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昆虫记
15380000000029

第29章 圣甲虫与粪球(2)

到底下到哪儿去了呢?下到梨形粪球最细薄的部分,在最顶端的梨颈那儿。把梨颈纵向剖开,但须加倍小心,别弄坏了里面的东西。那儿挖有一洞,四壁光洁锃亮。这就是胚胎所在的圣龛,这就是孵化室。相对于圣甲虫妈妈的个头儿来说,虫卵算是挺大的了,它呈长椭圆形,白乎乎的,长约十毫米,宽有五毫米多。它同四壁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间隔,与四壁都不紧贴,只是梨颈顶端的壁后,虫卵的头顶粘在上面而已。梨形粪球通常是水平躺放着的,除了头顶粘着的那一点而外,幼虫实际上是悬浮在空中,睡在这张最有弹性最热乎的空气床上。

如今,我们已清楚明白了。让我们来看看圣甲虫这么干的原因何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是个梨形,这在昆虫的制作工艺中可是一种很奇特的形状。让我们来看看虫卵放在那么个奇怪的地方究竟有什么好处。我知道,探究事情的原委和来龙去脉是非常繁锁艰辛的。你可能会像是踏入流沙里去似的,因为那是个神秘的领域,变化多端,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无以自拔的。难道因为危险就放弃这种探索吗?为什么要放弃呀?

我想,我们的科学与我们手段之贫乏相比更显得其伟大辉煌,但是面对无穷的未知时又显得如此地可悲。它对于绝对的真理都知道些什么?它一无所知。世界只有在我们认识了它之后才使我们感到兴趣。认识不了,一切都变得枯燥乏味,混沌虚无。一大堆事实并非科学,那只不过是一篇索然寡味的目录而已。必须解读这篇目录,用心灵之火去使之化解开来。必须发挥思想和理想之光的作用。去诠释。

那就让我们去攀登这个高峰,以解释圣甲虫的所作所为吧。也许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逻辑运用到圣甲虫身上去。不管怎么说,看到理性对我们的支配与本能对动物的支配如此绝妙地一致,是非常有趣的。圣甲虫处于幼虫状态时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在威胁着它,那就是食物变干燥。幼虫生活其间的地下洞穴的天花板是一层约一分米厚的土层。这极薄的一层土又如何能挡得住能把土烤焦的大热天的酷热呢?那酷热都能把砖坯烧硬了。所以幼虫的居室温度高极了,当我把手伸进去时,都感到有股子热气在往外冒。

食物至少得存放三四个星期,所以很有可能在卵孵化之前变干,甚至变得无法为幼虫食用。当幼虫那嫩牙咬不着原本是松软的面包而咬着硬得如石头般的硬皮时,可怜的幼虫将会饿死,而且确实有因饥饿而死亡的。我就发现过有不少八月烈日的牺牲者,它们早巳把松软的食物吃了一个大洞,后来因啃不动剩下的太硬的食物而死于吃出的那个大洞中。粪球剩下的是一个厚厚的壳,像一只没有口的球形锅子,可怜的幼虫在锅里被烤干瘪了。

在那个干硬得像石头似的厚壳中,幼虫即使变成了成虫也一样会饿死的,因为它冲不破围城,逃不出来。关于幼虫的彻底解放我稍后还要论述,在此就不再就这一点多加赘述了。我们就只关心一下幼虫的悲惨处境吧。

我们说了,食物变干燥对于幼虫来说是致命的。我们见到的在厚壳中干死的幼虫就证明了这一点,下面要做的实验会更加明确地证实这一点。在七月份那筑巢做窝的季节里,我在一些硬纸盒或杉木盒里放了一打当天早上从产地挖到的梨形粪球。这些被密封起来的盒子被放在我实验室的暗处,那儿的气温与外面的气温一样。结果,没有一只盒子见到成果:要么是卵干瘪了,要么是幼虫孵化出来后很快就死去了。相反,在一些白铁盒或玻璃笼中,情况十分不错,全部存活。

究其这种差别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在七月份的高温天气里,硬纸板或杉木板隔热效果差,水分很快就蒸发掉,所以梨形粪球变干,幼虫便饿死了。而白铁盒或玻璃笼则相反,隔热效果好,水分不易蒸发,食物能保持松软,所以幼虫如同在出生地的洞穴中一样很好地成长。

聪明的圣甲虫有两种方法避免食物干燥。首先,它用它那宽臂的铠甲使劲地压紧压实梨形粪球的外层,弄成一层比中心更均匀更密实的保护性外皮。假如我把一个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食品罐头捏碎,那层外皮通常会一下子脱落,露出中心的内核来。这让我联想到一只核桃的核儿和仁儿来。圣甲虫妈妈在按压时只涉及几毫米的表层,所以便出现了一个外壳。它并没往深处按压,这样中间的那个大内核也就分出来了。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为了让食物保鲜,家庭主妇会把面包放在密封的坛子里,而圣甲虫妈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通过按压,制成外壳,以保护里面的孩子们的食粮。

其实圣甲虫的所作所为远胜于此:它变成了一位几何学家,能够解决最小值的难题。在其他所有的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蒸发显然与蒸发面的大小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少水分的丧失,就必须让食物的面积尽量地小。但又必须让这个最小的面积包含最大数量的营养物质,以便让幼虫吃饱吃好。那么,什么样的形状才能达到面积最小而体积又能达到要求呢?按几何学的回答,那就是球形。

然后圣甲虫便把幼虫的食粮加工成为球形,而梨颈暂时地忽略一边。这种球形并非强加给圣甲虫一个必需的外形而盲目的机械条件下造成的结果。也不是在地上滚动而突然获得的成果。我们已经看见了,为了更方便更快捷地把收集到的食物弄到别处去食用,圣甲虫把食物加工成球形,但又没有挪动它的位置。总之,我们已经承认这个球形在滚动之前就做成了。

于是,我们马上也可以确定,为幼虫准备的梨形则是在洞底深处制作而成的。它没有滚动过,它甚至都没有挪过窝儿。圣甲虫完全按照所需要的外形对它进行了加工,犹如泥塑艺人用拇指捏泥人一样。

圣甲虫利用自己配备的工具也能制作出曲线不如梨形柔和的其他一些形状出来。譬如,它就能制作较粗糙的圆柱体,那是粪金龟通常制作的香肠面包。它也能草率从事,让没有固定形状的粪块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假如草率从事,活儿就干得更快,它也就有更多的闲暇尽享阳光下的欢乐了。但是不然,圣甲虫专门选择制作梨形粪球,而这种形状要做得精确是十分不容易的。它制作这种繁难的梨形粪球,就像是它深知蒸发的规律以及几何学的规律似的。

那么现在剩下的是搞清楚梨颈的事了。它的功能、作用究竟是什么?答案显然是:有很大的作用。孵化室就在梨颈部位,卵就在其中。而所有的胚胎,无论是植物的还是动物的,都需要空气这个生命的原动力。为了让激发生机的空气这种助燃剂渗透进去,鸟的蛋壳上满是气孔。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就类似于鸡蛋。

一切为了避免过快地干燥,梨形粪球的外壳被压实成一层很硬的外皮。它的营养核,也就是蛋黄、卵黄,是藏于外皮内的松软的球。它的透气室就是顶端的那个小屋,亦即梨颈上的那个小窝窝,里面的空气把胚胎团团围住。为了呼气吸气,有哪儿能比孵化室更好的?那儿位于尖角上,沐浴在空气中,气体可以透过薄薄的壁自由地渗进渗出。

其实空气和高温是最重要的条件,所以食粪虫中没有谁敢等闲视之。我们以后会有机会看到,食粪虫的食物块形状各异。除了梨形而外,根据制作者的种属不同,还有圆柱形、鸟蛋形、球形、尖顶形等。但是,虽说是形状各不相同,首要的一点却是永远不变的:卵待在紧靠表面的一间孵化室里,这是呼吸新鲜空气和吸热的最佳方法。在这种精巧艺术方面,圣甲虫制作的梨形粪球独占鳌头。

我前面刚提到过,圣甲虫这位一流的揉制工在揉制粪球时所表现出的逻辑性可与我们的人类相媲美。就我们现在所知,我所做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还有更好的证明,我们把下面这个问题让我们的科学加以阐释吧。胚胎是被包围在一大块食物中的,而因为干燥,这大块食物会很快变得无法食用。如何加工这种食物块才好呢?为了容易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和吸收热量,把卵产在哪儿好呢?

上述所提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回答过了。我们从所获知识中得知,蒸发是与蒸发表面的面积大小成正比的,所以食物应做成球状,因为球状体包含的物质最多而表面面积又最小。至于虫卵,既然需要一个保护套加以保护,免得有任何伤害性的接触,就必须把它放置在一个薄的圆柱形套子里,再让套子立在球体上方。

如此这样,必需的条件就得以满足了。制作成球状的食物可以保持新鲜了。由一个圆柱形薄套保护着的卵可以通畅地呼吸新鲜空气和吸收热量。这必需的条件虽然满足了,但那形状却太难看。讲实用就顾不上美了。一个艺术家把我们推理得来的粗糙作品进行了加工。它把圆柱形修改成半椭圆形,显得优美雅致得多。

它又在这个球体上加工出一个精巧的曲面,与球体仍连接在一起,这就变成了一个梨形,变成了一个带颈的葫芦。这样一来,这就是一件艺术品了,非常的漂亮。

圣甲虫所做的正是美学要求我们做的。它是不是也有一种审美观?它知道自己制作的梨形很美吗?它肯定是看不出梨形之美的。它是在地下漆黑一片中制作的。但是它摸得出来。尽管它的触觉不值得一提,而且身披粗糙的角质外壳,但不管怎么说,对自己精心揉制出来的外形轮廓是不会没有感觉的!