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78

第78章 人文历史篇(18)

私塾的由来

私塾是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播的载体。依《史记》记载,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一生收下了3000弟子,有72门徒,设坛讲习且游学列国,缔造了最初的“私塾”。如果把这个看作私塾起源的话,私塾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了(农村私塾也大都立有孔子牌位,弟子人学的第一天都要对孔子牌位焚香跪拜),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个载体伴随着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都是在这里传播的。私塾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北京大学的由来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清华大学的由来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牛津大学的由来

牛津是中古世纪,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口。所谓津者,渡口之意也,小城因此而得名。牛津地理位置又居于南英格兰的中心,所以也成为当时陆路要冲。南船北马在此交会,一个繁荣而热闹的市集,逐渐在这里形成。

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就位于这个古老的小城。迄今为止,牛津大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公元1167年,英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人读巴黎大学。随后,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迁居牛津,并把这里发展成为英国经院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最初的科系设置有神学、法律、医学和艺术,还有一些自然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牛津最早成立了3个学院。当时欧洲的另外两个学术中心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这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建立,对当时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和系统整理、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由来

哈佛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它创建于1636年,名称为剑桥学院。1637年,出生于伦敦的英国青年约翰·哈佛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到新建的学院内工作。他虽然只有29岁,并且患有肺病,但是由于工作很积极,得到好评。1638年9月,哈佛的肺病发作,不久身亡。尽管那时的学校只有一名正式教师、一所木板房和几十名学生,但是哈佛希望学校能逐步发展壮大。因此,他立下遗嘱,将其全部大约400本藏书和一半资产大约780英镑捐赠给这所学院。这些捐赠,即使是在当时的美国,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哈佛的这些捐赠,或者说,哈佛的这个善举,对于当时的学校来说,意义却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当时学校刚刚成立,政府一年给予的拨款才400英镑。

哈佛的义举,引起很大反响。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美国实在是凤毛麟角。大家都刚刚移民来到新大陆,都在淘金创业,还没有人想到要为文化教育事业做一些事情。

当时的州政府和学校意识到,应该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他们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学校的名称由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的由来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大学是世界知识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美的田园式风光。

据传说,剑桥大学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

1284年,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出现。之后,新的学院不断建成,但在17~18世纪两个世纪中,剑桥没有再能建立新的学院。

三一学院是剑桥最著名的学院,原为1324年建立的迈克尔豪斯学院,后于1546年改为现名,历年来共出过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拥有的本科生人数居于各学院之首。

现在,剑桥有35个学院,包含3个女子学院,4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内部录取步骤也各不相同,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小型大学,有自己的院规院纪。

3所女子学院分别是:1869年建立的格顿学院;1871年建立的纽纳姆学院,是剑桥大学本科女生最多的学院;1954年建立的休斯大厅学堂,目前仍只招女本科生和研究生。

1536年,实行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下令学校解雇其研究天主教教规的教授们,并停止教授“经院哲学”。从此剑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从宗教和神学转为希腊和拉丁经典、圣经和数学。今天的剑桥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自然科学、人文学科。

“楚河汉界”的由来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把下棋比作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崇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击楚,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楚河”“汉界”的说法。

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分别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了。

晚报的由来

1706年8月,在伦敦发刊的《晚邮报》是报纸名称中使用“晚”字样的开端。该报在傍晚6点出版,但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晚报,因为它是周三刊,每逢星期二、四、六出版,以赶上这三天晚间从伦敦发往外地的邮班。整个18世纪这种带有“晚”字样的报纸颇多,其中存在时间较长的有《白厅晚邮报》(1716)、《综合晚邮报》(1733)、《伦敦晚邮报》(1737)等,但它们都不是每日出版的报纸。

18世纪30年代美国报纸名字也出现了“晚”的字样。在港口城市波士顿,1731年有份《每周报道》出版,一年后换了业主,数年后改名为《晚邮报》,但它还是周报。

每天出版的现代意义上的晚报,大致要比上面这些报纸晚半个世纪,这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有了长足发展之后。而且在晚报出现之前先有过午报。在英国,1781年有家《每日午间侦察报》,每天中午12点出版,摘引当天9家晨报上的新闻,编排新颖,很受读者欢迎。到1788年5月3日,才有第一份真正的晚报《明星和晚间广告报》发刊,该报采用传统的编排样式,第一版全是广告,售价每份3便士,主要创办人是彼得·斯图尔特。1789年,他因为与合伙人不和而离开,另办《斯图尔特明星和晚间广告报》。它们的出版地点都在伦敦。

《新民晚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晚报,也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它创刊于1929年,当初这个报纸是办给年轻人看的,作为民间办报的形式办的报纸,当时办报宗旨就是要培育新的人民来缔造新的国家,反映我们民族的心声。这份报纸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民间的声音,代表比较进步的文化。

广播的由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实验相继成功。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 电台正式开播,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商业电台,到1922年,美国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500家。这一年,设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无线电台正式播音。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在伦敦正式开播。

在我国,1922年底,美国记者奥斯邦为推销无线电器材,在上海开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成为我国境内的第一座电台。随后,几家外商开办的电台相继开播。

1926年10月,国人自办的第一座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1928年8月1日,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拉开了人民广播的序幕,1949年12月5日,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展来的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斧正”一词的由来

“斧正”是删改修正的意思,是请人修改、评议诗文书画时所用的客气话。“斧正”一词原出于《庄子·徐无鬼》。这篇文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楚国国都郢有一个手艺极高的木匠,名石。有一次,有个郑国人鼻尖上有一点白泥灰,就像蝇翅那样薄,叫这个匠人用斧头把泥灰削去。匠人拿起斧头,高高举起,一下子挥过去,只听斧带风声削向那人的鼻子,鼻尖的泥灰被削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损伤,那人站着也没有受一点惊吓。

后来,文人学士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把请高明人替自己修改诗文称为“斧正”。“斧正”这个典故是意味深长的,它告诉人们,作为作者应该虚怀若谷,别人对自己的诗文即使大刀阔斧地删削,只要删得比原稿好,也应该欢迎。另一方面,作为修改别人文章者,必须认真、负责,持慎重的态度,不要随便砍削,把人家的泥土和鼻子一起砍去。

“润笔”一词的由来

润笔一词原出于《隋书·郑译传》里记载的一段玩笑话。原来,隋文帝时开国元勋郑译曾因疏于职守,不孝母亲而遭贬官。不久,隋文帝又起用了他,下诏让他参加制定律令,又给他以开府的名义,任隆州刺史。郑译要求回京医病,文帝召他回京并在醴泉宫接见了他。这一天,隋文帝十分高兴,设宴款待。对郑译说,“把你贬得久了,朕过意不去。”还对侍臣们说,“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并重新授郑译为沛国公的爵位,任上柱国。当即便令内史令李德林书写诏书。站在一旁的丞相高颖开了句玩笑,说,“笔干了。”郑译说:“我出外任地方官,接令即打马归来,身无半文,拿什么来给你们润笔呢?”皇帝大笑。看来,没有钱,笔头就不得滑润;笔不润,何能书呢?这便是“润笔”一词的由来。

马头琴的由来

马头琴和冬不拉一样,是少数民族著名的乐器之一。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其音质悠扬浑厚,适合于表现豪放的情调。

马头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产生于东湖的奚部,因此被叫做“奚琴”或“奚胡”。北宋欧阳修有“奚琴本出奚人乐”的诗句,其中的“奚琴”就是马头琴。清代称之为“潮尔”。

马头琴的产生还有一段故事:赛马会上,赛手苏和的小白马取得胜利,引起了王爷的嫉恨,小白马被害死。苏和怀念心爱的小白马,用木头仿照小白马的样子调出了马头琴杆,用马尾作琴弦,制作了马头琴。粗犷深沉的琴声,抒发了他失去小白马后忧伤思念的心情,也道出了对王爷的愤恨。牧民们同情他的遭遇,一人唱万人和,马头琴很快就在草原上传播起来。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蒙古族人民对马头琴愈加热爱。

口琴的由来

1821年早春的一个上午,德国乡村一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门口玩耍,玩着玩着,玩出一个新花样:她找来两张纸片,一张上一张下地贴在木梳上,然后把它放到嘴上吹起来,想不到木梳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在此时,一个名叫布希曼的音乐家从这儿经过,被奇妙的声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让女孩把木梳给他看。布希曼仔细端详了这一“杰作”后,萌发出研制一种新乐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参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国古代的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吹奏原理,用象牙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