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15495100000043

第43章 条形码与RFID技术(5)

五、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在整条供应上,从采购、存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都是物流上环环相扣的业务环节和流程,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在物流运作时,企业必须实时地、精确地了解和掌握整个物流环节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使这四种流以及各个环节、各个流程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其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实际物体在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是处于运动和松散的状态,信息及其方向常常随实际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移动和变化,结果影响了信息的可得性和共享性。而RFID正是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上各项业务运作数据的输入/输出、业务过程的控制与跟踪,以及减少出错率等难题的一种新技术。RFID在供应链物流诸多环节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主要应用如下:

1.RFID在零售管理中的应用

RFID可以改进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实现适时补货,有效跟踪运输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出错。同时,智能标签能够对某些具有时效性的商品的有效期限进行监控;商店还能利用RFID系统在付款台实现自动扫描和计费,取代人工收款方式。在未来的数年中,RFID标签将大量用于供应链终端的销售环节,特别是在超市中,RFID标签免除了跟踪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并能够生成100%准确的业务数据。目前,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即将淘汰条形码,全面采用RFID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零售环节的效率。

2.RFID在存储管理中的应用

在仓库里,RFID使用最广泛的环节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在整个仓库管理中,通过将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RFID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与补货等。这样,增强了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动力(8%~35%)和库存空间,同时减少了整个物流过程中由于商品误置、错送、偷窃、损坏和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RFID技术的另一项好处就是在库存盘点时节省人力,RFID的设计就是要让商品的登记自动化,盘点时不需要人工检查或扫描条码,更加快速准确,并且减少了损耗。RFID解决方案可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管理人员可据此快速识别并纠正低效率运作情况,从而实现快速供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成本。

3.RFID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在运输管理中,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是通过在其上贴上RFID标签(例如将标签贴在集装箱和设备上)来完成管理与跟踪控制。RFID接收转发装置通常安装在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如门柱上、桥墩旁等),以及仓库、车站、码头、机场等关键地点。接收装置收到RFID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

4.RFID在配送/分销管理中的应用

在配送环节,采用RFID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进入配送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门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订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这样就确保了精确的库存控制,甚至可确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箱处于转运途中、转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

RFID技术使得合理的产品库存控制和智能物流技术成为可能。借助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对商品原料、半成品、成品从运输、仓储、配送、上架、最终销售,甚至退货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例如,经营者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时了解到货架情况并迅速补货,减少10%~30%的安全库存量,从而大大降低仓储成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差错率的降低,使整个供应链管理显得透明而高效。

5.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隧道和车场管理的电子收费系统。其处理流程为:车辆进入通讯范围内,读写天线与电子标签和CPU卡进行通讯,判别车辆是否有效,如有效则进行交易;无效则报警并封闭车道,直到车辆离开检测线圈。如交易完成,系统控制栏杆抬升,通行信号灯变绿,费额显示牌上显示交易金额,车辆通过自动栏杆下的落杆线圈后,栏杆自动回落,通行信号灯变红,系统等待下一辆车进入。

【案例介绍】

汉信码在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应用

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成立于2000年9月,主营业务是图书物流,主要针对出版社进行储存、包装、发运、配送业务,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业务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目前物流中心已建成9大库区,合计23万平方米库房。物流中心拥有专业化的物流队伍、作业所需的各种机械化设备,信息化管理保证了货物库存统计的准确性。

1.图书物流在单证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般来说,图书品种多,流动量大,流通范围广,流经的环节也较多,同时,新书出版后要求上市的速度要快,这些要求从物流的速度、准确性等不同角度都给图书物流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图书的仓储及物流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使得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在面对大量单证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采集及管理手段。

目前,在单证管理中应用一维条码技术存在如下难点:

(1)单据的多联打印问题。作为货物交接的凭证,单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通常,货主、货运司机、理货员、仓库管理员、仓库财务部都需要单据作为依据,因此同一张单据需要一式多联。但是多联打印需要使用针式打印机,一般针式打印机的打印精度较低,打印出的一维条码识读率很低,识读的错误率很高。针对这种情况,物流企业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提前在单据上印刷好一维条码,作为单据的编号。进行业务操作时,工作人员根据业务编号制备对应的单据,然后在单据上打印内容,这样纸张成本过高(通常为普通纸张的3~5倍),而且一维条码与单据内容对应困难。

(2)单据信息跨平台应用困难。上游企业录入单据信息后,由于与下游企业没有实现信息系统对接,下游企业需要重新录入,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经常会出现人为差错。由于信息录入的差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

(3)单据包含的货物信息对系统的依赖过强。一张货运单包含的货物通常很多,但是单据上仅显示发货人、收货人等基本信息。如果要查询详细信息,则需要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才可以查询,造成物流与信息流的脱节。

(4)单据与货物的对应存在困难。通常,单据仅包含运输的基本信息,没有货物的明细信息,如要了解某张单据对应的货物,需要查询单据的明细。在实际操作中,理货员通常需要手持货运单及货运单明细来清点货物,效率和准确率都受到影响。

二维条码的出现,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二维条码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并且信息容量极大,不仅能够容纳单据的信息,而且能够容纳单据的货物明细,使得单据真正成为物流信息的载体,无论是理货员清点货物还是下游企业录入信息,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条码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目前,欧美、日本等国家在物流信息管理中普遍采用二维条码技术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汉信码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作为汉信码应用试点之一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就是在单证管理中引入了汉信码技术。

2.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原业务流程

图书物流业务主要存在租仓和托管两种形式,托管属于第三方物流范畴。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图书物流业务主要是托管形式,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因此对于信息采集、传输的准确性、快速性的要求也更为迫切。

托管部是北京西南物流中心主要的业务部门之一,负责与出版社的衔接。

一般情况下,图书的发货业务需要经过以下流程:

(1)托管部接收出版社批销单。出版社在下午五点前把发货指令——批销单发给托管部数据中心制票室,托管部接收并打印批销单,一式三联,其中一联交给入账员进行单据录入,一联交给库房进行配书,一联作为存根。

数据中心录入批销单,根据批销单制作贴头并打印,托管部制作并打印货运单,把贴头和货运单一起交给库房。

(2)配书打包。库房收到批销单进行配书后,双人进行验书,之后进行打包、粘贴贴头。打包配书完成后,打电话通知分拣中心来拉货。

(3)分拣中心拉货。分拣中心接到通知安排车辆去各库区拉货,托管库房发货人员与分拣中心拉货的人员进行货票核实。核实无误确认出库,并在打出的总清单上签字。业务人员通过制票室与物流系统平台确认出库,记录出库时间。分拣中心拉货确认实际上就是对托管部出库确认。

(4)分拣中心入库。分拣中心把各库区打包图书拉到分拣中心后,卸货的司机与分拣人员核实货运单与实物是否相符,核实无误后输入系统,确认入库,并记录入库时间。分拣中心按照不同的发货地进行分区,由卸货人员按照发往地的不同将图书分别码放在相应的库区。

(5)分拣中心货运部派车。分拣中心对每一张货运单据进行派车。操作时,业务人员进入信息系统的派车模块,输入货运单上的单号,调出货运单,进行派车。派车由系统自动匹配完成。货运部打印出派车单(各票货的汇总单)签字交给承运商,承运商持此单去分拣中心取货。

(6)分拣中心出库。承运商持派车单取货时,分拣台上人员与承运商签字交接货物,进行出库业务,核实无误后输入系统确认出库。

(7)客户返单。图书配送到目的地后客户签收,货运公司将单据返回物流中心。

3.应用汉信码的业务流程

在以上流程中,单据流转、信息交互的环节很多,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工作效率、准确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在单据管理中引入了汉信码技术。

应用汉信码的业务流程为:

(1)汉信码生成。库房管理人员接到出版社的发货通知后,在打印发货单时,信息系统将货运单号转变为汉信码符号,通过针式打印机与货运单同时输出。工作人员无需匹配单据的编号与汉信码码图的信息。

(2)出库。工作人员完成拣货作业,将图书与分拣中心人员交接时,通过无线手持终端扫描印有汉信码码图的货运单,完成出库作业。

(3)分拣、派车。图书进入分拣中心后,根据不同的目的地进行分拣作业,分拣中心工作人员扫描货运单上的汉信码,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派车单。分拣作业完成后,车队的工作人员清点需要运输的图书,确认无误后,分拣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无线手持终端扫描货运单的汉信码,完成发货作业。

(4)返单。车队的司机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交到客户手中后,客户在货运单上签字验收,司机将客户签字的货运单交回仓库,仓库的工作人员扫描货运单的汉信码码图,完成返单作业。

4.应用效果

北京西南物流中心通过汉信码的应用,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了成本。例如,以前每天需要打印的货运单达2000多份,使用汉信码后,货运单据统一使用空白的货运单,仅此一项每年能够为企业节约近10万元的单据费用;以前每个仓库需要一名专职人员来匹配货运单编号和条码编号,应用汉信码后不再需要数据匹配工作,节约了人员成本;更主要的是,通过汉信码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单据的差错率,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汉信码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现阶段的发展,而且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思考题

1.通过汉信码的应用,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在哪些环节的运作上提高了效率?

2.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扩大汉信码的应用范围,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复习思考题

1.一维条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是模块组合法和宽度调节法?

3.二维条码的特点是什么?

4.常用的条形码识读设备有哪几种?

5.RFID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6.RFID系统的技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