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15391100000028

第28章 巧妙迎合,左右逢源(9)

社会的变迁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会的潮流就会把你抛在后头,后来之辈也会从你后面超越过去,相比起来,你的成就在一段时间后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可能。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这辈子只有这样吗?相信你会回答不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的现状中仍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提升自己,关键是不要给自己设限。这种“限”不仅是指你觉得你能做的高度,同时还有你做的宽度。提升自己价值的过程,你不必在意老板有没有注意到,也不必计较你多做的事情会不会得到报酬。如果你能达到这种境界,你最终的价值必然决定了你不可替代的“身份”。

一位老板曾聘用一女孩做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有一天,这位老板向女孩口述了一句格言:“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这句格言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如替老板给客户回信,等等。

她认真研究成功人士的语言风格,努力使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回复得一样好,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毫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老板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女孩获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自己有资格接受更高的职位。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年轻女孩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老板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相比,她的薪水已经高出了原来的四倍。这一系列幸运的事情发生在这个女孩身上没什么奇怪的,只因为她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罢了。

对于任何一件工作,要么干脆别动手,要么就有始有终,把它做到最好,如果不能做到最好,就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在同一个职业领域内,只有做得比别人好,你才有可能比别人更有机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如果你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问问自己是否还具有奋进的精神,有没有进行“自我建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有自己的“卖点”才有竞争优势

在今天的职场中,推销自己比以往更困难了,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环境变了,而是自己该变了。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卖点,这样,你才有竞争优势。

竞争激烈的确是个事实,可很多公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得不让职位空置的事实在提醒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必须告诉自己,你究竟卖的是什么?一种商品能够在市场上不可代替,是因为这种商品有它独特的卖点,所以它才有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其实也是一种商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人正在由各类学校和公司批量生产。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能够胜出而不可代替的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卖点——行销学上称为“独特的销售卖点”。商品是靠卖点来争夺眼球、扩张市场的,人也一样,那些缺少卖点的人只能当替补队员了。

你就是你自己的品牌经理。你得为自己找个独特的卖点,并用心经营,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就是使你与众不同的东西。它是一整套有区别的特征和性质,使你在人群里显得醒目,并使你令人难忘。

人们像产品一样具有品牌,但这些品牌不是仅仅用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就能表达出来。姚明的品牌可能是“篮球明星、爱国者、高人”,刘德华的品牌可能是“帅气、勤奋、慈善工作者”。人是复杂而多面的,但我们常常寻找捷径(几个词语或短句)来迅速概括他们的特点。当你不在场的时候,你的亲朋好友怎样描述你?你的老板同事怎样概括你?你希望了解这个信息,因为你依靠这些来定位自己,并用一种独特而有利的方式扮演自己。他们怎样概括你很重要。通过寻找自己的卖点,你可以把你复杂的全套品格传达给其他人。当第一次和别人见面时,你也希望强调这些同样的方面,因为在开始的几分钟里,别人将对你进行快速判断。在这个步骤里,你将学到怎样挑选可以变成自己个人品牌的几个形容词、几个短语或者几个标志符。这个品牌将迅速传达你是什么人,并使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个人品牌,例如你电脑坏了,你第一个会想到谁?你遇到数学难题你会想到谁?这些就是他们的个人品牌。当然品牌是有知名度的,也是有价值的,我们都可以打造个人品牌,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卖点”。

个人品牌是在一定区域内的特定领域里是一个权威、一个值得信任的声音。个人品牌打造起来了,一个人就成了优质的“产品”,也就相应有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实,职场中可以成为卖点的东西有很多。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也可以卖,而且还能卖高价。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人际合作、沟通表达、效率管理……一个人总得有几手绝活,在学历、技能、经验都不相上下的时候,这些就成了你能胜出的独特卖点。

花点时间,好好找找你的卖点在哪里。如果你没有,请你赶快拿出读文凭、考证书的热情,帮自己获得的竞争优势。这样你才能成为不可缺少的那个人,在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努力成为你那个领域的“专家”

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服务、产品、工作质量,关系着集体和个人利益。要做一个新时期高素质的员工,就必须做到精通你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本行业的尖兵,成为你那个领域的“专家”。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许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问自己一些问题:

——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钻研过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

——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为了给你的老板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一个人精通一件事,哪怕是一项微不足道的技艺,只要你做得比所有人都好,那么你也能获得丰厚的奖赏。如果你集中精力,坚忍不拔,将这门微不足道的技艺练得异常精湛,你也将因此得到报偿。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勤于钻研,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

当你精通你的业务,成为了你那个领域的专家时,你便具备了自己的优势。

成为专家要尽快。这里我们强调“尽快”,并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只是说要越早越好。两年不算短,五年也不能说长,完全看你个人的资质和客观环境。但如果拖到四五十岁才成为专家,总是慢了些。因为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也磨成专家了,那你还有什么优势。因此“尽快”两个字的意思是——走上社会后入了行,就要毫不懈怠,竭尽全力地把你那一行钻研清楚,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能这么做,你很快就可以超越其他人。

一般来讲,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心力还不十分稳定,有的忙于玩乐,有的忙于谈情说爱,真正把心事放在钻研工作上的不是很多,很多人只是靠工作来维持生计,一心想成为“专家”的则更少了。别人在玩乐、悠闲,这不正是你的好时机吗?苦熬几年下来,你累积了自己的实力,超乎众人,他们再也追不上来,而这也就是一个人事业成就高低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尽快”在本领域中成为“专家”呢?首先,选定你的行业。你可以根据所学来选,如果你现在的工作没有机会“学以致用”也没有关系,很多有成就的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在学校学的专业并没太大关系。不过,与其根据学业来选,不如根据兴趣来定。不管根据什么来选,一旦选定了这个行业,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因为这样会让你中断学习,减低效果。每一行都有其苦乐,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之上。

其次,勤于钻研。行业选定之后,接下来要像海绵一样,广泛摄取、拼命吸收这一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加班不算钱也没关系,这也是一种学习。另外可以吸收各种报纸、杂志的信息。此外,专业进修班、讲座、研讨会也都要参加。也就是说,要在你所干的这一行业中全方位地深度发展。

最后,制定目标。你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几个阶段,并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是一种压迫式学习法,可迫使自己向前进步,也可改变自己的习惯,训练自己的意志。然后,你可以开始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你不必急于“功成名就”,但一段时间之后,假若你学有所成,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来,你必然会受到老板的注意。

当你成为专家后,你的身价必会水涨船高,也用不着你去自抬身价,而这正是你“赚大钱”的基本条件。只要有“专家”的条件,人人都会看重你,何愁高工资?何惧被别人取代?

不过,成了“专家”之后,你还必须注意时代发展的潮流,你还要不断更新提高自我,否则,你又会像他人一样原地踏步,你的“专家”水平就会打折扣了。

学习是保持竞争不败的利器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如今整个组织逐渐向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转变,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员工。

企业外的世界不断变迁,企业内的人员也要跟着改变。企业需要员工掌握新技巧,以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突出的表现,即使最令人满意的企业也不能凭着过去的成功驶向未来。每名员工都必须检视自己对变迁需求的反应,如果谁退居一角只做个旁观者,必将在竞争中失利。

在某贸易公司做了七年营销工作的纪莱芝连年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是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最后公司高层没有任命她,而是从外面招聘了一个善于计算机操作、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外来和尚”。其实并不是上司对纪莱芝有什么不满,上司早就想栽培她,多年来几次提出送她去进修,纪莱芝却以工作忙并有家庭拖累为由婉拒了上司的美意,从来不给自己“充电”。结果是原有的知识已趋老化,难以应对新的挑战,她自己的位置也只能“原地踏步”了。

的确,现代社会,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让我们在体验着科技快感的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去正视这种速度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只是以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生活,很快就会落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如果单从梳着的一条随意的“马尾刷”和那张总是带着两个笑窝的稚气的脸上,你也许不相信,这个名叫刘可的貌不惊人的女孩子,竟然是一家较有名气的外资企业的总经理的秘书。更让人不能相信的是,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孩子,竟敢面对两位不同国籍的经理——一位英国籍经理,一位法国籍经理。她不仅让他们承认了她,而且有时还能听命于她的“发号施令”。

一年多前,她踏进了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尽管好朋友曾劝告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来说本来就很艰难了,又要面对两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总,工作难度简直不敢想象。但外柔内刚的刘可,越是不可思议的事,她越是觉得富有挑战性,越是有兴趣。

刚进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经理们只把她当成个干杂事的小职员,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当她是个毛孩子。但刘可不管这些,她抓紧一切机会去学习,学外语、学业务知识,寻找着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都抢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只要有空就去认真翻阅琢磨,了解研究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就不厌其烦地去翻看她的那两本无声老师——英文字典、法文字典。时间久了,她对公司的业务可以说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状况做了坚实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