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下)
15387800000007

第7章

一座座古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桥型分为拱桥、梁桥两类。桥,在水乡天然秀美的图画中联芳济美,拱型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散于水港上的玲珑小桥,以为拙朴,或跨或卧,娉婷多姿中透出几分灵气。从此岸到彼岸,人行于桥上,会生出无数美丽的遐想。西塘最有名的古桥有环秀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三座。环秀桥东西两侧均有桥联,东侧桥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桥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形摇波底月。”桥联极言桥景的雅致。

送子来凤桥初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两度重修,1998年4月重建时,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有的园林建筑形式复廊,古称晴雨桥,亦称情侣桥。寓意情侣步经此桥,婚后必生贵子。

卧龙桥筑于清代,南北两侧均有桥联,南侧曰:“造千万人来往之桥,修数百年崎岖之路。”北侧一联曰:“愿人常行好事,愿天常生好人。”桥联表明建桥者为民造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古镇的宅院、商肆大多临河而建,形成一条条或与河道并行或沿河道延伸的曲折幽深的小巷和街道。这些小巷有的极长,有的极窄,全镇长短不一的一百二十二条弄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五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叫石皮弄。此弄仅容一人行走,是王家子孙两宅第之间形成的一条露天弄,地面有二百十六块石板铺成,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m。一条条狭窄的深巷,石板路已被行人的脚步磨的油光,灰灰的墙壁,暗绿的苔藓成片,黑漆剥落的院门里,偶见有藤蔓爬出了院墙,将老屋装点得别有一番情趣。宁静的氛围,清淡的生活,百姓的淳朴,展现了西塘独特饿风采。

西塘不仅桥多、弄多,廊棚也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人歇息,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虽然不同但都可使商界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古镇的廊棚长达千米。

此外西塘多老屋,镇上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屋楼叠榭,鳞次栉比,几经风雨凄凄,虽有破败,但经修缮基本保持原状不变。老屋中有金门绣户的宅第园、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香烟缭绕的寺庙,较有名的有西园、薛宅、王宅、圣堂、倪天增祖居、尊闻堂、护国随粮王庙等。

西塘还有精美诱人的传统食品,如善酿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烧卖、粽子、青团子、立夏塌饼、粉蒸肉等。

西塘物富民丰,人杰地灵;西塘古建筑众多,文化氛围深厚;西塘景色优美,有数十处旅游名胜景点,百步一景,景景有韵。

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今山东沂南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他任蜀国丞相,业绩斐然,死后受后追思,不少地方陆续修建起祭祀他的祠庙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详考。从诗人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推断,祠堂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成了,而且为繁茂的柏树所掩映。唐代的资料还说明,武侯祠与刘备墓和刘备庙毗邻。

明代初年,武侯祠被并入刘备庙。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清代康煦十一年(1672年)重建。重建时,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

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殿、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1尊,像高1.7~3米不等,均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蜀汉君臣分列上下,济济一堂,这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大特色。此外,还有碑碣、匾联,以及、鼎、炉、钟、鼓等文物。

祠内有文物以唐碑最为珍贵。唐碑耸立在大门至二门之间,高367厘米,宽95厘米,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立,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此碑因文章、书法妙绝和所称颂的诸葛亮的功德绝世,在明代即被誉为:“三绝碑”。刘碑殿高大宏敞,正中供高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另有东西偏殿供奉着大将关羽、张飞等人。殿侧两廊各有问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坐像14尊,东廊的文臣以庞统居首,西廊的武将是赵云领先。

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人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颇有一代相风度。

刘备墓史称“惠陵”封土高12米,有一道道地180米长的砖墙环护。史载,刘备于己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后,运回成都安葬;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

诸葛亮介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

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杜甫草堂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

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此外,如同称其居处为“草堂”一样,还有表明其布衣幽栖生活的意味。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与“柴门”有关的句子。如“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这是说,当年诗人修造的柴门,不是正面浣花溪,而是顺着江流的方向所开。再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即柴门)今始为君开。”(《客至》)可知诗人平时闭门幽居,有了知己或至亲相访,方打开柴门迎客。还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