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15612600000005

第5章 与行动有关的汉字(1)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立

【说文解字】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

【汉字趣谈】

“立”是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正面站着一个人,人脚下有一条横线代表地面,表示一个人站在地面上;金文的形状与甲骨文大同小异;演化为小篆后,上部的人已经走样;楷书的写法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

“立”的本义为站着、站立。如《左传·宣公二年》:“华元逃归,立于门外。”这是说:华元逃回来了,站在门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椅柱,怒发上冲冠。”意思是: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头发因愤怒而竖立起来,好像要把帽子顶起来的样子。《论语·乡党》:“立不中门。”意思是:站立的时候,不站在门的中央。这些都是“立”的基本义项,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现在常说的“立正、起立、婷婷玉立、金鸡独立”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立”字由其站立之意可以引申为建立、树立。如《汉书·礼乐志》:“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里的“大学”、“庠序”都是古时的教育机构,只是规模有所不同,相当于今天的学校。这句话的意思是:建立高等学府来教化国家的人们,设立乡学来教导县城的人们。建立的东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立功、立志、建立制度、树立威信、确立规矩、设立机制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古人还常把给某人确定某种身份地位也叫“立”。如《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这是说:庄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政即位,这就是秦始皇。又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即喜欢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还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意思是说:如果我三十天还没有回来,那么就请您让太子登上王位,以此来断绝秦国的希望。

“立”字又能引申为时间很短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意思是说:沛公(刘邦)回到了驻地,马上就把曹无伤杀了。

“立”是个部首字。凡由“立”组成的字,大都与站立有关。如“站”、“竖”等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走

【说文解字】

走,趋也。从夭从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

【汉字趣谈】

“走”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字形上都有一个两臂张开跑步的人形,金文和篆书的下部是一只大脚(止),合起来表示这个人甩动着两臂,正大步向前,表示奔跑的意思。后来字形变化,成了“走”。

“走”的本义就是跑。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有一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说: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是雌兔呢?《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说: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走”的直接引申义是逃跑。《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是说:打了败仗的军队,丢弃了铠甲拖着兵器逃跑了。这里的“走”如果是慢慢走的意思,逃跑者岂不会被追兵抓住?

“走”还常常用来表达改变的意思。如“走样”,意思是改变了样子;“走味”,意为改变了味道,和原味不一样了;“走调”,意思是唱歌音不准,改变了原有的曲调。也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发生改变。例如“船走得很慢”、“手表走得很准”等说法。

“走”还有漏的意思,如:走漏消息、说走了嘴、轮胎走气了。

另外,“走”还表示一些无形的东西,如:走后门、走火入魔、走江湖、走穴,等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来

【说文解字】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束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贻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

【汉字趣谈】

“来”本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一稞成熟了的麦子,上部是麦穗,中间的两侧是麦叶,下部是麦根。“来”的本义是当小麦讲。《说文解字》认为:“来,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意思是说,“来”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的一种农作物,因而“来”引申为来去的“来”。后来“来”字就被假借为“来去”的“来”了,这一借就不还了,“麦”字只好另造字,就是“麦”,简体为“麦”。

由“来”字的本义可以引申为招来之义。如《论语·季氏》中有一句“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说,修缮自己的文德使远方的人归附自己。还可引申出产生、开始、发生之义,如“来路”、“来历”、“来由”、“来龙去脉”等。

另外,“来”还可以当语气词讲,如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辞》中“归去来”的“来”是个虚词,句尾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还有杜甫的《发刘郎浦》中有一句:“白发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这其中的“来”字也是“啊”的意思。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去

【说文解字】

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凡去之属皆从去。

【汉字趣谈】

“去”字是一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面部分是一个人的形状,下面是一个“口”,可以表示类似洞口或屋子之类的地方,人离开屋子或洞口就称为“去”。所以“去”的本义就是离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虎去齐走赵。”意思是说:阳虎离开了齐国,跑到赵国去了。《国语·越语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意为:夫差同越国议和后,就离开了越国。类似的词组还有“来去匆匆、拂袖而去、一怒而去”等。

由离开,引申指去掉、除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意为:任用贤才不要动摇,除掉邪恶不要迟疑。”柳宗元《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意思是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现代汉语中“去病、去寒、去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中的“去”字都是去除的意思。

离去就是使他(它)与某处保持距离。因此,古人就用“去”表示距离的意思。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意思是:山峰相连,与天相距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我们把今年的前一年称为“去年”,这里的“去”是过去的意思。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里的“去年”就是过去了的一年。

“去”字当离开讲时,在形式上与古代一样,但所表示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我去成都”,是我到成都去的意思,而绝不是我离开成都。现代汉语中该意义跟“去”的本义正好相反,需要注意。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出

【说文解字】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凡出之属皆从出。

【汉字趣谈】

“出”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下部的曲线表示一个门口或土坑口,上部是一只朝上伸出的脚,表示一只脚从门口或土坑口走出的样子。“出”的本义是从里面走向外面,从坑底走向坑外,也就是向外走。如《孟子》:“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意思是:她丈夫每次外出,总是要吃饱了酒肉之后才回家。用法相同的词语如“出城”、“出国”、“出院”、“出神入化”、“出生入死”等。

由“出”的本义又可以引申为拿出、交纳。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道:“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意思是:其余的人都回到家里,拿出各自的美酒和食物。现代汉语中“出纳”、“出力”、“出份子”、“量入为出”、“入不敷出”、“出谋献策”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由“出”的本义还可引申为出现、显露的意思。如“出风头”、“出面”、“出名”等都是用的这个意思。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精彩描写。

“出”又可引申为超出、超过的意思。如《论语·乡党》:“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意思是,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带回来的肉不放过夜,祭肉保存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现代汉语中很多由“出”组成的词语都源出此义。如“出界”、“喜出望外”、“出类拔萃”、“出人意料”、“人才出众”,等等。

另外,有一些与“出”字有关的词组包含特殊的意思。比如“出阁”,“出阁”在古时指公主出嫁,后来泛指女子出嫁。再如“出栏”,民间宰猪忌讳说杀字,就称杀猪为“出栏”。“出栏”的意思就是离开猪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如“一出折子戏”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入

【说文解字】

内也。象从上俱下也。凡入之属皆从入。

【汉字趣谈】

入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古代弓箭的箭头,弓箭的作用就是为了由外而内射入某个物体里面,所以人们就取弓箭箭头的形状来表示“入”这个字。所以“入”的本义也由此而来,是由外到内,进入的意思,与“出”相对。这是“入”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

“入”字由本义引申为加入,即参入到某种组织中,成为它的成员,如:入学、入团、入伍等。

“入”还有收入的意思,如成语“入不敷出”“量入为出”。《商君书·画策》:“女事尽于内,男事尽于外,则入多矣。”意思是:在家里妇女的劳动完成得多,在家外男人的劳动完成得多,收入就多了。

“入”的进入义不限于应用到空间概念,也可以用到时间概念,如入冬、入伏、入夜等。甚至可以表达更加抽象的意思,如走火入魔、出神入化、痴爱入迷等成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同时,入字还表达合乎的意思,比如“入情入理”。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

【说文解字】

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

【汉字趣谈】

“行”字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十字路口,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分出了两条小路。“行”字本义就是“路”,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遵彼微行”,意思就是:沿着那条小路。

因为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供人走路通行的,所以“行”又当“行走”讲,如:“八骏日行三万里。”用法相同的还有:“行军”、“步行”、“日行千里”,出远门时要准备“行装”,定下“行期”,安排“行程”,扛着“行李”,留下“行踪”。

从“行走”这一义项又可以引申为“离开”,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明杀之,以其妻行。”意思是:子明把他杀了以后,又带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李”,一般是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可是在古代“行李”一词不是这个意思,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这个“行李”是指“使者”。原话的意思是:使者往来,我们可以供给他们一切费用。

“行”字是个多音字。除读作xínɡ之外,还读作háng。军人在道路上走,要排列成行。亲属间同辈的长幼次序叫排行、行辈。又假借指“职业”“行业”,如:行规、行话、行情、行家。由此又引申指某些行业机构,如:银行、车行、米行、商行、拍卖行。

另外,“行”字还可以做量词使用,如:一行字、一行树、一目十行、一行泪。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奔

【说文解字】

奔,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

【汉字趣谈】

“奔”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上部是一个摆动两臂奋力奔跑的人,下部是三个“止”(脚),一个人只有两只脚,怎么会有三只脚呢?原来,“奔”字下面的三只脚,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三只脚,而是说,人跑得特别快,所以看起来像是三只脚一样。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是许多人在奔跑,所以地上留下了这么多脚趾。在小篆的形体中,上部的人形还在,只是下部的“止”发生了伪变,变成了三棵草,好像是人在草地上奔跑的样子。后变楷书写作“奔”。

“奔”的本义就是疾跑、快跑。《诗经·周颂·清庙》:“骏奔走在庙。”意思是:骏马在庙内奔跑。《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意思是:夫子跑得极快,脚不沾土,而我颜回就只能干瞪眼落在后面再也追不上了!这是“奔”的基本义项,现在常用的词语奔赴、奔腾、飞奔、狂奔等,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奔”字原先指人的奔跑,后来也泛指一般事物的疾驰,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思是:难道你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来,疾速地流向大海而不复回。

“奔”的引申义是逃亡。这是从快跑义引申出来的,因为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人在逃亡时大概总会快跑。《左传·僖公五年》:“晋灭虢(国),虢公丑奔京师。”意思是:晋国消灭了虢国,虢公丑就逃到京师去了。

从逃跑又可以引申为私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这里的“亡”是指逃跑,而“奔”指的就是私奔。大意是卓文君深夜逃跑去私投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于是与她骑马跑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