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5398400000073

第73章 苏东坡

苏东坡(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不但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还堪称少有的清官之一。

据史载,苏东坡出入侍从,忠规党论,挺挺大节,朝臣无出其右;历知地方,心则在民,兴利除害,深得百姓敬爱。因此,奸佞闻之而寒栗,贤仁者视之如北斗。

一、赈灾安民

苏东坡20来岁考中进士,初任河南福冒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尚未到任,受欧阳修举荐而参加直言极谏科的考试,并以“文义粲然”的《御试制科策》一文“入三等”,改任为大理评事佥风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

凤翔地处宋朝西北边陲,为宋夏战争前线。史书上说:“自元昊叛,民贪役重”,每年都要“飞刍挽栗,西赴边陲”,供应前线战争物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自然灾害却连年不断。苏东坡在凤翔任职期间,就遭遇到旱、涝、蝗等多种灾害。有一次,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苏东坡坐立不安;雨后又三日不晴,他更忧心如焚。于是,他亲自带领属下踹着水察看民情,想方设法救助那些最困难的人。在其名作《喜雨亭记》中,他便充分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境。

苏东坡曾两次出知杭州。第一次,杭州遭受严重的蝗灾;第二次,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旱。他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最大努力赈济饥民。诸如用修葺官舍的钱买米设饭舍以待饥者;奏请朝廷减轻税赋并免除积欠;置设药局、置病坊以治患者等等。

熙宁七年(1074年)苏东坡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当时,密州“旱蝗相仍”,“中民以上举无岁蓄”,“公私匮乏,民不堪命”。苏东坡一面悉心赈饥,并收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儿童,一方面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并表彰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

二年后,苏东坡改任徐州知府。又赶上该地区连降暴雨,昼夜不止。接着,黄河决口于澶州(今河南濮阳)曹村埽,淹了45个县、30万顷良田。其洪峰很快抵达徐州城下,水深2.8丈,高出城1.1丈。城中有钱人家自觉末日即将来临,纷纷携带金银财宝出城避水,其他人也都急着东躲西藏,乱成一团。苏东坡见此情势,马上张榜通告全城百姓:有我苏轼在,就有徐州在!誓与徐州共存亡!随后,他下令将富人全部赶入城中,又号召全城百姓积极参加抗洪斗争,还亲自到徐州军营动员官兵保卫徐州。将士们见他满身泥浆,无不深受感动,竞相“持畚锸以筑长堤”。为指挥军民分头堵水,苏东坡“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儿。经过一番夜以继日地顽强拼搏,终于水退险除,保住了千千万万徐州人民的生命财产。随后,苏东坡又调拨粮米,妥善解决了灾民们的善后生活问题。

二、造福四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也是苏东坡的从政目标之一。纵观他的仕途经历,东自登州,西至凤翔,北自定州,南至儋州,其间包括密州、杭州、徐州、湖州、黄州、颍州和英州等,他都担任过地方官。无论在哪儿,他无不革旧布新,移风易俗,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早在苏东坡就任于凤翔时,凤翔百姓有一件非常头疼的事,那就是年年必须砍伐终南山之树,编成木伐,“自渭水入河,经砥柱之险”,东运到京师开封。三门峡砥柱,势险水激,每年葬身鱼腹者不可胜数,有许多服役人家为此而倾家荡产。苏东坡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对策。经过反复论证,修改了实施多年的伐木、运木的规定,允许运木者“自择水工,以时进止”,抢在雨季到来之前、河水尚未上涨时运木到京。据史料,从此之后,“害减半”。在徐州任上,苏东坡发现当地人民柴薪奇缺,穷苦人家常常为炊饮而犯愁。他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又马上派人到城西南的白土镇一带去找煤。结果,发现那儿煤层厚、煤质好,又便于开采。从此,百姓们再也不为烧饭伤脑筋。

苏东坡治理杭州时,发现杭州的许多自然灾害都源于水利不修、河道淤塞。于是,又亲自视察当地水系,带领人民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各10多里,并以茅山河专受江水,以盐桥河专受海潮。还大筑堤闸,控制河水与潮水。此外,鉴于西湖许久以来不浚多淤,草长水涸,葑田占据湖之大半,又先后两次上书朝廷,反复强调西湖不可废,必须疏浚。他还提出了不可废之的五条理由,即:一、废之则不合放生祝寿之旨;二、废之则居民将复卤饮;三、废之则田亩无可灌溉;四、废之则城中之河必借江水而复易于淤恶;五、废之则官酒无以酝酿。当朝廷批准他的请求后,他立即筹措钱粮,招募人力,率民众建筑起长达30多里的一道长堤。堤上造六桥,通水利以便游舫之往还;堤两旁种桃柳芙蓉,花开时犹如一片玉锦。其间,他天天都到堤上去巡视,和民夫们一同吃住。人所爱吃的“东坡肉”,就是他那时亲自烧好送给筑堤民夫而传出来的。这条长堤,被时人命名为“苏公堤”;直到现在,仍为杭州一大景观。

即使苏东坡被贬而到儋州(今海南岛),也极力为百姓谋利益。当时,儋州被视为“瘴疠所侵,蛮夷所侮,饮食不具,药石无有,非所居”之地,人们根本不知道诗、书是什么东西。苏东坡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地办起了学校,致使学风大开。从此,海南岛人才辈出,史称“海南双璧”的邱浚和海瑞,还成了留芳千载的大清官。

三、逆境雄风

苏东坡为政清廉,为人耿直,凡事有自己的见解,又敢于发表不同观点,从不趋炎附势。当时,正值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倡导变法,文彦博,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反对变法,双方明争暗斗,势不两立。苏东坡本是赞成变法的,但对王安石忙于立法而忽视查办贪官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同时,对司马光“新法不可行”的论调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指斥他“忠信有余而才智不足”。如此一来,“新党”、“旧党”都对他抱有成见。但他无怨无悔,我行我素,还常以诗文批评时政。因此,更遭到一些人的忌恨。

有一次,苏东坡写了一首《咏桧》的诗,其中有一句是“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只有蜇龙知”。其本意是:桧树的根能扎到九泉之下也不弯曲,地下的蜇龙是桧树的友邻和知音。但是,御史中丞李定和御史台(别号乌台)的一些人得知后,竟借机大做文章。他们将它解释为桧树的根宁折不弯,是表明作者在向皇上对抗,是图不轨,是大逆不道。宋神宗赵顼听信了李定等人的指控,便命人逮捕了苏东坡,并抄了他的家,李定还欲置之于死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事出突然,苏东坡还未反应过来就锒铛入狱。幸亏一些正直大臣们皆为他辩护,尤其是重病在身的曹太后也出面保护他,才使他死里逃生。不过,他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岗)团练副使,一个月后又落官为民。

性情豪放的苏东坡刚出监狱,又挥笔写了一首诗:“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写罢,又诙谐地自嘲道:“我真是无药可救了!”

苏东坡被削官为民后,定居于黄州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

他的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因为这块地名为“东坡”,他也自称起“东坡居士”,人们改称他为“苏东坡”。在此后的将近5年中,他耕耘于东坡之上,交游于田父野老之中,创作出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名篇。其中,有一首为:“下马作雪诗,满地鞭箠痕;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可见,他身处逆境,心中还是想着劳苦大众!

四、除恶务尽

苏东坡一向从善如流,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在他25岁那年始任凤翔府判官时,一到任,就立即微服出访所属各县,明察暗访,直惩奸恶。对那些已经定了罪的囚犯,他也一一复审,据实按验,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在他担任密州知州时,正值那儿盗贼滋盛,抢劫民财、掠夺民女者,屡见不鲜。他经过多方努力,很快查出了首恶分子,果断地将其斩首示众,从而使密州社会治安迅速好转。

在他第二次担任杭州知州时,杭州首富颜巽之子颜章、颜益竟煽动富家子弟200多人集聚闹事,惊扰社会。由于颜家财大气粗,目无法纪,多年来一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敢怒不敢言,连官府也怕他三分。苏东坡却毫不含糊,迅速查清了他们的罪行,将他们捕之归案,刺配本州牢城。当颜章、颜益下狱之日,杭州“闾里大悦”,无不为除了一大祸害而奔走相告。

当苏东坡主政定州时,他见那里军政废弛,武卒骄情,官吏们贪污成风,又严加整治。他还专此制定了一套地方法规:贪污不法者刺配远恶之地,酗酒饮博之徒杖笞惩之。不久,这儿的风气也为之一变。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也正因此,人称苏东坡“于人见善,称之惟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还说他“见义敢为而不顾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