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5398700000004

第4章 秦(2)

秦始皇焚书坑儒

统一天下后,嬴政也知道,靠武力统一的天下并不一定长久。于是,他以秦国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全面改革。自然,确定嬴政的地位和权力成为首要任务。他认为“王”涵义狭小,必须更新方可彰显自己的无量功德和人君的至上权威,于是责成群臣议举尊号。群臣和博士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远超五帝,鉴于古有三皇而秦皇最贵的传说,建议尊号更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

秦王嬴政觉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

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制”、“诏”、“朕”

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还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可惜得很,秦始皇的理想未能变成现实,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秦始皇又非分封、置郡县,把天下分为36郡,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的行政机构。这套制度对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以此为蓝本,加以发展和完善,使中国的封建集权专制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完善的封建制度,但正是这样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后来居上的欧洲,国门也因此而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使中国人民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奴隶。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是保证了中国在此后两千年的历史中统一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即使在长期分裂中,人心也趋向统一。

秦始皇为了维护秦朝的统治,又先后进行了迁富豪、毁兵器、毁城防、筑驰道、订秦律、车同轨、书同文等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措施,巩固了帝国的统一。

成为皇帝的秦始皇,统治是异常残酷的。他的身世对他后来的统治影响很大。秦始皇从出生伊始,就作为人质生活在异国他乡,童年时代又是在逃避赵国的追捕中渡过。回到秦国成为太子,他的境遇大有改观,一下子从惶惶不可终日的“质子(人质)”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其间的世态炎凉、人情世故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待到熬上秦王之位时,权力又被母亲赵太后和吕不韦所把持,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又与假宦官缪喜勾搭成奸,还给自己生下了两个同母不同父的弟弟,贵为君王的秦始皇当然不可能忍受这样的耻辱。对于秦始皇而言,他只有采取残酷的镇压政策,才可能以威服众,堵上对他有不敬之词的人的嘴。此后,秦始皇又重用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其治国思想中多少受到了李斯的影响。而统一天下后,面对六国贵族势力的反扑和民心不一的局面,秦始皇也只有采取残酷的统治措施,才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使自己一手创立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

此外,秦始皇毕竟只是凡人一个。在自己创立的帝国面前,秦始皇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当然会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树碑立传,先后修建了阿房宫和骊山墓等两个庞大工程,又为抵御外族的入侵,巩固边疆的统治而修筑了万里长城。这些庞大的工程耗资巨大,征用的人力物力又大多,自然会引起不堪重负的老百姓的不满,也就给了那些六国遗老们以恢复国土的口实。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后代~~士人,也在这时候扑腾起来,对秦始皇太加挞伐。士人的指责,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满。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站了出来,他在一次庆祝宴会上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李斯又给秦始皇上了一封奏书,建议“命令史官将《秦记》以外的史书统统烧毁。除博士官掌管收藏以外,天下所有的《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人杀头,以古非今的灭族。官吏知情不报同罪。令下30日不烧即判刑。保存医药、卜筮、和农书不毁。如果有人想学法令,拜官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奏书,全国各地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焚书”活动。

焚书并未能封起土人的口。大量焚书,引起不少读书人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说他像一个专职杀人的狱吏,并以处罚削斩人为乐以此逞威等等。加上秦始皇信神仙家之说,民情怨愤,士人的议论如浪如潮。秦始皇太怒,派御史进行调查。

结果犯禁者460余人,秦始皇把他们全部坑埋在骊山深谷。因为其中多为儒生,所以史称“坑儒”。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初定,远方的黔首还没有安下心来,诸位先生都诵法孔子,陛下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望陛下三思。”秦始皇怒扶苏多嘴,把他轰出咸阳,让他到北边的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去执行监军任务。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楚地流行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诅咒秦王朝灭亡。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在石上刻了一行字:“如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无人承认,便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然后销毁陨石。

在这样的局面下,秦始皇难免有些害怕起来。他一方面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必须得以长生不老,方可将秦王朝的统治延续下去。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秦始皇为了寻求能长生不老的仙药,总是接连不断地出巡。

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12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今洪湖、洞庭湖一带),在九疑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今安徽当涂东)登陆,来到钱塘(今浙江杭州),绕道向西120里渡江登上会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祭坛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今江苏吴县)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今江苏镇江)渡江,一直沿着海边向北,又来到琅邪。

他总想能在海边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看看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途中遭到张良等人的伏击,心情沮丧,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随从一路疾驰,准备赶回咸阳,不料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秦始皇终于病逝。

时为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位37年,称王25年,称帝12年,终年50岁。安葬于骊山。

秦二世胡亥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曾用年号:无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杜南宜春苑

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

公元前210年,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公元前208年,赵高诬陷李斯谋反,被处以极刑。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人杀秦二世于咸阳。

秦始皇极不情愿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创立起来的秦王朝,会被自己曾经那么疼爱的儿子秦二世,在短短几年中就弄得灰飞烟灭。秦二世胡亥在中国历史上也开了“败家之子”的先河。

秦始皇的功过让人一目了然,而秦二世胡亥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让人称道的东西,相反的是,他的残暴却丝毫不亚于秦始皇,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残暴并不同于秦始皇,秦始皇统治残暴的根源比较复杂,既有统治思想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经历方面的因素,总的说起来,其残暴还可以找到可以为之辩护的理由。

而秦二世的残暴则不同,秦二世出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开始时期,忙于政务的秦始皇没有大多的时间来管教这个小儿子,而胡亥的年轻时代又处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横征暴敛的残酷统治时期,耳濡目染,自然也继承了父亲性格中残暴的一面。况且,他的身边适时地出现了赵高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早专权的宦官,使他的性格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以“快乐为本”,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玩乐皇帝”。

成也赵高亡也赵高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封建帝国的基础,同时也做了一些千古荒唐之事。

不过,作为一代帝王,在关系到天下“传之万世”的帝位继承人选上,秦始皇还是比较明智的。

秦始皇诸公子中,公子扶苏是长子,但并不为他所喜欢。不过,为了秦王朝的基业,他还是着意培养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