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15400800000036

第36章 充满爱的角落(5)

生活永远做不成蜗牛,不会慢悠悠地带着我们行走。生活更像一条鞭子,奋力抽打着我们这些陀螺。我们用旋转释放生命,也用旋转打发生命。在这样的辛苦旋转中,别忘了创造一只蜗牛,让它偶尔带着你去散一回步。请你模仿着它的步态与它的心态,在天地之间从容行走,走进一片不该错过的奇丽花海……菊花太阳去年冬天我的“伊人鲜花铺”开业不久,父亲因心脏下的血管破裂需要手术住进了市区的一家医院。

父亲所住的病房背阳,终日不见阳光。和父亲邻床的是一个小病号,听父亲说,小女孩儿的父母是乡下农民,小女孩儿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她的父母常常背着小女孩儿流泪叹息,他们不但愁小女孩儿的身体,还为昂贵的医疗费发愁,因为小女孩儿需要动一次心脏上的大手术,更何况她的这次住院费全是左邻右舍和她的老师、同学捐助的。小女孩儿九岁,头发枯黄得如秋后的野草,她的脸蜡黄得像一张陈年的旧报纸,唯一有神气的是她的眼睛,虽然双目深陷了许多,但满眼的童真不停地忽闪忽闪。小女孩儿很懂事,每天一早父母照看她吊液后就出去找杂活挣点生活费,小女孩儿从未哭闹着跟去,只是一人静静地躺在床上,翻看小画书,时间久了她就跟同病房的人拉话,还讲她看的故事给大家听,父亲常常听得双眼含泪,不住地说:“多好的孩子,怎么得这病!”

从小女孩儿的脸上,我寻找不到她病着的痛苦,每天她的笑声洒满了病房,真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一天傍晚,病房里只剩下小女孩儿在静静地看画书,见我进来,她甜甜地冲我一句:“叔叔好!”没多久,她竟然仰起小脸认真地问我:“叔叔,我会死吗?”一下子,我怔住了,良久才嗫嚅着说:“怎……怎么会呢!”原来小女孩儿一切的无忧无虑全是装出来的,她的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呀!我急忙转过身,双眼一热……父亲手术后身体逐渐康复,我为父亲办理出院手续,看见医院的清洁工正拎着七八只已凋谢的花篮往外走,我连忙走上前去,要下了那几只花篮,因为拔去谢花枯叶,花篮、花泥仍能再用。

我拎着花篮回到了病房,小女孩儿眼尖,一下子欣喜起来。“这么多花!”我连忙说:“花枯萎了,没用的!”小女孩儿听后惋惜地望着花篮,我找来一只纸箱,拔下篮中残花败叶准备扔掉,我刚欲离开,小女孩儿微声说:“叔叔,我能挑几支花吗?”我一愣,尔后劝说:“这花养不活了,想要叔叔明天带几朵新鲜的花给你!”小女孩儿没有听进我的劝说,最后从纸箱里拣出了九朵未完全凋零的菊花,她把花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然后手忙脚乱地忙开了,洗罐头瓶,试着插花,足足忙了有20分钟后,她擦着额头的汗水让大家看,顿时,我们全瞪大了眼,窗台上背阳面的罐头瓶中被小女孩儿用九朵菊花插成了一个黄圈,她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一轮菊花太阳,今后,我们不会再冷了!”一下子,我们的心中真的暖融融的,仿佛冬天的太阳正灿烂地照耀着整个病房,大伙不停地夸小女孩儿聪明,她不好意思幸福地笑了……我被小女孩儿独特的构思惊呆了,禁止不住问她:“小姑娘,你为什么只选了九朵菊花做太阳?”小女孩儿仍沉浸在幸福中,好久才回过神来回答我:“叔叔,我见菊花还未完全凋谢,扔了怪可惜的,至于九朵吗?我……”我一下子明白了小女孩儿的用心,我的内心被她震撼了……父亲出院的那天下午,正是小女孩儿手术的时间。一早我帮父亲整理物品,护士来给小女孩儿做手术前的抽血化验,小女孩儿的血管被扎了几次未能成功,急得她的父母不停地落泪,护士也不忍心再扎,小女孩儿双眼盈满了泪水,哭着对父母说:“你们出去,让叔叔抱着我扎针!”小女孩儿的父母一步一回头离开了病房,我毫无理由拒绝一个九岁孩子手术前的求助,小女孩儿安静地躺在我的怀中,待抽完血后,她咬着我的耳朵说:“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手术期间照顾好我的菊花太阳,病房里的爷爷奶奶需要它来暖心……”未等小女孩儿说完,我紧紧地搂着她,泪水滂沱,不住地点头。父亲离开病房时,小女孩儿进了手术房,父亲找不到更好的话语劝说小女孩儿的父母,只是老泪纵横地又看了一眼病房中的“菊花太阳”,尔后慢慢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店门,看到花桶里热热闹闹挤满了开得正艳的黄菊花,倏忽间,我想起了“菊花太阳”,急忙挑了九朵最好的菊花匆匆赶到医院,小女孩儿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了许多根输液管,她仍在昏迷中……窗台上的“菊花太阳”已凋萎了一半,我连忙换上新菊花,按小女孩儿的模式又插了一个“菊花太阳”,我想要让小女孩儿一睁眼就看到她的“菊花太阳”依然灿烂地照耀着整个病房……好女孩儿,叔叔会让“菊花太阳”温暖你整个冬天的……良言如花前不久,坐火车出游,忽闻车厢广播里传来温柔的女声:“各位旅客请注意,我们工作人员将查验车票去向,请您配合,谢谢。”查车票去向?不就是查逃票吗?换一种说法,让人听上去,就是舒服,如喝了滴入蜜汁的冷开水一般。

曾经无数次,一帮乘务员嚷嚷着“查票了!查票了!”很生硬地查验每一个乘客的车票,连上厕所的乘客也一个都不放过。而此次,一语吹出文明优雅之风来。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没买票的乘客,都存在逃票的故意,他们也许时间紧,没来及买,或许票已售罄,不得不碰碰运气,先上车后补票。就算有个别初次逃票者,补上,叫他买个教训,也没必要搞得像警察抓小偷似的。我深深地记住了这句“查阅车票去向”,记住了言者的高雅姿态、宽广胸怀和一种信任、尊重每一名乘客的气度。

俗话说:“良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姿态、胸襟和气度的。据媒体报道,沈阳某高校在校门口赫然立起一块木牌,上面冷冷地写道:民工不得入内!典型的歧视,伤人自尊啊。这条打击一大片的标语,将给民工兄弟带来多大的心理打击啊!事后,有学生提议,才把这一标志给改了过来:非本区人员不得入内。

口吐莲花,说者优雅温柔,听者舒心惬意;满嘴放箭,言者凶神恶煞,闻者羞惭激愤。一句话,二重天啊!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影响广泛的俚语:“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说话是一门艺术,表达同一个意思,一语让人微笑如花,一语让人暴跳如雷。语言与人的情感、情绪紧密相连,人总喜欢在他人言语里树立自己的情感坐标系,或者用别人的言语来营造自己的情绪堡垒。良言让人的情感坐标点落在自信、力量等区域,恶语产生的情绪则足以毁掉一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

有人说,医生的良言胜过良药。一个朋友的父亲身患癌症,来省城一家医院治病的时候,主治医生对他说:

“老爷子,你有福啊。来我这儿看病的人大都检查出癌症,你只不过是良性肿瘤而已。做完手术,回去多吃点新鲜蔬菜就好了。”手术做完后回到家,朋友的父亲乐呵呵的,谁都看不出他曾是一个癌症患者。每每提到父亲,我的这位朋友总会感叹:“医生的良言胜过药啊。你不知道那个黄医师,治好的癌症患者最多,因为他对每个病人都是这么说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人美话亦美。说好话,还得从人的内在美炼起,把自己煅造成一个精神高雅的人,一个心灵质朴的人,一个爱己及人的人,一个具有悲天悯人气质的人。如此一来,说出的话,才会美丽如花。

愿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良言如花处处绽放。因为,良言是社会和谐的推进剂,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心灵的眼睛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冈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虬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在我们看见的每一棵柿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挂的红灯笼,红得鲜艳而炫目。这个时候了,该收获的应该早就收获了,为什么每棵柿树的顶梢还长着几颗又红又大的柿子呢?我们几个人禁不住七嘴八舌地猜测了起来。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了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可能还没有来得及采摘。有人说,为什么低处的树枝上没有柿子,而那五六个柿子都差不多长在每棵柿树的顶梢呢?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

我们都赞同第二种说法,认为一定是因为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柿树的顶梢去,所以就留下了那红灯笼似的鲜艳而诱人的红柿子。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涌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问老农说:“这些柿树上的果实是不是已经采摘过了。”老农笑笑着说:“九月的时候,已经摘过了。”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说:“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一怔,又不屑地说:“没有俺们摘不到的,就那顶梢,俺们还能够不着?”

我们不解地问老农说:“那你们为什么采摘时不把那些柿子全摘了呢?”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下的。”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了。老农淡淡一笑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了山、封了地,叫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如果谁要把树上的柿摘光了,那大家就会瞧不起你,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大家就会和你断来往。”我们一听,全愣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这柿,我们叫‘老鸹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一只易拉罐改变人生

他是个穷孩子,住在郊区的一个垃圾场附近。上3年级的时候,他在路上捡到一只易拉罐。这时,一个收破烂的正巧路过,他做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交易,这笔交易的纯利润是一角钱。从此,他发现满地被人弃置的东西都是金钱。从3年级到高三,他总共卖出去8745公斤废纸、4762只易拉罐、3143只酒瓶、981公斤塑料包装袋。无论同学们如何嘲讽和挖苦,他都认为真正傻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见到易拉罐不捡的人。

10年间,他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没有因捡破烂使学业受到丝毫的影响。相反,他因增加了阅历而使自己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后来,他顺利地考入广州一所经贸大学。

大学里他重操旧业,不过这一次他只做了3个星期,因为在捡一只易拉罐的时候,他被站在别墅阳台上的一位外商发现,外商请求他把门前草坪上的一只易拉罐捡走。他走近别墅,外商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这时,外商惊奇地发现,这位捡垃圾的小伙子竟能听懂他讲的英语。外商异常兴奋,因为他的夫人正需要一位懂英语的草坪保洁员。

第二天,他就走进了这位外商的家庭,帮助他们修剪草坪、喷洒药剂,他的周薪是50美元。后来,经他们的介绍,他又成了另外三家外国人的草坪保洁员。

大学4年间,他利用星期天挣了4万美元。临毕业时,他申请成立广州第一家草坪保养公司。现在,他的业务已由外商家庭的草坪延伸到住宅小区的草坪,经营范围也由单一的护理发展到兼营肥料、除草剂和除草机械。前不久,他提出口号——你游玩,我们干!四百名大、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云集在他的麾下,包揽了广州市百分之七十的草坪养护工作。一些建筑商也纷纷登门,因为他们发现小区如果拥有绿油油的草坪,那么可以使房屋的租金或售价提高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如今,那位曾经捡易拉罐的小男孩儿早已成为广州的一位百万富翁。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只用纯金做成的易拉罐——至于它的寓意,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显示主人的财富。

永远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狂,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屋顶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只听见一屋的跺脚声。鼻头红红的布鲁斯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布鲁斯先生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很快安静下来,学生们惊异地望着布鲁斯先生。

“请同学们放好书本,我们到操场上去。”几十双眼睛发出疑问。“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站立5分钟。”

即使布鲁斯先生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健壮的男生没有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