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5399900000027

第27章 传统习俗卷(6)

嫦娥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有个名叫嫦娥的美丽善良的姑娘嫁给了他。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跪拜礼的由来

跪拜礼源于我国东汉。我国在东汉以前,还没有现在的桌椅,人们在吃饭、议事、看书时,是在地上铺上二席子后,席地而坐。通常是,坐时要两膝着地,再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鸿门宴》一文中有一句“项羽按剑而跽”。“跽”是指跪坐时忽然“引身向上”。其实,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

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表示尊敬,往往要伸直上半身,即古书上所说的“引身而坐”,使“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跪”。然后俯身向下,有时要前额触地。就这样,逐渐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汉代以后,凳椅逐渐用于人们的生活,因而使原来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跪拜礼虽然存在,却成为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应用于官场之中。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也经常使用跪拜礼。后来,又增加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

脱帽礼的由来

脱帽礼来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武士们作战要戴头盔,以防止敌人袭击。自己人相见为了避免被误以为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还有一种说法,武士们和妇女谈话,必须把头盔举起,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

举手礼的由来

举手礼即敬礼,它起源于中世纪,那时骑士们经常在公主、贵妇们面前比武。在经过公主的座席时,他们要吟唱一首赞歌,歌词往往把公主比成光芒四射的太阳。因而,骑士们在看公主时,总要把手掌举起来,作遮挡太阳的姿势。后来,这种敬礼者把手掌举在眉上的礼节就沿用下来,形成了举手礼。

哭嫁的由来

哭嫁之俗,早已有之。《礼记·曾子》说:“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意思是结婚时,女家三晚不灭灯,男家三天不奏乐,都要沉浸在悲痛中,想离家之苦,思亲人之恩。这种古俗相沿至今,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女儿出嫁,本是喜事,为何要哭?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蒙骗妖魔鬼怪。人间喜事,易遭鬼魅忌妒,必加害于新娘。为保平安,反喜为悲,哭得惊天动地,用这种“障眼法”使邪魔望而生畏。二是古代抢婚的遗俗。

《周易·爻辞》:“乘马斑如,泣血涟如。”说的是抢婚的马五花斑驳,被抢的女子哭得血泪涟涟。这是古代氏族社会抢掠妇女的一种野蛮、强制婚姻形式。现在,我国景颇族等民族仍以劫夺妻子为主要求婚方式,但已由真抢变成了摹拟仪式。

由于上述原因,女子哭嫁之习俗便沿袭至今。并且流传出许多描述哭嫁的谚语,如:“新娘上轿,假哭真笑。”“姑娘出嫁哭是笑,秀才落第笑是哭。”新娘假哭也得哭,而且哭得越厉害越好,因有“不哭不发,越哭越发”的说法。新娘不哭,旁人会耻笑为忘本、负义,只想出嫁找男人。

新娘哭嫁的内容都是十分严肃的,一要“哭自己”,二要“哭爹娘”,三要“哭兄弟”,四要“哭嫂嫂”,五要“哭姊妹”。哭的过程中还有“两骂”,一“骂”男家,二“骂”媒人。出嫁时的哭唱,少至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但现在在一些农村,女子哭嫁一般是出门的第一天,特别在将出门时哭得厉害。一些地方还有人专教“哭嫁歌”,也有的地方流行哭嫁时收“眼泪钱”的风俗,哭到谁,谁就要掏钱以示关怀。

“结发夫妻”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20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20岁也称“弱冠”。女子到15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15岁也叫“及笄”。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此种礼仪是结发的变种,盛行于唐、宋以后。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若再婚,男方称续弦。

“结发夫妻”一般指的是元配夫妻。头发在古代由于“受之于父母”,被看得如生命一样重要。在浙南就有因“结发夫妻”而衍生出的“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

关于结发夫妻的这一习俗,还有一个说法,相传是从古时一个皇帝登基时留下来的。说是皇帝登基的头一夜,因为担心胡子太短,无法入睡(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短衡量人的学识的)。身边的娘娘聪明过人,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接受臣子朝拜。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实乃“真龙天子”!娘娘剪发结皇帝胡须的好事为人称颂,于是人们将他们称为“结发夫妻”,以此来表达患难与共、互助互爱的夫妻间的深厚感情。

牌坊的由来

牌坊是中国古代一种门洞式的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路口。在建筑上起到入口标识、行进导向、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其内容多为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教,如功德牌坊、节孝牌坊等。

牌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表彰高官厚德,另外一种则是为了颂扬节妇烈女。一旦能够以牌坊来昭显其贞节,则这样的妇女一定经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苦难。

自宋代中期以后,直至明、清,性禁锢越来越严酷,对女子贞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这被称为“天理”),不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这被称为“人欲”);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说穿了就是宁可饿死,也不能破坏封建的伦常秩序。

正因为这个缘故,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女子为夫守节。

他们采取的方法,一是叫人编许多“女子读物”以毒害女子的思想,如《内训》、《训女宝箴》、《古令列女传》等,在此以前还有《女四书》、《女诫》等;二是立贞节牌坊、烈女祠,甚至以“诰命”褒奖“相夫教子”或“立节完孤”的女子。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令,旌表节妇,同时规定了“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嘉奖贞节的特别命令。

在礼教文化下,对于女子的贞节不仅是倡导的问题,而且对“失贞”的女子要严加惩罚,轻则赶出族门,重则施以沉河、火烧甚至凌迟处死等酷刑。在这种社会制度下,所谓“烈女”、“节妇”越来越多,什么“以身殉夫”、“守节终身”的事比比皆是。据《古令图书集成》记载,“烈女”、“节妇”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竟达36000人,而到了清代,仅安徽省休宁县,就有2200多人。当时全国人口不多,加以还有不少女子未被记载,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斗鸡的由来

斗鸡与斗牛、斗蟋蟀相比,更普遍,历史也更悠久。据说斗鸡始于古代希腊,关于它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前某一年,希腊有位将军率兵开赴前线去同波斯军作战。行军途中,他看到有两只公鸡在拼死相斗,心里不由得一动,他想:如果自己的士兵的斗志都像这两只公鸡一样顽强,必定能赢得即将进行的战斗的胜利。于是,他命令队伍停下,让士兵们观看这两只公鸡的勇敢争斗。果然,士兵们因此在战斗中都很勇猛,大败波斯军。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希腊国王决定从此每年在雅典举行一次斗鸡大会。从此,斗鸡活动便传遍世界各国。

龙凤配的由来

“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后传入武汉。相传三国时刘备往东吴招亲后,偕孙夫人回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鬼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教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同心结的由来

同心结是两股彩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然后再抽紧而成,后来有所变化,即折叠成扁平条状的两根锦带按同心结的结法编成长方形。后来男女之间把信笺彩纸折成同心结形,以表达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