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其实很容易
1584700000009

第9章 无声胜有声——非语言沟通 (2)

小孩子说话的时候,或是我们平常与人交谈时,总是不停地更改我们说话的速度。这种方式令人听了很愉快,很自然,不会令人有奇怪的感觉,而且具有强调的作用。事实上,这正是把某项要点突出地强调出来的最好方法。《记者眼中的林肯》一书中写道:“林肯在强调某一要点时最喜欢的方法之一就是:他会以很快的速度说出几个字,当来到他希望强调的那个单词或句子时,他会让他的声音拖长,并一字一句说得很重,然后就像闪电一般,迅速把句子说完……他会把他所要强调的单词或句子的时间尽量拖长,几乎和他说其余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的时间一样长。”这种方法必然会引起听者的注意。例如,很快说出“三千万美元”,口气显得平和一些,听起来就像这只是一笔小数目的钱。然后,再说一遍“三万美元”,速度慢一些,要充满浓厚的感觉,仿佛你对这笔庞大的金额感到印象极为深刻。这样听起来,就好像三万美元比三千万美元还多。

所以,应对你声音的方面要足够的重视:

回响度——你的声音是发自喉咙深处,还是因为仅仅出自浅表而变得单薄和微弱?这种回响度,是不是能使你在不需要提高音量的情况下,把整个听觉空间都充满?节奏——你的言辞是否流畅?话与话之间是否一气贯通?或者是杂乱得像一盘散沙?如果你在演讲中犹犹豫豫或者头绪繁多,那就表明你的思路不够清晰。

速度——你讲话的速度要多快?一些人最常见的毛病就是说得过快。我们都知道,要是用录音机快速录下你的讲话,那听起来总让你觉得不像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不要说得过慢。过慢让人厌烦,甚至还会给人留下思维迟钝的感觉。这里的要点是:要时刻注意你的讲话速度,为了保持听众兴趣,你的速度也要变化有致。

音高——这是指你声音的高低。在没有演讲顾问和歌唱教练的专门指导的情况下,要改变自己的声音高低当然有难度。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的音高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音量——你的声音听起来很宏亮还是很细软?这用录音机是检查不出来的,因为这机器本身就可以调整音量。所以,你要叫个人来给你做反馈工作。另外,在你演讲的时候,你的音量也要变化起伏,要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起伏——演讲的时候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某些值得强调的词句是否说得重一些,在谈论中心思想的时候声音可以拖长些。难道你会让你的整个演讲只有一副面孔?记住,平板音调的声音总让人生厌。

清晰度——你的话听上去很清楚,还是很含混,这一点男士们特别要注意,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含混不清。办法是多使用你的嘴唇。那些说话含混的人大都不喜欢用嘴唇,你只有尽力靠近他才能听清他究竟在嘀咕些什么。

卡莱尔·弗赖明博士有过这样的劝告,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言语形象,只要单刀直入就行了。改变一个人的语音风格,那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用录音机检查一下自己的口音吧,看看哪方面最需要提高。

要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合作,一种积极的语气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还是在你的淘气的童年时代,你的母亲对你说:“不要用这种语气来跟我说话!”语气,是你声音中说之不清、听之则明的那一方面的东西。事实上,你所说的话会包含比实际字数多得多的内涵。“你如得法,就能说明一切;不得法,则什么也说不了。”剧作家肖伯纳曾这么说过,“唯一值得去做的是找到这些窍门。”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那些生意人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对任何“甜言蜜语”都会表现得很积极。但要是你说话嗓门很粗,即使是对一只狗,说“喂!你是一只很不错的狗!我决不亏待你!”它也会表现得很沮丧。更何况,人们对于语气比对字面意思要感觉敏锐得多。因为你的语气体现了你的特征的很多方面。但是,很多人对自己语气中的粗鲁、恼人和傲慢竟很少放在心上,直到他们在录音机中听到才吓了一跳。

要是你的语气快乐、自信和积极向上,那你就会在听者身上激起类似的情态。同样,你的力量、你的闯劲还有你的威望,也可以透过你的语气层层散发出来。

空间的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参与者所坐或所站的位置,也有信息价值。来自坐在桌子后面的某人的信息,和来自坐近访问者身旁的信息,是有极大差别的。桌子本身会形成一种障碍,它是一种地位及疏远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说明了他们沟通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当他人侵入私人空间时,我们会变得极端不安。但是这一“私人空间” 的范围却因不同文化而有所不同。

空间间隔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当两个人在公共场所站立及交谈时,一般都会假设他们所站的地面,是自己临时的联合地盘,他人不应闯入。如果两个顾客正站在走廊上谈话,而你正从走廊上经过,你会绕过他们谈话地盘的外围而行,并且当你经过时,常会明显地放低你的头。如果你必须从他们中间穿过去,必然会向他们表示道歉。如果你没有道歉,就会被认为没礼貌。

在开员工会议时,管理者常会选择代表最崇高地位的座位。如果是长方形的会议桌,他一定会坐在桌子上端的那张主席椅子上。如果会议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他会坐在自己的桌后,而让部下坐在他的面前。这是一个与部下保持距离以代表权威位置的最好例子。

两个人若想进行竞争,通常会面对面而坐。反之,若想携手合作,他们就会并肩而坐。在普通的交谈时,他们的坐位可能成直角。在多数的谈判会议中,双方的代表会面对面地坐着交谈。

经理们如何运用空间与部属们产生交互作用,在有效沟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你选择了某一距离,它会表示出你所希望的亲密程度,也会造成沟通的局面,以显示你具有的权力,以及表示出你对交谈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度。

仔细地考察企业内对空间的运用,会有很大好处。例如,某位经理研究付账柜台的顾客行为,发现有些顾客插队争先付账,而造成其他顾客不满。这位经理虽然无法纠正那些爱争先恐后的顾客,但却可以重新设计付账柜台前排队行列的空间宽度,而使顾客无法越位争先。

我们如何看待身侧无形空间,这也是交流的一个因素。我们往往这样看待这些个人领地,仿佛它是私家所有的“大气泡”,未经我们同意,我们决不让任何人往里迈一步。不知你是不是还记得这么一些人,他们在乘飞机或看电影的时候,会大大咧咧地把整个身子倚靠在你们座位唯一的扶手上面,或者在电梯里面,由于他们向你迫得过近,使你觉得很不舒服?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不同的性别之间,以及不同的个人风格之间,这种私人“气泡”也是各各不同的。但是,在接物待人方面毕竟也是有普遍原则可以遵循的,你若能懂得这一套,必将使你魅力倍增。

有研究表明,现在的美国成年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特别注重四种基本的空间地带:

亲密地带:两步之内。这是可亲密接触的距离,在这个范围内,你可以拥抱对方,可以拍拍对方后背,可以让朋友倚在肩旁哭泣,或者靠在人家背后阅读同一份报告。

个人地带:二至四步。交谈双方处于这一地带,目的是要建立私人关系,比如分享信心,表示信任等。

社交地带:四至十二步。在你作推销演示的时候,或者在作一些日常的、简短的交易的时候,你大概不会太在意别人无意中听到你说话,所以这样的距离范围就很合适。

公众地带:十二步以外。这一距离,是在你面对公众说话时,用以营造正式气氛和控制局面的。你可以注意一下那些试图保持自己威势的演讲人(比如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们一直呆在讲台后面,并且总是直接面对听众。但要是你想开展开放、坦诚的对话(比如作为鼓舞士气的演讲人,作为平易近人的老板),你就要常常走下讲台,甚至直接走到听众中间去。

当有人闯进你的以上地带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要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对方又是什么样的人。要是一个刚刚结识的生意人,在交谈时闯进你的亲密地带或个人地带,你也许会感到不舒服,你也许会以某种方式加以拒绝。但要是换作是你的老朋友,你却可能觉得高兴。

经理与雇员的关系,一般都从社交地带开始,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誉的建立,这种关系逐渐发展到个人地带。与有影响、有份量的人保持距离,这是相当自然的倾向。如果你在大公司参加会议,每次你都可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兵将之间接站位距离,往往比小兵小卒之间的站位距离来得大。而如果你也能按照这一规则站位,那你就是作对了!

注意你的着装

“先生或女士不是靠仪表造就的,不过他们确实又得靠仪表来传递信息”,弗兰克·佩西塔在《不要解雇,要鼓动》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些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误解——不过信息毕竟是信息。也许我们还不够文明,还不够明于事理,因为我们常常忽视这类小节,我们有时还会无精打采地握手,用游移不定的眼神看人,或者忘了擦皮鞋。”

对于别人的仪表,我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想到了还是出乎意料,我们都会有一肚子的想法。如果一个人的衣饰不合我们的标准,那就可能会引来“嘘声”或厌弃;他的糟糕的假发,他的不协调的打扮,都可能在交往中坏事,别人也就很难再听他说什么。

有一位销售代理人曾跟我谈起某个推销员,他初看上去真是无可挑剔:头发梳得很好,衣服很考究,鞋子很时髦,佩戴着高级钢笔,挎着公文包,还真像那么回事。可就在他翘起脚的时候,却露出了不协调的白袜子。

这样的不协调使这位代理人感到很吃惊,以致于那位推销员在说些什么他全没听清。当然,生意最终也没做成。究竟是推销的皮肤不适合穿这类袜子,还是仅仅因为推销员不懂得更换合适的袜子,这我不得而知。但我想,他要是再作努力的话,就应该设法改变这一形象。当然,这次机会他是永远错过了。因此,要注意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职业场上,应该乐于改变自己的形象。幸运的是,视觉形象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卡耐基曾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历。当他刚刚开始我的演说生涯时,他的衣着打扮很保守,看上去像一位银行家。但是不久,比尔·高夫,这位美国演讲协会首任主席和演讲界的传奇人物,给了他一些有价值的忠告,他对卡耐基说:“托尼,你现在的形象似乎不像你,你的言谈举止也似乎不像你;你的仪态也过于矜持和稳健。你不妨这样想想:你就是那个意大利裔的纽约人。要是你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独特风格,也许你会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