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16027300000028

第28章 公务圈说话要诀(5)

第三步:理清逻辑顺序

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条理,就能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青睐,容易打开工作圈和社交圈,而其中的秘诀就是逻辑思维清晰。

有个关于纪晓岚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纪晓岚在和别的大臣谈话时直呼乾隆皇帝为“老头子”,恰巧被乾隆听见了。于是乾隆就问他:“为什么要骂朕,称呼朕为‘老头子’?”纪晓岚恭敬地回答道:“称呼您为老头子没有骂您,您贵为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寿无疆,与天同寿,还不能当起一个‘老’字吗?您是皇帝,乃万民之首,当然是天下的头了;您是天之骄子,天的儿子,所以称呼您为‘老头子’是敬称,是恭敬您的意思。”乾隆听了,明知纪晓岚是在巧言辩论,但听着这么有条有理的辩解,也欣然接受了。

在机关里,如果你想把话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那么就必须在说话之前理清要说的话的逻辑顺序。考虑好所说内容的先后顺序,明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合理地安排表达的重点,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建议初入机关的朋友们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时间久了,必然能显现出不凡的价值。

第四步:确定讲话方式

机关讲话的方式有多种,有座谈方式,有一对一的单独汇报,有以科室或处室为单位进行讨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明确主题内容后,由于谈话的目标不一样,说话的形式也就不一样。要区分向领导汇报工作和与同事沟通情况等不同情境,根据情况采取汇报、个别交流等方式。例如,如是本处范围内就某项工作进行讨论分析,那就要做好讨论发言准备,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提出意见、建议等。

第五步:从容流畅表达

经过以上准备,可以说你要谈的话就成功了大半,接下来,从容、缓和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谈话中,要做到从容流畅,在方式上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作必要的调整。在与领导谈话时,要充分表示尊重,但不要一味附和,失去自己的见解。与同事谈话时,要充分照顾同事的情绪,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下级谈话时,要亲切自如,不要居高临下,惹人生厌。总体上,要从容,要流畅,要如行云流水般自如表达。无论如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有了这种能力,你可以在各种人物面前或场合展示自己的优点,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也有助于你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脉。

第三节话语之外的秘密

肢体语言的秘密

在机关里,除了前面所述的说话技巧、语言沟通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非语言沟通,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肢体语言如手势等。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叫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广义上来讲,肢体语言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上讲,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内容。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55%的内容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这种非语言沟通对于交流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当一位领导心生不满时,其实无须开口说话,仅仅通过冷冷的眼神,就完全可以向下属传递出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让下属惶恐不安。还有些领导在不高兴的时候,喜欢通过把人晾一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我在基层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被主要领导叫到办公室,进门之后,领导稍微示意一下让我坐下,然后就专心批阅文件,过了十多分钟才和我说话。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始终正襟危坐,不发一言,我心中感到一股无法言说的巨大压力,用惶恐不安来形容也不为过。果不其然,最后领导就我工作中的一个失误提出了批评,要求尽快改进。好几天后,我想起那种心理压力,还心有余悸。可见,肢体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交流方式,需要朋友们加以重视。

小贴士

1.常见肢体语言的含义

眯着眼——不同意你的观点,不欣赏你的努力或者情绪对抗向前倾——对你所说的内容感兴趣,某些观点引起对方注意正视对方——平等交流,真诚友善,自信,有安全感避免目光接触——逃避交流,内心紧张,消极或者有所隐瞒打呵欠——不重视谈话,厌烦,轻视轻拍肩背——鼓励谈话,表扬进步或安慰心情搔头——迷惑不解,不好意思,难以置信眉毛上扬——疑问,惊讶,震惊

2.多用开放式的肢体语言

在交流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要注意采用开放式的肢体语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着对方的眼睛,身体适当向对方倾斜,这样容易使人感到你是认真倾听。

(2)与领导谈话、开会、座谈时,带着笔记本做记录;如果是无法带笔记本的场合,如日常交流时,注意不要双臂紧抱,更不要紧握拳头,那样做的防御性特征过于明显。

(3)不要有摸耳朵等小动作,更不要挠头或耸肩,那会显示出你正在不安和焦虑当中。

(4)经常保持微笑,这样能给人以和善的印象。

(5)如果是站着讲话,一般而言,双肩应向后打开,脑袋挺直,臀部收紧。这样能使你看起来更加自信。

善用手势

在沟通交流中,手势是十分有效的沟通工具,作为身体最灵活的部分,不同的手势经常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传递丰富的内涵,甚至有学者称手势语言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在机关里说话,手势运用得当,可以给沟通增光添彩;运用不当,则可能适得其反,给人留下毛躁、不稳重的印象。善用手势,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机关的新人,不要习惯把手放在背后,那是领导才惯有的动作,也不要把手插入口袋里,那样显得很不稳重。

(2)不要做过于急促的手部动作,也不要过多地重复同一种手势,手势动作多会显得没有自信。

(3)如站着说话,最好将双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做出适当的动作。

(4)多用握手这样常规性的动作,慎用拍对方肩膀或胳膊等表示亲密的动作。

(5)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手势,不断总结经验,学会用友善的、自信的手势,摒弃消极的、无意义的手势。

不可不知的机关“暗语”

一般而言,机关里的人说话都比较含蓄,说话并不那么直接,有的时候你听到的话语的字面意思和真正含义可能相差万里。新人初入机关,大多有这样的体验,领导表扬自己一下,高兴好几天,时间长了才发现那原来是“批评”;同事就一些事情征求你的意见,你兴冲冲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结果发现人家只是形式上问问你而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背后,其实都是“暗语”在作怪。所谓机关的“暗语”,其实并没有一种规范的说法或定义,它只是机关里一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类似“潜规则”的东西。例如,有时领导在某种公开场合不好直接反驳别人的意见、建议,一般情况下他会使用意思模糊的词语,如“你再看看”“还可以吧”;有时同事之间,碍于面子或出于情感方面的考量,有的时候也会说一些听起来赞同实际上却并无有效内容的话,如“我觉得应该行”“一般情况下领导会同意的”;有时在正式场合,对外部门的同志有的时候不好直接表达反对意见,也会用一些“深入研究”“进一步统筹考虑”等词语。

这些“暗语”与机关“潜规则”一样,都是属于机关文化的一部分,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也不会公开告知,更不会允许公开拿出来讨论,这是一套在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一套语言系统,属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应该知道”的范畴。对于公务圈内的人士特别是机关新人来说,听不懂“暗语”,就有可能摸不准领导的脉。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轻者可能让领导同事认为你比较笨,适应能力比较差,重者可能给领导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个人发展。识别这些“暗语”、读懂“暗语”的言外之意,对每一位刚刚踏入公务圈的朋友都是有实际意义的。那么,如何有效地识别“暗语”呢?不妨学习以下几点。

注意观察。“暗语”在机关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机关有各个机关的特色。“暗语”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同样的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在表达上有较大差异。初入机关的朋友一定要留心观察,看看机关里领导、同事对一件事情都是怎么表达的,在表述方式与表述习惯上有什么特点。认真捕捉其语言表达中存在的“暗语”,特别是涉及对自己评价和自己业务工作要求的事情,一定要加倍留心,不能马虎。比如,领导说你“人比较好”,有可能是还没发现你的工作能力有什么过人之处;说你“沟通协调能力强”,有可能只是指你比较能喝酒而已。这些话,听到你耳朵里,都要认真想一想。特别是刚入机关的时候,对于你负责的工作,一定要仔细辨别领导安排任务的时候的语句,比如“这个要稍微快一点”,这种要求你最好马上能完成;“这个慢慢弄,不着急”,这种要求你应该尽可能地快,并保证质量;“这个研究下,必要时开会讨论一下”,这种情况下你要准备好基础工作,领导问起来时你能说出一二三四就行。对这些表述方式,要不断总结,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如果有心,进入机关一个月左右对这种表述自然会了然于胸。

随机应变。在机关里,有些“暗语”更加隐蔽,需要各位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辨别并做出正确回应。我有位朋友,是国家某部门的公务员,刚上班的时候,有一次和领导到地方出差,地方领导在座谈会上不断强调本地的困难,希望中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领导听完后,沉吟了一会儿,说:“你们的困难我非常理解,支持地方特定范围的发展也符合中央政策要求,你要求的具体问题,我们可能还要认真研究后才能正式答复。”地方领导看我朋友的领导没有给予肯定答复,就继续强调困难,领导转而询问我朋友的意见,我这位朋友也是来自农村,对基层感情深厚,就顺着地方领导的意思大大论述了一番支持该地方发展的好处,结果领导脸色铁青。会议结束后,领导黑着脸将我的朋友训斥了半个多小时,这时他才明白,刚才领导询问他的意见,其实是希望他能听懂“暗语”,替领导挡一下,说说在政策、程序上有什么障碍等,不要让地方的人逼领导在现场表态。好在这位领导比较爱才,也比较欣赏我朋友的才华,对他的个人发展也没造成什么影响。但我朋友每每提起此事,总是有些后怕,经常告诫初入机关的朋友要注意细节。这也说明,在特定的情形下,语言表述的真正意义与内容相关外,与表述者所处的语境与角度同样密切相关,各位朋友对此一定要多加观察,细心品味。

发挥“暗语”的积极作用。在机关里,不但要学会观察“暗语”,还要对“暗语”善加运用。机关里的“暗语”,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其消极之处在于,如果你不理解,不会有效利用“暗语”,就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例如机关里有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应,如“我试试吧”“看看材料再说”“尽力看看吧”,都是一些不确定的答复,假如让你负责分配某项工作,人家推脱了你还不知道,反以为已经落实了,结果等到领导要结果时你催不出来。人家自然会说当时我是这么答复的,最后责任当然还得你来承担,这可不是什么让人轻松的事情。相反,如果对“暗语”运用得当,经常说一些不得不有的客套话,说一些容易接受的说辞,对明确责任、委婉拒绝等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也能够避免同事间的尴尬和伤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