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
天长日久,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便主动地告辞了。
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夙的“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只取“闭门”之意而无羹招待啦。
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作为寝陵
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明孝陵的选址过程体现最多的,其实还是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精妙的建筑规划理论。贺云翱教授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景观一起纳入孝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因山为陵”、“天人合一”的中国帝陵建筑传统和文化理念。
譬如,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已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
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贺教授认为,其实,这是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在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孝陵就置身于这种天造地设的优美环境中,在中国明代早期之前的历代帝陵中,像明孝陵这样拥有如此完善的风水景观的陵寝真可谓凤毛麟角。
说得通俗点,在风水学上,凡是屋宅,左边有流水的,称为青龙;右边有长道的,称为白虎;前面有水塘的,称为朱雀;后面有丘陵的,称为玄武。这四种条件都具备的就是最好的建宅地点。但是作为现代人,可以想见,前面有水塘,后面靠着山,旁边有河流,又紧靠交通方便的道路,环境宜人,生活在这里岂不是最高享受?
贺教授说,“风水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科学和建筑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涵义。尽管它受时代局限也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在当代东西方学术界,人们都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特色之一。
“摆架子”的来由
生活中有些人说话、走路、办事,都是装腔作势,有意显得威风、高贵、了不起的样子,这样的人,开始能唬弄一些不知底细的人,时间一长,知道了他的底细,就没有人理睬了,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摆架子”。那么,“摆架子”这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来由吗?
我国古代有一种运动叫“相扑”,后来失传了。而日本人却把它吸收了过去,并成为他们国家一项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引起全世界的兴趣。
相扑比赛是在两位体重几百斤以上的大胖子之间进行的。比赛一开始,两个肥胖的大块头,光着身子(只有下身处挂了一片布条子),叉开双脚,稍稍地弯着腰,昂着头,瞪着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狠狠地盯住对方,那架势谁不害怕呀!别说扑过来,就是移过身子踩你一脚,也会把你压扁。
就因为相扑运动员(或相扑手)的架势吓人,所以我国古书中借它来比喻装腔作势显威风。
清朝有一位学者名叫顾铁卿,在他写的《清嘉录》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两人裸体相扑,谓之‘摆架子’。”
可见“摆架子”一词很逼真,传到现代,已经有了新的意思。
雄关虎牢
在荥阳市区西北约20公里的汜水镇,有个虎牢关村。说起这个虎牢关可是大大有名。
从周朝到现在,历朝历代发生在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数不胜数,虎牢关南连嵩岳,北依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虎牢雄关之称。
那么虎牢的名字是由何而来的呢?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10世纪,也就是3000年前,周穆王在郑州东边的圃田打猎,突然遇到了一只猛虎,禁卫军的勇士高奔戎生擒了猛虎,周穆王非常高兴,命令把这只猛虎,关到东虞,也就是今天荥阳汜水镇西,养起来。因此这个地方也被称为“虎牢”。从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想见当初我们郑州这一带也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出没其中的富庶之地,想必景色也是十分优美的。
周灵王元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诸侯国里的晋国多次侵略郑国,并且在虎牢修建城池,长期驻军以威胁郑国。
在虎牢建城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秦朝的时候在这里设置虎牢关,汉朝设县,以后的封建王朝,也无不在此设防。现在这里还有有三义庙(三义指的是刘关张)、张飞寨、华雄岭、玉门古渡等。
一言九鼎
秦国兴师、兵临城下威胁东周,而且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与朝中重臣颜率来商讨对策。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那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是个昏庸的君主。传说,他宠爱的妃子褒姒平日不爱笑,为了博得她一笑,幽王竟然命人点燃烽火,向外传递都城告急的警报。诸侯纷纷带兵奔赴京城,却没有看到敌人进犯的踪迹,才知道被戏弄了。幽王和褒姒,见诸侯和兵士的忙乱景象,哈哈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幽王屡戏诸侯,举烽便失掉报警的效力。兵犬戎兵入侵,举烽火诸侯不来,幽王遂被杀死在骊山之下。
后常用这个典故咏叹荒唐君主误国,寄寓兴亡的感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班超传》:“(超)使西域,到鄯善,鄯善王敬礼甚备。后忽疏懈,超谓其官属曰:‘此必有北虏(按指匈奴)使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攻虏,可殄(灭绝)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矣。’”
东汉明帝时,为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御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和匈奴使臣同到鄯善,鄯善王在两强面前,终于倾向匈奴,冷淡了汉使。在关键时刻,班超召集部下三十六人,经过计议,乘黑夜以火攻为助,杀死匈奴使臣,并奋勇击败匈奴的反扑,终于震慑鄯善,使之与汉修好。
后常用这个典故比喻不敢于冒危险,就不能做出成就,取得胜利;现在也比喻不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唐李白《李太白诗》卷十七《送羽林陶将军》诗:“万里横戈虎穴,三杯拔剑舞龙舟。”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典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古时常州每年元宵,按例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田登为州官时,为避其名讳,而命全州百姓称灯为火,违者受鞭笞。元宵节放灯,则贴出告示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於是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四回》:“这个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向来如此的。你看太亲翁那么一把年纪,有了五个姨娘还不够,前一回还讨个六姨。姊夫要讨一个,就是那许多说话。”
宋朝有一州官名田登,深讳人用其名。以“灯”与“登”同音之故,是以不可言点“灯”,必言点“火”。若人不意触犯,田登辄大怒。农历正月十五,全州欢度元宵,按例大放花灯。官府贴告示时,讳用“灯”字,便在所有告示上大书“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不少外地人见此大为吃惊,问明缘由后,讽云:“真乃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也!”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伯牙鼓琴
这里,仙岛凌空,雾烟缭绕,濒临大海,素称蓬莱仙境。在冥冥的一片山林下,案几上一炉香魂冉冉升起,哀婉的琴声叩动大地苍穹。阔海碧波,莲花出水,一行鸳鸶远上云天。踏浪头的凤鸟闻琴而舞,伴着清泉溪流。鼓琴者就是伯牙。
伯牙,姓俞,春秋时楚人。他童年时就喜爱弹琴,后拜师成连学琴。成连对他说:“我只能传授给你琴曲,却不能转移你的性情。我的老师方子春,很会弹琴,也能转移人的性情。现在他正住东海蓬莱,你愿意和我同去向他求教吗?”伯牙欣然同意,和成连一块来到了东海蓬莱山。成连留伯牙在山下,又对他说:“你先在这里练琴,过些日子我会来接你。”成连划船而去,过了十多天不见人回,伯牙孤身一人在岛上,天天伴着山林鼓琴,随着东海波涛歌唱,生活清苦寂寞。他便把心中的感受,汇融海景岛色,作成了一支琴曲《水仙操》。琴曲刚刚作完,老师兴高采烈地来接他了。伯牙这时才明白,所谓方子春先生,不过是老师虚构的人物。他慨然说道:“这下子,老师才真是转移了我的性情。”从此,他弹琴出神入化,能领略琴曲的内在精神,技巧愈来愈成熟,以致他奏琴时,连驾车的四匹马听了都要仰起脖子,对天嘶鸣。
伯牙艺成辞师,到泰山游历。恰遇天降暴雨,他便避于一座山崖下,肃穆地抚琴抒怀。他看到巍峨的泰山,琴曲中显现出无限的敬仰之情;他看到滂沱的雨水从峭壁险崖上倾泻,急转琴弦,奏出了高昂峻急的曲调,时而又缓缓缠绵,似雨过天晴,流水长长。这时,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竟忘了打柴,在雨中静静地听琴。听了一会儿,他对伯牙说:“先生弹的是高山流水吧?”伯牙不介意地点点头。接着钟子期又说:“琴鼓得真妙。如志在高山巍峨,志在流水长长,当代再无可与你相比较的琴家了。”伯牙很佩服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人的才能,把他视为知音,他们成了最要好的一对朋友。后来,钟子期不再打柴,当伯牙弹琴时,他在一旁作伴,两人共励共勉,成为世人的楷模。
钟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他到坟台前去祭悼,抚琴哀歌,涕泪滂沱,使山林禽鸟都感到悲伤。他为了纪念钟子期,割断琴弦,摔碎玉琴,从此再不作歌鼓琴了。
人们对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交口称誉,把这高山流水遇见知音,看作是交往朋友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