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15494900000014

第14章 贺州的族群结构及特征(5)

其实南雄珠玑巷汉族移民之所以会转迁他址主要原因一是闽、粤、赣、湘边的动乱,如绍兴元年八月,张忠、邓庆、刘军一等据南雄,江西统制传输讨之;绍兴三年(1133年)江彭友等农民起事,占江西、湖南8县,虔、吉盗连兵寇掠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诸郡。正如《易氏族谱》所云:“宋乾道末,赣之坡洞豪顽啸聚为乱,蔓为雄、韶。公谓陈妣日:‘吾祖宗屡世积德,料必无恙。不若预为之避,尤为明哲。’淳兴(兴为熙之误)十一年甲午辰五月,遂负神主弃广,挟赀人广之城南小市街石亭巷居焉。”[68]二是元军入粤,引起闽、赣、粤军民的激烈反抗,雄、韶、虔、汀一带沦为战场,南雄更是成为战场的中心战区,双方争夺数度易手,从咸淳末(1273年左右)至祥兴二年(1279年)的六七年间,元军两过大庾岭,三占雄、韶,珠玑巷处在交通要道上,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忧虑难周”,[69]而纷纷南迁,开始了入粤汉族以珠玑巷为起点的大规模南迁。

珠玑巷汉族移民转迁他地的情况所记甚多,如《开平方志》云:“狮子罗村,其先世室兆随宋太祖江讨叛,至广东南雄始兴县,遂家居焉,七代贵翁绍兴元年从南雄迁莨底,即今新会良溪也”;又如《香山县志》云“(隆镇)涌边曾在……六十一传世季青,因避乱徙居保昌县珠玑巷,传至汝富,历六代,如遨游来香山,止于涌边乡,逐家焉。”迁入铺门的陈姓,先由金陵珠玑巷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迁广东开建大玉冲,明初至继祖这一代才到铺门;魏姓由广东南雄府保昌县迁来,主要居住在铺门镇南华村[70];贺州铺门镇龙湾寨《麦氏族谱》云:其支派由始兴(明属南雄府)迁居到黄角(在今广东中山),由黄角迁到小榄(在今广东中山),南宋时再迁到龙湾寨。凡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在珠江三角洲落籍的汉族移民其后逐形成为广府人。与此同时,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到珠江三角洲,其后又辗转迁入铺门的汉族移民在铺门落籍后,遂形成为现代的铺门人。对此,铺门话可以佐证。据韦树关对铺门话的调查分析,铺门话源于五岭话,他列举了铺门话与以湖南宁远话、江永话为代表的五岭话的共同点有:

(1)古全浊音声母阳平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作不送气的清音。

(2)古非、奉母部分字今读p或ph。

(3)古微母部分字今读m。

(4)古假设及咸摄入声韵有高元音化的趋势(古汉语读a、ia、ua,主要元音为低元音a,而五岭话和铺门话或读作半高元音o,或读作复合元音Wa,或读作高元音u,舌位都比a高)。

(5)古蟹摄有单元音化的趋势(古汉语蟹摄-i韵尾,五岭话、铺门话已失-i韵尾)。

(6)古-m韵尾有脱落的趋势(部分字脱落,部分字并入-η韵尾)。

(7)古-n韵尾有脱落的趋势(部分字脱落,部分字并入-η韵尾)。

(8)古-η韵尾部分字有脱落的趋势。

(9)有相当数量相同的方言词。

(10)动物的性别在动物名称后加修饰语表示,且所加的修饰语十分相近。

铺门话中五岭语底层成分的凸现,证明他们的祖先源于五岭话区域,而南雄珠玑巷正是在五岭话区域内。

与此同时,铺门话的底层中又有粤方言的成分。据韦树关的调查分析铺门话与粤方言的相同之处在于:

(1)声调保持古汉语平上今入各分阴阳的阳。

(2)有-m、-p、-t韵尾。

(3)古遇合一模部分字、遇合三虞部分字、效开一豪部分字读ou。

(4)古微母部分字、晓母部分字读f或n。

(5)二者有一批共同的方言词。(东西)、翼(翅膀)、遮(伞)、靓(漂亮)、衰(倒霉)、(刚刚)等。

这种情况正如说明迁入南雄珠玑巷的汉族移民,在南迁的过程发生互动,从珠江三角洲迁入铺门的汉族移民,必然受到正在形成中的广府人的影响,在语言中打下粤方言烙印之时却与广府人分道扬镳,落籍铺门而与汉代以来在铺门落籍的汉族移民认同形成为铺门人,从而确立了铺门人的历史边界。

3.都人的历史边界

都人是贺州汉族中一个十分特别的族群,一是其人口较少,约3万人[71];二是其绕八步城区而居,分布于八步、黄田、鹅塘等镇的一些村庄;三是其语言奇崛,其他汉族族群听不懂而称之为“怪人”。[72]那么,这个奇崛汉族族群的历史边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徐杰舜在贺州厦良村考察都人的时候,老人们说他们的先祖之所以迁徙到厦良,是因为用草人学射箭,侮辱了皇母娘娘,犯了王法。被抄九族而逃到八步来的。当时一起逃难的还有郑、黄二姓,到八步后,因都是“艹”字头,便结义为兄弟,在现在八步镇灵峰村平安寨共建了一个祠堂。蒋家友(民兵营长)说他的先祖是明万历年间1572年迁来,至今已有410年左右了。据查1572年为明隆庆五年,迄今已427年。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查阅了1997年10月版的《蒋氏族谱》(打印本),据《贺街、钟山、平乐、苍梧、昭平县蒋氏族谱编纂概述》云:

盛世修谱,世代必然,吾族蒋氏,后裔繁衍,房房发达,代代荣昌,自始祖伯龄公,传至九十一代孙,有日升,蒋玑,日庚,蒋羲,明用(工作和),应七,其后也有胜贵,蒋光,帅境,弘道,弘业,弘泰,登秀等始祖徙粤后裔,散居位于桂西,桂东(即桂林,贺州,梧州三地区内的毗邻县),贺州、钟山、平乐、苍梧四县蒋氏源流分布黄田、八步、里松、鹅塘、莲塘、贺街、梅花、开山、西湾、羊头、钟山镇、回龙、同古、牛庙、青龙、阳安、大平、沙头、梨埠、文堡二十个乡镇,境毗邻瓜飕连绵蔓延,有境处水秀山。峰峦叠壑。丽园土肥的开山,东寨,山脚源,象脚,芦岗,培才,泣田等村寨。亦有沿富江流域西岸定居的姬公洲,厦良,美羲,牛庙、东安、蒋屋、贺街、黄田、黄塘、黄牛山、上宋、马兴、龙科、文堡、梨埠、龙冲、腊洞、高枧、旺湾五十多个村寨,唇齿相依,交通发达,东由苍梧沙头起至北界山脚行程340多公里,西由东寨起至南界开山,大平静200多公里,四面分居广,地理优越,有吾族人口数万多人,嗣裔发达昌盛。

查贺县志记载,贺州处楚粤交通要道,中原文化传至岭南,由于地理处境多山。历史便成萌渚,瑶族聚居之地,南宋到元代,瑶族大量迁入,贺州瑶入点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他们经受压迫促使其反抗。元顺元统二年(1334年)唐七领导的瑶族起义,攻占贺州,震撼桂东。元顺元年(1462年)至成化元年(1465年)片夷军颜彪,湖广总兵李震,佥都御史韩雍率军人广平瑶,当时贺州社会动荡复杂,嘉靖年间,桂西及湖广,粤东的“士兵”相继调到贺州屯田守险,最后定居落籍,繁衍后代。蒋氏旺族各支流具是由此因果而从湖南,广东徙入散居贺、钟、平,苍梧各地,系为横公后裔。

蒋氏迁入贺州的情况《蒋氏族谱》中还有如下记载:

“始祖日升,字清亮公,于明朝嘉靖季年间,由湖南、衡州、珠玑巷迁居广西贺县姬公州落藉定居。”(日升公世系)

“吾始祖自来万、伯全二公原系全州,素居桑樟,传至子孙各迁一方,自明朝时用太祖分享贺县入籍,分支于贺街(长利)、莲塘、芳林。始立江东落户,谓之源发全州。”(莲塘美仪蒋氏宗枝)

“自南京分派别名金陵移居广东省潮州普宁县可珑村,后移居屋宗……转徙居广西贺县莲塘。”(莲塘永庆宗枝族谱序)

“自南京分派别名金陵移居广东潮州府普宁县可珑村后移居屋察分宗徙居广西莲塘,开基创业。”(莲塘永庆宗枝)

“时和公本籍全州珠玑巷,有明朝中叶诠授贺邑?谕遂居于贺城河东街屋蒋能,克缘二公始迁八步下(厦)良村,至胜贵公迁开山朝阳村(今高田村)。”(开山宗枝谱)

“日庚公由湖南珠玑巷来贺卜居蓝田,分生四子居各地居住不详。”(泣田宗支)

“始祖日庚公、由湖南珠玑巷来贺卜县蓝田。生四子,分居贺州各地,除长房朝高失传外,二房朝阳在厦良定居,也有落船订户,三房有些在鹅塘蓝田(泣田),也有少数在厦良定居,四房朝宗一贯定居厦良寨,现有人口500人。”(八步下(厦)良宗枝)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光公生于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于1708年夏在闽(福建)比武、中榜示武举,调任湖广南路大营都云将,抵广捕匪,同时贺州告急,受召往富贺矿匪,并封特授高原营都司,甫棕怀远游击,1711年光公在贺平乱有功,调任富贺守备,因此,光公已在贺八籍落户。现在人口358人。”(蒋光公世系)

“始祖蒋名七公,原籍湖南,南舟府兴远且大洞乡平宅村,兄弟七人,应七排第七,在湖南投军,吃粮直升致大收军,调任到梧州居住,因贺告急,派任收军到平城,后落籍梅花住居在马兴。其他兄弟,去向不明。蒋应七公世系:现有人口183人。”(梅花宗支谱)

“蒋香土公:原籍湖南嘉禾人,仁喜后裔于民国时期因生活需要徙居贺县步头居住。香土公世系现有人口:37人。”(居梅花宗枝)

“吾始祖系因逃避充军而从居苍梧沙头塘角村,名讳不详,从居时间失考,由帅镜公二子长名一国,次名一保,二公约于康熙二十年(1682年)间两从居贺县大平乡,大平头村落籍,至乾隆十三年(1749年)买下地名草禾冲(即现居地)安居乐业。现有人口86人。”(大平蒋乐宗枝)

“本宗支始祖约于康熙初期因逃避充军来到苍梧县沙头乡塘角村居住,因资料不全,始祖名讳不祥,生二子,长名帅锦公,从居贺县大水,大平头村。”(沙冰塘角龙科秧地宗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