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全集)
15391500000119

第119章 目光要放得长远——繻有衣,终日戒

【原典】

六四,繻有衣枷,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易经·既济》

【释义】

《既济》卦六四爻说:乘船渡河时要带上破衣破絮,如果船漏就可以用来堵塞漏洞。

《象辞》说:整天戒备祸患,做人做事要都有所戒备。六四爻告诫我们,我们做人要有长远的目光,做事也要深谋远虑,随时警惕身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为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若想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去看,去听,去接触新的事物。

如果不愿意换脑筋,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就会被淘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管你现在是强是弱,你都要看到世界上比你更强的事物。只有始终保持一个广阔的视野,不断吸取新鲜的事物,才能成就大事业,立于他人之上。

【事典】

故事一:瞻前顾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吴国渐渐强大后,吴王夫差想派兵攻打楚国,大臣们苦劝都没有用。接下来几天里,夫差发现自己的侍卫官总是在早晨跑到后花园里去,等回来的时候,衣服都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

夫差好奇地问侍卫官:“你每天出去这么早到底去干什么呀?”

侍卫官说:“后园的树上有只蝉在歌唱,这时,有一只螳螂在它的身后举起了前爪。可是,螳螂也没想到,有一只黄雀正站在后面准备啄食它呢。黄雀只顾着螳螂了,更没有想到我在树下用弹弓瞄准了它。大王,你看,顾前不顾后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夫差听后会意地笑了,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瞻前顾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马上替我告诉李将军,取消这次出兵楚国的计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事业即将成功的时刻,更要防止目光短浅、功亏一篑的盲目行动;能顾后而瞻前,才能顺利地避开凶险,转危为安。

故事二:张良谋身知近忧

张良年轻时是一位豪杰之士,为了报国仇而不惜身家性命去谋刺秦始皇,行刺不成后便浪迹天涯。后来各地起义军纷起,虽有几支起义军邀他入伙,但他没有看上眼的。后来,他认为刘邦是能成事之人,便跟从了刘邦,辅佐其夺得天下。

张良虽没有攻城夺地的赫赫战功,但刘邦深知这位志士在他统一天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并欲封张良食邑三万户,但张良是个谦虚的人,退而求其次为留侯。张良辅佐刘邦为汉统一天下立了盖世功勋,但他能功成身退,不恋富贵。张良在建议刘邦任萧何为相国后,便对刘邦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强秦之仇,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张良认为,作为平民百姓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心满意足了,于是决心隐退,“从赤松子游”。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后来修炼轻身功而终一生。张良的选择其实是非常高明的,他聪明地保留了自由之身。

韩信同张良一样,曾被刘邦推崇备至,最后却身首异处。当刘邦需要韩信的时候,曾演出过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样动人的一幕;刘邦高兴时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实,历代统治者都是如此。为人臣、为人下属者虽不是个个都想隐退,但也应将自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要做权力争斗中的牺牲品。

对于张良的功成身退,史家多有褒贬,说法不一。但是作为一个谋略家,张良是非常懂得权衡利弊的。张良谋国有远虑,谋身知近忧。在国家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懂得年迈知退,让位后人,分明是一种明智的手段。

故事三:薛公的眼界与黥布的胸怀

汉高祖十一年,中大夫贲赫上书说淮南王黥布谋反。高祖派人调查确有其事,便将诸侯召集到一起,问大家:“黥布反了,怎么办?”众诸侯都提议发兵攻打黥布。

汝阴侯胜公私下问他们的门客薛公:“皇上分地封他为王,赐爵令他尊贵,面南而称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要谋反呢?”

薛公却说:“他应该反!皇上前年杀彭越,去年诛韩信,黥布与此二人是同功一体的,自认为祸将及身,所以才想要谋反的。”胜公对高祖说:“我的门客故楚国令尹薛公,其人很有谋略,有事您可以问他。”于是,高祖召见薛公询问对策。

薛公为高祖分析说:“黥布谋反并不奇怪。黥布可有三策,如果用上策,山东之地就不是汉朝的了;用中策,则胜负难测;用下策,陛下可以安枕而卧。”

高祖问:“上策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北取齐鲁,传檄燕、赵,然后固守,山东之地即非汉所有。”

高祖又问:“中策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则胜负难测。”

高祖又问:“下策呢?”薛公回答说:“西取荆,北取下蔡,以越为后方,自己守长沙,则陛下可以安枕而卧,汉朝无事。”

高祖说:“你认为黥布会用哪一计呢?”薛公分析道:“黥布以前是骊山的役徒,如今是万乘之君,他只会保身,不会为天下百姓考虑,所以会用下策。”

高祖说:“好!”于是封薛公为千户,令他亲自领兵东击黥布。果然如薛公预料的那样,黥布用了下策,最后在战乱中被杀。

显然薛公把黥布看准了,因此他预料得很准,黥布确实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外加手下没有出色的谋士,所以就走向了灭亡这一步。

【易经心解】

人生就像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样,不会永远的风平浪静,时常也会有惊涛骇浪,雷雨交加。在人生大海上驾驭自己的小舟时,要有勇于迎战风浪的从容和镇定,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气量。这样在你的一生中才会不断的消弥灾祸,迎来耀眼的霞光。

做事既要看眼前的事物,更要着眼于未来,不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事情的后果对自己是十分有害的,有时甚至还是危险的。各种情况千变万化,问题错综复杂,只顾及到眼前的一点是行不通的。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要想获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须克服“顾前不顾后”的思想。

胡雪岩曾经说过:“如果你拥有一个县城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个省的眼光,你则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了天下的眼光,那你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天下了。”观察很多已有成就的人,不能不为他们的眼界所折服。开阔的眼界可以看到自己与成功只间的距离,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

视野狭窄的人看见的只是大江之上漂流的浮萍,而眼界开阔的人看到的则是涌动的大江潮流。从平凡走向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明智的人更善于把现在和未来做个综合的分析,从而预测出自己明天的需要。事实证明有长远眼光的人,才能更好地武装和完善自己,去迎接生活中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