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15609800000017

第17章 学会装糊涂的惯用方法提示(4)

这六份证明材料可能不但不能帮助马克·吐温完成他求婚的夙愿,反而很可能获得莉薇的父亲的厌恶。虽然知道这个后果,马克·吐温还是把它们毫无保留地亲手交给了莉薇的父亲。莉薇的父亲仔细看完了六份证明材料就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打破了沉默。他凝视着马克·吐温问道:“他们都是些什么人?难道在这个世界上你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吗?”马克·吐温心想,大概是没戏了,但没做任何辩解地回答说:“这样看来,的确是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结局当然让人出乎意料,这个拙诚的表示赢得了未来岳父大人的赞赏,莉薇的父亲说:“首先,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不隐讳别人对你的不好看法;其次,你也算是一个勇敢的人,敢于拿对自己不利的材料来求婚。从现在起,我将成为你最真诚的好朋友。我喜欢你的真诚,决定同意你和我的女儿结婚,因为真诚可以使一个人的缺点或错误变得值得原谅。现在,我比他们更了解你。”

莉薇的父亲没有看错人,结婚后的莉薇与马克·吐温生活十分幸福、美满,正如她在写给姐姐的信中所说:“我们的生活充满明媚的阳光,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阴影……”

很多人读了这个故事,都觉得不可思议,谁愿意往自己脸上抹黑呢?尤其是在未来的岳父大人面前,这样做未免太糊涂。可是“糊涂”的马克·吐温却轻松地过了这一关,因为他是真诚的,是憨厚的。真诚不是智慧,但它时常能够放射出比智慧更闪耀的光芒。有许多凭智慧冥思苦想得不到的东西,靠真诚却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

而马克·吐温此举同时又是智慧之举。因为岳父知道了他的弱点,就不会对他期望过高:从不高的期望中发现他的优点,就会为没有选错他而高兴和自豪。马克·吐温是在用真诚求爱。真诚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为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真诚是心胸开阔和充满自信的表现,是争取谅解、赢得人心和反败为胜的好办法。

诈巧不如拙诚,越是想显露聪明的人,反而容易被人贯上“巧言令色”的帽子,对方如不是糊涂之辈,一定会认为你很虚伪。相反,憨厚拙诚,对方定能体会到你的诚意,通常也会被你的真诚打动。因此,做一个糊涂的人,可能让你走得更远,让你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11.自损求安

俗话说:“树大招风。”一个人在社会上立了大功受到重赏,或身居高位之后,要懂得“藏巧”,切莫锋芒太露,妄自尊大,以免功高震主,引火烧身。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良好天赋。有了它,不论是谋求生存,还是创建事业都有了可供利用的资本。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多样,环境的不断变异,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发生转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注意把握自己,掌握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因为你一旦成为巅峰人物,那么在客观上来说,你就自然成了某一部分人的对头。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对你除之而后快。这时候,你就要懂得适时地伏藏自己,谋思明哲保身之策,以免招来祸患。

战国末期,秦国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王翦大军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

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带领军队先进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

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兵打仗还恋恋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王翦答道:“不过分,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作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怀疑我有二心吗?”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刍。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

保存自己的能量是一种藏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有时还需要刻意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缺点与不足。即若有知识,也应适当保留,这样,你遇事才不至于失掉后路,能够永远保存一些应变的能力。一句话,深谋远虑的人总能稳妥地驾驭航向,而善于掌舵的人就是善于依据环境适时藏巧的人。

12.含糊其辞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很多时候你根本无力去应对一些麻烦事。因此,在平时最好不要乱惹是非,出了问题先找自己,处理问题也应以多装出糊涂为佳。

在一家私企公司,老板宣布了一份新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工资构成进行了一个很大的改革,这一改革方案引起了公司业务部不小的震动。业务部里的人为此议论纷纷,多数叫好,少数人反对。正在大家踊跃各抒己见之时,老板前来听取意见。大家顿时住嘴,各忙各的活。此时,老板当然知道这些人在讨论什么,他想借这个机会整一整反对他的人。

于是,他当着大家的面,问资历最浅的业务员小曲:“小曲,对于新的业绩考核,大家的观点怎样?”

“老板,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小曲回答。

“哦?那你的态度是……”老板设下了套子。

“老板,我赞成同事们的观点。”小曲不卑不亢地避开了陷阱。

小曲的回答很高明,我们现在分析一下他的高明之处。首先,在老板问“大家的观点怎样”这个问题时,小曲选择了基本如实的汇报,即“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他没有画蛇添足地具体说明“多数赞成”和“少数反对”。他如果说得太具体了,势必招来反对方的怨恨。接下来,面对老板设下的套子:“你的态度是……”小曲更是不敢怠慢。我们姑且不论他的态度如何,总之不论他答“赞成”还是“反对”,都会招来一些同事的怨恨。而且,他回答赞成吧,难免有人怀疑他拍马逢迎;说反对吧,正好被老板抓个典型杀鸡吓猴。所以,他将模糊语言进一步发挥,用“我赞成同事们的观点”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回答会不会惹恼老板?我们认为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聪明圆滑是每一个职场人士的必备素质,何况作为业务部门,更需要这种人才。而且,小曲的闪挪腾躲,丝毫不影响老板统一思想的步骤。老板有了这个话头,已经可以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如果假设老板在得到“有的赞成,有的反对”的答复后,紧接着问:“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那么如何我们作答,如何既回答了问题,又不至于得罪老板呢?不妨采用模糊语言来回答。

模糊语言是运用不明确或不精确的语言来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的绝妙之处在于既表达了意见,又不明确表示究竟是哪一种意见的语言。模糊语言多被应用在外交事务中,但事实上,外交辞令在任何场合都大有用处。比如在公关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模糊语言,就是一种很好的“铁布衫”防身术。

钱钟书先生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居家读书,闭门谢客,最怕被人宣传,尤其不愿在报刊、电视中扬名露面。他的《围城》再版后,拍成了电视,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不少新闻机构的记者都想约见采访他,均被钱老执意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钱老家的电话,恳请让她登门拜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他就妙语惊人地对英国女士说:“假如你看了《围城》像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洋女士只好放弃了采访的打算。

钱先生的回话,首句语义明确,后续两句:“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和“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虽是借喻,但从语言效果上看,却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奇效:是属于语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给听话人以多种理解的空间,也便说话人轻松地逃出“围城”,这就是糊涂应对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