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15891900000011

第11章 老乡会

这个下午,艾艾第一次夹在一大群人里面,百无聊赖地漫步在这条洒满了阳光的街上。一个特别的情愫油然而生,艾艾心想,或许就在将来的某一天,她会深深地怀念这个下午吧。

在约定的KTV门口,艾艾见到了到寝室看望她的学长。

“学长,就是这里吧?”

“你来得也挺早的嘛,我先带你上去包厢吧。”

“包厢里来几个了?”

“有四个了,都是你们新生,你们倒是都很准时啊!”

在学长的带领下,艾艾走进了KTV里的一个包厢。包厢里的音乐声不大,还没有人点歌。艾艾在闪烁的灯光下看到了两个男生和两个女生。

“你们好!”艾艾问好道。

“你好。”四个老乡朝艾艾看了过来。

虽然曾经是在同一所高中,但彼此间并不认识。经过一番的自我介绍之后,五个人互相了解了各自的姓名和专业。也许是偶然的时间注定了缘分这种东西。她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今后放假回家或是开学返校可以同行。

不一会儿,其他老乡也到场了,在学长和学姐面前,像艾艾这些新生们就显得稚气了一些。时光像把杀猪刀,大学时光这把刀尤其的锋利!

一个下午的时间,老乡们聚在KTV尽情地欢唱。所谓吃喝玩乐,找寻了快乐之后,就要准备吃吃喝喝了。

到了傍晚,艾艾跟着学长学姐们走出KTV。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街灯依次地亮起来,堕落街展现出破败外表下精致而华丽的景象。

街上的海鲜烧烤,小龙虾,牛肉粉,四川火锅,重庆麻辣烫,长沙臭豆腐,西安凉皮,煲仔饭,拉面,刀削面等小吃,满街摆。几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东拼西凑高矮不一的椅子,桌上凌空吊着一根不知出处的电线接来的电灯泡,围着吃饭的是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真有一种说不上的特色。

“哇,人可真多呀!”艾艾感叹道。

“我们吃饭一向都来堕落街,因为既好吃又便宜。”一位学姐说。

“每天基本都睡到中午十二点了,大学几年来差不多都是这样了,在这周围大致都是这样生活的人群。”一个大四的学长感慨着,继续说道:“有很少一部分会在清晨背个包拿着几本书去教室自习,或是去图书馆。这很少的一部分也足以让这条街沸腾起来,这样也就让卖早点的门面不至于关门,小笼包、铰子、馒头、油条、千层饼……天南地北的东西,要有尽有。”

“尤其一到春夏的夜晚,满街都是夜宵摊子。那种夜宵摊子,真真是特产啊,几张摇摇晃晃的桌子,造型奇特的高矮不一的椅子,头上吊一根不知出处的电线接来的电灯泡,或者干脆,给你来点情调的,每桌点几支蜡烛,吃时稍不注意,会闻到一股特殊的焦味,原来是某位同学的头发烧结了一缕。”学长的玩笑话让新生们笑得前俯后仰。

这其实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商业街。街上最鲜活的风景是熙熙攘攘的青年学生,他们似乎有着无处安放的青春,有着精神家园破败后的怅然,有着从象牙塔的符号世界“离家出走”到现实里、感受柴米油盐的困恼与欢愉,也有着在世俗的声色犬马里暂时迷离与闪避的放纵。但这种种都无关法律与道德,仅仅关乎个体对自我与社群之关系的探寻与摸索,关乎世俗生活与学院生活之间的转换与摇摆,换言之,堕落街其实是向这些青年学子打开的一扇观察此岸世界里的滚滚红尘的窗口。堕落街文化所具有的游戏精神、反讽意识、世俗情怀、叛逆气息等,在某种意义上表征着青年人不可或缺的波西米亚精神,这种发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精神,所强调的正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与意志疏离,而将自我放逐到对于精神自主性与生活独一性的追寻之中的文化精神。

不知不觉,远处传来了悦耳的歌声。艾艾循着歌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有男生也有女生,抱着吉他坐在台子上,灯光打得很暗,根本看不到他们的面孔,他们就那样突然地唱起来,木吉他的声音和他们单纯的歌声会穿透嘈杂的人群,直达心灵最深处。

走了一段路,学长便带着大家来到了一家餐馆。于是,老乡聚会的场所从玩乐的KTV转移到了吃喝的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