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15391100000043

第43章 世事洞察,人情练达(11)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那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

实际上,要想克服一些事情引起的烦恼,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可以了——让你有一个新的、开心点的看法。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为一些一年之内就会忘却的小事犯愁。

给你讲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主人公叫罗勃·摩尔。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发射了3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驱逐舰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防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50英尺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当时,我们奉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摄氏四十多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驱逐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在眼前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的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担忧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小事吵架。我还为我额头上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多年之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有机会再看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不会再忧愁了。在这15个小时里,我从生活中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4年书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我们一般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拜德先生也发觉了这一点。他手下的人能够毫无怨言地从事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可是,我却知道,有好几个同屋的人彼此不说话,因为怀疑别人把东西放乱,占了自己的地方。有一个讲究‘空腹进食细嚼健康法’的家伙,每次进食食物都要嚼28次,而另一个一定要找一个看不见这家伙的位子,才吃得下去饭。”

哈瑞·爱默生·富斯狄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科罗拉多州一个山坡上,躺着一棵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我们不就像森林中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袭击,也都撑过来了,可是却总是让忧虑的小甲虫咬噬——那些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

众说纷纭,余取余求

能够独立自主的人,不会轻易听信他人的谎言和看法。他征求别人的意见,但要经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尝试以往从未走过的新道路,碰到从未面对过的新环境。例如完成学业之后,为了找工作而决心离乡背井,前往大都市发展;或是放弃安定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或者与某人相爱,决定和对方一起生活;或者认定成为政治家、宗教家、艺术家是自己的天职,而决定走那条路。这些计划,都是我们所陌生的、完全没有体验过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离开安全而且能预测的熟悉世界,踏入充满陷阱和诡诈的土地,既完全无法预料结果将如何,也很可能就会横冲直撞,毫无目标地行动。这当然很危险,所有计划也充满不安与风险。这时你一定片刻也无法松懈注意力,片刻也无法缓和心情。有时越是接近目标,困难反而越大。更具危险性的是,虽然困难大多来自外界,但是原本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支持我们的人,竟然也因背叛或误解,而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困难和阻碍,使我们无法适应新的生活。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在未知的土地上奋斗,面临艰难而严苛的考验时,我们总是孤独一人。连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孩子、丈夫、妻子、亲戚、朋友等都袖手旁观或无法给予帮助。有时他们还怀疑、不信任或批评我们。当敌人攻击我们时,他们也因误解不愿伸出援手。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离开了群体,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一分子。所有的家人、亲戚、朋友构成一个组织体,每个人在其中都有明确的角色,共同组成一个如镶嵌画般的组织。如今我们改变角色、离开群体,不再履行以往的责任,破坏了这个组织。我们搅乱了他们的安定生活,破坏他们对这个组织的看法。

这就是说,不但新的环境中的人不理解你,原来一起共事、生活的人们也可能对你心怀戒心和疑虑。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们之中的某人若离开了群体,就会接触了解新的伙伴并受到影响。可是有一天他又回到我们的群体,和群体中的人谈话,便会因受到的影响而改变对我们固有的看法。分手的时候,他还对你表示理解和善意,但很可能下次再度会面时,却变得冷淡而疏远。有时候,只需一点小事就可以引发这种困惑和混乱。例如改变发型、留胡子,或把头发染红,或者告诉他的同事们,他想成为画家,或决定学唱歌,这些情况都可能带来不理解。

要活出自我就需要极大的勇气,要告诉人们你想活出自己,或选择新的道路,他们的反应会很激烈。即使群体中没有任何人明白表示,但他们却是在拒绝你,你没有料想到自己会成为孤单一人。

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批评与不信任。他们之中会有人以询问的语气与你搭讪,以确定你是否受到任何人的不良影响,并趁机确认你的精神是否正常。若是男性,人们会认为你的头脑出了毛病;若是女性,人们会说你是不三不四的女人。情况严重一点,人们会不再同你来往,因为他们认为你是痴心妄想。

就这样,你变得孤立无援。本来应该与你最亲近的人,没有察觉你的痛苦和不安,且不会对你伸出援手。不止如此,他们还提出困难的问题,认为你没有为他们尽力而焦躁恼怒,帮助你的人反而可能是陌生、非亲非故的人。这种情况,能否抓住新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改革的尝试并不顺利,批评者会说他们是正确的,并扬扬得意。但是,通常胜利是属于立志改革的人,因为他会全力以赴,而且具有很大的勇气。

这时人们看到他的胜利,就想分一杯羹而笑着靠近他。不仅是遥远的亲戚,连同乡的人都赶来,每个人都说一直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们在他耳边窃窃私语,提起以往的种种事情,然后说:“还记得吗?你一定记得!”于是,在孤独中尝尽痛苦的创新者,不得不接受这个群体的谎言而自我安慰,明知这是虚伪的说词,却很少有人能够拒绝。

实际上,这种情况使已经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独创者很有再次沦为平庸的可能性。因为无法拒绝诱惑和人情世故的包围,他又不得不费心去应付这些讨好他的人,从而影响了他正在迅速崛起的事业。

但是,面对人生的陌生环境,脱离旧有的生活圈子,这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考验。在此种考验面前,抱持怎样的一种态度,是关系到我们的人生走向、成功与否的大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态度是畏惧、担忧、小心谨慎,生怕一步走差,满盘皆输。那么,他不是害怕独自面对新生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援助;就是他干脆完全没有踏入陌生环境的勇气,而总是待在原地,沿袭固有的生活方式,即便被迫进入不熟悉的地方,也是惊慌失措,心存疑虑,不敢有任何的行动。

反过来,另一种人则抱着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敢于在陌生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断拓展、发挥自我潜能,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问题。

能够独立自主的人,并且坚持这种优秀的特质,才是最后的成功者。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别人的力量虽然重要,但不可能过度依赖。

这类人之所以比别人更容易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超越常人的适应能力。适应力强的人,不管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镇定自如,辨识利弊,找到最合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实际上,他们的表现如同一名胆大心细的夜行人,面对漆黑的夜晚,他会设法让自己的心情先冷静下来,停止任何的胡思乱想。然后,他开始依据天上的星象,辨别大致方向,找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决定踏上回家的路。而换了另一个人,会因为害怕和恐惧,无法适应黑夜的困扰。结果,他或者原地不动,露宿一晚,在饥饿与寒冷中迎来黎明;或者四处乱走,慌不择路,反而踏上一条充满风险的不归路。

而另一方面,这类人的独立性,是他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很难想象,一个凡事依靠他人,永远不能独立处理事情的人,会创造出多么了不起的功绩来。

独立性强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总能自己拿主意,独自思考应变方法。他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对新事物的直觉判断,决定行动的步骤,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他会在孤独的旅程中不断调整和纠正方向,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和得失程度,找出一条最合适于自身的道路。

同时,他善于利用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计划得以推广,目标得以实现。当然,这种做法同依赖别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依赖是被动地求得别人的帮助,而这类人则是主动借助他人的力量。不论在多么陌生的环境,他都注重人的因素,牢记一个篱笆三个桩的道理。因此,他会经常同别人沟通交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吸取他人失败的教训。

能够独立自主的人,不会轻易听信他人的谎言和看法。他征求别人的意见,但要经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大凡有才干有魄力的人,身边都围着不少追随者。有真心实意辅佐你并为你出谋划策的,也有奉承讨好仰人鼻息以混沌度日的。而后者往往装作十分关心你的样子,经常向你说好话,提建议,凡事总会迫不及待地向你道出他的看法,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的正确性。独立自主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不轻信这些人的话,即使他们的话有时看起来颇有道理。

如果随便听信这些人的话,免不了形成依靠他人的嘴巴和脑子办事的习惯。这样的人,自然不能称作自主的人。

如前所述,独立自主的人往往是比较孤独的创业者。一般而言,他拒绝身边经常停留着从俗如流的家伙,而只把具有独特个性和真知灼见的人当做人生的知音。但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为他所出的主意,他也会反复权衡,并融入自己的经验加以对照、筛选。

可见,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性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而且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方法。

说到就要做到

马来西亚文人朵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答应不是做》。作者在总结人们的应酬交际活动时,提出了一个值得交际者反思和重视的现象。文章写道:

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别人办事,他们的反应是:“好的,好的。”

年轻的时候,我听到朋友这样回答,就非常放心,并且感动得很,因为有些朋友实在是才结交不久的。

然而过不多久,便发现自己的心放得太早了。当人们点着头说“好的,好的”时,他只是在口头上说好,至于真的去实行,如果十个里有一个,就是你的幸运了。

作者说,这类交际者“承诺时,态度看起来非常诚恳,日子走过,把说过的话当成风中的黄叶,霎时便无影无踪。”

作者在宽慰和谅解朋友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这样的误区:

自以为纯纯的我,其实是蠢蠢的我。在这个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听见你的要求,就抛下自己手中的事务不去处理而特别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时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结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误解。也用不着去埋怨被谁欺骗,骗自己的其实正是自己。大家都说:“答应并不表示做到。”大家可以答应你任何事,但是没有一次替你做,就连我自己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也已经学会了这种滑头的应对手法。已经世故圆滑得叫十年前的自己来认也认不得自己了。

然而,终于有一件事,使作者认识到了自己是陷入了做人的泥淖之中,那是一种很少见面很少交往,也从没说过什么知心话语的朋友,他在4个月前说过要帮忙,而他居然真的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