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15387200000004

第4章 写景状物篇(4)

是衰败了吗?开始腐烂了吗?我木然地伫立在阳台上。望着小院里苦瓜攀爬的藤蔓相互纠葛,萎靡的枯叶在地上投射下点点细碎的光影,然而其中,却分明有一点翠绿。难道是果实?当我走近时,对自己的想法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一瞬间,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胀胀的疼痛传到眼睛上,泪盈于睫。再也找不到理由去嘲笑它,或者说,再也没有勇气去嘲笑它。即使是营养不足,即使是枝叶枯黄,它没有放弃,就这么默默地积蓄养分,等待时机,终于在这金色的秋季,倾其所有,凝结成了生命的延续,不枉一次生的机会。沐浴在秋日煦暖的阳光中,望着小小的苦瓜折射出的澄亮的色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如果可以选择,如果还有来生,愿我可以成为一朵小小的苦瓜的花,金黄、平凡。的确,有的花开只为了开花,而有的花开是为了结果。

评论

看过姜杉的文字,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漂亮。她的用词可以直指人心,让你随她喜,随她忧。苦瓜是多么平凡的事物,我也不太喜欢它丑丑的样子和苦涩的味道。可从现在起,从看过姜杉的文章起,我喜欢上了它,只为它结果的执著与生命的色泽。

窗外那两棵树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注意起窗外的水杉——笔直、高大的树干,枝间透着略带红色的嫩芽,和着几缕微风,尽情享受着春雨的滋润,总会使人在雨后初晴的时候,感叹绿意又深了一层。

然而我更喜欢的却是水杉旁一株不知名的小树。它矮矮的,不引人注意,却很奇特——它的叶只生长在树丫的顶端,而绝不在树之间分权长叶,几片叶儿争着在枝头吐翠,远看就如同枝间开了一团团绿色的花。

但是几天后,我发现小树在靠近它身后矮房的地方,被折去了粗粗的好几段枝。那如花团锦簇般的枝头,只留下几条发白的折痕。小树,在瑟瑟的风中,颤抖着仅存的几片新叶,显得如此凄楚。我的心被刺痛了,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生命啊,却这样被截去了正返青的枝。也许矮房的主人不爱房前的这两棵树,却把对水杉的无可奈何,无情地宣泄在这幼弱的生命上。

命运对于这两棵树竟是如此不公。难道弱者连生存的机会也没有吗?同样是生命,水杉依旧接受着阳光,接受着春雨;而小树,却如此无助地立在它身旁。

我一时竟感慨万千了。其实生活对于人也同样不公,有人如温室的花草般长大;也有人却因家境穷困而求学无路、生活艰辛……太多太多了。莫非生活,就是现实中最残忍而又无可辩驳地不断制造着的不平等吗?正如水杉旁的小树,没有水杉的高大,就只能被夺去新枝,甚至生命。于是我不再看水杉,不再看小树。

然而一次初夏的雨后,当我无意中向那曾经令我心碎的绿投去一瞥时,我愣住了。小树,已长满了绿叶。如果说以前小树的美是一种令人怜爱的美。那么现在则是一种绿色的成熟的美。鲜绿的叶儿,恰巧遮住了那深深的伤痕。虽然还是矮矮的,却已不再是那株幼弱的小树了。

在那一刻,我惭愧了。小树,终于证明它能像水杉一样,接受阳光,接受雨水。它在以生命与命运的不公抗衡啊!

是的,有人因穷困而辍学,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放弃了书本呢?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弱者抱怨它不公平,只有强者在历经挫折之后,才感激它给予的磨炼。

我依然爱水杉,依然更爱小树。

评论

树,往往被赋予精神内涵而成为人类审视自己的一种特殊意象,小作者深谙此道。在将水杉与无名小树映衬、对照的细致描述中,渗透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尤其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式的笔法,突显了对“强者感激生活不公对它的磨炼”的认识,从而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此外,语言不愠不火,娓娓道来中又不乏激情律动,使人读后,心中蕴满了生命的绿意。

河坊街的魅力

“夕阳斜斜地照着雕花门窗,门联上几个字岁岁平安……”每当听到周杰伦深情地唱着《上海一九四三》时,我的记忆都会被悄悄拉到那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河坊街。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河坊街没有现在这么迷人。那时候,每天被奶奶从暖和的被窝中拎起,无精打采地跟着她去吴山上晨练,必经的就是河坊街。

也许是因为每天早晨都是迷迷糊糊的,也许是因为畏惧晨练,河坊街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就像奶奶床底下积满灰尘的大木箱,是那样的苍老,那样的孤寂,离我又是那样的遥远。

让我记忆犹新的,也只有一家不知名的老店里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和那奶奶教了一个礼拜我才念明白的“胡庆余堂”四个字。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在我渐渐长大的同时,河坊街也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最近一次游览河坊街,是在五一长假时。正对着古朴的河坊街,背后是林立的立交桥,那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像是翻开历史书的一个篇章,更像是爱丽丝漫游仙境。

进入河坊街,那些古老的建筑沐浴在阳光下,显得那么惬意。看到一个穿着蓝色长袍的“小二”在热情招呼,我禁不住诱惑,奔进菜馆。

“小二”马上利索地招待起来,巨大的茶壶,茶水经过一根细长的壶嘴倒进了每个人面前的杯子里。

吃完了香喷喷的臭豆腐和透心凉的凉粉,我又奔向了工艺品店。

刚刚饱了口福,现在又该饱饱眼福了。华丽的丝绸、玲珑的玉饰、有趣的拨浪鼓、可爱的套娃、神秘的佛珠……每一样都让我身旁的老外啧啧称奇,听到他们一句接一句的“Verygood”,我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好像这店是我开的一样。

河坊街上的铜雕也是别具特色:茶馆门口肩搭抹布、手提水壶的伙计,保和堂门口文质彬彬的许仙……最生动的莫过于河坊街老百姓生活的场景。

快走完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时,馋虫们又不争气地爬了出来。能够和脆脆的吴山酥油饼齐名的就是定胜糕了,一口口咬着热乎乎的定胜糕,听那个做糕老奶奶讲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也别有一番趣味呀!

呆呆地站在街尾,看着街头街尾的人群,我并不急于离开,总觉得有个声音在召唤我,那条老街好像有很多的话还未诉尽,有很多的故事还没讲完。

河坊街,她就像爷爷手中常握的那杯茶,不是大口咽下就能品出味来的;她就像奶奶的大木箱,不是尘封多年后一刹那打开就能明白的;她就像那首轻轻哼唱的《上海一九四三》,没有人不陶醉,没有人不留恋,也没有人能够真正读懂……这就是河坊街的魅力!

评论

河坊街过去是苍老的、孤寂的,现在却有着“妙不可言的感觉”。作为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在建筑外观上过去与现在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所以作者集中笔力写古街生意上的兴隆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正是河坊街的“魅力”所在。可见,细心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是写好观察笔记的基本功。

豆子

“种啥不好,种豆子?”我用一股带着诸多不满的语气反问道。

“豆子有啥不好?还是红豆呢!多可爱!”当了半辈子教师的老妈依然坚持。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老妈觉得我书桌前除了书本、讲义,就是作业、试卷,太单调了,对身心无益。于是,她就泡了三颗红豆,到红豆破皮发芽时,种在一只装满黑土的塑料杯里,放在我桌前。

真是的,种棵仙人掌也好呀。不过,我还是谢了老妈的美意,让三颗——不,该是“三棵”红豆在我的窗台上落了户。

哟,刚冒出土的红豆嫩芽摇摇晃晃的,似乎只要有一阵轻风,就能折断它。我真的很怕三个小生灵会在我面前夭折。可豆子偏偏不领情,抬着头,傲慢地在风中起舞。好倔强的豆子!

豆子不需要很多水,每天淋上几滴就够了,起码它们不至于渴死。

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微微的和风中,豆子抖动着,欲展开那皱巴巴的新叶。啊,和我们少年人一样,豆子也在刻苦地努力。努力总是有收获的,几天后,豆子便拥有了两片拇指般大小的绿叶。清晨薄雾中的它们,身上挂着点点汗水,高昂着小脑袋,尽显顽强与执著——多可爱的豆子啊!

天有不测风云,“豆”有旦夕祸福。窗未关严实,一夜狂风大作,竟把豆子的根拔出来不少,差点就让它们集体“搬家”了。本想让豆子们去“参见西方极乐大佛”算了,但出于“豆道主义”,我还是在杯土中插了根小竹竿,把豆子们扶靠在竹竿上。第二天,嗬,豆子们又齐刷刷站起来了!我从它们年轻的脸上,再次读到顽强与执著——多可爱的豆子啊!

灾难过后,豆子们仿佛更加懂事了。它们似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得战胜一切困难与艰险,生存下去,挺拔起来。它们围着竹竿,你搀着我,我扶着你,相拥相抱,相依相靠。尽管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还是那么嫩弱,但它们团结起来,就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多可爱的豆子啊!

夕阳西下了,但明天依旧要旭日东升。我可爱的豆子啊,也将迎来它们新的明天……评论作者由不喜欢豆子到欣赏豆子,看似写三棵弱小的豆苗,实是表现和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执著的奋斗精神。小作者成功地运用比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豆子不断勇敢地迎接和战胜困难艰险,执著地成长的描写,使得豆子的“可爱”之处尽显读者眼前。文章没有忘记在赞扬豆子的同时,又更深刻地告诉年轻的朋友们,在人生的征途上,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都要勇敢地去面对,用顽强与执著的精神去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