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16027300000032

第32章 八小时之外的公务圈人脉打造(4)

第三节礼尚往来

为什么要注重礼尚往来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随着时间的推移,“礼”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主要体现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时,人们不但用规范的动作和虔诚的态度表示对神的崇敬和敬畏,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奉献给神灵。礼物由此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尚往来。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对于个别领导来说,谁送了什么礼他不一定记得,也不在意,对谁什么也没送却牢记在心。由此可见,礼尚往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是维护人际关系、拓展人脉资源的重要环节。在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对其驾轻就熟,运用得当,如此方能如鱼得水。送礼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三A”法则,即:接受对方(Accept);重视对方(Appreciate);赞美对方(Admire)。十七世纪,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礼仪专家伊丽莎白说到“礼物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一件理想的礼物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传递着某种信息。礼品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情感媒介。而在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真正地领会礼物的意义,自如地运用礼物表情达意,充分发挥礼物的作用。礼物的作用千变万化,不仅仅可以通过礼物达到交际的目的,也可以决定千秋霸业。例如在鸿门宴上,事先接受了刘邦礼物的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礼物的用法可以出其不意,只要运用得当,一份平常的礼物也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警惕礼物运用不得法而引来误会甚至麻烦。例如,聚会时突然听说在座的某人刚结婚,或者突然成为他人生日宴会上的客人,但又没有准备,有的人情急之下,就会从自己的包里随便找出一件物品送给对方,这些礼物有的不符合主题,有的没有专门的包装,反而容易引起对方的不快,觉得你不尊重他,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是及时向对方表达自己不知情的歉意,表示近日会去府上专程道贺聊表心意。

由此可见,礼物不仅仅是人们交际的敲门砖,也是一块试金石,更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因此,必须将送礼的时间、原则及禁忌等各个方面谨记于心,真正掌握送礼这门艺术,这样才能避免误会的出现,也才能用适当的方式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

不可不知的送礼门道

在机关里,和领导同事之间有些人情来往在所难免,这也是增进感情的有效方式,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当然,小小礼物里面,也蕴涵着诸多为人处世的学问,需要初入机关的你慢慢去体会和把握。

对送礼对象要有准确了解

对于要送礼物的对象,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要作一定的了解,不能凭想当然送礼物。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了解清楚对方的喜好、忌讳等,不可贸然行事,以免送礼不成,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小寻到机关上班后不久,想和分管局长搞好关系。通过同事聊天等方式,他知道这个分管局长既是自己的老乡,又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心里对送礼十分有信心。小寻平时对茶道十分有研究,于是就托朋友从南方买了两盒上好的珍品茶叶,外加一套茶具。小寻对此深感满意,认为这些礼物既不俗气,又能体现自己的雅趣。

出乎小寻意料的是,到分管局长家之后,局长虽对小寻十分客气,也与他叙了同乡同校之谊,但对茶叶茶具却坚辞不受,让小寻很是郁闷。虽然小寻再三声明,这些礼物并不昂贵,只是自己一点小小的心意,但分管局长就是不接受。后来,还是分管局长怕小寻有心理负担,悄悄告诉他,自己有结石,不能喝茶,才让小寻打消了疑虑。

当然,分管局长也没有因此嫌弃他,反而鼓励他好好学习业务,努力工作,为母校争光。在此后的工作,对他也是多有照顾。但小寻第一次送“礼物”送得如此狼狈,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

选择恰当的礼物

一般说来,对家境不宽裕者,以实惠实用为佳,关系好的甚至可以跟他先讨论再送礼,例如衣服、家具、小电器等等;对富裕者,以精巧时尚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如果对方非富即贵,那么一般的礼物就不能成为首选,应该往文化上靠,根据他们的喜好,选择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名家字画、古董艺术品等。还可以选择一些民间的手工艺品。所送的礼物不在于多么昂贵,而在于是否恰当地表达了心意。

小吴家境贫寒,初入机关,得到领导同事诸多照顾,心中十分感恩。小吴工作之余,也想着自己应该回馈领导同事一些礼物,但由于自己来自贫困山区,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心中很是烦恼。今年,小吴中秋回家,父母的一席话让他有了主意。小吴父母说:“孩子,咱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咱家里的石榴和枣却是十分香甜,枣是你奶奶一个一个打下来的,你就拿这给领导和同事尝尝,也是咱家里人的一片心意。”小吴觉得这想法不错,就带了些特产回到北京。他把家里的石榴、枣子拿到办公室分给领导同事,并特意说明了是奶奶和父母的一片心意,大家都很感动,也非常感谢小吴的心意。后来,小吴听同事说,本机关的一把手对下属要求甚严,如果有下属逢年过节送礼,他都会严肃教育。倒是小吴从家里拿的这些东西,领导不但没有批评,还欣然接受,觉得小吴厚道老实,保持了淳朴之风,是个难得有心的孩子。甚至还把石榴和枣子拿回家教育子女要珍惜目前的生活,努力学习。

注意细节问题

向领导同事送礼的时候,朋友们对一些细节的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要因小失大。

(1)要把握恰当的送礼时机和地点。一般而言,逢年过节时有人情来往是正常的,其他由头如领导同事结婚生子、乔迁之喜、升职等,也可恰当地表示心意。如果没有合适的由头,尽量不要贸然送礼。

(2)要把标签价格撕掉,不要显露礼物的价格,尽量有一个完整的包装,礼物不要有破损。

(3)注意一些土特产的保鲜期,保证质量。特别是温度较高的季节,如果没有完备的冷藏运输体系,不要费尽周折送人水果、海鲜等鲜活产品,以防保鲜不过关成了臭鱼烂虾,避免肉眼看不到的变质给别人带来腹泻等安全隐患。

(4)选择正确的时令产品。比如南方的西湖龙井属于明前茶,赠送的最佳时机应在五月底前,再往后拖,就没有尝鲜的意义了。如果是下半年送,最多只是一般的茶叶,完全没有特殊性,也体现不了送礼人的良苦用心。大闸蟹也是如此,最美最肥的时间是在九月中旬到十二月,这段时间送出会广受欢迎,送礼的分量也大不相同,但换作其他季节,在别人的眼里无非就是普通的螃蟹。

(5)如果是有保修的礼品,最好附上发票,发票抬头写上对方的名字。这种贴心之举会让对方在感谢你的心意之余,对你的细心周到投来赞赏的目光。

送礼物如何送出文化和创意

送礼物送到恰到好处,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和领导同事之间的人情来往,如果有创新,能送出有特点的东西,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巩固人脉关系、增进感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强调创新,却并不鼓励为了创新而创新,它必须符合公务圈的文化背景,适应双方所处的位置,恰当体现情谊。这里还要提醒朋友们不要以为所有的创意礼物都是能让人满意的,所谓创意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

小贴士

1.了解别人的品味大部分公务圈的人还是比较低调的,如果送一些低调但有品味的东西,可能会更易赢得别人的好感。比如,如果对方喜欢硬笔书法,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购一支万宝龙、写乐、犀飞利等兼具品味与实用的名品笔具。如果对方对健康比较在意,你也可去购买或团购知名企业如同仁堂的健康套餐。这些可能是平常送礼物不太关注的领域,如果你有心,可能会使对方眼前一亮。

2.勿购“有用”的礼物这个建议特别是针对那些只懂得买家庭用品给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男士们。

实用的礼物不但没有想象力,更没有表达出心意。应该记住,你是送礼物给一个人,而不是给一个家庭。

3.准备你喜欢的礼物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某种礼物,就不要期望别人收到这种礼物时会惊喜连连。如果在准备礼物的时候,自己先有了敷衍之心,那么这礼物不送也罢。

4.个性化的礼物自制的礼物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它会表达你的心意。如果礼物实在难以选择,那么就DIY吧,这样最能体现你的心意。比如出游照片的拼贴等,可以给对方带来会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