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92

第92章 大千世界篇(7)

民间传说玻璃是汉代陆毒发明的。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各地农民揭竿起义。有一位叫陆毒的绿林好汉率军几次打败王莽的军队,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几万大军围剿陆毒,陆毒只得突围,准备投奔刘秀。半路上躲进一处山口,被王莽的军队所包围。陆毒等人正用石头架锅做饭时,敌人冲上来,只得丢下饭锅,与敌激战到半夜。山谷中突然腾起一片光芒,将王莽的士兵吓跑了。事后,陆毒查来查去,才发现是架锅的石头被烧得透明时,发出了强光。强光迫使敌军不敢再进攻,最后陆毒终于盼到了刘秀的援军,双方会师。事后陆毒向刘秀汇报了情况,并向刘秀献上烧得透明的石头。刘秀视为珍宝,就封陆毒为王,并让陆毒继续烧制这种宝石。这种石头就是玻璃,而陆毒也就被传为玻璃业的祖师了。

公交车的由来

城市公共交通最早出现于英国,1829年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辆马拉式公共马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发展、兴旺、衰退和复兴阶段。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城市交通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在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小汽车发展过量,公共交通萎缩,遭成城市交通拥挤,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和城市空气、噪声等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交通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因此,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迫使发达国家不得不转向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天津是我国最早拥有公共交通的城市。1904年按照清政府和比利时政府有关合约,比利时商人创办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于是我国第一辆公交车诞生了。

艾滋病的由来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现5名年轻男性,因罹患少见的肺囊肺炎而死亡;几乎同时,纽约也发现20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后来经美国国立疾病管制局(CDC)研究并证实,他们均死于一种免疫系统机能丧失的同一类症候群,并于1982年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A(Acquired 后天)I(Immune 免疫)D(Deficiency 缺乏)S(Syndrome 症候群),简称为AIDS。

因为艾滋病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一种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丧失的病毒——H(Human 人类)(I Immunodeficiency免疫)V(Virus 病毒),HIV 即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俗称艾滋病毒;这些病毒会攻击身体的免疫系统,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则是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的末期表现。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艾滋感染者的人权,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元月全球高峰会议中提出了“艾滋病防治方案”,并且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协助世界各国发展艾滋疫情防治策略,同时每年制定一个宣导主题,提出对艾滋人权的呼吁。

人行横道线的由来

早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贝市的一些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马、车分离。后来,又在接近马路口的地方,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叫做跳石,作为指示人通过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而跳石刚好在马车的两个轮子中间,马车可以安全通过。

19世纪出现了汽车。汽车的速度及其危险性都超过了马车,所以,跳石已与此不相适应了。19世纪50年代初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现了当今这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这就是第一条人行横道线的由来。从它出现到现在,对指示车辆、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的行进和停止,对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护人身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

磁浮列车的由来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人们称之为磁悬浮之父,他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

日本于1962年开始研究常导磁浮铁路。此后由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从70年代开始转而研究超导磁浮铁路。1982年11月,磁浮列车的载人试验获得成功。1995年,载人磁浮列车试验时的最高时速达到411千米。

德国对磁浮铁路的研究始于1968年(当时的联邦德国)。研究初期,常导和超导并重,到1977年,先后分别研制出常导电磁铁吸引式和超导电磁铁相斥式试验车辆,试验时的最高时速达到400千米。后来经过分析比较认为,超导磁浮铁路所需的技术水平太高,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大进展,遂决定以后只集中力量发展常导磁浮铁路。

英国从1973年才开始研究磁浮铁路,但英国则是最早将磁浮铁路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1984年4月,伯明翰机场至英特纳雄纳尔车站之间的磁浮铁路正式通车营业。令人遗憾的是,在1995年,这趟一度是世界上唯一从事商业运营的磁浮列车在运行了11年之后被宣布停止营业。

接着,美国研制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25万千米,是音速的20多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21分钟,而喷气式客机则需5小时。这项计划要求首先在地下挖出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米的管道,然后抽出管道中的空气,使其接近真空状态,最后用超导方式行驶磁悬浮列车。

太阳能的由来

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动力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他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

兵器的由来

我国从殷商时期开始就开始使用青铜为原料制作冷兵器,包括刀剑。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有长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两刃刀、飞刀等等。刀在青铜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因为在大规模车骑战斗中比剑更实用,渐渐取代了剑的地位。

西汉时出现了柄呈环形的铁质长刀,一侧开刃,另一侧是厚实的刀脊,不易折断。到了三国时期,刀已成为军队中普遍装备的短柄格斗器具,三国时期关习习所用“关刀”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龙图案,又称青龙偃月刀,刀头有钩,刀背有突出锯齿利刃,故又名“冷艳锯”。之后人们更加注重钢刀的质量,精益求精。

宋朝的《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等多种。明代则多仿日本刀式,造双手握柄的长刀。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等之说,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步枪的由来

自从1800年发现了镭汞(一种敏感的炸药,能用来起爆火药)后,一个叫福赛思的苏格兰牧师和一个叫肖的风景画家发明了撞击引爆和铜雷管;一个叫鲍利的端士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独立的弹药筒。不久,鲍利手下工作的一个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发明了长撞针。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

事实上,德雷泽枪由于口径大和枪机漏气,远不如罗兰兹前膛枪受人欢迎。但是在打仗时,能在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直接从这种枪发展起来的机柄式步枪成了标准设计。它的初速高,射程为2000~3000码,每分钟能发射10发子弹。这种步枪,至今还是广泛使用的步兵武器。

自动枪的由来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个名叫加特林的人,从装填机械化方面寻求提高射速的出路。他在多枪管的散弹枪的基础上,利用手柄和鼓轮使枪管转动,鼓轮转动时,传动机构完成打开枪机、装填、闭锁、待发和出发动作,紧张操作时每分钟可发射300~500发子弹。加特林机枪在自动武器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现,使自动枪所必需的机械构造有了模式。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还出现了一种斯潘塞连发枪。它是在枪托里开一个洞,直通弹膛,子弹从枪托洞里一个接一个装进去,靠弹簧的力量向前送弹。这种连发方式虽然也是靠手动操作,但连续供弹的原理却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枪发明者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当时只不过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这种连发枪得到了北军统帅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的高度评价,指令北军陆、海军部于1861年6月和8月对斯潘塞连发枪进行了试验和评审,并于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装备北军,它的威力在战斗中发挥得很充分。

然而,真正的自动枪,是美国工程师马克沁完成的。马克沁利用了火药发火时,气体使枪管后座的能量,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于1883年设计了第一枝自动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根据马克沁枪的原理,自动手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相继问世。

核武器的由来

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10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万多人受伤。原子弹的空前杀伤和破坏威力,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对以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而制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认识。裂变核武器的基本原理是使一定量的铀235或钚239从亚临界态向超临界态转变,也就是使核装置产生中子的速度大于中子从核装置逸出的速度。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转变:一种方法是把核装置分成两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小到不足以具有中子正增殖率,然后用炮式设备把两部分击成一块;另一种方法是用烈性化学炸药包住处于亚临界态的球形核装置,通过引爆将核装置压成超临界态。

聚变核武器是使氢的同位素氘或氚化锂这类热核燃料中产生起爆条件,用裂变核弹的方法使核武器中的热核燃料具有10000000~20000000℃高温,从而引起核聚变。

原子弹和氢弹通常以千吨或兆吨梯恩梯(TNT)当量作为单位来表示。如1945年美国投在广岛的裂变核弹,不到50公斤的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化学炸药。各种聚变核弹即热核弹(氢弹),其威力最高可达60兆吨。据计算,在核武器爆炸时,1公斤铀235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 释放的能量,而1公斤氘和氚的混合物完全聚变时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公斤铀235完全裂变所放出能量的3~4倍。

导弹的由来

导弹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在实战中使用了V—1和V—2导弹,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V—1是一种亚音速的无人驾驶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歼击机及其他防空措施来对付。V—2是最大射程约320公里的液体导弹,由于可靠性差及弹着点的散布度太大,对英国只起到骚扰的作用,作战效果不大,但V—2导弹对以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从地面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叫地地导弹。这类导弹还可按射程远近分为近程(小于1000公里)、中程(1000~8000公里)和远程或洲际(8000公里以上)导弹。

也可按弹道式地地导弹及巡航式地地导弹分类。地地导弹一般攻击地面的固定目标,但在近距离内也可用于攻击运动速度低的目标,如反坦克导弹。

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导弹,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导精度。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万吨梯恩梯(TNT)当量,成为一种有威慑力的武器。

美国首先于1970年在“民兵”Ⅲ导弹上实现了带3个子弹头,随后美、苏在新研制的远程导弹上都采用了这项技术。随着进攻性导弹精度的提高和侦察能力的完善,从固定基地发射的导弹越来越难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采用加固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存能力低的问题。机动发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较小的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大型多弹头导弹比较笨重,陆地机动发射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家转而研制便于机动发射的小型单弹头洲际导弹。

“幼儿园”的名称由来

幼儿园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创办。当时1802年,他关心工人的处境,反对10岁以下孩子进厂作工,在苏格兰纽兰纳克为1~6岁儿童开设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岁以下的入托儿所),名称为“幼儿学校”。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举办同样的学前教育机构,但直到1840年才正名为“幼儿园”,同时设有幼儿教师训练班。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广幼儿园的设置。我国幼儿园是清末光绪年间才出现,那时大多叫“蒙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