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被激怒了,扬起后蹄猛踢老虎。被踢的老虎没觉得怎么疼,反倒很高兴,心中想:“哈,你这一踢可漏了底,原来你就会这么点本事啊,看我的吧!”
老虎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咬断了毛驴的脖子,痛痛快快地饱餐了一顿,然后得意洋洋地扬长而去。
【学知识】
“黔驴技穷”用以比喻拙劣的伎俩或仅有的一点本事已经用完了,再也没什么办法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被社会竞争所淘汰。拥有一点知识就停滞不前,不思进取,终究会因知识枯竭而处于竞争劣势。
拔苗助长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
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
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
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一进家门,他一边捶腰,一边嚷嚷:“哎哟,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
他儿子忙问:“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这样、”
农民洋洋自得地说:“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儿子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到田边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后拔的也叶儿发蔫,耷拉下来了。
【学知识】
“拔苗助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有些人不懂得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一味强求速成,结果弄巧成拙。
愚公移山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典故】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700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八九十岁的老汉名叫愚公。他家的门前正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高山阻路,出入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这天,他把全家老小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全家齐心协力把它们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全家人听了都很赞成,他的妻子提出了一个疑问:“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的那么多石头、泥土往哪儿送呢、”大家说:“这好办,把石头、泥土扔到渤海边不就行了!再多的石头也不愁没地方堆啊!”于是,第二天天一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少开始挖山。
大家干得都非常起劲,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都挖山不止。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精明的老汉,人们都叫他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活多久、用尽你所有的力气,也搬不掉山上的几块石头,怎么能挖掉这么大的两座大山呢、”愚公叹了口气说:“你这个人呀,总是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很不开窍啊,还不如妇女和小孩子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这两座大山呢,却不会再长高了,挖去一点儿就少一点儿,这样年年月月挖下去,还愁不能把它们挖平吗、”听了这番道理,那位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老愚公挖山不止,就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顽强精神感动了,就派了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山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再也没有高山阻路了。
【学知识】
“愚公移山”用来比喻做事毅力顽强、决心大、不怕困难。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沿着正确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进,定能取得成功。
买椟还珠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至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学知识】
“买椟还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根据事物外表的华丽与朴素来断定其价值,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被外表所迷惑。
胸有成竹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典故】
文与可是北宋时期梓州梓潼人。他能诗善文,又擅绘画,是当时着名的画家。
文与可在自家的房前种了许多竹子,每天除草、施肥、浇水。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竹子长得郁郁葱葱,苍劲挺拔。在他的院子里,花草碧绿,竹林茂盛,景色优雅。
文与可有个习惯,一有空闲,就站在竹子旁边,仔细地观察和琢磨竹子的枝叶形态和生长情况。有时为了看到竹笋在夜间如何破土而出,他竟忘记了睡觉。他还常常坐在窗前,看竹子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颜色的变化,欣赏竹子在雪天、雨天、晴天的不同姿态,有时还记录下来用心地研究体会。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文与可对竹子的特性和各种姿态了如指掌。文与可擅长写生,经常在观察之后,马上铺纸研墨,潜心作画。每次画出的竹子都栩栩如生,各具形态。
文与可善于画竹的名声不胫而走,前来登门拜访、学艺求画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看到他画的翠竹图,形态逼真,非常生动,都赞不绝口,视为珍品。
文与可却认为,自己只是把心目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出来,并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要画什么样的竹子,事先在心中要有一定的形象,画的时候就很自如了。
苏轼也是当时的一位文人画家,也擅长画墨竹。他对文与可十分推崇,他曾称赞文与可说:“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
文学家、诗人晁补之,是文与可的好朋友。文与可常常邀请他到自家小院的竹林吟诗论画。晁补之十分佩服文与可画竹的艺术,而且也非常喜欢观看文与可当场挥毫作画。
一次,有一位很想学习文与可画竹的青年人,得知晁补之对文与可画竹很有研究,就去向晁补之求教。于是,晁补之便写了一首小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之前,胸中早就有了具体、完整的竹子形象了。
【学知识】
“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情之前,心中已有了全面的考虑,或有了成功的把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之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办事的成功率。
(四)智谋成语
瞒天过海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清·无名氏《三十六计》——瞒天过海:“阴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典故】
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攻灭陈朝。可是,隔着一条滔滔长江,如何进攻才能万无一失、老臣高颖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隋文帝依着高颖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军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率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建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江南陈朝将领见这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可是不久,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军人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军间谍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进退两难。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发起总攻。浩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陈军哪里还有还击之力、连陈后主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颖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军,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
【学知识】
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围魏救赵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清·无名氏《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典故】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
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着名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这时候,田忌问孙膑为什么不同意赶赴邯郸去与魏军厮杀,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或用拳头猛捶;还有,要排解开两个人相互的斗殴,万不可卷入去打,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寻找机会用拳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者双手捧着肚子跪下,原来对打的形势,便会有所改观,而斗殴的局面,也会顿然停止。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倾巢开赴邯郸,只剩一些老弱残兵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那样,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尝尝我们的厉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
齐国的大军刚到桂陵,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停了下来,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往回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好一举把魏军歼灭。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地军队埋伏了下来。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庞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救大梁。魏军久围邯郸,已经非常疲惫。庞涓救大梁心切,又来了急行军,这使魏军更为疲惫不堪。魏军进入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2万多人,齐军大胜而归。这一仗既为邯郸解了围,又教训了魏国。
【学知识】
对敌作战,就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时,就要躲过冲击,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用兵打仗也一样,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制敌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