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成语小百科
15680600000019

第19章 成语典故与成语故事(7)

苏代讲完故事,便劝说赵惠王:“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正像鹬蚌相争一样,两国都不会得到好处,而实力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夫一样,趁机灭掉赵燕两国啊!”

赵惠王听后觉得有道理,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惠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学知识】

鹬蚌相争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因此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自相矛盾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韩非《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典故】

矛和盾都是古代作战使用的兵器。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盾是用来遮挡住身体,防止被敌人刺伤的。

传说从前有个专做出售矛和盾生意的人,为了让人们都乐意买他的货,就大肆进行宣传。他举起盾,起劲地吆喝起来:“各位都来看啊,这是举世着名的盾,坚固无比,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也休想把它刺穿!”过路的人听了,果然都围了过来,纷纷来看他的盾。

这个生意人见自己的宣传很有效果,得意起来,又抄起他的矛比划着说:“各位再来看看我的矛啊,纯钢打造,锋利无比。不信,你就是找来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也能让它一刺就穿!”

围观的人们都听出了生意人的话里有破绽,都笑了起来。那生意人呢,根本没觉察,还是说得眉飞色舞。这时,一个人分开围观的众人,不紧不慢地走到生意人面前,指着他的矛和盾说:“照你的说法,你的矛锋利无比,可以刺穿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你的盾呢,又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任何锋利的矛它都能挡住。那么,现在你当着大家的面,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不知结果会是怎么样呢、”这个生意人一听,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好匆匆忙忙地捡起自己的矛和盾,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溜走了。

【学知识】

“自相矛盾”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对待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郑人买履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己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典故】

古代,有一个郑国人,鞋子破了,想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买多大的呢、他在家里找了把尺子,用尺子仔细量了一下自己的脚,做了一个尺码,然后就放心地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他随着人流挤来挤去,啊,有了,他眼睛一亮,终于找到了卖鞋的摊子。到了鞋摊他挑了又挑,好不容易选中了一个式样,刚要买,一摸兜儿:“哎呀,刚才出门太匆忙了,把量好的尺码忘在家里了。”说完,便要回家拿尺码去。

卖鞋的人叫住他:“你给谁买鞋呀、”“给我自己买。”卖鞋的说:“那要什么尺码,穿上试试不就行了吗!”那郑国人说:“不,我量的尺码很仔细,可准了,照着它买准错不了,我还是回去把尺码拿来吧,免得买得不合适!”说完转身跑了。

郑国人跑回家,东翻翻,西看看,那个尺码竟找不到了。最后,他终于在床下找到了那个尺码。他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可鞋破了不跟脚呀,等他气喘吁吁再走到集市时,已经晚了,集市散了,鞋摊也早收了。

郑国人穿着张着嘴的破鞋,手里拿着尺码,懊悔地在街上走来走去。人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很奇怪:“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却偏偏要回家取那个尺码呢、”郑国人瞪圆了眼睛,一本正经地说:“这尺码是我反复量出来的,最准确,我当然相信它了,我的脚不一定可靠啊。”人们听了,禁不住哄堂大笑。

【学知识】

“郑人买履”常用来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相信客观实际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有多变性的,我们的头脑也应该灵活一些。对待事物要依据事情实际,实事求是,不能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不能犯教条主义错误。

囫囵吞枣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年轻人,名叫木头。

一天早晨,他在集市上买了几个梨和一大把枣。他一边走路,一边吃着梨和枣。

走着,走着,恰巧碰上了一位老医生,老医生关心地对他说:“喂,小伙子,梨可不能吃得过多,吃多了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会伤脾胃的呀!”

木头一听,觉得有道理。所以,他又从衣袋里拿出几颗枣来,问老医生:“那么吃枣对身体又会怎么样呢、”老医生回答道:“枣吃多了对脾胃倒有好处,但会损伤牙齿。所以也不能吃得太多。”

木头听完了老医生的话,细细思忖了一会儿,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大声嚷了起来:“啊,我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了。梨和枣可以这么吃:吃梨的时候只在嘴里咀嚼,不咽到肚里去,益了我的牙齿,却伤不着我的脾胃;吃枣子的时候,我不在嘴里咀嚼,囫囵吞下去,那就伤不着我的牙齿,还补了我的脾胃。”说着,便把几颗枣子放进嘴里,一口吞了下去。

老医生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

【学知识】

“囫囵吞枣”常用来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笼统接受,或懒于思考,生吞活剥,对所学内容并不理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地笼统接收,就无法真正领会所学的知识。学习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它更需要一个分析和消化的过程。

鱼目混珠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典故】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满愿的人,专门喜爱收藏珍宝古玩。

一次,在市场上偶然看到一颗珍珠,直径约有一寸,又大又圆,光彩夺目。于是满愿毫不犹豫地花重金买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全家人看到这颗珍珠,都非常高兴,邻居们也纷纷前来观看,大家都赞不绝口。满愿十分得意,精心地将珍珠收藏起来。

满愿有个邻居,名叫寿量,看到那颗珍珠,十分羡慕,就对妻子说:“我什么时候也能得到一颗那么美丽的珍珠,该多好呀!”

从此,寿量天天都去集市上寻找珍珠。然而,每次都是扫兴而归。一天他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在路边的草丛中有一只又圆又大的鱼眼珠,便自以为是一颗珍珠,激动地自语道:“我找到珍珠了!我找到珍珠了!”于是他小心地从草丛中捡起鱼眼珠,一溜小跑地回到了家。

刚进家门,就兴奋地对妻子说:“今天我可交好运了!我拾到了一颗珍珠!”妻子连忙接过这颗鱼眼珠,如获至宝,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于是寿量将这颗鱼眼珠仔细地收藏起来。

过了不久,邻居家有人生病了,医生诊断后说:“这种病需要用珍珠配药进行医治。”于是,患者的家人就出高价到处收买珍珠。

满愿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把自己珍藏的那颗珍珠拿了出来。寿量和他妻子听人说珍珠能卖大价钱,便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珍藏的那颗鱼眼珠,准备去卖大价钱。

恰巧,满愿和寿量同时来到药店,满愿拿出自己的珍珠,托在手中闪闪发光,耀眼夺目;寿量的那颗鱼眼珠呢,虽然也很大很圆,却黯然失色,毫无光彩。医生把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断定满愿的珍珠是真的,而寿量的所谓珍珠却是一颗一文不值的鱼眼珠。

寿量把鱼的眼珠当作珍珠来收藏,真是“鱼目混珠”了。

【学知识】

“鱼目混珠”常用来比喻以假乱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理性的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只凭事物的表面特征就妄加断言。

朝三暮四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典故】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狙公的人,非常喜欢猴子。他在家里饲养了一大群猴子,成天逗弄这些猴子,懂得了它们动作、叫嚷的意思,猴子也慢慢明白了他说话的意思。

狙公的家境并不很宽裕,可他宁愿节省口粮,也要满足猴子的食物。

几年以后,狙公家里更穷了,实在供不起这么多猴子的吃食了,可又舍不得卖掉它们,不得已只好减少了对猴子的食物供应。

到后来,就连猴子的最基本食料也供不起了。这群猴子呢,可不管那些,只知道饿了吵着要吃的。怎么办呢、最后狙公想出了一个诳骗猴子们的办法。这天一大早,他把猴子招呼到一起,对它们说:“从今往后,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实吃,晚上给四颗吃,怎么样、”猴子一听,立刻嗷嗷直叫,龇牙咧嘴,乱吵乱闹。

狙公见这情景并不着急,停了一会儿,他连连摆手让猴子们安静下来,说:“你们是不是嫌少啊、”群猴嗷嗷叫起来,表示对。

狙公又连连摆手,待猴子们静下来,他又说:“既然你们嫌少,这样吧,给你们的橡实数改为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总该满意了吧!”

猴子毕竟是猴子,一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都觉得数目多了,就高兴起来,嗷嗷地表示满意,争着来领橡实。

【学知识】

“朝三暮四”比喻玩弄手法欺骗人,又引申为常常变卦,反复无常。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事物,有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往往会有另一种效果,但实际上该事物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们看问题时要找重点,看本质,切不可被“朝三暮四”所蒙蔽。

班门弄斧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典故】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他出生在鲁国,自幼聪明灵巧,发明了很多东西。

后来,鲁班来到楚国。楚国和越国经常发生战争,往往都是楚国被越国打败。

鲁班为了帮助楚国,发明了一种名叫“钩拒”的武器。它能在敌人的船只后退时,把敌船钩住;进攻时,又可以把敌船挡住。他还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等。

鲁班不但发明了许多武器,同时也发明了木工用的锯、钻等工具,修建了很多桥梁、房屋和宫殿。因此,建筑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的名字也流芳百世,代代相传。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博学广览,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人们称作“诗仙”。他生性狂放不羁,爱好饮酒,常常与朋友在江中小舟上饮酒作诗,晚年病死在当涂县。

李白死后,被葬在当涂附近的采石矶。后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及游人,经常来到采石矶李白的墓前游览凭吊,还有不少人题诗留念。

到了明朝,有一位诗人叫梅之涣,对李白十分敬仰。有一次,他到采石矶游览,沿江而走,看见李白的墓前歪歪扭扭地涂抹着游人题写的诗句,大部分内容低劣,毫无诗意。梅之涣十分气愤,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便提笔在这些粗劣的诗句后面,写下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堆土,

李白之名垂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

鲁班门前弄大斧。

他讽刺那些来往的游人,在诗仙面前题诗来炫耀自己,就像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一样,太不自量力了。

【学知识】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有时也用来表示自己谦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虚心,切不可自以为是。如果只学到了知识的一点皮毛,就自以为了不起,到处卖弄,最终只会遭人嘲笑。

杞人忧天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典故】

传说距今3000多年前,现在河南杞县这个地方,有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叫杞国。这杞国里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总是爱瞎操心,而且到了非常可笑的地步。

这个人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一天到晚都寝食不安,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说他。有一个好心的朋友向他耐心解释说:“太阳、月亮和星星总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在天空中运行,根本不会掉下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它们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那个爱操心的杞国人仍然放心不下,马上追问说:“就算你说得对,那大地要是陷下去又怎么办呢、”

那个好心肠的朋友听了笑着说:“大地是什么、不就是一些泥土和石块吗、你每天都生活在它的表面,走路、坐车、骑马、耕种、建造房屋,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离了大地能办成、你用不着整天怀疑什么天塌地陷的,用这些事来折磨自己,就算如你说的,地真的陷下去,你难道拦得住吗、”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