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35

第35章 社会万象篇(2)

汾酒的由来

山西汾酒作为我国北方名酒之一,历久不衰,深得国人喜爱。汾酒起源于唐代以前的黄酒,是后来发展成为白酒的。南北朝的北齐时,汾酒就一直为世人所珍爱。据《北齐书》记载: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清”是当时汾酒的名称。这说明,在565年以前,汾酒已经享有盛名了。汾酒产于汾阳杏花村。1915年,杏花村汾酒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汾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唐朝诗人杜牧诗中就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可见汾酒在当时之盛名。

竹叶青的由来

竹叶青是杏花村酒厂的名品。它是由汾酒加上竹叶等12种香料和冰糖等配制而成,酒味美甘润,驰名中外。民间传说反映了它的发明过程。

传说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各种新酒请众人品尝,以便排列名次。这年,酒会又要开了,一家酒坊老板让两个伙计抬上一坛新酒先去,自己随后就到。这两个伙计抬到半路汗水淋漓,遇一片竹林,便去歇凉,由于口渴难忍,便偷偷开坛将酒喝了一半,他俩抬上又走。可是酒少了一半不行,因此当走到一片竹林,见石根下有一湾水,便用水把坛里灌满,抬到了酒会上,结果大家一尝,都说好酒,评比结果,名列第一。酒坊老板自己一尝发现此酒比自己酿的酒要更好,便追问那两个伙计,伙计说了实话,酒坊老板知道那竹泉是酿酒的好水,便去找那竹泉。找到后,在那开了一口井,将酒坊迁去,酿起酒来。从此,便酿出一种绿晶晶、青澄澄的好酒。因其色如竹叶,就叫成竹叶青了。

“红塔山”名称的由来

人们对“红塔山”一词的认识更多的是来自“红塔山”牌香烟。不过,红塔山确实是一座山的名字,这座山位于云南玉溪卷烟厂附近。这座小山上有一座明朝修建的灰色宝塔,所以人们都叫它“塔山”。到了1958年“大跃进”年代,崇尚红色的人们将塔漆成红色,成了红塔。到玉溪卷烟厂成立时,想给烟取一个响亮的牌子,便取了“红塔山”这个品牌。随着这种香烟的畅销,“红塔山”一名也渐入人心,后来这座有“红塔”的小山也就被称为“红塔山”了。目前,“红塔山”卷烟畅销全国,成为中国含金量最大的商标品牌之一,也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的香烟品牌之一。

“桑塔纳”的由来

由中德合作、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非常知名。不过这个名字却是来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山谷的名字。该山谷以出产葡萄而闻名于世。但在这山谷里,还经常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当地人把这种旋风称做“桑塔纳”。1981年,当第一辆新型轿车从西德大众公司生产出厂时,公司立即决定以“桑塔纳”为其车名。意在希望大众公司生产的这种新车型轿车如同“桑塔纳”山谷一样闻名于世,像“桑塔纳”旋风一样风靡全球。现在“桑塔纳”轿车已成为中国生产和使用数量最多的轿车,随处都可以看见“桑塔纳”奔驰的身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的由来

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朱德总司令在1945年8月11日,连续发布了6项命令,在延安《解放日报》第1543号(1945年8月12日)第一版公布了命令全文,其总标题为“延安总部命令各路解放军向辽吉热察绥等省挺进”,这是我军第一次使用“解放军”这一名称。

到1946年10月3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写道:

“蒋介石自顾不暇,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之下,决无办法长久保持他们所占领的解放区城市。”这是我党在报纸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人民解放军”的称号。

“解放军”、“人民解放军”这两个称号,虽然早在1945年、1946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文件和新华社的报道中出现过,但事实上我党领导的各部队的番号仍不完全统一。直到1948年,中央军委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的精神,于11月1日发出《通令》,对全军的编制、番号作了统一规定,要求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才被正式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沿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称号。

海军的由来

我国最早建立的海军称“水军”。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6世纪,伍子胥在太湖为吴国训练水军,他把战船划分为“大翼”、“小翼”、“冒突”、“桥舡”、“楼舡”等许多专门种类,分担攻坚、驱逐、冲锋等专门作战任务,从而势力强大。西方最早出现海军的国家——雅典,直到公元前483年才刚刚建立舰队。比我国晚了近百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雄厚水军力量的是三国时的东吴。东吴的水军主力在长江,总共有5000艘各类战舰,它活动的范围曾北到朝鲜,东至台湾,南抵越南。我国明代则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力量。当时欧洲所有的国家海军力量加起来也比不上明朝海军实力。因而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清代的北洋水师建立后规模居东亚第一、世界第六。黄海大战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的战斗。

海军陆战队的由来

海军陆战队其形式起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480年,雅典人在每条战船上配置20名“海上士兵”,与波斯人作战。后来,罗马人也在大型战船上配置“舰队士兵”,为了同海上霸主迦太基争霸,利用船接近时从事舰上作战,从而取得了战斗胜利。这成为陆战队的雏形。

1975年,美国扩建了正规化的海军陆战队,拥有20余万人,分为三个师和三个飞行联队,配备有1000多架飞机,主要任务是执行强击登陆和保卫海滩的两栖突击,属海军部管辖。在“二战”太平洋战争中,陆战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美军建立海军陆战队前后,许多西方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这种两栖作战部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海军陆战队,但人数比较少。

空军的由来

作为三军之一的空军源于法国。法国大革命的1793年,法国首次组织了一支空军,飞行装备是系绳气球。这些系绳气球充满烟和热空气。依赖热空气的浮力上升到空中,控制和返回地面都依赖绳索牵引。大气球下吊着一只大箩筐,士兵便蹲于其中进行观察,这支部队称为气球兵团,当时只充当侦察兵的作用。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曼堡战役中。当时,荷兰和奥地利联军包围曼堡,法军首次派出了空军支援地面作战,在阵地上升起了双人气球观察敌情。联军因自己的举动无法逃避法军的观测,只好立即撤退,曼堡之围迅速被解除。获胜的法军便接着又把热气球送到沙勒罗瓦。当时,法军正在该地发动攻势,法军空军的气球突然升起时,对方竟吓得立即弃械投降,法军从而大获全胜。从此,许多国家也先后建立了用绳子系在地面上的气球空军。后来德国又出现了齐柏林飞艇。人类发明飞机后,空军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从气球兵团时就已开始使用降落伞。

空降兵的由来

空降兵是现代化战争中进行空中机动和空降作战的一个兵种,是配合正面进攻部队高速度、大纵深向前推进的重要力量。因其机动性而在军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的空降兵有着各种各样的叫法,如“伞兵”、“降落伞部队”、“空军陆战队”等。

1927年苏联在战场上第一次使用了空降兵。当时苏联反革命分子巴士马赤土匪发动叛乱,苏军在中亚细亚使用空降兵予以镇压并获成功。1930年,苏军空降兵部队正式成立。此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也都相继组建了空降兵。在“二战”中空降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而备受各国重视,在战争中和战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代战争因为强调机动性,从而使空降兵更受各国的重视,成为21世纪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特种部队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特种部队是英国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建立的。1940年5月,德军占领荷兰和比利时,执行“曼施坦固计划”侵入法国,击败了英法联军。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军共30余万人,溃退到法国北部敦刻尔克地区,于5月27日到6月4日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回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了渡过战争危机,英国在重整旗鼓、加强正规部队建设的同时,于1940年6月10日,由陆军参谋长的副官达托莱·克拉克受命组建了一支专门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称为“豹部队”,并命名为“哥曼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并在战争中起到独特作用。此后,特种部队引起各国的重视,纷纷建立各自的特种部队。著名的有美国的“绿色贝雷帽”部队,在“越战”期间被广泛使用。还有以色列的“野小子”部队,丹麦的“防卫队”等。此外,这次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及发动伊拉克战争,就动用了大量特种部队。许多国家建立的各种反恐怖部队,都具有特种部队的职能。

特种部队与正规部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活动在普通意义的战场上,而是在主战场之外,进行山地战、丛林战、滑雪战、游击战和其他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专门战斗。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秘密侦察、扰乱敌后、破坏设施、从事心理战和暗杀活动等。特种部队的士兵要求具有在特殊的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野战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例如美国“绿色贝雷帽”就是专门从事热带丛林战争,曾用来对抗越南游击队。

骑兵的由来

骑兵即骑马作战的部队,历史悠久。在我国,骑兵源于春秋战国之交。据史书记载,在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中原才有了大规模骑兵。事实上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应说是中国最早的骑兵。“畴骑”,见之于《韩非子·十过》。以往旧注大多为:“畴,等也。言马骄等皆精妙。”事实上应为骑兵之始,只不过当时仍以车战兵为主,并不突出罢了。

民兵的由来

民兵最早见于宋朝,据《王海·兵制》记载:“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曰: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二曰厢兵,诸州隶焉;三曰役兵,郡有司隶焉;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村者籍之。”这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民兵”一词。

民兵,也就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武装。事实上,这种类型的武装我国古已有之。因为我国长期实行兵农合一的军事制。

现在的民兵,是我国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军队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下建立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他们都属于民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了赤卫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民兵制度。

民兵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两类。中国民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踊跃参军、积极配合正规军军队作战、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前线、巩固后方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建国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配合人民解放军和公安部门,在守卫海陆边防、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成为我国长期执行人民战争的威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雇佣军的由来

雇佣军是指那些不是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战,而只是为了获取金钱,就可以被任何国家和民族雇佣作战的职业军人。

雇佣军最早出现在14世纪初,当时加隆泰人受雇于意大利南部王朝镇压农民起义。同时期,拜占廷帝国雇佣西班牙边民攻打土耳其,结果这些受雇的边民在帮助拜占廷帝国打败土耳其后,就掉转矛头攻打雇主。在中世纪雇佣军占了重要地位。

15世纪,封建割据的各国亲王、公爵就是利用雇佣军为他们作战,当时瑞士人因战斗力强,成为闻名欧洲的雇佣兵。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政府就曾雇佣德国黑森王子的3万士兵组成黑森雇佣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某些第三世界国家还有利用雇佣军帮助政府军或反政府军作战的现象。直到今天雇佣军并未消失,前些年还闹出了台湾雇佣军的丑闻。

娘子军的由来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造反。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鄂县故乡,变卖家产,招募了一支私人性质的小型部队,又与当地农民武装的几支零散起义军联合,兵力扩充到7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但这支娘子军只是以娘子为将,士兵则多为男性。女子为基本成员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40军,每军两千余人,总计10万之众。

“红军”名称的由来

在八一南昌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因为中央没有规定新的革命军队的统一称号,所以各地起义军的名称很不一致,但都未使用“红军”的称号。最早使用“红军”名称的是广州起义部队。不过由于此次起义失败后,部队撤离广州,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因而“红军”这一称号没有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