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简单到复杂。是指对自己性格的定位,已不是简单地标以好坏,而是辩证地认识到某一性格特征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某一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价值等。比如,热情,它可能是关心和同情别人、助人为乐的表现,也可能是越俎代庖、强加于人、损害他人自尊心的表现;勇敢,它如果和性格的积极性、坚韧性相配合,就可以成为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的品质,如果和性格的消极性、鲁莽相配合,就可能表现为打架斗殴、损害公物的错误行为。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发扬某种性格,什么时候应该抑制某种性格。
——由肤浅到深刻。是指定位的内容由仅涉及自己向更有社会意义的方向发展,由性格的外表层向性格的核心层发展。3岁的小孩问他好不好,他会告诉你:“今天我饭吃得多,没有掉一粒米。”“今天我没有哭。”到了小学时代,他们回顾自己的优缺点时,往往会这样说:“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但有时做小动作,打架”,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往往就会从自己的习惯、动机、态度上定位自己,并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热爱集体,明确学习目的,具有勇敢顽强的品质,诚实待人,助人为乐”等。再提高一步,就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观、世界观联系起来,指出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自己追求的目标的关系,指出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主要性格弱点,如自私,缺乏意志力、懒惰、拖拉等。
——由被动到主动。是指婴幼儿没有主动产生分析定位自己的念头,即使有所定位,也是根据成人的要求才来“想一想”的。可到了少年期,也就是十一二岁以后,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有了自己心中的秘密,有了独立于他人的愿望,随之而来的就是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了。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增多,期望也增多、增高了,与此同时,挫折也必然增多,因而也就会更多地体验到忧郁、自卑、孤独等的情感。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主动定位起自己的能力、性格来,并能根据外界的定位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了。
——由他律到自律。简单地说,也就是从主要根据家长、教师的定位,变为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定位来确认自己的性格。在上学之前,儿童经常会自豪地说:“爸爸说我是个好孩子!”“妈妈说我是个乖孩子!”为得到父母的赞扬而高兴,为受到父母的责备而沮丧。上学以后,父母的定位权威就渐渐让位于教师了。“老师说我好”或“老师说我不好”往往是小学生定位自己好坏的主要依据。小学生都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垂头丧气。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以后,学生更相信的往往是自己的定位和自我判断,以及好朋友的定位。许多中学生干脆说:“我崇拜我自己!”这时候,中学生几乎时刻把自己的性格作为自我反省的对象,并且通过日记、诗歌、信件等形式表现出来。事实上,这个时候随着抽象思维的成熟,知识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开始形成,对自己进行定位的条件已经具备,这正是自我教育的根据。
(2)社会参照系
首先是指别人特别是权威人物对自己性格的定位。你的父母、教师、亲戚、朋友是怎样看待你的?喜欢你、赞扬你、尊重你,还是讨厌你、批评你、鄙视你?这些是不难看出来的。只要一个人有正常的感受能力,有起码的自尊心,都会判断出自己在家庭、班级、团体和朋友中的地位,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这其中必然有许多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一个人是不可能不受别人特别是自己钦佩的人的定位影响的。如果大家的定位比较一致,那自己就应该保持和发扬受到人们赞扬和喜爱的性格,纠正、克服人们厌弃和不喜欢的性格;如果人们的定位不一致,自己就要认真思考,分析,择善而从。
外在参照系的第二方面是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比较。我们要看清自己的面目,就要照镜子。孤立地看自己的性格也是无法判定其好坏、优劣的,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看清自己。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找什么人作为比较对象?找懒惰的人对照自己的勤奋性,找表里不一的人对照自己的独立性、一致性等,还是找刻苦奋斗的人,找言行一致的人作为自己比较的对象?这样做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选择的对比对象不如自己,甚至在正常水平之下,你就会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如果“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你就永远不会有满足感,就会永远保持进取心和提高自己性格素质的意识。
要求根据外在的定位和目标调节、改造自己的性格,并不是贬低性格的独立性,更不是排斥性格的独立性。特别是在一个改革、开拓的时代,我们还必须创造自己的性格,使之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一个社会推崇什么性格,贬斥什么性格;什么性格被接纳,什么性格不被接纳,是有历史性的;我们切不可拿传统的、保守的,甚至是落后的性格要求作为我们性格塑造的标准。恰恰相反,我们应以时代呼唤的性格战胜保守的社会惰性,以开拓、创新、独立的精神,去创造一个开放、独立、富有朝气的社会。这实际上是性格自我定位更深刻、更艰巨的任务。
(3)目标参照系
首先是指自己的定位期望,即自己为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怎样的性格是好的、优秀的,怎样的性格是不好的、应该改造的,不同的人对此的看法可能相差无几,但各人对自己性格的满意程度却大相径庭。比如一个人认为在集体中不破坏集体纪律,能遵守集体规定,不危害集体,就是集体荣誉感的表现了,而对另一个人来说,这可能只是最低的要求;一个人认为,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勤奋认真了,而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勤奋认真不仅表现为积极接受任务、完成任务上,而且表现为主动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等。这样,由于不同的人的期望目标不同,对自己的定位也就不同。
内在参照系的第二个方面可以称为性格自我定位的倾向性。有些人的自我感觉总是比他的实际情况要好,总认为自己身上有许多光芒四射的好品格,以为自己深受别人欢迎,总爱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弱点,自信心特别强;有些人则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自己的许多弱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十分自卑。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定位倾向,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上的差异。这两种倾向都失之偏颇,都不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虽然完全准确地认识自己是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但逐渐使自己的定位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同外在的定位更吻合、更一致,这还是有可能的。自卑的人应打消自卑感,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过于自信的人应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增加一点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这样有益于自己的不断提高。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林沃斯教授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挑选了25个彼此比较了解、熟悉的人,要求他们根据文雅、幽默、聪明、交际、清洁、美丽、自大、势利、粗鲁9种性格特征,相互进行定位,并要求每一个人根据这些品质,由高至低排出名次。然后实验者分别把自己给自己排列的名次跟其余24人给他排的名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很大的差距。例如有一人自认为其“文雅”程度名列前茅,但其余24人却把他的“文雅”品质排在20名以后。另一人对自己“清洁”品质所排的名次比别人排列的平均提前5名,“聪明”“美丽”的品质提前6名,“幽默”“文雅”“势利”“自大”“粗鲁”等品质则退后5到6名。
美国心理学家沙平于1954年采用选择法来研究自我定位。他向被测试的人提供一系列描写性格品质的形容词,要求被测试的人从中选择符合自我形象的词汇作为对自己的定位。结果发现,有70%被测试的人都选择了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如“有良心的”“爱社交的”“自制力强的”“积极的”等。日本心理学家加藤隆胜于1964年以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用同样方法作了类似研究,获得了同样结果。许多学生以一些优良品质如“诚实”“忍耐”“开朗”等作了自我肯定,而都避免使用一些代表不良品质的词汇如“孤独”“懒惰”来作自我定位。
这种在优良性格特征方面的自我拔高,和在不良性格特征方面的过分“谦让”,大概是人类追求美好、回避丑恶的一种本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自我拔高倒是可爱的,因为它毕竟可以激励人们趋善避恶。何况一个人对自己的性格能有“自知之明”,有和大家一致的定位,确实不是容易的。但是,性格的正确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会发生影响。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指出的:“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定位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做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你的性格到底好不好?你是怎样自我定位的?你的定位有多大的科学依据?符合你的现实生活和个性特征吗?如果你对自己性格的定位是基本准确的,接下来你就应该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和“择善而从”了。而这个过程就是性格的自我完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