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夜色幕染
15492300000003

第3章 抱养的孩子

大婶从来没有和她说过那么多的话,也从来没有教过她那么多东西,但她的心里却并没有觉得很高兴。

家里的鸡鸭要拿去卖的时候,大婶也会给它们洗洗爪子理理毛,她比那些鸡鸭还不如。

大婶总说,她是为了她好,可她还是会忍不住的乱想,会想要读书,会想自己能否遇到和善的雇主,会想自己以后会怎样……

得知她要去给人当小保姆,学校的老师特意到家里来给大叔大婶做工作,无非就是说她成绩好,不读可惜了。

老师着重强调了一点,入了学可以申请补贴,上初中也花不了多少钱云云。

最终,她进入了初中的大门。

大婶说,家里虽然条件不好,但她不想让人家说她“苛待了抱养回来的孩子”。

邻居们说,有人给了大婶钱,所以她才愿意送她去上学。

不管是因为什么改变了大婶的想法,能够继续上学,她真的很高兴。

哥哥比她大五岁,小学时留过两次级,她上初一的时候,哥哥上初三。

两人在一个学校,哥哥每个星期的生活费是三十,比她多二十。

大婶说,哥哥上初三了笔墨本子用的多,而且男孩子胃口大吃得多,花钱自然也就多。

她不一样,她是女孩子,吃的少,也会节省,一个星期十块钱足够了,谁谁家条件那么好也只是十块。

听着大婶一再念叨她上学要花多少多少钱的问题,芳华抿着唇不说话。

大婶说的那谁谁,她每天都回家吃饭,就只是在学校里吃个早餐而已,但是没关系,能继续上学她已经很开心了。

只是,不管她如何精打细算,十块钱还是不够花,捉襟见肘也不足以形容她的窘迫。

平时要买书买笔,后来还要买女生专用的小棉棉,她没有任何多余的生活来源,只能想别的办法缩减开支。

学校离家远,他们是要住宿的,每次回家她都要带足一星期的咸菜。

一天两顿,除了到食堂打饭,她几乎很少买菜,尽量把钱省下来买必需品。

她知道,身体发育需要营养,可是,她没有任何多余的钱去买那些东西,每天就是白饭搭配咸菜。

天天吃咸菜,脸色都变成了咸菜色,闻到食堂炒菜的香味都会流口水。

有一天,同宿舍的一个女生家里办喜事,她从家里带了些肉丸和大肉回来请大家吃。

那家,她只是吃了两个肉丸,吃了一块红烧肉,结果却上吐下泄把自己折腾得进了医院。

医生说,她有些营养不良,而且长时间不吃荤腥,脾胃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要她注意饮食。

她身上没有钱支付看医生的费用,班主任替她垫付了二十块钱。

她第一次开口和大婶要钱,结果被大婶狠狠的骂了一顿。

再后来,大婶亲自给班主任打了电话,知道她因为吃了同学带来的东西才会去看医生,转头又把她骂了一顿,然后不情不愿的给了她二十块钱,却提都没提她生病的事。

她头一次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生出了怨气,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生出了怨怼,却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她知道自己营养不良,因为她常常头晕眼花,条件有限,她开始想别的办法改善自己的伙食。

经过仔细的勘察,她在学校外面的集市上发现了一家私人豆腐作坊。

豆腐价格便宜,五毛钱可以买好大一块嫩豆腐,老板看她年纪小,花两毛钱也能给她切一块小的。

书上说,豆腐营养丰富,有足够的蛋白质,效果堪比鸡蛋和牛奶。

她为这个发现惊喜不已,隔天就去买一块两毛钱的豆腐,蛋白质什么的也都够了。

除了豆腐,她还经常从家里带一些可以生吃的新鲜菜蔬,包菜黄瓜番茄萝卜什么的。

这些东西一年四季不断,放好几天也不会坏,洗干净直接蘸酱吃,或是用豆豉和腌菜拌着吃,味道都很好……

知道她的情况后,班主任把班里的其中一个贫苦助学金名额给了她。

每个学期三百块钱,书本费完全够了,对于她上初中的事,大叔大婶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初中三年,是她整个少女时期最快乐的三年,老师同学很友善,图书馆有看不完的书,课余时间有很多活动,连白饭配咸菜豆腐和黄瓜萝卜蘸酱的滋味都很甜。

十三四岁的年纪,同学们之间已经有了相互攀比的风气,可是大家的差别并不大,也没有人会歧视她条件不好。

即便她经常吃的是豆腐和黄瓜萝卜咸菜,可是她并没有比同学们矮,也没有比同学们成绩差。

相反的,或许是天天吃瓜果蔬菜和豆腐的缘故,她的皮肤非常好,身材也发育得很好。

她打小就在山里跑,爱美姑娘们闻之色变的紫外线都对她格外宽容,她有一身晒不黑的皮肤。

在学校里不常晒太阳,她很白。

放假回家的时候天天风吹雨淋太阳晒,她依旧很白,用同学们的话来说,她天天吃豆腐,一身皮嫩的跟豆腐似的。

——

在她上初三的时候,秦汉民结婚了。

秦汉民初中毕业后就到外面打工去了,先是跟着大叔在工地干杂活,后来坚持不了就到城里一家酒店做保安。

保安的工资很低,是有五六百块,但很轻松,他对象在那家酒店做服务员,两人就是在那里好上的。

两个人,标准的奉子成婚。

女方父母一直不同意两人的婚事,即便那个女孩子肚子里已经装了货,双方还是因为彩礼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秦家这边只愿以农村的标准给三万,女方那边条件比秦家还要差些,但咬死城里的标准十万。

彩礼加上新房装修,买家用电器,还有给新娘的三金和酒席,一场婚礼办下来也要十五六万。

两家来回争斗了好几回合,最终以秦家妥协告终。

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大叔在外面借了五万块私钱,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