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明将军
15625700000264

第264章 论道天涯(2)

封冰淡然一笑:“叶姑娘忘了一件事。”

“什么?”

“你那番话的前提是——两情相悦。”

“难道你对楚天涯……”

封冰截断叶莺的话:“目前为止,我这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魏公子。至于楚公子,或许有欣赏,但并不足够。魏君临死前,我曾立下重誓:此生绝不再有第二个男人。不错,我已报了杀父之仇,天湖老人又已死,一切恩怨尽可了断,时隔数年,当初的誓言也未必一定要遵守。但是,至少还需要遇见另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能够让我忘记魏公子,能够让我真心实意地去爱慕、去敬重。我不介意像个普通女人一样为魏公子守节尽忠,也不会面对真正的幸福时拘缚于昔日的誓言裹足不前。但我可以肯定,我绝不会委屈自己嫁给一个对他没有足够感情的男人。”她望着叶莺,眼里闪动着女子间彼此才能够领悟的目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我们是一样的,都是宁愿背天弃地也要忠于自己感情的人。”

满室皆静,甚至连君东临都惊得瞠目结舌,或许直到此刻,他才第一次听到了封冰的心声。他的眼中隐隐泛起一层泪光,既为了当年的主人——太平公子魏南焰,也为了现在的主人——封冰。

叶莺难以置信地望着封冰,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我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嘻嘻,好姐姐千万莫要怪我莽撞。”这声姐姐一出口,显然宣布封冰重又回归她“喜欢”的名单中。

许惊弦看看封冰,又看看叶莺,同样是有着高贵气质的“公主”,可谓各擅胜场,一个让他觉得可敬,另一个让他觉得……很可爱。

君东临长叹一声:“有机会我去找楚兄弟好好谈一谈。”

封冰摇头道:“彼此相忘于江湖,何须挂念?或许他早就已明白了我的心意。”轻轻一拍手,冷静的目光扫视全场:“好啦。吴少侠与叶姑娘远来是客,可不能为了我一点私事扰了大家的兴致,还是说说正题吧。”那个因怀念而伤情的女子转眼间已重新成为焰天涯的主人。

叶莺尚未从方才的情绪中回复过来,呆呆道:“谈什么正题?”

封冰微微一笑:“吴少侠的任务已完成。叶姑娘长江之上力毙罗氏双雄,琵琶峰上独战黄家七杰,涪陵城三香阁一招断臂技惊四座,身法飘忽,内力阴绵,腕间一对银环灵动犀利,变幻莫测,以武功而论,恐怕在擒天堡仅次于龙堡主一人。叶姑娘身为擒天堡帐下重将,丁先生的左膀右臂,来到焰天涯绝不是只负责护送吴少侠吧。”她言笑盈盈,说得不急不徐,自信而不张狂,褒扬而绝无夸张,仿佛叶莺就是她的属下一般。

叶莺惊得杏目圆睁,柳眉倒竖,哑口无言。她来到擒天堡后出手不多,除了那晚在小船上与许惊弦交手外,其余三次封冰无一遗漏。涪陵城三香阁中将赵凤梧的随从一招断腕时有许多人在场,封冰知道并不出奇,但另两次皆是秘密刺杀擒天堡的对头,封冰竟也了如指掌,着实令她惊诧莫名。再加上封冰对自己的武功特点如数家珍,只差没有说出眉梢月的名字了……川滇三大势力中,焰天涯人数最少,平时行事低调,最不显山露水,但寥寥数语间却显示了拥有极其精准的情报网,令人刮目相看!兵贵于精而不在多,有了封冰与君东临这两人,足可顶得上千军万马。

许惊弦见惯了叶莺的伶牙俐齿,还是首次看到她如此理屈词穷、气急败坏的表情,肚子里早就笑翻了天。心想恶人自有恶人磨,我许惊弦好男不和女斗,平日让你占尽上风,遇到封冰这样厉害的女子,总能镇得住你了吧。

封冰对叶莺的震惊视如不见,神情笃定,悠然道:“如果叶姑娘此行的任务还是希望焰天涯与擒天堡联盟,那就不用说出来了。”

叶莺总算缓过气来:“明将军大兵不日将至,封姐姐以为焰天涯明哲保身就可安然无恙么?岂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安卵?”

封冰并不直接反驳叶莺,望向许惊弦:“吴少侠如何看待此事?”

许惊弦不愿插手,摇头道:“我只负责替楚大哥传话,其余一概不知。”

封冰也不勉强:“我想听听君先生的意见。”

君东临略一沉吟,缓缓道:“大理媚云教势力覆盖川滇两境,楚雄府与大理相距不过数百里,焰天涯对于媚云教来说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是慑于焰天涯的实力,这些年来总算彼此相安无事。但如今形势已非,泰亲王借兵乌槎国,意欲重夺朝政,京师岂能坐视不理?必会派明将军率兵讨伐,中原与乌槎国之间战火一触即发,媚云教投向泰亲王,换取的条件必是独霸滇境,一旦挫败明将军,下一步必将拿焰天涯开刀,不得不防。”

叶莺接口道:“世人皆知焰天涯与将军府的关系,朝廷大军若胜,恐怕明将军也绝不会放过焰天涯。”

君东临不置可否:“若按叶姑娘的分析,无论双方胜负如何,焰天涯都将处于极危险的境地之中。于此生死关头,焰天涯的决断更须得慎重,一步走错,就将牵连到数百名子弟的性命……”

“既然左右为难,何不将赌注押在泰亲王身上,也免得与媚云教起冲突。”

君东临胸有成竹一笑:“叶姑娘想得太简单了。首先,媚云教徒多为彝、苗、瑶、白、傣等异族,加之偏安一隅,对朝廷全无好感,联手乌槎国无可厚非。焰天涯尊重媚云教的选择,却绝不可能效仿之。”封冰颔首抚掌,以示赞许。她身为北城王之女,虽然被朝廷视为叛党,但毕竟是正宗皇室血统,岂可借助外夷的力量反噬中原?

“其次,明将军绝非刚愎自用之人,只要焰天涯并不公然反抗朝廷,他也不会轻国事而重私怨,擅自对焰天涯用兵;最后……”君东临略一停顿,加重语气道:“在当前的局势下,更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力量。”

叶莺一怔:“君先生此言何解?”

“若仅是两军对垒,其结局或是一方败亡,或是保持均衡,划地为界,共治天下。无论双方是战是和,皆是全无转圜的余地,但如果除了二者之外另有势力,局面就会大不相同。从政治上来说,三方鼎立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结构,充满着更多可能存在的变数。”

“君先生莫非以为焰天涯保持中立,就可置身事外?”

“并非绝对的中立,而是因势而定。明将军立足未稳,泰亲王实力稍弱,一旦开战都有顾忌,有焰天涯在其中掣肘,对交战的双方皆有好处。”

叶莺思索道:“但如此做法,或许明将军与泰亲王都将视焰天涯为敌,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君东临语出奇兵:“诸位可听过刘邦和项羽的故事?”

许惊弦与叶莺面面相觑,不知君东临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离题千里,顾左右而言他?唯有封冰面含微笑,似是早有所料。

君东临朗然道:“强秦暴虐,先有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再有汉高祖刘邦于沛县、西楚霸王项羽于江东举兵反秦,征战数年后,小股势力尽皆瓦解殆尽,唯有秦、楚、汉三军成鼎足之势。且看三强之间的实力对比:大秦拥有虎狼之师,气吞山川,横扫六合,拓前所未有之疆域,虽因****而失民心,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兵力最多,实力最强;项羽乃力可拔山的盖世英雄,雄踞中原富饶之地,楚军实力仅次于大秦;而刘邦虽说手下人才众多,文有张良、萧何,武有樊哙、周勃,但兵少将寡,汉军的实力乃是三强中最末的一位。但是结果呢?最强大的秦兵早早灭亡,楚霸王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反倒是实力最弱的刘邦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开国宗主。这,到底是为什么?”

许惊弦喃喃道:“刘邦好像还有一个军事奇才淮阴侯韩信……”

叶莺道:“韩信乃是刘邦封为汉王后方才前来投奔,大秦的灭亡与他无关。”许惊弦不料竟被叶莺指出错误,羞得脸上发烧,垂头不语。

君东临大为惊讶:“想不到叶姑娘文武双修,竟连这一段历史亦知道。”

叶莺得意一笑:“师父管教严厉,我自小学文习武皆不耽误。嘻嘻,师父还夸我说若去赶考,至少也能中个秀才呢。”

许惊弦暗暗称奇,那日在清水镇蔡家庄与叶莺订下暗语时,曾听她说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还以为是在吹嘘,想不到确是实情。那时的女子读书者甚少,识得几个字已不多见,江湖女子中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出了一个才女骆清幽,顿时被敬若天人,几近神明。他未想到叶莺身为杀手,竟也能熟读诗书。由此看来,其师必是武林中超卓的人物,可惜自己数次相询都被她推搪过去,至今也不知她的师父到底是何人。

封冰与君东临也有同样的怀疑,不过打探对方师承乃是武林忌讳,不便当面直接询问。事实上以焰天涯强大的情报网,早就几个月前就已在着手调查丁先生与叶莺的来历,但是尽管对这两大高手在擒天堡的行动了如指掌,可对于他们之前的信息却是一无所获,犹如凭空出现,极不合情理。如果说近期川滇武林中最为神秘的人物,无疑就是丁先生与叶莺。

君东临续道:“尽管历史无法还原真实,但我们或可猜测一下三强各自的心态。大秦军事力量最为强大,能够对它产生威胁的只有项羽的楚军,必先除之而后快,至于刘邦的汉军,可先安抚后灭之;从项羽的角度来看,强秦无疑是最大的敌人,但实力不及,只有与刘邦联合起来才有胜算,灭秦之后再对刘邦动手,天下唾手可得;而对于实力最弱的刘邦来说,处境最是危险,无论灭秦还是灭楚,自己都将是下一个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采用了最佳的战略方针,先与项羽达成联盟,由楚军硬碰秦军主力,却趁秦楚大战之际乘隙攻入咸阳,劫掠物资扩充实力;灭秦之后刘邦只带贴身数骑亲赴鸿门之宴,以释项羽的疑心。随后刘邦受封汉王入汉中烧栈道麻痹楚军,获得喘息之机,直待到羽翼渐丰方才挥师东进,继而经过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平定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许惊弦与叶莺听得津津有味。初见君东临一派文士风范,言语谨慎,态度谦恭,完全被封冰的光彩所掩盖,此刻他侃侃而谈,意兴豪迈,神采飞扬,方知之前只是有意低调,以免喧宾夺主,抢了封冰的风头。

“以历史为鉴,试观今日之局势:明将军率精锐王师,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可比做大秦;泰亲王联合乌槎国、擒天堡、媚云教与川滇两地武林势力,凭地利之便,可比做楚军;而处于弱势的第三方力量,包括焰天涯与一些保持中立立场的帮派,虽然既无战后被连诛之灾祸,亦无称霸天下之野心,与当年汉军的处境不可同日而语,但居安思危,很有必要参照刘邦的例子,战术上两不相助,战略上静观事变,如此方可保无虞……”

许惊弦小心翼翼地发问:“依君先生之见,明将军之如昔日强秦,最终亦必败么?”

君东临一哂:“战场上千变万化,无有定论,胜负尚属未知。但明将军劳师远征,泰亲王以逸待劳,双方实力的对比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悬殊,何况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若让我预测,明将军不过略有胜算,纵能一举平定泰亲王,攻下乌槎国,定也伤亡极重,惨胜如败。”

傲骨堂里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细心咀嚼君东临的话。

昔日江湖传言“将军的毒、公子的盾、无双的针、落花的雨”,这四句话说得是江湖上公认最难惹的四个人,分别就是将军府的第三号人物毒来无恙,魏公子帐下第一谋臣君东临,关中无双城主杨云清和落花宫宫主赵星霜。除了毒来无恙六年前在剑阁栈道上死于魏公子之手外,另三人如今都依然是江湖上威震一方的人物。

这四人武功或许并不算很高,但各有绝艺。毒来无恙以毒成名,伤人于无形之间;无双城补天绣地针法小巧机敏,认穴精准;落花宫的飞叶流花雨暗器百变,令人防不胜防。而江湖盛传公子之盾君东临胜于谋略,计定而动,乃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只听他这番对历史的分析丝丝入扣,不落窠臼,体现出极强的军事素养与远见卓识,果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