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幽默笑话
15400000000034

第34章 奇闻轶事(5)

不及一半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法国旅行。一次,他乘火车要到第戎去。上车后,他觉得非常疲劳,很想睡觉,就嘱咐列车员,火车到达第戎时务必叫醒他。他声明:自己是一个极爱酣睡又不易醒的人。“你在叫醒我的时候,我很可能会对你大发脾气。”他对列车员说,“不过你不要理会,无论如何,拖也要把我拖下车去。”说完,马克·吐温就去睡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火车已经到达巴黎了。他肯定在火车到达第戎的时候,列车员忘记叫醒他了。他非常生气,立即跑到列车员面前大发雷霆。“在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这样发过脾气。”马克·吐温说。

列车员却平静地看着他说:“先生,列车到达第戎时,我拖一个美国人下车,他对我发了一顿脾气,你现在发的还不及那个美国人的一半哩!”

马克·吐温丢车票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常常心不在焉。有一次他坐火车时不知怎么把车票丢了,服务员查票时,他怎么也没有找到。乘务员认识他,就说“马克·吐温先生,您如果真的找不到车票也不碍事,我们都认识您。”马克·吐温反而非常着急地大声说:“怎么不碍事,没有车票我怎么知道在哪儿下车呀!”

第一次挣的钱

一天,有人问马克·吐温,他是否还记得他第一次挣的钱。

马克·吐温拍着脑门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当然,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我念书的时候。”

“有一天,我损坏了自己的书桌。按学校的规定,我必须缴纳五块钱赔偿金,否则将在全校师生面前挨打。我把此事告诉了父亲,他给了我五块钱,让我交给老师。但是在给钱之前,父亲把我揍了一顿。”

“由于我已经挨过一次打,再挨打也就无所谓了。所以,我决定回学校再挨一次打,而把五块钱留下来作为己用。噢,这就是我第一次挣到的钱。”

淹死的是我

马克·吐温是个非常幽默的人,每当他谈到小时候的往事,就显得非常伤心,但仍不失幽默感。他曾经对人们这样叙述过他的身世。

“我出生时是双胞胎,我和我的双胞胎兄弟长得一模一样,连我们的母亲也很难分辨出来。”

“有一天,保姆给我们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入浴缸里淹死了。没有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哪一个。最叫人伤心的,也就在这里:每个人都以为我是那个活下来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的。活下来的是我弟弟,那个淹死的才是我!”

不会把手弄脏

一次,马龙·吐温去参观画家霍伊斯勒的画室,因为过于沉迷其中,忍不住想用手去抚摸其中的一张作品,霍伊斯勒连忙阻止他说:“不要去碰,还没有干呢。”可是马克·吐温却回答道:“放心吧!我戴着手套呢,不会把手弄脏的。”

死期提前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在这一天,任何人都可以开玩笑、说谎话、诱人上当。现代的愚人节,甚至报纸上都可以胡说八道,发表各类假消息。

这一天的新闻报道,消息有真也有假,让人不知信还是不信。

有一年的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说:“马克·吐温于某月某日辞世了。”人们得知后纷纷赶至马克·吐温家里来吊唁,并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悼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当马克·吐温亲自接见吊唁的人群时,人们惊讶:“他还活着!”于是人们变得又非常喜悦:“上帝保佑!他没有死。”人们一致谴责这家不负责任的报纸,竟拿大作家的生命开玩笑,愚人节的玩笑开得也太大了。

可是马克·吐温一点也不发火,微笑着,诙谐地说:

“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永远站着

一次,马克·吐温来到法国的一个小城市旅行并应邀作讲演。一天他独自到理发店去理发。

“先生,您好像是刚从外国来的?”“是的,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你真走运,因为马克·吐温先生也在这里,今天晚上您可以去听他讲演。”“肯定要去!”“先生,您有入场券吗?”“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膀,把双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位的。”

“是的!”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讲演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贵地蚊子十分聪明

有一次,马克·吐温到某地旅店住宿。有人早就告诉他此地的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借机特意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的蚊子非常聪明,今日一见,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做好了一切该做的事。

领带

马克·吐温曾经与《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作者斯陀夫人做邻居。

他比斯陀夫人小24岁,对她是很尊敬的。马克·吐温经常到斯陀夫人那里去谈话,这已成为习惯。

一天,马克·吐温从斯陀夫人那里回来,他妻子吃惊地问:“你怎么不结领带就去了?”不结领带是一种失礼。他妻子怕斯陀夫人见怪,因此而闷闷不乐。

于是,马克·吐温便赶快写了一封信,并连同一条领带一起装在一个小盒里,送到斯陀夫人那里去了。信上是这样写的:

斯陀夫人:

给您送上一条领带,请您看一下。我今天早晨在您那里谈了大约30分钟,请您不厌其烦地看它一下吧。

希望您看过后马上还给我,因为我只有这一条领带了。

卓别林跌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戏剧家卓别林等几位电影明星应邀赴华盛顿作美国第三次自由公债募购的动员演说。演说安排在华盛顿的一个足球场上,场内用一些粗制木板搭了个临时讲台,卓别林学着别人的姿势跳上讲台,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不停地反复地说道:“德国人已经到了我们的大门口!我们必须拦住他们!只要你们买自由公债,我们就有力量阻挡他们!记住了,每买一份公债,你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位母亲的儿子!我们就可以早日打胜仗。”他的演说很有鼓动性,可由于他说得又快又兴奋,一不留心,从台上滑了下来,他一把抓住站在旁边的一位女影星,结果两人一起栽在一位身材高大而且年轻英俊的海军军官的头上。这位军官恰恰就是后来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卓别林妙语得烤鸭

1954年4月,中国的周恩来总理赴日内瓦出席关于印支战争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一天,他趁休会时间,邀请卓别林夫妇到中国使馆相叙,并共进晚餐。席间,卓别林望着刚上桌的北京烤鸭诙谐地说:“我这个人对鸭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鸭子的。”众人以后,甚感不解,忙问其故。卓别林说:“我所创造的流浪汉夏尔洛,他走路时令人揍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那以后就不吃鸭子了。”但当别人为此表示歉意时,他却微笑着转口说:“不过,这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卓别林的这一席话,引得大家笑声不止。烤鸭是由跟随周恩来总理赴日内瓦的名厨大师亲手烤的,色、香、味俱佳。卓别林夫妇边吃边赞不绝口。

宴会将结束时,周恩来关心地问卓别林,今天的菜是否合胃口?卓别林又十分风趣地说道:“贵国的烤鸭,食味之好真可谓举世无双,但也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不能让我再多吃。”周恩来听后,深会其意,于是嘱咐工作人员把早已准备好的两只北京烤鸭送给了卓别林夫归,卓别林夫妇高兴得连声道谢。

祖传秘方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应邀到中国上海访问演出,中国电影演员韩兰根陪同他游览市区。

中午时分,他们走进一家汤元店进餐。卓别林见了汤元,直呆呆发愣,不知怎么个吃法。他仿照韩兰根的动作,用小勺舀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只听“吱”的一声,汤元的馅汁溅到自己脸上和韩兰根身上。卓别林被烫得脸直发疼,他咧着嘴一边擦脸,一边问:“这甜丝丝、香喷喷的馅是怎么注进去的?”

韩兰根忍住笑,神秘兮兮地说:“这是祖传秘方,从不外传。”卓别林惊叹不已,频频称赞。他越吃越香,直到实在吃不下去了,才不情愿地放下餐具。

滑稽喜剧

有一次,喜剧大师卓别林来到伦敦,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他就收到了73000封信。他不得不请了6个打字员帮忙处理。经过几天忙碌,终于将信件作了分类:有16000封信向卓别林请求借款和援助,款项从40先令到20000英镑不等;还有10个女人宣称是他的母亲,她们在信中有声有色地叙述了卓别林小时候被拐骗的经过;将近700人说是他的叔伯、姑婶和堂兄弟,请求喜剧大师慷慨解囊;几千个女子倾诉她们的爱慕之情;发明家们、商人们、濒于破产的人都来信请求他入股;有人要把自己的孪生孩子送给他,说这将是他事业的继承人;竟然还有一个人寄来一张当票,要求卓别林替他把祖母的假牙从当铺里赎出来“这真是一出喜剧,比我演的滑稽戏还要滑稽!”卓别林感叹地说。

“请再寄个信封来”

马克·吐温成名之后,由于忙碌变得很少提笔。有一次,他忘了给某位英国作家回信而后者因为一直没收到回信,就把信件和邮票寄给马克·吐温,希望能借此让他想起来。

不久,马伦·吐温的回信果然来了,可是没想到信中竟然写着:

“信件和邮票已经收到,请再寄个信封来。”

谁最像

卓别林以他的讽刺喜剧艺术名震影坛。模仿他的人也多起来了。有个公司特别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会,看看谁最像卓别林,并请了一些研究卓别林的专家担任裁判。

卓别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赶来参加比赛。但是评判结果,他却屈居第二。

发奖的那一天,公司邀请卓别林前来讲话。卓别林回信说:

“世界上只有一个卓别林,那就是我。为难的是,应该尊重评论家的意见,我既然被评为了第二名,那么还是请第一名讲话吧。”

打苍蝇

有一天,卓别林参加一个教学会。一只苍蝇却总是在这位令人捉摸不透的幽默大师头上嗡嗡地直叫,他无可奈何地把手挥来挥去。后来,他要了只苍蝇拍,挥打了几下,但都没有打中。最后,苍蝇竟落在他面前了。他举起苍蝇拍,正要给予致命的一击,突然他停住手,仔细地瞧了瞧这只苍蝇,然后又把苍蝇拍收了起来。

“你怎么不打呀?”有人问道。这位幽默大师耸了耸肩说:“刚才在我头上叫的不是这只苍蝇。”

海明威签名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后,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去拜访,坚持要海明威在他的日记簿上签名留念。

海明威知道这个来访者是依靠房地产买卖而发财的,他即刻用手杖在沙地上划出了一个签名说:“请你收下吧,不妨连地皮也一起带回纽约去。”

自我责备免受罚

戴尔·卡内基是美国著名作家,他曾在《美好的人生》一书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

卡内基家离公园很近。因此他常常吃完饭后就带一只叫雷斯的小猎狗到公园散步。这是一座森林公园,面积很大,游人不多。公园有一规定,带狗游览者必须为狗系狗链和戴口罩。一开始,卡内基还常常按规定给狗戴上各种器具,时间一久也就松懈了。

一天,他在公园里遇见了一位骑马的警察。警察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而不给它系上链子?难道你不知这是违法吗?”

“是的,我晓得。”卡内基答道,“不过我认为它不至于咬人。”

“法律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警察厉声说,“这回我不追究,假如下回再让我碰上,你就必须跟法官去谈了。”

从此以后,卡内基照办了。可是,小狗很不喜欢束缚。看到小狗的可怜样,他心软了,不再给它带上口罩。一天上午,他正与小狗赛跑,又碰到那位警察跨在一匹红棕色的马上。警察招手让他过去,卡内基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前去。

他决定先发制人。他满脸惭愧地说:“先生,这下你逮住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过我。”

几乎出于卡内基的意料,“好说,好说。”警察回答说:“我知道,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想让小狗无拘无束地跑一跑。”

“的确忍不住,”卡内基说道:“但这是违法的。”“哦,别说得太严重了。”警察很温柔地说:“这样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勉励青年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尔克博士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以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简短到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

一个颓废派青年想了一下,交上一篇只有3个标点的自传:

“——”、“!”、“。”巴尔克问他这有何寓意,他沮丧地说:“一生横冲直撞——只落得伤心感叹!最终只好完蛋。”

巴尔克沉思片刻,提笔在青年的自传上重新增加了三个标点符号:

“,”、“……”、“?”他鼓励那位青年说:“青年来日方长,希望无限……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同你玩的姑娘

有一次,爱尔兰著名作家萧伯纳从苏联访问回来,他对朋友们谈了这次访问的感想。他说:“有一天我在街头遇见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我对他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作家萧伯纳。’而小姑娘听了我的话,竟然学着我的口吻悦:‘你回去也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姑娘×××。’”

“啊!”朋友们听了,都禁不住大笑起来。“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