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太宗
16026900000014

第14章 一代明君唐太宗(14)

唐太宗将计就计,使广州司马陈大德去还礼,顺便刺探情报。陈大德和他的手下收买高句丽的官员,搜集到不少详细情报。当时高句丽只有四郡,唐太宗认为,以唐的国力,剿灭高句丽并非难事。但国家初定,唐太宗不愿意连续战争,动用民力。对高句丽的叛逆行为,隐忍着暂时不予处置。

高句丽的一个大对卢(丞相)死了,他的儿子盖苏文执政。盖苏文主张对中国实行更强硬的政策,杀掉建武王,立建武王弟弟的儿子为新国王,自己独揽大权。他联合百济攻打新罗,占领了几个城镇,新罗国使者来求救。唐太宗决定先礼后兵,劝说盖苏文退兵。中国使臣奉命叫大家各自退兵,恢复到战前状态。可是盖苏文说,那些占领的地方,原本就是高句丽的领土,要退兵是不可能的,不但不退,新罗还要赔偿他因出征而带来的巨大损失。盖苏文傲慢的态度激怒了唐太宗,他要教训一下这个狂妄家伙,决定亲征高句丽。

谏议大夫褚遂良不同意御驾亲征,说:“陛下这次打了胜仗还好,万一战事不利,对国家对您都挺危险。”兵部尚书李反驳说:“上次陛下打算跟踪追击,消灭来侵犯的薛延陀部,结果被魏徵苦苦劝住。当时要真那么做了,薛延陀部连一匹马都别想回老家。如今他们缓过气来,又经常来骚扰咱们。”但多数朝臣反对皇帝亲征辽东。大家都觉得唐太宗带兵远征,万一西北的突厥再次进攻,或者内部有人乘机作乱,后果严重。唐太宗说:“高句丽泉盖苏文施行暴政,逆天而动,高句丽的老百姓渴望得到我们的救援。我们必须出兵匡正高句丽!”

贞观十八年(644)七月,唐太宗命令将作大监阎立德等到洪州、饶州、江州,造船四百艘,准备用来运载军粮。又派营州都督张俭带两万人渡过辽水试探高句丽的实力。盖苏文觉察到唐朝的动作,派使者带着黄金来献纳,又派贵族五十名来充当人质,向朝廷赔罪。唐太宗出兵的主意已定,对盖苏文的示好行为坚决拒绝。十一月,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南、淮河、岭南、三峡等地水兵四万,又在长安、洛阳招募了三千志愿兵,乘三百艘战舰出征,路线是从山东的东莱,跨过渤海,直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以兵部尚书李、江夏郡王李道宗为辽东道正副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共六万,还有西北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部队,沿陆路攻取辽东。

贞观十九年(645)初春,唐太宗亲自带领远征大军从洛阳出发北上。走陆路的李部队提前出发,他作势要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进攻,实际从北面渡过辽水,来到玄菟(今辽宁新宾西南)城下,李道宗几千兵马也攻到新市(今辽宁抚顺)城。部下折冲都尉曹三良只带了十几名骑兵就冲到城墙下示威。新市的众多军民惊恐万分,不敢出来作战。张俭率领的营州(今辽宁朝阳)部队和当地少数民族援兵从辽河压到建安城(今辽宁营口东),在那里打败了出战的敌人。

前锋小胜,唐军士气壮盛。紧接着李、李道宗迅速拿下盖牟(今辽宁盖平县境内)城,俘虏两万居民,获得粮食十多万石。随后进到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下,这时唐太宗从北平(今河北卢龙)来到辽东。高句丽援军步骑四万人出现在前锋阵前。唐军将领大都建议先防守,等待唐太宗大军到来再会战。李道宗坚持发动进攻:“敌人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以为凭着人多势众就可以打败咱们,我们必须狠狠打击他们。咱们作为先头部队,就是要为皇上扫清道路的,难道还能把敌人留给皇上自己打吗?”李也觉得有道理,便引军对敌。果毅都尉马文举策马直扑,冲乱敌阵,唐军受到鼓舞,一起冲上去和高句丽军厮杀,但行军总管张君义半途撤退。在危急关头,李道宗急忙把后退的士兵收拢,他发现敌人的阵形已乱,马上带着几十名骑兵杀入重围,左冲右突。李顺势猛攻,大破高句丽军。

战斗刚结束不久,唐太宗也到了辽东城下,他把辽河桥拆掉,表示不灭高句丽不撤军,将大军驻扎在辽东城附近马首山下。唐太宗表扬了李道宗,提拔马文举为中郎将,把临阵脱逃的张君义就地处斩。李全力围攻辽东城,前后激战十二天,修的长围已有好几重,城下金鼓和呐喊声震天动地。南风吹来,唐军士兵登在冲杆上,用火把点燃城池西南楼,火势四处蔓延。将士乘势冲入,高句丽军民虽然拼死抵抗,终于无效。辽东城被攻克,城中官兵一万多人战死,俘虏一万多人,另有百姓四万人。唐朝将此城改为辽州,将此前占领的盖牟城改为盖州。

水军自东莱渡海,首先袭击卑沙城(今辽宁大连东北)。卑沙城池四面壁立高耸,只有西门可攀登。在一天深夜,先锋程名振率部杀到,其副总管王文度当先登城。五月城破,唐军生俘军民八千多人。七月,水师进发到建安城下,高句丽军突然杀到。副将张金树鸣鼓发动反击,将士遂奋勇冲杀,大破敌军。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北)已被攻克,唐朝大军云集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下。

高句丽乌骨城(今辽宁凤城)派部队增援白岩城,遭到唐大将契苾何力截击,他带着八百骑兵,当先直入敌阵。混战中,被长枪刺中腰部,敌兵把他重重包围,正危急时,将领薛万备单骑冲入,救契苾何力于万众之中。契苾何力认为如此失败简直是耻辱,立马在本阵中将腰上伤口简单包扎一下,又翻身杀回敌阵,高句丽军挡不住契苾何力及其部众神勇,溃败,逃散数十里,因为天黑下来,唐军没有深入追击,乌骨援军才免于覆没。不久,刺伤契苾何力的军人高突勃被抓获,唐太宗叫契苾何力自行处理,契苾何力说:“他为保卫自己的国家,冒着战场如雨般的锋镝白刃而刺伤我,实在是忠勇的壮士。再说,我俩素不相识,并非什么私人恩怨,各为其主,高突勃无罪!”将高突勃释放。

六月,白岩城主代音见抵挡不住,又悄悄派手下来联系投降。唐太宗允准,并叫使者带着唐军旗帜回去,插在城头上。城内军民以为唐军已经入城,纷纷放下了武器投降。此前白岩城曾搞过一次假投降作缓兵之计,唐太宗大怒,说攻破该城,将城里的财物全部赐给将士们,就是说放纵士兵抢掠全城。城破,李请求屠城,唐太宗下马向他道歉,说:“实践诺言,昭信于人,你要求得很对。但放纵战士到城里杀人,掳掠那些无辜的百姓,朕实在不忍心。这样吧,将军部下有功的,朕都以自己的私房钱酬赏,赎买此城军民不死。”

白岩城一万余人得到保全,从其他地方来白岩城参与保卫战的高句丽士兵,也受到抚慰,并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去。盖牟城陷落的时候,自加尸城入援的七百人也被唐军俘虏。此刻见唐太宗如此宽宏大度,很受感动,自愿加入唐军作战。唐太宗告诉他们:“各位的家都在加尸城,你们为我战斗的话,家人就得受连累,为了得到你们任何一个人而毁掉一个家庭,朕实在做不到,请各自回家吧。”发了路费,让这些人也回家去了。

十九、安市坚守无功而返

高句丽国急忙派遣北部耨萨(高句丽酋长称耨萨,大城设此官,如我国古代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增援安市城。高延寿不听从有经验的老将劝阻,提兵进攻唐军。进到离安市城只有四十里的地方,唐太宗还担心高句丽军中途变卦,便派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带两千突厥骑兵去诱敌,刚一交战就诈败而逃。高句丽一鼓作气向前冲,在安市城东南八里的一座山前列阵,打算大破唐军。唐太宗带数百骑兵,和长孙无忌等到山顶高处瞭望,了解地形敌情。唐太宗看见高句丽、靺鞨族兵联军列阵长达四十里,心里有顾虑,江夏郡王李道宗乘机建议说:“既然高句丽倾国而来决战,平壤的守备肯定不强,陛下给我五千精兵,拿下那块根本之地,让敌人进退不得,面前这数十万重兵肯定不战而降。”但唐太宗没采纳这项建议。

为了削弱敌人的斗志,唐太宗派使者去蒙高延寿,说:“朕是来讨伐泉盖苏文谋杀君主的罪行的,朕并不想和你们作战。到你们境内,粮食不足,所以拿下几个城池取粮。等到高句丽国内部安定了,对你们的损失,国家会赔偿的。”高延寿以为唐太宗惧战,戒备松弛下来。

唐太宗在夜里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议李带步骑一万五千在西岭列阵,长孙无忌带精兵一万为奇兵扰敌,唐太宗指挥四千步骑,悄然登上北山埋伏,约定诸军听到鼓角声,就一起冲出去杀敌。第二天,高延寿等人发现李带兵布阵,赶紧整顿部队,准备迎战。唐军的怒吼地动山摇,挟风挈雷般冲向敌阵。敌军大败,四面逃散,大约有两万人被杀。

高延寿大败之后,收集残兵三万人,依山固守。唐军四面合围,长孙无忌将包围圈附近的桥梁归路都断绝掉。无奈之下,高延寿只好投降。唐太宗笑着说:“东夷的年轻人嘛,在大海的角落边上逞能还行,要真碰上决胜时候,跟朕这见多识广的老人还差得远!”高句丽众将无言对答。唐太宗把耨萨以下酋长三千人选拔出来,授予军职,并把他们迁徙到内地去。剩下的高句丽人都放还平壤。俘虏们得到这个好消息,无不高举双手磕头感激,欢呼声响彻方圆数十里之外。靺鞨兵有三千三百人被抓起来活埋,以惩罚他们侵犯皇帝御驾。

唐太宗也把这一战视为平生得意之作,写信给留守的太子和群臣夸耀说:“我这个常胜将军,宝刀还没有老!”并命名自己埋伏的山叫驻跸山,以为纪念。而高句丽人闻此败讯,也不打算死守城池了,后黄城、银城的军民撤退一空。从安市到平壤,方圆几百里都没了人烟。只有安市坚持抵抗,不肯投降。

从大兵进到辽东之日算起,前后耗了六个月,盖苏文悄悄派使者联络西北部族薛延陀,教唆他们进攻中国。薛延陀真珠可汗颇为心动,遣使者来窥探,唐太宗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告诉你们的真珠可汗,朕如今攻打高句丽,国内兵力不足,你们想偷袭中国,这正是好机会!”真珠可汗派使者来道歉,并表示愿意出兵帮助。但唐太宗谢绝他们派兵助战的要求。

安市人看见唐军拿他们没办法,信心渐涨。每当他们看见唐太宗的车驾从城下过,纷纷站在城墙上放声辱骂。唐太宗大怒,李表示要在攻克后,把全城老百姓都活埋。安市军民听见这个消息,更加拼命地坚守。安市更难被攻破了。随军降将高延寿和高惠真建议直取安市背后的乌骨城,然后直趋平壤。群臣也觉得这办法好,并且告诉唐太宗,张亮的部队也到了卑沙城,可以合兵攻拔乌骨,然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但是长孙无忌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天子亲征,和一般将领不同,绝对不能乘危侥幸。如今安市和建安的敌人,大约有十万,我们绕过去,不排除咱们后军被偷袭的可能性。天子出征,只能要万全之策。还是先破安市,再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为好。”

江夏王李道宗指挥部队高筑土山,逐渐逼近城的东南角,安市人也将自己的城墙不断加高抗拒。唐军用冲车礌石把城楼打坏,安市人立即树起大木栅塞住缺口。前后六十天,用了五十万左右的劳动力,将土山修到离城只有几丈光景。一天晚上,土山垮下来,把城墙压垮,负责守卫的唐将傅伏爱擅离职守,山上无人指挥。高句丽兵立即从城墙缺口冲出来,占领土山。唐太宗眼见这么好的机会丢了,非常恼火,杀傅伏爱于军前。李道宗也光着脚到军旗下请罪,唐太宗严肃地告诉他:“你的罪确实该死。但与其像汉武帝那样杀王恢而损失大将,不如像秦穆公重新用孟明视反败为胜,何况你还有破盖牟、辽东的功劳,这次就开恩饶了你。”

九月底,辽东的秋天越来越冷,草也枯黄了,河水开始结冰,粮草将尽,部队不能再久留,唐太宗只好下令班师。走之前,先把辽州和盖州的百姓迁过辽河,送到内地安置。接着,唐军在安市城下炫耀部队,城内人都躲起来不敢回应。安市城主在城头上拜辞,唐太宗很欣赏他忠于祖国的气节和防守的才干,赏赐了城主一百匹绢。然后,以李、李道宗等步骑四万断后,徐徐还军。

这次东征高句丽,占领了玄菟、横山、盖牟、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白岩等十城。其中辽东、盖牟、白岩三城七万人被迁徙入中国。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杀敌四万人,而唐军战士伤亡不过两千人,但战马死伤七八成。唐太宗自太原起兵以来,所向披靡,未尝败北,而且每战必是全胜。蕞尔高句丽,竟然因为困于天气和安市城,只有被迫放弃占领的土地撤退。这次很难说是战胜还是战败的出征,令唐太宗十分郁闷,这位常胜将军不禁仰天长叹:“假如魏徵还在的话,一定会劝阻我征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