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寺东、东崖西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几经重修和增建,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寺前铺石雕莲花、金钱图案甬道。寺内有弥勒佛、哼哈二将、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大型佛像。大雄宝殿高约13丈,覆以金黄琉璃瓦,飞檐画栋,金碧辉煌。
殿内的三尊敷金大佛,均有2丈余高,为九华寺庙佛像之冠。两侧墙边罗列着神采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大佛背后有巨型彩绘壁雕——海岛,宽2丈余,高5丈左右。大殿背后是两丈多高的海岛图。海岛中塑有观音斗鳌鱼等许多佛教故事立体画。抬头仰望,如万顷波涛盖天而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祗园寺前殿入口门上为三层重檐宝塔式建筑,半檐悬山顶,黄绿色琉璃简瓦。入口为一拱门,门上有“祗园禅寺”匾额。四周粉墙在大片红墙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总丛林、开山寺,坐落在九华山中心——九华街上。它背倚白云山,南向芙蓉岭,东有东崖,西为神光岭,四山环绕如城。相传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僧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九华山志》记载,唐代至德二年(757年),青阳人诸葛节等建寺,请金乔觉居之。唐代建中二年(781年)辟为地藏道场,皇帝敕赐匾额,名“化城”。明代宣德、万历皇帝,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均曾书匾额并赐金修葺。现存的庙宇,共有四进殿厅,除后进藏经楼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建筑外,其余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建。整个寺院随地势有层次地逐级升高,庄严古朴。寺庙门头悬有“化城寺”匾额,门楣、斗拱和梁柱的镂雕十分精致。特别是正殿天花藻井刻有九龙盘珠,是木雕艺术的珍品。寺前有溪有田有街,圆形的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放生池,名月牙池。寺的后进藏经楼,现为佛教文物展览馆,这里陈列有明代万历皇帝圣旨一道,御赐藏经一部共6777卷和贝叶经、金地藏的九龙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1300余件。百岁宫,又名摘星庵。这是在东崖摩空岭的悬崖峭壁上建造起来的通天拔地的走马通楼式宏大建筑群。据宫前石碑记载,明万历年间,僧人海玉(号无瑕禅师,原河北宛平县人),由五台山到此山,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而居,长年以野果为生,活了一百多岁。逝后三年,众僧敬其年高德厚,遂建宫纪念。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皇帝敕封“应身菩萨”,并赐以金粉涂身。现宫内除供有佛像外,还供有无瑕禅师的敷金真身和他生前以舌血拌和金粉抄写的经书。百岁宫的建筑极具匠心,它是随着山岩的高低起伏组织空间,在凹凸散立的悬崖上,盖起了共九十九间半的殿宇。由于屋顶采取同一高度,而基线却随山势高下附于岩石之上,远望轮廓整齐,墙身挺拔有力,犹如一座威严的城堡。其墙壁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屋内空间或大或小,或长或方,均依山岩形状的变化而定,安排巧妙,建造精美。它的内部结构更为巧妙,寺庙入口的大雄宝殿为一层,穿过数层依山势渐下,达底层才现五层高楼。大雄宝殴的整座佛像设在一块浑圆的巨石之上,全殿以此为起点展开轴线布局,巨石以原来本色露于佛殿之中,与殿外环境协调一致。
这是人工建筑与天然岩石结合为一整体的极好范例。
肉身宝殿,位于九华山神光岭,是一座建在地藏墓地上的宝塔形建筑,又名地藏塔,始建于唐建中二年,今存者为清同治年间重建。宝殿重檐歇山,顶覆铁瓦,壁立红墙,四周回廊石柱环卫,雕梁画栋辉映,誉称“布金胜地”。殿内有7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呈八角形,每级有佛龛8座,内供地藏塑像,塔底层供地藏王大佛像,两侧有十王立像拱侍。塔基、神台、殿内地面均铺以汉白玉。宝殿入口为一凹廊,设长窗,上有“东南第一山”匾额,额上有“肉身宝殿”木雕竖额。殿前有百级石阶(81步)直通山门,又有天桥横跨于百级石阶之上,气势磅礴,极为壮观。
肉身宝殴内和它的文物展览室中,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有的还为皇室赠品,非常难得。唐至德年间铸造的螭龙金印、“利生”玉印,明万历年间铸制的龙印,都是封建帝王给肉身宝殿的赠品。此外,这里还有明代皇宫中佛像前用过的铜供器,万历年间雕刻的石金龙,明代制作的能敲出八种声音的“八音石”;清康熙年间铸造的金地藏渡海坐骑地听(又名独角兽,长三尺,宽二尺,高二点五尺,重五百斤),等等。至于铜、瓷佛像、各种朝珠、念珠,以及佛教经典,这里也收藏得不少,堪称一座佛教文物宝库。
九华山,既是佛教圣地,又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全其美,珠联璧合,成为中外游人和善男信女向往的理想胜地。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生日)传统的庙会,全国各地的僧尼和香客到这里举行佛事、敬香等活动,并聚集在肉身塔周围为地藏王守夜;附近城乡居民也纷纷上山交流商品物资,进行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游客、香客成千上万,经声佛号昼夜不歇,香烟缭绕,鼓乐阵阵,持续多日,呈现一派盛典景象。
大理三塔介绍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
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
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敦煌莫高窟介绍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供参观的洞窟较有影响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文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囫柱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从十六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十个朝代,1500年,至今,乐樽的那个石窟早已无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750多个洞窟,窟内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构建筑五座。此外,还有藏经洞发现的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艺术作品一件件阵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二十五公里长的世界大画廊。
莫高窟的彩塑多属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盘事迹的造像。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工匠们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来,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为珍贵难得。
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世间万象,林林总总。
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那雄伟浑厚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场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经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单幅人物画无都使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