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6026700000003

第3章 巴利语文献概述(3)

注释

[1]国内通用的“波罗提木叉”这一音译源自与巴利语Pātimukkha对应的梵语Prātimoka一词。本书中与梵语对应的巴利语佛教术语的音译,一般采用以往汉译佛经通用的音译。

[2]M.温特尼茨:《印度文学史》第2卷,新德里,1972年,第10页。

三、巴利语藏外佛典

巴利语藏外佛典是指巴利语三藏编定之后的各种巴利语佛教典籍,主要是注疏、历史、概要、诗歌、语法修辞和字典之类著作,大多产生于斯里兰卡。

《导论》(Nettipakaraa)是一部佛经解释学著作,主要论述十六种联系范畴(hāra)、五种考察方法(naya)和十八种基本论题(mūlapada,“根本句”)及其在佛经注疏中的应用。此书作者名为摩诃迦旃延那(Mahākaccāyana),但近世学者认为这位摩诃迦旃延那并非那位同名的佛陀弟子,而是公元之初的一位高僧。

《藏论》(Peakopadesa)的作者也是摩诃迦旃延那。此书可以视为《导论》的续编,即运用十六种联系范畴、五种考察方法和十八种基本论题解释三藏,并认为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论旨。

《弥兰陀王问经》(Milindapaha)记述希腊国王弥兰陀(Milinda)与印度高僧那伽犀那(Nāgasena,意译龙军)之间的对话。弥兰陀王在公元前二世纪统治印度西北部,建都沙伽罗(Sākala)。此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不详。全书分为七篇,前三篇的内容相当于汉译《那先比丘经》(东晋佚名译)。那先即那伽犀那的略称。

《弥兰陀王问经》第一篇首先讲述弥兰陀王和那伽犀那的本生故事,然后记述弥兰陀王请求那伽犀那解答有关佛教教义的疑难问题。从第二篇开始记述弥兰陀王和那伽犀那之间的问答。弥兰陀王询问那伽犀那的名字,那伽犀那便解释名字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接着解答出家、转生、般若和菩提的区别以及触、受、想、心、思惟和观察等概念。第三篇,那伽犀那解答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业的影响、涅槃究竟是什么、转生是否是灵魂转移、灵魂是否存在和佛陀有无三十二大人相等问题。第四篇,那伽犀那解答一系列在弥兰陀王看来佛陀自相矛盾的言行。例如,既然佛陀已经去世,为何要供奉他的舍利?既然佛陀洞察提婆达多的险恶用心,为何还允许他加入僧团?第五篇,解答怎么知道佛陀曾经在世?第六篇,解答僧团之外的俗人能否达到涅槃?为什么要立下誓愿?第七篇,那伽犀那列数达到阿罗汉果位必须具备的种种品德。弥兰陀王听完那伽犀那的解答,疑团全消,心悦诚服,皈依佛教。他还建造一座“弥兰陀寺院”,交给那伽犀那。

《弥兰陀王问经》以生动的对活、机智的论辩和精彩的譬喻,成为一部颇有影响的藏外佛典,近代以来已被译成多国文字。[1]

佛授、觉音和法护是重要的巴利语佛典注释家。佛授(Buddhadatta,音译佛陀达多)是南印度朱罗国人,曾在斯里兰卡的大寺研究佛学。他撰写的佛教概论和佛典注释著作有《入阿毗达摩论》(Abhidhammāvatāra)、《律考》(Vinayaviniccaya)、《后律考》(Uttaraviniccaya)、《色非色分别论》(Rūpā-rūpavibhāga)和《妙义光》(Madhuratthavilāsinī,即《佛种姓经注》)。

觉音(Buddhaghosa,或译佛音,音译佛陀瞿沙)与佛授是同时代人。他出生在摩揭陀的一个婆罗门家庭,精通吠陀和各种婆罗门教经典,后来皈依佛教,撰写了《发智》(āodaya)和《殊胜义》(Atthasālinī,即《法聚论注》)。在斯里兰卡国王摩诃那摩(Mahānāman,五世纪上半叶)在位时期,他前往斯里兰卡的大寺研读巴利语三藏的僧伽罗文注疏,撰写了著名的《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这部论著统摄巴利语三藏的精义,分为二十三品,按照戒、定、慧三大佛学主题,前二品论述戒学,中间十一品论述定学,后十品论述慧学。后来,他移居甘特伽罗寺。在那里,他将所有的三藏僧伽罗文注疏译成巴利语,并几乎为全部巴利语三藏佛典作了注释,其中有律藏的注释《一切善见律》(Samantapasādikā)、戒本(波罗提木叉)的注释《解疑》(Kakhāvitaraī)、《长尼迦耶》的注释《妙吉祥光》(Sumangalavilāsinī)、《中尼迦耶》的注释《破除疑障》(Papacasudanī)、《杂尼迦耶》的注释《显扬心义》(Sāratth-apakāsinī)、《增一尼迦耶》的注释《满足心愿》(Manorthapuraī)、《小尼迦耶》中《小诵》和《经集》的注释《胜义光明》(Paramatthajotikā)、《分别论》的注释《驱除愚痴》(Sammoh-avinodanī)、《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的注释《五论释义》(Pacappakaraatthakathā)以及《本生义疏》(Jātakahavaanā)和《法句义释》(Dhammapada-hakathā)。

法护(Dhammapāla,音译达磨波罗)是南印度人,生卒年代稍晚于觉音,他为觉音未曾作注的几部《小尼迦耶》经文即《自说经》、《如是语经》、《天宫事经》、《饿鬼事经》、《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和《所行藏经》作了注释,合称《胜义灯》(Paramatthadīpanī)。

在巴利语历史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岛史》、《大史》和《小吏》。《岛史》(Dīpavasa,或译《岛王统史》)写于四五世纪之间,文体以偈颂为主,作者不详。《岛史》记叙佛陀三次访问斯里兰卡、佛陀的谱系、第一次和第二次佛教结集、佛教部派的产生、阿育王时期佛教第三次结集和摩哂陀来到斯里兰卡传播佛教,还记叙斯里兰卡历代国王的事迹,如维阇耶、杜多伽摩尼、婆多伽摩尼直至四世纪上半叶的摩诃摩耶。由于在历史记叙中混合神话和传说,《岛史》不是严格意义的历史著作,而是史诗性质的著作。

《大史》(Mahāvasa,或译《大王统史》)写于六世纪,作者是摩诃那摩(Mahānāman)。《大史》的叙事内容与《岛史》大体一致,但也增补了一些史料。语言优美,韵律规范,与《岛史》粗糙的文体形成鲜明对照。

《小史》(Cullavasa,或译《小王统史》)是《大史》的续编,记叙从四世纪直至十八世纪历代斯里兰卡王朝的兴衰。但它不是一人一时的作品,而是由不同时代的多人续编而成。它的文体风格明显受到梵语的影响。

其他巴利语史传著作有乌波帝沙(Upatissa,年代不详)的《大菩提史》(Mahābodhivasa),伐吉沙罗(Vācissara,十三世纪)的《塔史》(Thūpavasa),法称(Dhammakitti,十三世纪)的《佛牙史》(Dāhāvasa),佚名作者的《诃多伐那伽罗寺史》(Hatthavanagallavihāravasa),摩诃曼伽罗(Ma-hāmagala,约十四世纪)的《觉音传》(Buddhaghosuppatti),法称(Dhammakitti,十四世纪)的《妙法摄记》(Saddhammasmgaha)以及近代作者的《六发舍利史》(Chakesadhātuv-amsa)、《文献史》(Gandhavasa)和《教法史》(Sāsanavasa)

巴利语佛教概要类著作除了前面提到觉音的《清净道论》、佛授的《入阿毗达摩论》和《色非色分别论》外,还有法护(Dhammapāla)的《谛要论》(Saccasamkhepa)论述色、受、心转、心乱和解脱。阿耨楼陀(Anuruddha,约十一十二世纪)的《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gaha)论述心、心所、色和涅槃。阿耨楼陀的另外两部著作是《名色差别论》(Nāmarūpapariccheda)和《胜义决择论》(Paramatthaviniccaya)。凯摩遮利耶(Khemācarya)的《名色概要》(Nāmarūpa-samāsa)论述心和心所。摩诃沙密(Mahāsāmī)的《小学》(Khuddakasikkhā)和达磨希利(Dhammasiri)的《根本学》(Mūlasikkhā)是有关戒律的概要。

巴利语佛教诗歌作品中,迦叶波(Kāssapa,约十一世纪)的叙事诗《未来史》(Anāgatavasa)以佛陀预言的方式,描写未来佛弥勒及其同时代的转轮王商佉。这部作品还有韵散杂糅体和散文体两种传本。梅坦伽罗(Medhamkara,十三世纪)的叙事诗《胜者传》(Jinacarita)描写佛陀生平。佚名作者(约十一十二世纪)的《油锅偈》(Telakaāhagāthā)具有“百咏体”诗歌风格,描写一位名叫迦利耶尼耶的上座僧的思想和教训。这位上座僧因与迦罗尼耶国王的王后私通而受到惩治,被投入油锅。诗中以佛教教义劝戒世人:无知导致错误,从而轮回转生,引起生老病死等一切苦难。佛陀比耶(Buddhappiya,约十三世纪)的《句蜜》(Pajjamadhu)是“百咏体”诗歌,赞美佛陀的仪容和智慧,颂扬僧伽和涅槃。吠提诃(Vedeha,约十四世纪)的叙事诗《味军》(Rasavāhinī)描述赡部洲和斯里兰卡的故事和传说。还有佛陀苏摩比耶(Buddhasomapiyya)的诗歌作品《妙法供养》(Saddhammopāyana)描写各种佛教教义。佚名作者的《五道灯》(Pacagatidīpama)描写地狱、畜生、饿鬼、人和天五道轮回。

巴利语语法学分成迦旃延那、目犍连和声律论三个学派。现存最早的巴利语语法著作是迦旃延那(Kaccāyana)的《迦旃延那语法》(Kaccāyanavyākaraa),或称《迦旃延那书》(Kacc-āyanagandha),成书年代不详,可能在七世纪之后。另外两部归诸迦旃延那的巴利语语法著作是《大释词书》(Mahāniruttig、andha)和《小释词书》(Cullaniruttigandha)。沿袭迦旃延那语法体系的著作有佛陀比耶(约十三世纪)的《词色悉地》(Padarūpasiddhi)和法称(十四世纪,一说作者是伐吉沙罗,十三世纪)的《文法初阶》(Bālavatara)等。目犍连学派的奠基作是目犍连(Moggallāna,十二世纪)的《目犍连语法》(Moggallāyanavyākara)。声律论学派的奠基作是阿伽梵沙(Aggavasa,十二十三世纪)的《声律论》(Sabdanīti)。

僧伽罗吉多(Samgharakkhita,约十三世纪)著有巴利语诗律学著作《诗律论》(Vuttodaya)和修辞学著作《妙觉庄严论》(Subodhālakāra)。

两部著名的巴利语字典是目犍连(十二世纪,与语法家目犍连同名)的《辞灯》(Abhidhānappadīpikā)和妙法称(Saddhammakitti,十五世纪)的《单音字库》(Ekakkharakosa)。

注释

[1]今人巴宙据巴利文译出此经,199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