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63

第63章 人文历史篇(3)

戏剧的由来

西方戏剧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农村祭酒神的颂歌。古代希腊人为了祈祷、欢庆丰收和酬谢酒神,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酒神祭奠,春季是庆贺新酒开樽,秋季是为收获葡萄和制酒而举行祭礼。大约在公元前534年,雅典人忒斯庇斯在竞赛会上把合唱队歌唱的故事扩大到酒神以外的传说,自己轮流扮演几个角色,跟合唱队员对话,成为古希腊第一个登台表演的演员。因为他一个人要扮演几个人,就使用了假面具;为了更换服装和面具的方便,便把原来合唱队的中心点移到一旁,把演出者和观众分开,出现了最早的“舞台”,这就使原来以歌舞为主的酒神祭典逐步向演员的戏剧演变。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是更为综合的艺术。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源头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国古代歌舞早在原始时代就已出现。《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也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

春秋的楚国,巫风很盛,屈原的《九歌》就是为了楚怀王祀鬼神而将民间“巫”舞的歌词加以改作而成的。

从《九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乐器、舞蹈和歌唱的种类和形式,有明显的审美的意识,不只是祭祀的歌舞,孕育有后来戏剧的一些基本因素。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助语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的喜剧传统,主要是来自古代的优人。由贵族豢养的“优”,西周末年就已出现。古代的优,也称“倡优”或“俳优”,都是男子充任,他们是我国最早的“艺人”。优人供人取乐的技艺很多,但突出的特点是语言上的幽默讽刺。古代歌舞和古优作为中国戏剧的源,在时间上有远近之差,对中国戏剧形成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前者主要是提供歌舞表演的因素,后者则提供语言、动作模仿的因素。

宣纸的由来

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还有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太平县迁徙经县避难,见峡谷水清檀肥,便定居于此,以造纸为生业,世代相传。可以说,宣纸的生产如纸的发明一样,绝非成于一旦,功就一手,也是无数能工巧匠经过长期苦心研制的结果。

宣纸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唐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泪》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

端砚的由来

端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地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

毛笔的由来

我国的毛笔早在商朝就有了,不过那时的笔比较原始罢了。到了春秋时期已经能制造出很像样的毛笔了。河南信阳、湖南长沙的春秋战国楚墓中,就发掘出上好的兔箭毛做成的毛笔。当时不叫毛笔,而在楚称作“聿”,在吴称作“不聿”,在燕称作“拂”。另外,还有称作“管城子”、“毛维子”、“中书居”、“龙须友”、“尖头奴”的。名目繁多,直到秦统一六国后,才开始称作笔。

《古今注》上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其实,我国古代早已会造毛笔了,蒙恬只不过是在我国造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已。如宣笔就是他改良后的一种毛笔。

我国的毛笔分宣笔和湖笔两大阶段,据说宣笔就是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蒙恬来到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在那里改良了毛笔,就是以后称之为宣笔,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据称,王羲之、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亲手写过《求笔帖》。南宋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代替。

湖笔发源地在浙江省吴兴县善琏村。当时隋朝是属于鸟程县,宋朝改属临安县,因两地均为湖州府所管辖,所以这一带生产的笔统称湖笔。

墨的由来

书画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早在秦汉时期陕西千阳县和唐代的易州(今易县)都曾以产墨而著称。到了五代时期安徽徽州成了墨的集中产地,故此得名徽墨。它与湖笔、宣纸、端砚并列为“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因为用徽墨写绘的字和画可保藏上千年,墨迹依然清晰,光彩夺目。

据说在五代十国时,北方战争不断,有一位易州墨工奚氏避难来到今安徽歙县,他看到这里“水有黄海自岳之奇,水有练溪新安之妙”,到处是葱郁的古松丽景,于是重撑旧业,制造起墨来了。经过奚氏父子刻苦钻研技艺,造墨技术越来越高,不久就制造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好评,而闻名全国。

到了明德、嘉靖年间,人们又发明了用桐油烟制墨。万历年间,著名墨匠程君房,精细研究各种配方,在桐油中加入了麝香、金箔、珍珠、冰片、公丁香等配料,制造出了超漆烟墨,把造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用这种墨写字作画,墨趣生辉,墨迹经久不变,着水不化,防腐不蛀。同时,也有人创造出“集锦墨”、“仿古墨”等,在墨面上绘画、题诗,描金点翠,再用罗、绫等包装,更显得金碧秀雅,可供观赏、摆设、送礼,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品。

徽墨的制作非常精细,生产工艺也较复杂。要想制成“坚如玉”、“纹如犀”、“黑如漆”紫玉光泽的好墨,必须“千灯炼油烟,身如窑中炭”,经过千辛万苦的劳动,才能“收得一寸玉”。可见造墨是多么艰辛。

我国的徽墨,在明代时输入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26年,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奖状。

印章的由来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驶职权的工具。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经产生。

印章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过众多的别称,有些是因为用途上的差异,有些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印”在甲骨文中,表示以手按压人,使之跽跪。“印”字在周末已变为以爪执节之形,说明“印”字是由“抑”演变而来。如今我们仍把“印”作为动词使用,如“印刷”、“印制”等,可见“印”作为凭信的名词是从使用中转换而来的。

在周代,印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用印制度规定,唯天子才可称玺。至此,玺印又成为地位高低、权利大小的象征。汉承秦制,皇帝称玺,一般臣下称印、印章或章。隋唐以后的官印,尺寸逐渐变大,多为九鼎文。武则天执政后,因恶“玺”音同死,下令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作为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一直沿袭到清代。

此外,印章还有一些别称,如宋代的“记”、“朱记”、“合同”,元代盛行的“押”,明代的“关防”、“符”、“契”、“信”等等,清代以后逐渐淘汰,唯有“印”、“章”延续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

唐宋以后不断出现“闲章”,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品。

围棋的由来

据说,远古帝王伏羲氏为了启发愚钝的儿子,而发明了围棋让他学习。围棋的起源很早,大概在纪元前3000年就已出现。唐代时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但事实上也许在更早以前就已流传至日本。而且可能是先传到韩国,再从韩国传到日本的。

围棋的别名很多,并都有其来历。如有人称它为“方圆”,是因为围棋棋盘方形,棋子、棋盒为圆形;称它为“鸟鹭”,是因为围棋分黑、白两色,黑子似乌鸦,白子如鹭鸶,故而又称“黑白”;称它为“坐隐”,是因为弈棋时,两人对坐,专心致志,诸事不闻不问,犹如隐居一般;称它为“手谈”,是因为下棋时,默不做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称它为“烂柯”,是根据神话故事王质观仙人对弈,一局未终,所执的斧头柄已烂朽(表示时间很长)的事而起名;称它为“洛”,是因为围棋盘上纵横交叉的线条,犹如河网、地图一般;也有人称它为“吴图”。

又称它为“玉楸枰”,是因古代多用玉石做棋子,以楸木做棋盘,“枰”即棋盘;称它为“忘忧”,是因为两人对弈时,思考集中,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其他如“略阵”、“围猎”、“坐藩”等等也都是围棋的别名。

在历代名人的墨迹中,发现这些围棋的别名,已不足为奇。然而,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明代才子解缙竟用以上10个围棋别名,写成一首七律诗《观弈棋》。当时,解缙对明成祖整天沉溺弈棋,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心怀不满,故挥毫写道:“鸡鸭鸟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竞输赢。烂柯岁日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须修容。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简化字的由来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他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产生的依据,影响深远。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简体字标准。

甲骨文的由来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3000多年,约从19九世纪80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

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收集。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1889年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他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的第一人。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建国后殷墟中心区甲骨继续出土,最多的一次是1973年小屯南地,为甲骨学和殷商史的研究增添了大量的新资料。

书法的由来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与汉字的产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