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节,停前镇蒋冲村詹周全家宾客盈门,大家为大学毕业的詹平平送去祝福,幸福荡漾在大家的脸上。
谁能料呢,眼前的青春少女就是六年前在阎王爷府中走了一遭,幸被黄梅县人民医院救活了的植物人詹平平。
曾经的岁月风雨,曾经的悲苦人生,曾经的苦难中凝结的医患友情,在春风吹过的记忆里复活,生动而鲜明。
2002年3月9日大早,詹家14岁的女儿平平突然一声惨叫,接着就哭诉自己的双脚踝骨以下没有知觉,掐不痛,挠不痒,仿佛是木头。
詹周全急得满头大汗,叫了辆中巴车就往县人民医院赶。到达急诊室时,平平的瘫痪越发严重,由双脚蔓延而上,已发展到双膝。
这时一位医生说了一句:“这病真是凶险呵,如果蔓延到脑部,轻则成为植物人,重则生命不保!”
詹周全一听,眼泪就扑嗽嗽下落。他一把拉起中巴车司机,直奔九江171陆军医院。
正所谓病来如山崩,车到九江时,平平的病已蔓延至胸部,大小便失禁,呼吸急促。一批顶尖的专家聚集在一起,紧急商量了半天,最后丢下冰冷的结论:“这种病罕见,转院。”
此时,六神无主的詹周全反倒镇静了。他一把抱起女儿上车,对妻子说:“回县医院去!”
依然在那间急诊室,家乡的医护人员张开了温暖的怀抱。他们围在了一起,量血压、测心率、验血……纷乱的脚步声中,抢救工作在有序展开。
但是,死神已紧紧地扼住平平的咽喉。如花少女呼吸艰难,面色发青,嘴唇发紫……纷乱的脚步没有停息,导尿、输液、供氧……
天使与死神的较量在紧张进行。夜晚,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各科室最精干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年长的,年轻的,男的,女的,他们都在凝神屏息听取别人的意见。站在门外,詹周全听到两个频率较高的新名词:一个是格林巴氏,另一个是骨髓炎。但有人反对,理由是虽然以上两种病初发时有相同的症状,但迁延性瘫痪却是它们不具备的。
生命至上。尽管病症未确诊,但保守治疗一刻也未停止。近乎奔跑的脚步声中,詹周全感受到了什么是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
当晚9时30分,可怕的事终于发生了。平平突然一阵抽搐,失去了知觉,随即进入植物人状态。
浓度昏迷导致体温低下,四肢冰凉。护士发现输液无法进行。药液不流,营养无法供给,生的希望更加渺茫。护士试图提高输液架,但是,即便把药瓶挂到3。5米的房顶,仍然无济于事。一位名叫黄欣的医生忽然记起在天津实习时见过这种架式,提议用8个热水袋给患者暖身。这一试果然有效,尽管输液仍然缓慢,每天输液耗时7小时以上,但这毕竟解决了营养和药物的供给问题。
一天过去,一个星期过去,一个月过去,平平仍然深陷昏迷。尽管如此,医护人员与死神的争夺仍在进行。主治医师黄敢鸣、梅芹圃在一个多月的摸索治疗中,已明显感到患者病情的好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与北京宣武医院黄克维教授联系上了。这位被医学界称为“东方医学泰斗”的老人,在疑难杂症研究方面颇有造谐。在得到平平的病情报告及化验单后,他肯定地指出,这是国际四类疑难杂症之一的“典型格林巴利氏综合征重症”。老教授在肯定了黄梅县人民医院的治疗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段叫人感动得想流泪的日子。医院不仅承担了这个特殊病人带来的风险,而且减免了平平的部分医药费。这个从农村来的可怜的小姑娘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她的病床边堆满了吃的、穿的、用的物品,它们是医护人员一样样捎过来的。远未到理解感恩年龄的平平,在沉沉的梦中流过感恩的泪水吗?
天使的力量在感化着一切。死神一声叹息,悄然而去。
一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平平的妈妈忽然叫起来。平平的脚掌、手心变暖了。“平平,你要争口气,快快好起来。要谢谢医院的伯伯、叔叔和阿姨!”詹周全嘱咐女儿。说罢,眼泪夺眶而出。
或许是上苍的眷顾,两个月后的一天,平平突然睁开了眼睛,能够说话了。面对这个熟悉的世界,从死神手中挣脱的小姑娘呜呜地哭了。惹得年轻的护士也流下了泪水。
缘于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冷清的病房里有了笑声和歌声。平平,这个乐观的苦孩子竟然忘记了昨日的不幸,重又拾起了课本。早晨,查房的医生的脚步在走廊叩响,平平清亮的英语朗读声已破窗而出。它使整个住院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疾病的康复是缓慢的。但是,每一点进步都让人欣喜。渐渐地,平平的胸部以上恢复了知觉。她已能躺在床上与医护人员说笑,甚至跟护士玩“拉钩一百年不变”的游戏。
两个月后的一天,平平能站立了。最初几分钟,后来一刻钟,再后来半个小时。
为了节约费用,卖了房子又卖了猪牛的詹周全在县城租了间房子,每天用自行车带着平平走诊。
这是一段极其艰苦的日子。经过一年的治疗,平平的脸上已显出红润,她已能一口气走下两公里路。她的僵硬、笨拙的手指也在变得柔软、灵巧。是医护人员的教导、督促,使她有了青春和活力。
一年后,平平考取了一所大专学校。在自由作文中她写道:“一间草棚两双有力的大手,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这个家很清贫,但是,这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我爱这个家……”
是的,走过人生苦厄,走向健康的平平,已深切地体验了家的温暖,生活的幸福。在她的人生中,因了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她将更加珍惜生命,永远铭记父母的养育,铭记那些不计名利甘于淡泊与她携手走上健康之路的黄梅县人民医院白衣天使,铭记那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医患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