的了解,只能通过该书的一卷序言来了解其概貌。

卡兹拉尼在注释经文前,首先为该书撰写了三个序言,每个序言又分门别类地阐述了注释的各方面。读者通过该部经注的三个序言,就能大体明晰该部经注的结构、风格、内容和思想。

在序一中,卡兹拉尼首先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这部经注:解析经文内涵(每节经文都有77种隐义),分析前人没有传述众伊玛目注释的原因,汇集圣裔的传闻注释并解析传闻的内涵,阐述注释目的,界定注释的五种方法,经注命名原因。然后,卡兹拉尼用三篇概论,阐述了他的注释主旨。第一篇概论共分五个部分:(1)引证圣裔言论,说明《古兰经》有很多隐义,每节经文有多种解释。(2)引述注释《古兰经》隐义的各种正确传闻。(3)阐释表义经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经文之间的内在隐义关系。(4)人们务必相信经文有表义和隐义之说。(5)唯有伊玛目才有资格注释《古兰经》。第二篇概论也分五个部分:(1)阐明十二伊玛目派学者的地位以及他们言论的权威性,指出凡否定他们者即为异教徒。(2)阐释有关圣裔继承哈里发职位的法定性、喜悦和顺从他们的各种传述,指出这些都是信仰正确、功修成功的核心和条件。(3)阐释有关承认伊玛目合法性的言论,指出承认伊玛目等同于承认先知穆罕默德,承认伊玛目是宗教信仰正确的前提。(4)阐释关于伊玛目是先知穆罕默德合法继承人与“认一论”之间关系的言论。(5)阐释关于先知穆罕默德与众伊玛目是众生中首先被造者、是众生中最优越最完美最尊贵的人、众天使因服务他们而荣耀等言论。第三篇概论根据各种传闻,阐释了《古兰经》中言及伊玛目的经文隐义。

在序二中,卡兹拉尼阐明了《古兰经》部分经文发生改变的原因,指出其中奥妙在于,逊尼派运用修辞手法中的隐喻、替代和指示,掩盖了关于伊玛目合法继承权、圣裔优越,以及顺从伊玛目的法理性的经文。对此,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有关经文改变的细节:(1)根据众伊玛目著作中的各种传闻,叙述了《古兰经》的收集、《古兰经》的不完整、《古兰经》的改变。(2)根据反对派著作中的各种传闻,叙述了《古兰经》的收集、《古兰经》的不完整、《古兰经》的改变,以及反对者们对此的分歧。(3)阐明了经文改变的奥秘在于,通过指示和替代手法,掩盖了伊玛目合法继承权的经文。(4)阐述了什叶派学者关于《古兰经》改变与否的精粹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