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郭沫若集
16027000000101

第101章 作者生平大事年表

1892年11月16日

生于四川嘉定沙湾镇(今乐山市沙湾区),学名郭开贞。

1906-1908年

在乐山高等小学、嘉定中学就读。

1909-1911年

为追究营防军殴打学生责任被学校除名。赴成都,入四川省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参加四川保路运动罢课风潮。

1912年

从父母之命与张琼华草率成婚后离家。

1913年

先后被四川省高等学堂理科、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录取,均未入学。岁末赴日本留学。

1914-1923年

相继就读于东京一高预科、冈山六高、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1916年

结识佐藤富(安娜),开始共同生活至抗日战争爆发。

1919年

9月,起用笔名“沫若”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新诗。

1921年

6月,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在东京成立文学社团创造社。

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3年

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随即弃医从文,赴上海编辑创造社刊物。

1924年

春,返回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系统了解。

1925年

5月,在上海亲历“五卅惨案”。

1926年

3月,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

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将衔)。

1927年

3月,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

2月,迫于国民党当局缉捕流亡日本。

夏,着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通览日本东洋文库所藏先秦史籍。

1929年

2月,创造社在上海被查封。

1930-1931年

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在上海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1932-1937年

学术著作在国内出版受阻,《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著述由日本文求堂书店出版。

翻译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辛克莱《煤油》、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外国名著。

支持指导左联东京分盟的活动。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毁家归国。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创办《救亡日报》。

1938年

1月,在广州与于立群结合。

4月,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厅长。

1939年

1月,带领三厅经湖南、广西撤至重庆。

10月,其父病故,国共两党及各界知名人士同表吊唁。

1940年

秋,国民党政府改组政治部,三厅被撤销。另组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

11月,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重庆、昆明、桂林、延安等地相继举行活动。

1942-1943年

创作《屈原》、《虎符》、《孔雀胆》等多部历史剧,并相继上演。对古代史研究进行梳理,收入《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1944年

3月,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4月,整理《商周古文字类纂》。

1945年

2月,起草《文化界时局进言》,邀各界人士300余名为呼吁民主政治签名。

3月,文化工作委员会被国民党政府解散。

6月,赴苏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220周年庆祝活动。

1946年

2月,国民党当局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被暴徒殴打。

5月,离别重庆迁抵上海。

6月,作为第三方面代表参加南京和谈。

1947年

5月,完成《浮士德》第二部翻译。

1948年

11月,为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由香港北上东北解放区。

1949年

2月,与李济深、沈钧儒等抵北平。

4月,率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当选大会副主席。此后十余年间多次率团出席在各国召开的国际和平会议。

7-9月,先后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4月,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主任委员。

1951年

12月,获斯大林加强国际和平奖。

1952年

2月,《奴隶制时代》完稿,将中国奴隶制社会下限确定在春秋战国之交。

10月,与宋庆龄、彭真共同发起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3年

6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学位。

11月,获保加利亚科学院名誉院士学位。着手整理、校补许维遹、闻一多《管子校释》遗稿,定名为《管子集校》。

1954年

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兼所长。

9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2月,获波兰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

1955年

4月,率团抵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

6月,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成立大会,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

12月,率中国科学代表团访问日本。

1956年

2-3月,当选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主席、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7年

9月,获罗马尼亚科学院荣誉院士学位。

11月,率科学技术代表团访苏,同时参加毛泽东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

12月,率团赴开罗出席亚非人民团结会议。

1958年

6月,获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院士。

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任校长。

本年,受命主持编写《中国史稿》。

1959年

作历史剧《蔡文姬》,发表《替曹操翻案》及关于《胡茄十八拍》的论文。

任《甲骨文合集》编委会主任委员兼主编。

1960年

1月,作历史剧《武则天》。

4月,当选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院士。

1961年

本年,作陈端生《再生缘》前17卷校订(生前未出版)。

1962年

2月,校订《崖州志》(生前未出版)。

本年,考察郑成功史料,创作电影剧本《郑成功》。

1963年

10月,中日友好协会成立,任名誉会长。

1964年

将15万元稿费作为党费交中国科学院党组。身后,捐款经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郭沫若奖学金”。

1965年

本年,撰文辨析传世《兰亭序》帖真伪。

1966年

4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即席发言,表示“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1967年

4月,七子民英病逝,年仅23岁。

1968年

4月,六子世英被迫害致死,年仅26岁。

夏,组织发掘河北满城汉墓。

1969年

翻译英美抒情诗50首(生前未发表)。

着手李白与杜甫研究,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4月,当选为第9届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

2-3月,作为中国特使赴尼泊尔参加王太子婚礼。访问巴基斯坦。

9月,赴开罗吊唁阿联总统纳赛尔。

1971年

夏,为故宫重新开放主持编写《故宫简介》。作《关于〈考古学报〉、〈文物〉、〈考古〉复刊的报告》。筹备出土文物展。

10月,赴伊朗参加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因病中途返回。

1972年

发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等文。

1973年

5月,通过国务院科教组推动《甲骨文合集》的编纂。

8月,当选第10届中共中央委员。

1974年

1月,“批林批孔”运动开始,拒绝批判“周公”。因患大叶性肺炎,多次住院。

1976年

10月,发表诗作欢呼“四人帮”被粉碎。

1978年

3月,抱病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在闭幕式上作书面发言《科学的春天》。

6月12日病逝,享年86岁。依生前意愿,遗体作医学解剖,骨灰作为肥料撒往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