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魏徵
魏徵(580~643),唐太宗朝著名宰相。字玄成。祖籍曲阳(今河北晋县),后迁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父魏长贤,曾任隋地方官。魏徵任相期间,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对于唐太宗统治的维护和巩固以及唐代社会的安定、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魏徵不但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史学家,在文化事业上颇有贡献。谥“文贞”。
一、少小勤学加盟瓦岗
魏徵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生后第二年隋朝便取代了北周,所以他便在隋朝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父亲魏长贤曾做过隋朝地方官,为政清廉、秉性刚直,而且博学多才,治学严谨,这使魏徵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对于他以后的为政与治学大有裨益。由于父亲英年早逝,致使家道衰落,生活贫困。但是魏徵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沦落颓废,反而更加胸怀大志、勤学苦读。他每天广学博览、挑灯夜读、伏案疾书,在浩瀚的古籍书海中,汲取滋养,陶冶情操,积蓄才志。
隋朝末年,各地农民军蜂拥而起,隋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生逢乱世,魏徵深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远大志向也无以寄托,既然入仕无望,便出家当了道士。
在隋末农民军中,有一支武阳郡郡丞元宝藏领导的队伍。元宝藏和魏徵平时交往甚密,以朋友相称。元宝藏深知魏徵的才华,起兵反隋后,就动员魏徵出山,辅佐自己。于是,魏徵便在元宝藏的旗下,做起了郡府的书记官,掌管军中的文书。当时,李密领导的农民军——瓦岗军,声势浩大。起义军攻占官仓,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深得民心。李密出身贵族,隋大业初,为左亲卫府大都督,因不满朝政,投奔瓦岗军。在瓦岗军中,李密长于谋略,战功卓著,逐渐成为瓦岗军的领袖。看到瓦岗军势如破竹的形势,元宝藏意欲投奔李密,便多次给李密写信,表明意愿。李密阅读了信件,深感措辞贴切,文采飞扬。经过一番打探,才得知信件出自魏徵之手。李密统辖元宝藏军后,就力邀魏徵在瓦岗军中任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学卷宗。
瓦岗军屡败隋军,据有洛口、黎阳、回洛三大粮仓,队伍不断壮大,声势日盛。李密便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魏徵根据瓦岗军当时所处的形势,向李密呈上十条建议,李密虽然表示感谢,并不予以重视。
隋朝末年,洛阳仍由隋军固守,李密与洛阳隋军长期对峙。双方在战斗中互有胜负。当时掌握洛阳大权的是隋朝大将王世充,他企图趁李密人马疲惫之际,一举歼灭瓦岗军,李密与将领们积极筹划,准备应战。魏徵认为这次战斗成败事关瓦岗军的前途命运,于是,就主动找李密的长史郑颋说:“魏公虽然取得速胜,然而精锐将士多战死,士气又低落,恐怕难以御敌。况且王世充军粮不足,我军在士气和斗志上难以与其相比。不如挖深沟、垒高墙拒敌,以防守为主。过不了多久,王世充粮草殆尽,必将自行退兵。那时候追击残弱之兵,必定获胜。”郑颋根本没把这一个文学参军放在眼里,对魏徵的建议置若罔闻。李密自恃兵强,他的将领们也都主张与隋军速战,结果,李密大败,从此,曾经威震天下使隋军闻风丧胆的瓦岗军便销声匿迹了。
二、归降唐朝辅弼太子
李密兵败后,率领残余部下逃奔长安,归降了当时李渊建立的唐朝。李渊本是隋朝的太原留守,被封为唐国公后起兵太原,占据了长安,建立了唐朝。虽然在瓦岗军中魏徵的建议不被李密所采纳,但是魏徵却一直对李密忠诚、信赖,所以当瓦岗军失利后,魏徵跟随李密归附李唐。
李密归唐后不久,又举兵谋反,最终兵败,引来杀身之祸。魏徵是李密带来的旧部,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唐高祖李渊的重用。因长期无用武之地,魏徵便主动要求去招抚太行山以东地区,因为这一带仍有李密的余党在活动。于是魏徵先来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给据守在那里的徐世写了一封措辞恳切、语重心长的信函。信中魏徵规劝徐世认清当前形势、顺应历史潮流,只有归附唐朝,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徐世被此信深深打动了,不久便归降了唐朝。魏徵这一举动不可轻视,徐世后来成为唐朝一代名将,应该说这是魏徵为唐朝所做出的一大贡献。后来,魏徵又直奔魏州,那里有他的老朋友元宝藏。在魏徵的劝说下,元宝藏也归附了唐朝。
武德二年(619)十月,窦建德率领农民军起兵南下,直攻黎阳。此时,魏徵刚好从魏州返回黎阳。黎阳失守,魏徵被俘。窦建德对魏徵的才学早有耳闻,便任魏徵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洛阳王世充。唐军兵临城下,王世充深感形势严峻,火速与窦建德联络,请求援助。窦建德权衡利弊后,率领大军前往增援,李世民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洛阳,另一路阻击窦建德。结果,两路大军均获全胜,一举击溃王世充与窦建德。魏徵又得以回归唐朝。魏徵一生两次身入义军,他亲眼目睹了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亲身经历了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的反抗义举,这对他日后政治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他最终成为刚直不阿、直言进谏的一代名臣。 魏徵重回长安,仍然不被朝廷所重用,而太子李建成对他的学识颇为赏识,便召为洗马。为报太子的知遇之恩,魏徵尽心辅佐太子,积极为他出谋划策。李建成此时虽然已被立为太子,但获得皇位的根基并不牢固。其弟秦王李世民在统一唐朝的过程中,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威震四方,对于唐朝的统一,可谓战功卓著,其功业远远超过太子李建成。但李世民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他不甘为人之下,于是就与太子李建成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殊死斗争。魏徵对此为太子深感忧虑。
武德四年(621),窦建德旧党刘黑闼,再一次起兵,接连攻克漳南、幽州等地,大肆杀戮唐朝官吏,半年之内,便占领了河北大部分土地,收复窦建德旧地。魏徵认为这对太子来说是一个壮大势力、提高威望的绝好时机,于是便对太子进言道:“现在刘黑闼的士卒伤亡、逃散的颇多,剩余的不满万人,而且粮草物资匮乏。如以我大军攻击他们,势如破竹。殿下应马上发兵进攻,以取功名。”李建成听从了魏徵的建议,便上奏唐高祖。奏准后,魏徵便协同太子率军征讨刘黑闼。在作战中,他鞍前马后,积极为太子献计献策。他主张对刘黑闼不宜采取强攻之策,否则部队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巨大,应该采取瓦解军心、涣散士气的策略,这样事半功倍,速战速决,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李建成采纳了魏徵的军事策略,便向敌军发出信息:只擒刘黑闼一人,其余部下只要投降,一律不予追究。结果,敌军纷纷放下武器,溃不成军,很快便不战自败了,河北的大批失地也尽归唐朝。
在魏徵的辅弼下,通过这次战役,李建成不但建立了战功,而且也结纳了山东豪杰,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此后,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为了争夺皇位,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李建成的三弟李元吉站到其兄李建成一边,也加入到这场争夺皇位的斗争。魏徵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否则夜长梦多,形势多变。但太子顾虑重重,并没有很快接受魏徵的建议。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同年八月,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次年正月,改年号为贞观。
三、据理力谏刚直不阿
李世民坐稳皇位之后,对太子东宫官属不计前嫌,还从中甄选了一批人员,委以重任。这时,有人向唐太宗告发魏徵曾劝太子谋杀他。唐太宗便把魏徵召至宫中,面带威严,厉声质问:“你为何要挑拨离间我和太子?”魏徵坦然无惧、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太子如若早依我计行事,那么今天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听了魏徵的话,当时左右大臣的心都为之悬了起来。唐太宗却反而气消颜开,因为他觉得魏徵秉性刚直,有胆有识,所以不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提拔魏徵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求贤纳才、知人善用,特别注意虚怀纳谏。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何谓明君?何谓暗君?”魏徵答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魏徵看来,皇帝必须虚心、诚恳而广泛地听取臣子的建议,因为皇帝深居宫中,不可能全面地了解国家大事,只有虚怀纳谏,才能避免独断专行,国家也才能得以长治久安。唐太宗对此深表赞同,此后,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告诫便成为唐太宗纳谏的重要指导思想。
魏徵认为隋代灭亡,唐朝兴起,历朝历代的更迭有一条教训值得记取:“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因此,魏徵经常劝诫唐太宗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准备在洛阳修建宫室,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极力劝阻。唐太宗非常气愤。魏徵说:“皇甫德参的意见是正确的。皇帝修建宫室,只图个人享受,滥用人力物力,于国于民无裨。皇甫德参虽措辞激烈,但也是为了警策皇帝呀。”唐太宗思虑再三,最终接受了魏徵的意见,不但没有治罪于皇甫德参,而且还对他加封官职。后来唐太宗又要在洛阳修建飞山宫,当时正值陕西、河南一带大雨连降,许多百姓房屋坍塌,无家可归。魏徵上书唐太宗:“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虑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困穷,自身被杀,江山破碎。陛下拨乱反正,要吸取亡隋的教训,不要奢望住进高大的宫殿,心甘情愿住在矮小的屋子。如果我们现在建造宏大宫殿,那就跟隋炀帝一样了,灾祸很可能降临于我们。”魏徵以隋为鉴,据理力谏,终于说服了唐太宗,停止修建飞山宫。唐太宗还下令将建宫的材料送至受灾地区,以资流离失所的灾民重建家园。
贞观六年(632),在众臣的请求下,唐太宗准备前往泰山封禅,而魏徵却极力反对。唐太宗百思不得其解,便向魏徵询问缘由。魏徵回答说:“眼下国家刚刚安定,百业待兴,国库仍然空虚。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如若封禅,兴师动众,必然劳民伤财,与‘抚民以静’的国策相悖。”唐太宗听了这番道理后,便取消了登泰山封禅的计划。
在治国方针上,魏徵不但认为对内应“静之而安”,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也认为不应轻易动武。因此他向唐太宗提出“偃武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四夷即服”的治国策略。在魏徵看来,首先应立足于国家的强盛,不急于扩张领土,只要国家安定强大了,与周边的关系便能处理妥善,那些少数民族便能臣服于中国。唐太宗也非常赞同魏徵的观点。贞观初期,唐太宗一方面加强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对被征服还是主动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都不强行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原来的首领担任高级官职。同时还送给他们农具、耕牛等物品,帮助他们发展农牧生产。此外还通过和亲政策,加强同周边各部族同唐朝的联系和团结。这样大大促进了民族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此同时,唐朝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京都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四、依法治国编纂史著
在依法治国方面,魏徵特别强调,作为一国之君,对待臣子应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一视同仁。贞观初,濮州刺史庞相寿搜刮百姓、贪污腐化。有人因此而向朝廷告发了他,结果受到追缴赃款、解除职务的处罚。庞相寿原来是唐太宗为秦王时的部下,因而就向唐太宗求情,请求从轻发落。唐太宗念及旧情,作出批示:官复原职,不予处罚,还赐予庞相寿一百匹绢以做安慰。唐太宗认为庞相寿之所以贪财,是因为他家里的生活可能较为贫困,赐予他一百匹绢,这样他今后也就不再贪赃枉法了。
朝廷众臣对唐太宗此事的处理议论纷纷,大家都敢怒而不敢言。魏徵便进谏说:“依法治国,切忌亲疏有别,赏赐之时,一定要想到与皇帝疏远之人;惩罚之时,千万不要忘记与皇帝亲近之人。这样,赏罚分明,秉公执法,百姓群臣才能心服口服,国家也因之而得以安定。如今庞相寿执法犯法,理应予以严惩,只因与陛下有私交,陛下就予以袒护,如此行事的后果必是法不服人,国将不国。”唐太宗听了魏徵的一番话语,觉得很有道理,收回了自己的批示,依法惩处了庞相寿。正是由于魏徵刚直不阿,勇于进谏,唐太宗诚心纳谏,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才使贞观初期逐渐形成了执法严肃、令行天下的好风气。
由于魏徵秉性刚直,大公无私,对唐太宗的言行敢于面折廷争,因而唐太宗对魏徵有时不免也产生了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去山中打猎,一切安排就绪,却又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动身,最终此次出猎没有成行。魏徵得知后向唐太宗问及此事,唐太宗笑而答曰:“朕虽然计划要进山打猎,但当时你不在京城,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所以考虑再三,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